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表嫂身边还跟着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有些怯弱。女孩正是刘大表嫂的女儿,孩子一路上跟他们吃了不少苦头。这让刘大表嫂非常心疼,可惜阿奶能不管她肚子里的孩子,就能不管一个丫头片子。
“大表哥,大表嫂,你们一个房间,小梅一个房间。”春兰道。
“不,不用,小梅跟我们一个房间就行了。”刘大表嫂不好意思,他们是过来打工的,又不是过来享福的。
“房间空着也是空着的。”春兰道,“柴房还可以收拾出来,柴火就堆放在院子里,弄个棚子遮挡一下就行。小梅也有五六岁了,她跟你们睡在一个屋子也不方便。”
“还不快谢谢姑姑。”刘大表嫂看向她的女儿。
“谢谢姑姑。”小梅有些害怕,她紧紧地抓着亲娘的衣服。
明明小梅以前在春兰的面前没有这么拘谨,就因为这一路上小梅看了很多也吃了不少苦,这孩子才变得有些怯懦了。
“表嫂一会儿得帮着和面,表哥去前头把东西整一下。”春兰看到她大表哥他们带的东西少,“小梅就等着吃吧。”
“让她烧火。”刘大表嫂道,“她也该学着做一些东西了。”
“过几天也来得及。”春兰道。
春兰又不是一个逼着小侄女打工的恶毒姑姑,在她的前世,雇佣童工是犯法的。曾经有店铺可怜十五六岁的小孩子没有去处,他们收留了那个孩子,还让那个孩子在店铺里打工,过后,店铺被警察查了。
这种的事情真不好说,有的孩子是真的没有去处,倒也不是别人非得去难为小孩子。
“今天打算做刀削面。”春兰笑着道,“酱料都已经准备好了。”
“不是做糕点吗?”刘大表嫂疑惑,春兰以前在京城做的都是一些糕点,还有就是大菜。
“是要做的。”春兰道,“就是卖糕点,也卖一些吃食。镇子又不是特别大,我这儿又才开业,得先吸引一些人过来。”
阎家,阎大娘的弟妹一过来就道,“一个丫鬟出身的人,以后都还不知道能不能生孩子,这样的人当妾室也就算了,断不能当正妻啊。”
第6章 尖刺
◎今时不同往日◎
“又不是让你儿子娶,你着急个屁啊。”
“还没成亲,就想着女方不能生。”
“你不过就是想着让你娘家侄女当正室,别人当妾室吧。”
“我瞧着她比你的娘家侄女好太多了,人家读书识字的,多好啊。”
……
阎大娘把她弟妹赶了出去,她弟妹还真的是什么话都说。什么能不能生的,真要是不能生,也不用她出手。儿子要是喜欢孩子,不喜欢妻子了,儿子还能休妻。
儿媳妇还没有进门,若他们就想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怕是要被儿子和儿媳妇不喜。
阎大娘不喜欢她弟妹说的那些话,这么快就来挑拨离间。她当初没有答应弟妹撮合自己的儿子和弟妹的娘家侄女是好事情,她庆幸啊,就她弟妹这个性子,真要是让弟妹的娘家侄女嫁过来,这个家就完了。
“滚滚滚。”阎大娘手里还拿着一把扫把。
如果她的弟妹肯好好说话,阎大娘也就不说了。
“呸。”阎大娘的弟妹躲开几步,又朝着阎大娘呸了一声,“等着吧,等她真成了不下蛋的母鸡,有你们后悔的。好心当成驴肝肺。”
阎大娘干脆拿着扫把往外走几步,那个人很快就走了。
真是气死个人!
又不是他们家娶儿媳妇,还这么闹腾。
阎大娘不喜欢这些人,她成为寡妇的时候,也没有瞧见这些人多帮衬自家啊。在自家的日子好过起来之后,这些人都想来分一杯羹。
街上的人不少,春兰的店铺就只有两三个食客。
店铺才开张没有多久,没有多少人过来。哪怕春兰定的价格不算高,跟外面摆摊子的差不多,但来的人还是很少。来的人还多是昨天在这边买过酸菜饼子的,那些人认为春兰卖的东西足量、味道也好,这才过来。
大多数普通百姓,他们才不管味道好不好,更多的是想着份量。份量多,他们不至于过了一会儿就饿肚子。
春兰早就预料到铺子一开始的生意不可能很好,慢慢来。开店的头三个月是最为关键的时期,熬过前面三个月,客流稳定了,铺子的生意也就不会差。
刀削面这些稍微简单一点的活,春兰让她大表嫂做一做。春兰把她做好的雪媚娘和千层蛋糕拿了出来,光光是靠那些低价的食物,怕是很难赚到太多的钱。
“这是什么玩意儿?”刘大表嫂好奇,“长得还挺好看的?”
“你们尝尝。”春兰道。
这些糕点的气味不是特别香,若是要靠香气吸引人,那也不容易。
只不过春兰才把糕点摆放出来一会儿,便有女子上来询问价格,问了价格之后,那名女子买了几块。先后又有其他的几个丫鬟过来买,那些东西卖得还挺快的。
春兰感觉不大对劲儿,虽然说她做的吃食好吃,但是这些人又没有尝过,他们怎么可能一个接着一个过来买糕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春兰还是把东西卖了出去。
春兰左右看看,没有看到特别的人。
午饭时间一过,铺子就更加冷清了。
“一个中午,也就是十来个人。”刘大表嫂道,“这是要亏本啊。”
“不亏,糕点卖出去了。”春兰道,那些糕点的价格高。
“那些糕点好吃。”刘大表嫂道,“以前还没有见过你做这些糕点。”
“新研究的。”春兰回答,她在京城的时候没有想起前世的记忆,做的多是这个时代的美食,而不是她前世所熟知的那些。
春兰前世是一个美食博主,她有认认真真是研究那些美食,而不是光光想着表面好看就行。很多美食博主根本不管做出来的东西好不好吃,反正拍拍视频,观众们又不可能尝到味道,只要步骤正确,食物好看,很多观众都很喜欢。
阎家,阎大娘又看到桌子上摆放着好多块糕点,倒不是她不喜欢吃,而是这些糕点得费不少钱呢。抠门的二儿子这两天是大方了,二儿子是想着银子进了他心上人的口袋,那就不是浪费吧。
“买给您吃的,您就吃。”阎泽言道。
阎泽言不只是让人帮着买,他还让人去那些富贵一些的人家家里说说。当然,阎泽言也不是逼着人家去买,就是买了一些糕点送过去,让那些人都尝尝,那些人尝过之后觉得好吃,他们自己就会派人去买。
不错,那些丫鬟装扮的女子,还是阎泽言找来的,他也有给那些人钱,不算是让人白白帮忙。
“找了媒婆,明天上门。”阎大娘道,不早一点把事情定下来,二儿子都不知道要买多少吃的过来。
虽然那些东西都很好吃,但是阎大娘舍不得那些钱。哪怕不用阎大娘出钱,钱也是到未来儿媳妇的口袋里,阎大娘还是觉得他们已经吃饱了,就没有必要吃这些糕点。
“来,吃一个。”阎大娘瞧见大孙子小跑过来,她招招手,“你有口福了,你二叔买的糕点。”
阎大娘的大孙子吓了一大跳,他二叔那么抠门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卖糕点,“二叔,你可不能卖了我啊。”
“……”阎泽言黑线,他没有想过要卖孙子。
“不卖你,是你二叔要给你找二婶婶了。”阎大娘揉揉大孙子的头,“吃吧。”
阎大娘想着那么多块糕点,到时候还可以让家里的其他人尝一尝。
下午,阎泽言和姜三公子见面了,阎泽言说了明天去春兰那儿提亲的事情。
“既然都已经说定,是该上门提亲。”姜三公子道。
阎泽言特意过来这个村子,特意来姜三公子的面前,便是为了说这一句话。
“三少爷真舍得?”阎泽言挑眉。
“有何不舍,美人配英雄。”姜三公子道,“阎大人正合适。”
姜三公子心里压根就没有多不舍,他在盘算着要如何才能洗脱侯府的冤屈,如何才能回去京城。
一个被抄了家的落魄家族,他们想要翻身不容易。如果他们这一辈没有洗刷冤屈,下一辈人就更加艰难。
侯府老太太,姜三公子的父亲,他们都死了。
姜三公子无法忘记这个仇恨,他身边确实还有几个人。可他手里的钱财少了许多,没有被抄家走的,也是他藏于暗处的家财。那些东西无法养更多的人,他也不能让更多旧部待在身边。
为了能在这边站稳脚跟,姜三公子一步步谋算,要把身边可以利用的都利用起来。
姜三公子不是没有钱治腿,而是他现在不能去治腿。他的腿脚好得太快,别人认为他没有受苦,指不定那些人对姜家的打压就更加严重。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阎泽言算得上是地头蛇了。
那一日,阎泽言看春兰时眼底的惊艳被姜三公子收入眼底,姜三公子便知道机会来了。
姜三公子又得知阎泽言没有娶妻,阎泽言还有意娶春兰为妻,这就更好了。要知道以阎泽言的身份能娶小官之女的,春兰不过就是一个丫鬟而已。
说到底,姜三公子不曾把春兰放在心底。或许春兰这个丫鬟是有些不同寻常,但在他的大恨大仇之下,个人儿女私情根本就不重要。
“一个丫鬟能当阎大人的正妻,那也是她前世修来的福气。”姜三公子没有隐瞒春兰曾经是丫鬟的事情,哪怕他们是在西北,西北这边的人不一定就知道京城的事情,但这种事情很难瞒得住。
刘婆子那些人都在,那些人跟春兰有来往,而刘婆子原本是姜家的奴仆,别人迟早会知道。倒不如一开始便坦荡一点,也避免别人剧的他娶了一个丫鬟而不高兴。
人家心里头有刺了,这就不是联姻攀亲,而是有仇。
姜三公子曾经想着让春兰当他的义妹,但想想还是算了。义妹不义妹的,不过就是一个名头而已,而他们又无法给春兰嫁妆。
有刘婆子在,还有春兰对他的几分爱意,姜三公子相信春兰一定知道以后该怎么做。
“是我的福气。”阎泽言道。
流放之人分到的基本是荒地,他们想要好田地,也需要去买。朝廷把他们流放过来,也是希望他们能开荒。
而姜三公子根本没有想着要开荒,种地这种事情总有人帮着他们去做,比如在表面的刘家人。
阎泽言明白姜三公子在想什么,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彼此都得到了想要的。
在阎泽言走了之后,姜三公子去见了姜夫人。
上一次,尚且还能糊弄姜二少夫人过去。而这一次,事情已经彻底定下来,也该是他们表现一二的时候。
“可要我认她当干女儿?”姜夫人问。
“今时不同往日。”姜三公子道,“我们所过的日子还不如刘家人,拿什么去认义女?”
“她不过就是我们家出去的丫鬟,岂敢嫌弃我们?”姜夫人皱眉。
“认了义女,怕是她要觉得我们用身份压着她。”姜三公子道,没有义女这一层关系,他也好操作其他的。
当姜夫人过去跟刘婆子说了春兰的亲事之后,刘婆子拍板保证她一定把事情做好。天才蒙蒙亮,刘婆子就带着大儿子去找春兰。
第7章 提亲
◎他怕吓着她!◎
刘婆子怕春兰这边出问题,既然春兰之前答应了,阎家人现在要上门提亲就不该再出现差错。
以往,为了表示男方对女方的尊重,女方会先拒绝一两次,等媒人再来的时候再答应。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阎泽言是千户,是官身,而春兰不过就是一个丫鬟出身的普通老百姓。
刘婆子担心春兰脾气犟起来,她一过来一见到春兰,便把人拉到旁边。
“阎家那边今天要过来提亲。”刘婆子道,“就到你这儿。”
刘婆子和刘大舅已经进了铺子,刘大舅先去帮忙做别的。
“今天,你也别开业了。”刘婆子道,“以后的话,你真要开店,还是让别人去做。没有必要你亲自去做,你以后就是官夫人,有丫鬟伺候的。”
春兰没有打算放弃开店,一个女人要是没有自己的事业,没有收入来源,女人就很难在婆家站稳脚跟,做事都得看别人的脸色。
她到底跟这个时代的其他女人不一样,她做不到一心一意依附男人。
吃食的生意不好做,别的生意也不好做。如果她这也不做,那也不做,这日子又怎么可能过得好。
“食材都已经准备好了。”春兰道,“不开业,那些东西,自己也吃不完,总不能让你们把东西都带回去。一次两次的,我这店铺还要不要开了?”
“……”刘婆子知道自己之前的举动让春兰很不满意,可她也没有办法,没得选择,“让你大嫂他们去做。你去换身衣服,打扮得好看一点,他们很快就来了。”
刘婆子看着春兰还围着围裙、装扮还简单,纵然春兰长得再好看,但春兰一副厨娘的装扮到底容易让人不喜。阎家的人看到春兰的打扮,必定要认为她不够用心,毕竟阎家人都已经提前通知他们了。
“穿得不用太过艳丽,也不要太素了。”刘婆子道,“这头发也得好好梳一下,别随便用破布包着。你在后厨担心头发掉进吃食里,包着头发就包着了,平时在外头还是别这样。你还是一个未出门的姑娘,又不是一个已婚妇女。”
本朝未出阁的女子基本都是没有把头发都挽上去,已婚妇人的头发都挽上去,发髻也更大。便是有未出阁的女子把头发都挽上去的,基本都是一些要干农活的山野村姑。
“要不,我给你梳头?”刘婆子梳头的本事不弱,她以前还有给侯府的老太太梳头过。
“不用。”春兰道,“我去换一身衣服,你们吃过早饭了吗?”
“吃过了,吃过了。”刘婆子敷衍地道。
刘婆子和刘大舅早上就是随便吃了一点地瓜粥,番薯是前面几十年才传过来的。本朝的开国皇帝曾经让人去外面四处寻找高产的作物,还有就是别的食物种子,番薯、玉米、土豆都是陆陆续续传进来的。
“让大表嫂给你们煮碗面。”春兰稍微想想,她就知道刘婆子为了姜家那边的事情很用心,刘婆子多半没吃什么东西就来了。
春兰特意去跟刘大表嫂说,要是等刘婆子自己去说,怕是刘婆子不说话。
“你快去换衣服,还管什么面不面的。”刘婆子催促。
春兰来到西北之后还没有做新衣裳,都是一些旧衣裳。她在侯府的时候穿的基本都是丫鬟穿的衣服,身为大丫鬟穿的衣服能稍微不同一点,但她也没有留着那些衣服。
她从京城带来的那些衣服都是她出侯府的时候置办的,有的衣服都已经比较短了,特别是袖口。
春兰看着铜镜里的姣好容颜,不管她的厨艺有多好,她来到了这个古代便得入乡随俗。有时候,她也怕自己一点一点地被这个世界同化。
4/3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