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3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赵安雨【完结】

时间:2023-03-21 17:52:36  作者:赵安雨【完结】
  “去吧,去瞧瞧你妹妹。”七太太做出慈母姿态,轻轻抚摸珍姐儿鬓发,“这两天,怕是把媛姐儿也吓到了。娘和你爹爹说说话,你弟弟就在娘这里。”
  珍姐儿知道父母要商量正经事了,脸庞在被子蹭一蹭,依依不舍地站起身,叮嘱半日“好好歇着,有事使人告诉我”。离开正屋之后,她没去媛姐儿的院子,回到自己屋里,伏在拔步床里,连动一根手指的力气也没有了:
  如果....如果母亲真的....一病不起....
  不不不,不会的,娘只是身子弱,慢慢调理就会好起来。窗外秋风渐起,珍姐儿的泪水打湿了大红绣芙蓉花被面。
  七太太却没有女儿这么乐观。
  “爷,妾身想让珍姐儿早点嫁。”待丫鬟婆子退出去,她就直截了当地说。
  坐在椅中的曹延轩微微一愣,立刻明白了妻子的意思:按律例,父母去世,子女需服斩衰,守孝三年(实际是二十七个月),期间是不能婚嫁的,便是女儿嫁出去,也得守孝一年。
  珍姐儿夫婿是花家二房独子花锦明,今年十八岁,比珍姐儿大五岁,本来两家订好,珍姐儿后年及笄便办婚礼。
  万一七太太有不测,珍姐儿就得守孝,到时候珍姐儿夫婿少则十九,多则二十几,房里有通房,万一在未来几年生下庶长子,或者纳了妾,做为女方家里是没办法反对的。这么一来,珍姐儿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理智是理智,做为十余年结发夫妻,他本能地不希望事情朝最坏方面发展,加上舍不得女儿,第一反应便是反对:“也不必那么急,珍姐儿还小。”
  七太太一晒,“也不小了,穷苦人家,和她年纪一般的不少已经做了母亲。爷,我是想,读书、针线、音律、管教下人,珍姐儿该会的都会了,妾身本想带带她管家,身体不争气,也教不了她什么。待到她嫁过去,在婆婆身边学两年,也就什么都会了。”
  曹延轩没做声,盯着地板上的洋红色五福捧寿地毯。
  短短几句话,七太太已经不耐烦了,提高声音:“左右离得近,又有两位嫂子和舅母,真有什么事不明白,回家问一问便是,珍姐儿又是个聪明的。这件事我说了算,明日我给花家下帖子....”
  事已至此,曹延轩抬一抬手,用安抚的语气说“我知道了,这件事我来办。”
  夫妻十余年,七太太知道丈夫是个重承诺之人,既然答应了,就一定会办到。她放松下来,重新躺回枕上,胸膛起伏,一时说不出话。
  曹延轩端了热汤给她,又喊丫鬟进来服侍。不多时七太太安稳下来,用帕子按按唇,“我歇一会,爷看看哥儿姐儿吧。”
  曹延轩盯着珐琅熏香炉冉冉升起的香烟,往事涌上心头,事到如今,怜悯更多一些。他低声说,“我是想着,珍姐儿在家里,还能陪一陪你。”七太太眼圈一红,窸窸窣窣翻过身,面朝里床不动弹了。
  出了卧房,曹延轩面色疲惫,见到侍立在次间的三位姨娘,便说“媛姐儿那边,你多看着点,莫要病了。”
  这句话是对于姨娘说的,于姨娘连忙应了。夏姨娘眼泪汪汪地主动请缨:“爷,太太可歇下了?奴婢不放心,想留下来服侍太太。”
  她以前是七太太的丫鬟,服侍惯了,这么做是应当应分的。
  曹延轩点点头,见到最后面的纪慕云,想了想:“太太歇下了,今日散了吧。”
  待回到双翠阁,曹延轩揉着眉心坐到窗边大炕上,“这几日我在外院,你陪陪珍姐儿媛姐儿,若有事,使人告诉我。”
  大概想有个独处的空间吧?姨丈也一样,和姨母恩爱归恩爱,遇到公事和要紧的事,偶尔在外院书房歇息。
  纪慕云恭声答应,不提七太太的病,也不提小姐少爷,只问“您平日的衣裳,给您带几件吧?天气凉了,妾身告诉厨房,给您做些热汤”又亲手端了热茶,拿了个大迎枕来塞在他腰后,给他按摩肩背。
  有这朵解语花陪在身边,曹延轩眉头渐渐松开,闭着眼睛应一声。“给我磨墨,我要写张帖子。”
  ◉ 第29章 
  当天晚上, 曹延轩歇在外院,屋里冷清清,纪慕云有些不习惯。
  冬梅几个来问,“姨娘姨娘, 老爷不在, 螃蟹怎么办?”
  香喷喷的、膏满黄肥的螃蟹似乎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纪慕云定定神,问声“怎么了”就明白过来:螃蟹是活物, 在缸里喂食喂水, 养几天就到头了,再往后死掉就该臭了。
  还给厨房?厨房还养着几缸螃蟹呢。换成平时, 蒸一大锅请两位姨娘和有脸面的管事妈妈, 热热闹闹又有面子, 如今主母病重,再这么喜庆就是白痴了。
  何况, 螃蟹不是萝卜白菜,只有主子、姨娘和得力仆妇才吃得到。
  冬梅转动眼珠, “不如问问老爷?老爷爱吃螃蟹,说不定回来呢。”
  一点吃食就要请示曹延轩?纪慕云笑一笑, 看一看两人:“还有几只?”
  菊香是一一数过的,“还有二十六只, 个顶个的大, 十二只公的十四只母的。”
  纪慕云便说,“给四只于姨娘,给两只夏姨娘, 到了给两位姨娘实话实说, 怕东西糟践了, 请姨娘们吃些;再给两只针线房徐娘子,给两只厨房齐管事,给两只紫鹃姑娘。记着,蒸好了立刻送过去,备上姜醋,路上别耽搁了,把话说清楚,怕白浪费东西,请娘子管事们莫要张扬。”
  菊香用力点头。
  纪慕云又说,“八只养着,勤快些换水;剩下四只今晚蒸了,你们也吃些。”
  这就是说,不光纪慕云吃,冬梅三人也能分到一只。
  冬梅还好,以前在正屋伺候,尝过螃蟹味道,菊香年纪小,没分到过螃蟹,顿时高兴起来,跑着烧火去了。
  到了夜间,双翠阁飘满香喷喷的味道,纪慕云尝了尝螃蟹夹子里的肉就放在一边,喝了一碗鸡丝粥,两个丫鬟捧着醋碟剔黄啃钳子,吃得津津有味。
  胡富贵家的最高兴,告诉纪慕云一声,回了府里下人住的群房,把凉了的一只螃蟹一分为二,和在府里喂马的男人分吃:后者上不得台面,没吃过这等精细东西。
  很快,纪慕云就顾不上螃蟹了。
  东府两位太太轮流过来,六婶子过来探望,族里亲戚三三两两来家里,再过两日,七太太娘家嫂子也过来了。
  七太太嫂子姓严,三十四、五岁,一张圆脸,笑模笑样的,眼神却很精明。来探病的缘故,她穿着墨绿色柿蒂纹褙子,没戴什么首饰,装扮得非常朴素,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大。
  “这话怎么说的。”严太太眼泪汪汪的,看起来是真伤心,“前阵还好好的,就这几日我不在,你就不舒坦。”
  七太太娘家在金陵,父亲已经去世,兄长王丽华像曹延轩一样,已经考中举人,正在准备后年的考试。
  严太太父亲在福建,今年七月五十大寿。严太太十余年没见过父亲了,带着丈夫孩子过去祝寿,本想回金陵过中秋,路上却耽搁了,前日才回到城里。
  这段时日,七太太已经习惯了别人的关怀、唏嘘、同情乃至怜悯,似乎浑没当一回事,勒着秋香色镶宝石额帕,穿着石榴红小袄,墨绿色百褶裙,看起来,随时准备去别人家做客。“怎么没把旭哥儿敏姐儿带来?我备了中秋礼。”
  王丽华有六名儿女,长子旭哥儿女儿敏姐儿是严太太生的,另有两个庶子和两个庶女。
  严太太擦擦泪,叹道:“你哥哥的身体,你还不知道?去的路上就不舒坦,要不然,怎么在我家待了这么多时日。回来也是,要不是备了药丸子,就得停下来找大夫了。敏姐儿随你哥哥,这几日不舒坦,留在家里养一养,旭哥儿在家盯着呢。”
  旭哥儿十六岁,已经娶妻,敏姐儿十四岁,明年初就出嫁了。
  七太太便伸伸下巴:“把螃蟹、鲥鱼给舅太太带回去,连同石榴、菱角、菊花酒,再把三太太六婶子送来的燕窝和山参带上。”
  桂芬答应着,严太太忙推辞:“你自己正是用得着的时候。”
  王家早年家境尚好,父亲不擅经营,王丽华亦没入仕,又是个闲散心性,数十年下来,家里的买卖一日不如一日,比曹家更是差远了,有些坐吃山空的意思。七太太重情份,逢年过节的节礼、平日给侄子侄女的礼物厚之又厚。
  七太太摆摆手,桂芬会意,出去传话了。外面夏姨娘见是个空儿,端了两个粉彩花鸟盖盅进来,先给七太太,又给客人捧上一碗,打开是秋梨川贝红枣羹。
  严太太见是她,矜持地舀起一勺,“夏莲这丫头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夏姨娘满脸堆笑,熟练地把另一碗羹舀在杯盖里尝了,双手捧给七太太:“舅太太肯夸奖,就给奴婢体面了。”
  严太太略吃两口,叮嘱了半车话:“你们太太身子骨弱,正是用得着你们的时候,好好伺候着,才不枉你们太太平日待你们的心。”
  夏姨娘忙转到七太太身后,轻轻替后者捶背,动作十分熟练,“哪里用您吩咐,这几日,奴婢夜夜睡在太太脚踏板呢!”
  “这就对了。” 严太太说,“等你们太太痊愈了,我重重有赏。”
  七太太懒洋洋地听着,忽然对嫂嫂笑一笑:“你不说,我差点忘了。”侧过脸吩咐秋实,“去,把纪姨娘叫进来”。
  严太太目光一闪,放下盖盅,在临窗大炕中坐正身体,用帕子按一按唇角,不动声色地打量跟着秋实进屋的陌生女郎:约莫二十岁年纪,五官娇艳,肌肤白皙,身材高挑玲珑,青丝间戴着一根赤金花簪,湖绿对襟褙子配着月白色裙子,虽只化了淡妆,依然像一朵盛放的海棠花。
  真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胚子,严太太暗赞,觉得七太太这步棋是走对了,和颜悦色地问:“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
  纪慕云给两人行礼,恭恭敬敬答了。
  七太太笑眯眯的,目光全是满意,仿佛夏姨娘是不相干的外人,纪慕云才是她的心腹。“进府就和珍姐儿混熟了,天天不是做这就是做那,手巧得很。”又说“把纪姨娘做的东西给舅太太瞧瞧。”
  秋芬很快回来,捧着一个荷包一条帕子,“其余的在小姐那里。”
  这两样是纪慕云敬茶次日给七太太的,严太太仔细看过,又看看垂着头的纪慕云,“果然不错。”伸手拔下头上一根烧蓝丁香花簪,“戴着玩吧。”
  旁边夏姨娘眼里冒火,强忍着低下头:她服侍七太太这么多年,也不见严太太赏下什么东西。
  甲之蜜糖,乙之□□,接了簪子的纪慕云同样高兴不起来:这位舅太太的目光十分犀利,落在她身上,就像盯着河鱼的鹭鸶。
  不一会儿,珍姐儿带着宝哥儿、媛姐儿过来,与严太太好一番亲热。严太太夸奖珍姐儿“越来越漂亮了”,又问宝哥儿“读了什么书”,吃过晚饭才走。
  七太太亲自送到院门,依依不舍地叮嘱“等哥哥好了,哥哥嫂嫂带着旭哥儿敏姐儿过来。”严太太满口答应,“这几日便来。”
  三位姨娘侍立在旁,等到暮色低垂,七太太服了药歇下,卧房熄了灯,于、纪两人才告退,夏姨娘依旧留下。
  回到院子,纪慕云腰酸背疼,双腿僵硬,直接躺在贵妃榻。菊香端来热水,心疼地服侍她泡脚:“这才三日,若日日如此,可怎么好?”
  冬梅瞪小丫鬟一眼,哼一声:“服侍太太天经地义,听听,说的这是什么话!”菊香吐吐舌头,不敢吭声,听冬梅“还不给姨娘拿些吃的!”一溜烟跑了。
  热气像藤蔓,从脚底攀爬到小腿肚,纪慕云闭着眼睛,疲惫是发自内心的。
  不多时宵夜端来,一碗红枣桂圆甜羹,一碗鸡丝鱼丸汤面,一碟小鱼干花生米,一碟豆腐丝,一碟刚出锅的千层糕。自从收了螃蟹,厨房对双翠阁更好了,每顿都很丰盛。
  晚饭是在正院吃的,拖到现在,纪慕云肚子早就空荡荡,见到食物立刻饿的胃疼,夹起一条小黄鱼。平日常吃的菜,今日不知怎么,一阵鱼腥味突兀地传入鼻端,令她胸口非常不舒服。
  冬梅本来打算,今天的糕饼有红豆有葡萄干,姨娘吃不多少,剩下的自己也能吃两块,见她盯着碟子发呆,过去问“可是吃食不新鲜?”
  纪慕云不再动小黄鱼,用调羹舀着红枣羹,一口气吃了大半碗才说,“明天早晨你去一趟外院,告诉老爷,我不舒服,请老爷叫大夫来一趟。”
  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没吃过苦,不像夏姨娘于姨娘,一口气服侍太太几天几夜....冬梅忽然反应过来,试探“您,您可是?”
  “我也不晓得。”纪慕云语气和平日没什么不同,嗅嗅汤面,发现这个味道自己还受得住,开始吃鸡丝,“得大夫来过才知道。”
  冬梅心里算了算,满脸笑容地应了:“奴婢明日一早就去。”
  ◉ 第30章 
  那晚纪慕云翻来覆去, 天蒙蒙亮就醒了,听着冬梅出门,菊香去提早饭,胡富贵家的用大扫帚打扫庭院。
  她慢慢起身, 穿好衣服, 从攒盒拣两块点心就着温水吃了。
  过不多时, 院门传来熟悉的脚步,曹延轩满脸喜色地进了卧房, “这么早就起来?”
  他....是做了父亲的人....大概已经猜到了。纪慕云脸颊比朝霞还红, “平日也是这个时辰。”
  他握住纪慕云胳膊,关切地低声说“哪里不舒服?”她垂着头, “妾身也不知道。”
  曹延轩便放下心来, 小心翼翼把她扶到床边, 抚一抚她肩膀,冬梅忙从银勺子摘下大红色幔帐。之后曹延轩到门口咳一声, 带了一位须发皆白的大夫进来。
  范大夫是新进住进府里给七太太看病的,在妇科很有名, 曹延轩直接请了过来,隔着帕子按住从帐子里伸出的雪白手腕, 略顿了顿,便说“恭喜, 恭喜, 如夫人是有喜了。”
  尽管知道“纪慕云是谨慎稳重的性子,既告诉自己,就有了六七分把握”, 曹延轩依然满面喜色。
  “好, 甚好。”他笑着在床前走两步, 看看低垂的帐子,“可知道,什么时候?”
  范大夫摇头晃脑地,“从脉象看,不到两个月。恕老朽鲁莽,想问一问如夫人的起居。”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