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了贤妃一眼,贤妃便起身略一行礼,上前坐到了太后身侧,接过嬷嬷的活计,亲自给太后倒上了茶。
底下妃嫔对此见怪不怪,本就是姑侄,亲近些在所难免,且平日里,贤妃伺候在太后身边也是常有的事,哪怕是在太后闭门清修之时,贤妃依旧可以自由出入长鸾殿,足以见得贤妃在太后心中的分量。
这是谁都羡慕不来的独特之处,也注定了抢不走,而且太后很少插手后宫的事,费尽心思讨好太后未必就能得到同等的回报,众妃索性也就歇了心思,不去钻研这些门道了。
宋念知坐在最末的位置,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众人的反应,目光也几次悄悄投向了坐于上首的太后。
太后生的很美,哪怕这个年纪了,依旧能看出她年轻时候的风华,而且不知是不是沉迷礼佛的缘故,她整个人看上去特别平和,一点不像是从后宫中一路厮杀到最后,打败异己坐上太后之位的女人。
外界对太后的评价,多是不理事,不喜热闹,不爱出门,仿若无欲无求,只想守着这座长鸾殿度日。
宋念知一直不清楚,太后是本性如此,还是因着某些事情才变成这般,加之先前楚修无意间透露出的冷淡之态,让宋念知不由多想了几分。
不过现在看来,太后这样子倒更像是纯粹的喜欢清静,而且转念一想,都已经坐到了太后的位置,想必也不会有多少的身不由己吧。
念头到此,宋念知索性不再多想,太后这边,她只需尽好本分,其他的暂时无需考虑。
毕竟十日才请一次安,太后总不能一见完礼就直接让嫔妃们原路返回,于是象征性地会留大家说说话。
当然,太后不理外物,也没太多可说的,多是冉贵妃汇报一些宫务,太后点评几句,或是德妃或其他嫔妃讲些有趣的事,逗太后开心。
嫔妃们若是遇到什么难题,想求太后做主,也可借着请安的机会说出,请太后出手解决。
宋念知不清楚太后的忌讳,故而没有轻易开口,她坐在一边安静听着,尽可能多的从旁人的话语中搜集信息,以此加深对太后的了解。
宋念知始终把自己摆在最不起眼的位置,只有到了必要的时候,才会跟着笑一笑,或是点头附和几句。可没想到,她都这样低调了,事情居然还能落到她的头上!
第119章 霸宠
说来也有够无语,原本好好说着话,珞嫔和舒嫔突然你一句我一句,宛如唱双簧,拐弯抹角地就扯到了宋念知头上。
她们以一种白莲的口吻,句句没有指责之意,却句句都透露着宋念知争宠霸宠,迷惑皇上的意思。
要知道,红颜祸水这四个字在哪朝哪代都会被拿出来编排,有时候分明不是妃子的错,也会被有心人为了达成目的加以利用。
渐渐的,过于受宠就变成了一种罪过,哪怕皇上并未因此荒废政事,也总会有人以此攻讦。
宋念知是真没想到,她现在这种程度,居然已经能称得上是在迷惑皇上了?
冉贵妃这是成心不想让她好过,故意教唆人夸大其词,好借由太后的手惩治她吗?
宋念知看着说得煞有介事的两人,没忍住抽了抽嘴角,这般颠倒黑白的话,也亏她们能说得出口!
尽管很想和她们对质一番,可现如今明显不是合适的场合,更何况,这两人可谓把说话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要真和她们对上,说不定还会被倒打一耙,未必就能占到便宜。
宋念知磨了磨牙,忍住了开口讽刺的冲动,只微微抿起唇,往太后的方向看了一眼。
太后会信吗?太后不了解实情,也不知道这段时间发生的事,难保不会因为关心皇上,听信了珞嫔和舒嫔的说辞。
如果是这样的话,太后又会如何处置她?
宋念知眯了眯眼睛,琢磨着一会儿要是太后发难,她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不动声色的替自己辩解。
还没想出个周全的解决之法,那边的“告状”已经进入了尾声,太后不期然往宋念知这边望了过来:“容嫔?”
宋念知一顿,发散的思绪快速收回,起身恭敬行礼:“回禀太后,正是妾身。”
“宋太尉家的嫡女?”
“是。”
太后笑了笑:“你素有才名,哀家从前亦有所耳闻,如今看来,确实标致得体。”
宋念知拿不准太后的意思,小心回道:“多谢太后娘娘夸赞。”
“无需紧张。”太后声音温和,“你这般模样,饶是哀家看了也不免觉得喜欢,皇上多宠幸你几分,倒也能够理解。”
宋念知一咯噔,心道来了!
她抿了抿唇,态度越发恭谨:“侥幸得了陛下几分喜爱,妾身不胜荣幸。”
“这是好事。”太后没理会珞嫔舒嫔难以置信的表情,继续和颜悦色地对宋念知说道,“皇上从前不喜欢进后宫,这都十九了,还不曾有子嗣,哀家也为着此事着急。”
“如今你既然得了皇上喜欢,尽早为皇室开枝散叶,才是紧要之事。今后,还是要注意调理身子,多用些补品,莫要辜负了皇上待你的这份特别。”
“……是,妾身谨记。”没料到事态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宋念知有些错愕,不过她直觉此事应该不会就此揭过,否则,珞嫔舒嫔特意闹这么一通,岂不是全白搭了?
这两人入宫时间比她久,太后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点面子都不给。
第120章 提点
果不其然,宋念知才刚这么想,太后下一句就转了话音:“不过,皇上年轻气盛喜好新鲜,你身为他的嫔妃,也该劝着些。在这后宫里,皇嗣的重要无需哀家多言,唯有皇上雨露均沾,才能更多的充盈子嗣。”
说着她又扫了眼其他人:“尔等都是皇上的嫔妃,也该多想想如何替皇家延绵血脉,总是被动等着皇上去看你们,皇上日理万机,哪儿有那么多心思?”
“男人么,都喜欢贴心懂事的,平日里与其虚度光阴,倒不如花点心思好好想一想,多主动一些,温顺乖巧一点,皇上自然而然也就能看到你们了。”
“容嫔你也一样,多劝着皇上,让他去别的嫔妃宫里也走动走动,一个人的宠爱,在宫里总归不合时宜,你出身名门,这个道理想必心中清楚。”
原来是这个意思。
宋念知眼神暗了暗,奈何太后的“提点”容不得任何人反驳,沉默片刻,她也只能乖乖点头:“妾身明白。”
在场其他嫔妃,也都纷纷起身应话,珞嫔和舒嫔对视一眼,脸上尽是得意的表情,看向宋念知的目光也隐隐带上了几分快意。
宋念知低眸掩住了眼中的情绪,也藏住了那抹冷嘲。
珞嫔先前被罚禁足三月,如今期限还未满,若非今日是太后时隔几月头一次接见请安的妃嫔,珞嫔也不会被特许放出来半日。
可就这么几个时辰的工夫,竟也压不住她那颗搞事的心,难不成是觉得禁足有趣,三个月不够,想要多争取点时间吗?
宋念知实在无法理解,珞嫔充其量就是冉贵妃的马前卒,就连宋念知都看得出来冉贵妃对珞嫔一味利用的心思,怎么偏就珞嫔本人像是毫无所觉,依旧为了冉贵妃“冲锋陷阵”而乐此不彼呢?
这边宋念知无语至极,而另一头,太后已经再次开口。
这一次,太后看向了身边的贤妃,不过语气比之刚才温和了太多,哪怕带了几句训斥,也都是恨铁不成钢:“还有你,也该努努力!哀家说过你多少回了,要主动一点,皇上待你一直也算不错,你自己上心一些,还能留不住皇上?”
贤妃垂眸:“妾知道了。”
“别光说不做!”太后叹道,“你是哀家的侄女,可这性子怎么……罢了,今后自己多用点心,哀家还等着抱皇孙呢!”
这话说的直白,贤妃抿了抿唇,声音更低了:“谨遵太后教诲。”
虽说亲疏有别,太后对贤妃偏心些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大庭广众的太过厚此薄彼,于是她又把差不多的话跟冉贵妃说了一遍。
冉贵妃本人今日倒是意外安分,进殿后除了说些宫务,没有开口刺过谁一句,那股咄咄逼人的姿态尽数被她敛下,看起来倒是有几分贵妃的样子了。
不过宋念知清楚,这些不过都是假象,冉贵妃越是平静,她已经心生算计的可能性就越大,今天的珞嫔和舒嫔只是小打小闹,往后,估计还有不少后招在等着她。
第121章 无理
半个时辰后,太后乏了,请安顺势结束,各宫妃嫔有序起身离开长鸾殿。
宋念知刻意放缓步子走在后头,却不想挑了事的舒嫔还不肯放过她,直接冲着她就过来了:“容嫔娘娘!”
宋念知心下烦躁,语气也不甚客气:“舒嫔娘娘有何指教?”
舒嫔啧了一声:“火气不要这么大,太后不是刚夸过你得宠么,这可是高兴的事。”
得宠?是想拐弯抹角说她魅上吧?
宋念知轻嗤一声:“确实该高兴,毕竟,为了替皇家开枝散叶,舒嫔娘娘还得从讨皇上喜欢这件事情做起……我侥幸领先一步,承让了。”
“你!”舒嫔当即像是被戳中了痛脚,刚要开口,宋念知已经迅速抢了话头,“太后娘娘也是一片好心,舒嫔娘娘亦该高兴,不是吗?”
太后?
居然拿太后来压她!
舒嫔快气炸了,虽然宋念知说出来只剩了讽刺,但这话确实是太后的意思,她要是反驳,就等同于是在驳斥太后。
如此犯上不敬的事情,舒嫔就是再如何大胆,也不敢去做。
一口郁气堵在喉咙口,生生被憋了回去,看着舒嫔脸都青了,宋念知这才舒坦:“若无其他事,就先告辞了,舒嫔娘娘请便。”
“等等!”舒嫔不甘心道,“若真如太后所言,容嫔今后恐怕得懂些分寸,独霸皇上的事,容嫔可得仔细掂量!”
不是拿太后的话来讽刺她无宠么,那太后也说了,要宋念知劝皇上雨露均沾!
若今后皇上依旧只去清音阁,宋念知就是没把太后的话放在心上,可要是宋念知主动推开皇上,再想得宠可就难了,等到了那个时候,看她还怎么狂妄!
宋念知步子一顿,头也没回:“此事,就不劳舒嫔费心了。”
长鸾殿容不下太多人,是以每个嫔妃只带了两个宫女进殿,其他宫人都是等在外头的。
宋念知出了长鸾殿大门,和自己宫里的人会合后,直接乘辇回了清音阁。
清箬是跟着宋念知入殿的,知道太后说了什么,也听全了舒嫔方才的挑衅,看着宋念知回来后就一言不发,不由有些担心:“姑娘,没事吧?”
宋念知回过神,摇头:“无碍,去给我倒杯茶。”
清箬把茶水递给她,心情也不太好:“今后可怎么办才好,太后娘娘这样的要求,委实太过无理!”
宋念知小口喝着茶,语气淡淡:“站在太后的角度,这样的敲打并无问题。”
生在皇家,再小的事情也会被无限放大,皇上身份如此贵重,为了稳固朝堂,早点诞下皇嗣无疑是最稳妥的。
而且,为了从皇子中挑出最合格最有能力的继承人,这皇嗣的数量自然是越多越好。
太后作为楚修的母亲,操心这些才是关爱儿子的表现,皇帝独宠一人会有很多弊端,太后既然知道了,难免会出言警告,以保证后宫的平衡。
清箬抿抿唇,她理解宋念知的意思,可事情落在自己头上,就全然不是这个道理了!
第122章 浮动
首先,要论争宠,宋念知还真没怎么争过,虽然在和楚修的相处中花了心思,也一直都在用心经营和楚修的关系,但即便只是寻常人家的普通夫妻,过日子也是需要经营的,宋念知既嫁了人,琢磨一下和夫君的相处之道,本就合情合理。
至于所谓的魅惑引诱,为了留下楚修而不择手段、弃廉耻尊严于不顾的争宠手段,宋念知从未使过,也做不出这些事来。
既然如此,说她争宠独占皇上,本就是无稽之谈,皇上自己喜欢来清音阁,难道这都能算作是宋念知的错?
而且,后宫嫔妃,哪个不想要宠爱?争宠不易,得宠更不易,为了能让帝王多看自己一眼,多少嫔妃削尖了脑袋手段频出?
自古后宫争斗皆是如此,可还从未听过,好不容易得了皇上恩宠,居然还要求嫔妃自己推出去的!
这是什么道理?!
太后便是担心皇嗣的问题,也不该要求宋念知劝皇上去别的妃嫔那里。宋念知只是个嫔,又不是皇后,这种顾全大局大度忍让的规劝之举,不该是皇后才需要做的吗?
太后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落下来,一下子就让人陷入了两难。皇上愿意来清音阁,那是他的恩宠,是他在抬举宋念知,要是宋念知不知好歹的提出让皇上多去别的娘娘那儿,不就是在践踏皇上的心意?
帝王脸面何其重要,这种堪称忤逆的行为,就算不被斥责,也会伤了情分,到了那时,再如何后悔都于事无补了!
清箬越想越愤然,眼中满是不得不忍下的憋闷和不甘,凭什么啊?
宋念知一路走到现在如此不易,好不容易好过一些,凭什么还要受这种委屈?!
“行了。”看着清箬愤愤不平的样子,宋念知心里的那点不舒服反倒淡了几分,“事情都这样了,生气无用。”
“可是,”清箬犹豫,小声嘟囔,“太后都发话了,我们总不能不理吧。”
“当然不能。”宋念知叹道,“太后再不管事,她也是太后,是皇上生母。若是忤逆了她,惹怒了她,甚至都无需等她亲自处置,皇上就得先一步来质问了。”
南国重孝道,作为万民表率的皇家更是如此,不管楚修对待太后的态度是冷淡还是热络,最起码的敬重却是无可撼动的。
清箬的神情顿时更苦闷了:“那我们怎么办?难不成真的要跟皇上说那些话吗?”
宋念知垂下眸子,沉默片刻:“先缓缓吧,此事,需得好好想想再说。”
*
楚修忙于朝政没时间踏足后宫,却不知后宫早已因为太后的几句话人心浮动。
太后的一番“提点”,不止让宋念知陷入为难,也让其他嫔妃蠢蠢欲动起来。
太后亲口说的,让她们主动去亲近皇上,打的还是替皇家延绵子息的头衔,这无异于给了众妃一个冠冕堂皇往皇上跟前凑的理由,还不用担心被责骂。
这么大好的时机,试问又有哪个嫔妃不想搏一搏呢?
第123章 不该
宫里一夜之间突然就热闹了起来,内务司也开始有各宫宫女进进出出,出门偶遇的嫔妃,也都明显精心装扮过。
这氛围怎么说呢……以宋念知个人的眼光来看,鲜花锦簇固然是赏心悦目,可要是突然之间都变成了一个画风,就真的有些适应不良了。
尤其,楚修不是个沉迷女色的人,面对这样的“盛景”,只怕是会心生厌烦,搞不好,还得动怒。
25/130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