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用之前先把充电模式给关闭,充电的时候还是不要玩手机的比较好。
一穿一插,一左一右,阮青黛努力的跟着视频学,还好她下载的东西多,都是一些野外生存的干货。
可能天赋异禀,阮青黛很快就编好了一个框,还挺好看的,大小差不多和现代她放在卫生间的脏衣篓差不多大小,两边没有编把手,只能靠手搬,不过这难不倒阮青黛。
放下第一个框之后,阮青黛先去把自己烧的水灌进保温壶里,不多不少,刚好一壶。
把保温壶放在桌子上之后,阮青黛又很快编了第二个,然后还给自己编了一个背篓,大小比之前的编筐大一些,但没有现代的背篓大,有了这个背篓之后她就不用老背着她的那个背包了。
到时候做瓷窑的时候可以用来背土。
编完这个背篓阮青黛觉得还挺实用,她又扯了一些藤条回来又编了一个背篓和两个小编筐。
小编筐大小和一个盆差不多大,阮青黛准备到时候用来装一些水果啥的,可以放在桌子上吃,不用把那些水果放在垃圾袋里了。
编完编筐之后,时间也差不多过了一个多小时,阮青黛又去用手戳了戳自己昨天盖的土灶,还行,快干了,土墙也是。
阮青黛又突然想起来自己拔的辣椒苗还没种,于是阮青黛赶紧开始在自己的小院子边上划了一块差不多一平米的地。
再挖了八个坑,一坑一株苗,种下去之后再浇了浇水,是死是活听天由命了。
种完辣椒苗阮青黛把今天摘的野菜分类放在干净空闲的石锅里,辣椒也放了进去,这里放的都是干净的。
然后又把一袋八月瓜放进刚才编好的小编筐里,蘑菇皂角什么的,阮青黛也平摊在院子里晒了起来,这样可以保存的时间久一些。
当然,鸡枞这种美味,阮青黛把它单独放在了山洞里。
晒得时候阮青黛又去看了看栗包,已经晒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里面的栗子很容易就可以被弄出来。
阮青黛拿出自己放在一边的长棍,先把栗包都堆在一起,然后就直接用棍子敲下去,一敲一个准,栗包扁了下去,里面的栗子圆溜溜的滚了出来,可能是野生的原因,每一颗栗子都很大。
阮青黛没忍住直接拿了一颗栗子用衣服擦了擦,放进嘴里咔嚓一声,板栗应声而碎,露出里面带有一些毛毛的褐色外皮。
阮青黛再把栗子的皮剥了下来,露出里面白嫩嫩的果肉,一口下去,嘎嘣脆,新鲜的栗子嫩生生的,口感脆嫩,味道甘甜,带着栗子独有的的香味。
阮青黛接连吃了好几颗,看了看剩下的还没弄出来的栗包,又拿起棍子对着栗包堆打了起来。
直到肉眼所见的栗子都出来了之后,阮青黛拿来自己刚才编好的大筐,一颗一颗的把栗子捡了进去,还不少哩,足足一整筐。
阮青黛准备有时间再去捡一趟,这东西不仅可以当粮食吃,保存时间还长。
把栗子筐放进洞里靠近帐篷的位置之后,阮青黛又拿出一个干净的垃圾袋装木耳。
木耳已经被晒得干巴巴的,装了一满袋子还是那么轻飘飘,阮青黛把木耳袋子放在板栗筐里。
皂角的话,因为今天又新摘了两袋,还得再晒个一两天。
阮青黛看了看,决定还是先试着建个瓷窑,这样可以弄个大缸储水,不用每天跑来跑去的接水了。
阮青黛背上自己新编的一个背篓,腰上别着自己的直刀,直接去小溪边装黄泥了。
因为怕装石头把背篓弄坏,所以阮青黛背上背了一筐黄泥,前面抱着大石头,当然她在里面垫了叶子,要不然一背的泥。
来回五六趟之后,阮青黛又看了看院子,觉得这个院子太小了,所以她决定扩建院子。
阮青黛把黄泥和石头先堆在院子里,又进山洞里拿了□□,直接对着朝着山洞来时的那条路咔咔开砍。
砍了大概也有一个院子大的时候,阮青黛停了下来,擦了擦额头的汗,去小编筐里拿了一个八月瓜吃了起来,又喝了几口水就准备开始建瓷窑了。
阮青黛先搬来石头围着一个差不多两三平米的地,然后再把黄泥填在里面,高度差不多和石头一样高的时候,阮青黛又拿出了自己的万能棍。
对着这片泥地就是一阵打,她要先把地基做好。
把泥地打的差不多瓷实了之后,阮青黛先丢下木棍准备让它晒一晒自己去做个午饭,吃完饭这边也差不多可以下一步了。
今天的午饭,阮青黛想了想准备去海边看看有啥吃的,因为现在太阳正好,她刚才看了看自己的土灶已经差不多可以用了,刚好今天中午可以用。
不过在去海边之前,阮青黛先用木头做了一个简易的夹棍,长度和她的手臂差不多长,这样方便她夹东西不用一直蹲下去捡。
背上自己的背篓,再拿上夹棍和刀,阮青黛向着海边出发了。
虽然这片沙滩阮青黛已经来了不止一次,但每一次都还是被这里的景色所震撼。
真美!
海浪声伴着海鸥的叫声,蔚蓝色的海面,金黄色的沙滩,绿色的树林,勾勒出了阮青黛心里的那副夏日图画。
如果不是肚子饿的咕咕叫,阮青黛会再欣赏个几分钟美景。
到达了海边,那些蛏子什么的,阮青黛不想捡,太麻烦了,走走停停,阮青黛海鲜倒是没捡到多少,海带倒是捡了快半篓。
“海胆!”
阮青黛看到前方石头缝里的黑色刺球叫了出声。
想到海胆的鲜甜味,阮青黛拿着自己的简易夹棍一个一个的夹了起来放进背篓里,不多,也就三个。
不过阮青黛发现她顺着海岸线走到了一片礁石边。
在这片礁石的前方就是之前她去过的那座最高峰。
上次阮青黛直接略过走了,这次阮青黛踩上石头,一个缝一个缝的看,阮青黛倒是在这石头缝里发现了不少鲍鱼,看品相是网鲍。
阮青黛把大的夹进背篓,小的放过,等它长大再来吃。
夹完鲍鱼阮青黛又发现了一根海参,其实阮青黛不是很喜欢吃海参,这东西没啥味道,不咋符合她的口味,不过人都已经身在荒林了,还嫌弃什么好不好吃呢。
阮青黛把海参夹进了背篓,然后又弄了些海虹放进背篓准备回去煮汤吃,这东西鲜的很,而且到处都是。
差不多满了一背篓之后,阮青黛原路返回,到了自己的山洞,先弄了根藤条挂在外面的树上,把背篓里面的海带留出今天中午吃的,其他都晒在藤条上。
晒完海带之后,阮青黛又用之前用过的垃圾袋把今天捡的海鲜装进去,带着锅一起去小溪边清洗和接水。
海胆的话,阮青黛准备两个用来吃海胆刺身,一个和野鸡蛋做一个海胆蒸蛋。
剩下的海鲜,阮青黛准备做一个海鲜大乱炖,她只切了两个鲍鱼,其余的四五只拿海水泡着,留着晚上或者明天吃。
把鲍鱼切片,海参的话切成小段,海虹的话她泡在水里,把树枝的一端弄烂模拟刷子刷壳,毕竟硬性条件只有这些了。
第8章 海鲜辣汤与炉窑
刷干净海虹之后,阮青黛又把留下来的海带切成片,还切了两颗草菇,因为想给汤里添点绿色,水芹菜又不能和海鲜一起吃,所以阮青黛只切了点荠菜段。
阮青黛准备做一个辣味的海鲜汤,所以阮青黛还切了三四颗今天新摘的辣椒,辣椒还挺多的,虽然只有八株辣椒苗,但是结的辣椒有一大袋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阮青黛准备在土灶做饭了。
阮青黛的土灶是双锅的,上面是放锅的口,下面是烧火口,再烧火口的下面有一个口是从上面漏出来草木灰的。
两个锅口之间阮青黛还堆了一个烟囱,虽然做工没有那么细腻,但是土灶该有的功能它都有,具体参考农村土灶。
火烧起来之后,阮青黛拿出自己专门用来做汤的石锅,先把辣椒,香茅丢进去干煸,因为没有油所以只能这样了。
干煸出香味之后,阮青黛倒入水等它煮开,直接下入海虹,鲍鱼片,海参段,海带,荠菜段和香菇片。
然后阮青黛放了一小撮盐,别的调料都不放(其实是没有),毕竟汤吗,喝的就是那个鲜味,放多了调料会盖住那个鲜味。
汤在这边煮着,阮青黛又拿出野鸡蛋把它和已经处理干净的海胆的黄搅和搅和在一起,直接放在火堆边上烤,毕竟她现在没有蒸笼,只能吃烤的了。
想到蒸笼,阮青黛脑子里蹦出来一个想法,不过先不急,一步一步来。
汤在一边咕噜咕噜的散发出海鲜汤特有的鲜味了,阮青黛先出去把手机,手电筒和ipad先收了回来,这些时间已经充满电了。
等把电子设备都放在帐篷里之后,阮青黛过来又看了看汤,差不多好了,就是颜色有些寡淡,阮青黛想了想又倒了些自己带的辣椒面,这样汤变红就更有食欲了。
拿出自己的勺子尝了一口,咸淡刚刚好,就是有些辣,没想到那个辣椒那么辣。
阮青黛眼里泛出了些泪花,纯属被辣的。
汤好了之后阮青黛直接用树叶包着石锅的两边把手,把石锅放在已经收拾好的桌子上,不得不说,这个桌子着实结实,石锅这么重的东西它都稳如泰山。
装八月瓜的小编筐已经被阮青黛移到帐篷里的小隔间了。
放好石锅之后,阮青黛又把海胆刺身和海胆蒸蛋摆在桌子上,因为海鲜汤太辣了,所以阮青黛又开了一个椰子。
一切准备就绪,阮青黛从外面搬来今天她专门找来的当凳子的石头,擦干净之后,阮青黛直接坐上去,高度刚刚好适合吃饭。
阮青黛看着面前桌子上红通通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海鲜辣汤,还有一边黄橙橙的鲜甜海胆,心情莫名开心,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每天都能吃到好吃的了吧。
怀着这样一种开心的心情,阮青黛开动了。
这次她没有第一口就喝汤,她首先瞄准的是一边的海胆刺身。
先小心翼翼的用叶子包住海胆,另一只手拿勺子直接瓦一勺海胆的黄送进嘴里。
生吃的海胆并不腥,口感滑腻爽口,入口像是螃蟹的蟹黄一样,带着一股甘甜,阮青黛几勺一个海胆就吃完了。
现在她又将将目光投向那锅辣汤,直接拿出自己的小石碗,瓦了几勺,也不管舀到了什么直接一口送进嘴里。
第一感觉是辣,后面辣的那个刺激感慢慢散去开始感觉到海鲜的鲜味,阮青黛嚼了嚼,Q弹爽滑的口感。
嗯……这个口感应该是鲍鱼和蘑菇,不过还带着些海带的梗啾啾的口感。
天然食品就是好啊!
阮青黛满足的眯了眯眼,不说调料少,就是食材本身,品质就抵得过放调料了。
因为这锅汤不仅辣还多,阮青黛把海岛刺身和海胆蒸蛋吃完了,椰子也喝完了,汤还剩了小半锅,阮青黛把锅放在土灶上,准备晚上热着吃。
吃完饭之后,阮青黛去看了看自己打的瓷窑的地基,黄泥已经差不多瓷实了,她准备洗完碗筷之后再来干活。
把石碗勺子和椰子壳带着去了小溪洗干净又回来之后,椰子壳和另外一个椰子壳放在一起晒着。
阮青黛继续准备开工炉窑了!
拿出自己之前准备好的木棍,围成一个圈竖着向自己打好的泥地捶下去,再用藤条把木棍围成的圈一层一层的编起来,这样里外围两层,中间空个十五二十厘米的距离。
编到差不多有小半米的时候,在中间置物层用泥土填充,在泥上戳上密密麻麻的洞,再继续用藤条围着编上去,等到差不多等人高的时候,阮青黛开始用黄泥往两层木棍中间填充。
再在外层木棍和里层木棍壁抹上黄泥,这样可以保温,抹完黄泥之后,一个炉窑大致模型就做好了。
当然做炉窑还少不了鼓风器,阮青黛之前在炉窑的底部留了一个长方形口,现在再用黄泥顺着口开始建一个黄泥鼓风道,中间是空心的。
鼓风道差不多一米多就可以了,在鼓风道的前面连着一个圆形的泥圈,泥圈中间留了一个小圆口,是用来卡鼓风器的顶端。
阮青黛又在泥圈的两边各自竖了一根木棍,在两根木棍中间横着用藤条绑着一根木棍。
现在缺的就是用来鼓风的扇叶了。
阮青黛从自己之前捡的柴火里找出比较宽的木头,先用刀砍成指甲厚薄的木片,这样的木片要两个。
然后再准备一个木棍,顶端用十字方法切到差不多二十厘米左右长度。
之前的两片木片中间留出一样长度的空隙,然后两片木片刚好可以卡进去,形成十字涡轮扇叶,这样很紧实。
然后阮青黛尽自己最大努力又做了一个圆形的木片,圆形的直径和木片的长度要差不多大小。
弄完圆形木片之后,再在中间弄出一个洞,和木棍的粗细大小一样,再从底部卡进去,这样一个集风盖就做好了。
阮青黛拿木棍向着集风盖和扇叶敲了敲,让它更紧实一些。
这时候再拿一个顺手的木棍中间凿出一个洞,再串到集风盖的下方,这个可以不用卡的那么死,因为它是要活动的。
做好这样一个鼓风器之后,阮青黛把它拿到那个圆形泥圈里扣住顶端之后试着转了转,大小刚刚好,现在再封口。
封口不用全部封死,阮青黛用黄泥顺着泥圈的外壁往上封,顶端留出鼓风器大小的口就行了。
因为之前在泥圈的上边横着一根木棍,现在这个鼓风器的木棍长过那个木棍了,阮青黛先比划了一下长度,再用刀砍去多的那一截。
再在上方横着的木棍中间凿出一个洞,用来卡住鼓风器木棍的底端,这样顶端卡住泥圈里面,底端卡住上面的木棍,整个鼓风器就被固定在泥圈了。
为了怕两边的木棍不结实,阮青黛还专门用藤条绑了好几遍。
再试着推了推,木棍纹丝不动,阮青黛从土灶里面夹出还有一点火苗的柴放进炉窑里面,再堆了些柴。
阮青黛来到鼓风器这里,双手握住顺手的木棍开始上下鼓风。
不一会儿另一边的炉窑开始浓烟滚滚,成功了!
阮青黛兴奋的搓手,她的水缸不是梦!
现在开始做泥胚了,阮青黛先像揉面一样揉着黄泥,时不时的加点水,说实话,做这一步的时候,她想吃包子了。
甩开不切实际的想法,阮青黛专心的揉泥。
揉好之后,干度差不多了,阮青黛开始把泥搓成长条,再拿一大块泥弄成圆形作为陶胚的底盘。
底盘弄好之后,再把刚才搓好的泥条围着底盘一层一层的往上码,每一条泥条之间阮青黛都用的是木棍进行拉胚。
因为怕失败,所以阮青黛依法炮制,做了两个大小相等的陶胚,陶胚的大小和现代的水桶差不多一样大。
做完陶胚之后还不能直接放进炉窑,这个时候需要晒胚,阮青黛把做好的两个陶胚小心翼翼的搬到洞里的火堆边烤着,为了烤这个陶胚,她专门又去生了火。
5/71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