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对命运的反思
第二天闹钟一响,我俩就醒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早晨一睁眼就看见自己爱人的脸吧。早晨一对视,不约而同的抱住了对方,就想让时间停留在这。
刘青峦给了我五分钟赖床的时间,他先去用卫生间洗漱,然后轮到我,他再去准备早餐。我洗脸的时候就闻到了烤面包的香味,等我洗完坐到餐桌前的时候,看见了面包片上有一层昨天买的奶酪,奶酪已经被烤化紧紧的覆盖在面包片上,刘青峦让我赶紧趁热吃。
一口咬下去,这也太香了吧,再配上热乎乎的咖啡,这绝对是我吃过最可以唤醒人的早餐。今天早晨刘青峦没有煮鸡蛋而是煮了一些虾仁,虾仁煮的恰到好处,一点也不老很弹牙。
几分钟的时间早餐已经下肚,真希望这美好的早晨能多延续一会。我换完衣服,餐桌已经收拾好,用完的餐具都被刘青峦塞到了洗碗机,晚上回来的时候,一切又都是干干净净了。
我俩换了鞋,拿着他洗好的用密封袋装着的水果出发了,比我俩预想的时间还要快,从闹表响起到出门大概用了三十多分钟,整个过程虽然有点紧锣密鼓,但感受还是很不错的。
迎着朝阳和小男朋友一起去学习,这是我之前做梦都不敢想象的画面,这座城市真的是我的福地,所有的美好都这么意想不到。
昨晚我俩悄悄的来取行李箱,今天早晨推开门里面依旧是空无一人。
我很喜欢刘青峦的一点是,有计划绝对执行,别看在家的时候两个人黏糊个没完,可是到自习室以后迅速的进入状态。这简直是不要太高效。
日子一天天过去,和刘青峦在一起的时间都是幸福的。
我有时候会慨叹命运这个东西,比如我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这是我无法选择的,在我人生的前二十多年,我带着因为我是女孩的原罪活着,我爸、张晓晨、刘青峦三个人,是我变成了真正的我自己的参与者。
我爸是我无法选择的,但是他是在我身上烙印上原罪的始作俑者,当然我不否认,我妈也是决定我命运的一部分,可是如果我妈遇到了别的男人,她会不会过的更幸福呢。
然而她也经历了那么多谩骂、殴打,为什么她却没选择逃离,这像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一样的问题,无限的想下去,父母似乎又有了他们命运中被掌控的地方。但仔细想想,又好像不对劲,这里自始至终我又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我来承担这一切呢。
我差一点又绕回了那个,喜欢共情无限懂事的自己,这种想法让我惊出一身冷汗,这种想法差点把我退回那个无能被动的原点。
至少,我想明白了一点,在长期的这种家庭环境下被塑造的思维,让我遇见张晓晨是一种必然。如果不遇见张晓晨,还会有无数个李晓晨、赵晓晨,本质上不会有差别。在想不明白自己的症结所在之前,和哪个男人产生亲密关系,我恐怕都会像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颗稻草一样,义无反顾的扑上去,结局呢,都是一样,不过从一个困境走入了另一个困境。
如果需要反思自己,那么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明明都已经考入了大学,明明都已经变成了一只,他们无法再掌控的自由的小鸟,可是我自觉自愿的,依旧主动的将自己套上绳索,然后把绳索的另一端,主动的交由那个我以为我最□□当中,他们理所当然的享受着多年成功驯化的结果。
张晓晨是一切的加速器,但凡他像所有温吞普通的男人一样,我都会像他的附庸者一样,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一辈子。正确而漂亮的话谁都会说,虽然多年的教育告诉我男女都一样,两性是平等的,可是在此之前,我就是默认我自己是配角。
张晓晨的虚荣让他债台高筑,他的痛苦无处宣泄,我成了最好的发泄对象。如果命运可以重来,我最期待的是张晓晨的暴力来的早一点,可以早点让我认清事实的真相,那落在我脸上的巴掌像是让我清醒的良药。
如果我不是逃离出来,如果我不是如壮士断腕一样寻求着改变,我还是那个爱低着头有些自卑的女孩,如果在我身上没有豁出去的勇气和倔强,如果我还是几个月前的我,那我还会吸引着刘青峦的目光吗,如果他不做在我附近的座位上,我能对这个男孩暗暗产生好感吗?
命运这场游戏真是有趣且迷人,老天爷随机分配着人们的角色、处境,人们能做的就是要么接受、要么突破,在不同的时间寻求突破又会又不同的可能。
如果我初中毕业就早早的觉醒,和家庭决裂,也许我会早早的出去打工,变成了一个没什么文化的打工妹,那我的命运又将如何改写呢,可能一辈子挣扎在底层,为没积累力量就提前抗争这件事附上一生的代价。可能我很努力有很好的机遇一飞冲天,这也未可知,最可能的是平平凡凡过一生,但是不读书一定会少了思考明白很多问题的可能,我一辈子压抑着,只能把所有的恨意投射给所谓的原生家庭,即便有了可以恨得对象又如何呢,没有人带着仇恨生活是轻松的,我不过逃出了一个牢笼又走进了一道枷锁。
我遗憾着没能早点醒悟,可是当我遇到刘青峦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我又庆幸着命运这种随机的安排,老天爷让我遇见了我人生的解药。
我疑惑着,为什么我貌似家庭幸福,上有父母下有弟弟,却让自己前面的生活活得一团乱,按照常理来说,他自幼无母只有一个忙碌到疏于照顾他的父亲,为什么他反而活得自信满满、懂得爱和被爱又总是情绪稳定呢。
我俩在卧谈的时候,仔细的分析过这个问题,再遇见我之前他没想过这些事,后来这些对我们各自性格的剖析,成了我俩卧谈重要的一部分,不断地思考让我们一起在成长,变成了彼此命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后我们俩能分析出来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归功于他爸爸的教育方式,如果从教育的参与程度来说,他爸爸参与的时间肯定不算多,但是他爸爸有一个教育的核心就是尊重和坦诚。
就如同在孩提时代,他第一次问爸爸,为什么他没有妈妈时,他爸爸没有把他当成一个所谓的孩子,只是很平实的告诉他这个已经发生了,不可改的客观情况。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至于这张白纸能画出什么样的画,其实并不取决于孩子本身的意愿,这张画纸就像一个显色卡一样,显示的是父母的心境。
很多成年人用自己成年的视角去揣测孩子的想法,反而庸人自扰般,给孩子单纯的世界加上了很多枷锁式的情绪。就像刘青峦的爸爸只是认为,妈妈去世是一个客观的事件,这是只能接受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所以也就没有给他平添出,许多大人才有的悲伤,刘青峦平静的接受这个现实,他也没有钻进那个过度遗憾过度悲伤的套子里。
刘青峦感慨,父亲理工男务实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反而让他掌握了无为而治的要义,在教育上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对他进行细枝末节的参与,作为家长只是告诉孩子原则和底线,在大的规矩范围内,任其自由生长。作为父亲只是每次以家长会为时间节点,在开完家长会询问完老师刘青峦在校的状况后,针对当前的情况做一个梳理和总结。
传统里奉行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件事,在他的成长过程里从来没出现过,他小时候也调皮也会去跟人动手打架,他打破过别人的头,当然他的头也被别人打破过。他爸爸反而对这些事云淡风轻,觉得男孩子之间的打斗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该去赔礼道歉该去医院包扎,作为家长该做的事他爸爸都会做好,事后和儿子分享着自己小时候打人和被打的精力,他理解年少的雄性动物总是充满决斗的冲动。
无聊的人才会不停的寻衅滋事,书本上、学校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都吸引着刘青峦的注意,他去探索着各种未知的领域,造就了他遇到迷惑的问题,本能的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站在原地自怨自艾束手无策。
刘青峦有个神奇的体质,就是从不焦虑。他不能理解很多人困在自己焦虑的情绪里焦灼的样子,在他的认知里,焦虑就是主动的踟蹰不前。他遇到任何问题都会把情绪转化成思考解决办法,情绪是主观的,但是解决事情是客观的,当把情绪转化到客观的事上的时候,思维会陷入遇到困难想办法、办法奏效问题解决、办法不奏效继续想办法,如果用尽全力还是解决不了,那就接受很多事是目前力所不能及这个客观事实,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一件件真实客观的事,所以焦虑的情绪自然不会产生。
我深深的被他这套理论折服。我记得以前听过一个心境成长的过程是这样说,小时候很简单看山是山,长大了人变得复杂看山不是山,随着人的成熟和岁月洗礼,人们又回到了事物的本质看山依旧是山。我不得不佩服刘青峦,他从一开始就到达了最高的境界。
面对我的夸奖他慨叹着他没有那么神,面对可能失去的爱情,他也痛苦到蜷缩在沙发上两天两夜,因为面对这件事他觉得无解,但是他又无法接受那个失去的结局,一向理性客观的他不是没动过求神拜佛的念头。爱情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没有理由问不出为什么,就只是因为遇见了那个人。
所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第45章 成熟的弟弟
一转眼到了十月,研究生考试的报名正式开始,这是决定报考院校的最后时机。
我的选择仍是A大,但是刘青峦却在A大和远在千里之外D大徘徊,迟迟没能做出决定。
对于我选择报考A大法学院这件事,刘青峦给出的评价积极而中肯,他赞同着我的选择。他认为,我本科的学校不是太好,如果跨考那种非常热门的院校成功的概率不大,A大是个比我本科档次高了不少的学校,这个学校排名和口碑都是不错的,只是王牌专业是他的计算机类的专业,法学专业相对薄弱,不过这个薄弱是相较于顶流的院校,实际情况来说也是不错的,但是竞争压力会小很多,胜算也会大一些。如果这次成功上岸,那么也算是一次逆袭,可以读到一个好学校。
他倒不是一个激进的人,他不希望我拼劲全力上一个所谓顶流的学校,他认为那样压力过大,反而不利于后期的学习和发展,当下所做的努力,就是要比自己现在的水平高一些,目标要定成踮踮脚努努力就能够到的高度,竭泽而渔式的努力很容易会造成某一个瞬间全面的溃败。
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学习一直不错但却从来不是最优秀的。他对自己有着很客观的了解,他知道自己挺聪明但是绝不是天生大佬,他此生在任何领域也注定不会封神,那些神一样的存在并不是单单努力可以造就的,神的存在需要天赋的加持。所以他对专业的选择和学习的态度一直是兴趣使然,并没有给自己强加太多的压力。
对于A大和D大让他举棋不定的原因在于,A大的专业是绝对的王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D大虽然没有那么厚的根基,可也是最近几年的后起之秀,而且研究方向更具有创见性,这两个学校都吸引着他,让他有些犹豫。
“我决定了,我要报考D大。”那天晚上我俩在家常小馆吃饭,他告诉了我这个决定。
虽然这个决定在情理之中,但又实属在我的意料之外。我知道他的决定都是基于理性,但是我以为我和他的爱情能变成左右他选择的权重,他会为了我毅然决然的选择A大,然而他的目光和语气里没有着任何的犹疑。
“为什么做了这个选择呢,以你现在的水平,和历年的录取信息来看,还是A大更胜一筹,毕竟这个专业的王牌在A大,你的成绩应该没问题。”我故作冷静,波澜不惊的问他。
“开始我也是你这么想的,可是我还是觉得D大研究的方向和氛围更诱惑着我,我想去尝试一下。”刘青峦的选择里丝毫没提及我们的感情。
“我还以为你会为了我选择A大。”我本来不想说这种扰乱他选择的话,可是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委屈巴巴的说了出来。
“哎呀,我的宝宝感觉委屈了。”刘青峦安慰着我,接着说。
“我考虑这个问题了,虽然相隔千里,但是高铁很快的,我看高铁的班次也很多,想见面周末或者有空的时候随时都可以见面的。放心吧,我未来做的人生所有选择里,都会考虑到你的。只是我不希望像你说的,为了小情小爱影响我们生活大方向上的决定。”他安慰着我。
“宝宝,我是这样理解爱情的,爱情就是两个人一起变得更好,爱情要想长长久久的走下去,一定是两个人彼此成就互相滋养,然后两个人一起公共成长。爱情里不应该有牺牲式的妥协和退让,这是完全不可取的。你看哈,生活里有很多家庭或者很多伴侣无条件的牺牲妥协,虽然当下好像是比较好的解决了问题,可是从长远来看,终究会有一天爆发更大的矛盾。”他细致的给我讲者他的想法。
“宝宝,我不得不提起你的伤心事了,你看在之前的感情里,你做了多少妥协和退让,可是很遗憾换回来的不光是没有结局的爱情,还受到了伤害,你现在回想一下,你的付出和牺牲是经过思考后的甘心情愿吗,其实不是的,那些都只是为了维系住某个时刻的稳定做出的退让。”我听着他讲的话陷入了思考。
“我们努力的去准备考试,花着几年宝贵的时间去读书,肯定不只是单单为了那一纸毕业证书,更为了自我认知和能力的提升。如果因为两个人想时时刻刻在一起,放弃了自我的成长,比如我只是为了和你在一起选择了A大,我放弃了对自己想法的努力和尝试,那么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因为自己放弃了努力而遗憾。短期内维系了爱情,可是长期来看反而是给爱情带来了裂痕,当然我也知道,选择D大未见得是最优解,即便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选择,可是经历过以后再回头看,也许自己的选择不是最成功的,这样都是很有可能的。可是人生哪能回头看呢,不断地回头看否定自己的选择,在我看来就是庸人自扰,没有必要。没有人的生命像闯关游戏一样,每一次都做一个最优解,直至最后以最便捷的方式通关成功,高效功利的过一生,那样的人生也少了很多未知的魅力吧。”他耐心的给我解释着。
“宝宝,你有没有想过,当时我选择的第一个自习室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那个选择浪费了我几天的时间也损失了一点钱,可是如果没有那天错误的选择,我也不会误打误撞来到这个自习室,毕竟这个自习室离咱们家远一些,需要每天开车往返。可正是因为之前错误的选择,让我遇见了对的你呀。你说这是不是最大的幸运。”他一边说着一边满眼幸福。
“可是,可是咱们离得那么远,又会有那么多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女生,你万一又遇见了别人呢……”我撅着嘴嘟嘟囔囔把自己的小心思说了出来。
“姐姐撅嘴的样子好像个小傻瓜,我能理解你的担心,不过你看,现在才十月就算是明年咱俩顺利入学,是不是也要到明年九月呢,这差不多就有一年的时间,学校每年又有三个月的寒暑假,平常的假期也不少,只要我们不太忙,每周见面都有可能呀,你就不要为一年以后的事担心啦。”刘青峦继续宽慰着我。
“我都想好了,你反正也是在本地上学嘛,如果你不喜欢学校的环境可以住在家里,估计研究生的课程不会排的太满,自由的时间会很多,每天都可以在熟悉的家里生活,这样是不是可以缓解一些孤单和思念呀?”我没想到,刘青峦看似理性的都没把我考虑在决定之中,但是却处处为我在考虑。
25/38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