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小夏说着,突然话音一转:“哦,当然,我知道你们对这些不感兴趣,所以走吧,我们可以去下一个工厂了。”
话题转得太快,几个商人差点没反应过来,但也有一个思维敏捷的——
“小兄弟,下一个工厂是什么厂?”
蓝短衫商人狐疑地看着宁小夏,怀疑他们根本没有诚意,只想拿一些外界有的东西糊弄他们。
宁小夏漫不经心道:“啊我想想,下一个,那就是水泥厂了吧。”
“——水泥厂?”
“是真的水泥?!”
“水泥还有真的假的?”宁小夏不太理解这些人的震惊。
几个商人不太相信地看着他,蓝短衫商人更是直接问出了口:“边关愿意拿出水泥的制造步骤给我们看?”要知道这可都是商业机密啊!换成他们肯定怎么样藏着掖着也不为过,哪有大喇喇展示出来给人看的?
宁小夏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装作不经意间看向了盛玉,在看到她点头后,这才回道:“有何不可?既然说了要介绍边关的情况,自然是可以给你们看的。”
说完,宁小夏便率先转身迈开了脚步。
身后几个聚集的商人看着他头也不回的背影,不免泛起了嘀咕:所以果然是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吧?没想到边关居然会这么有诚意……
见没人跟上,宁小夏回头看了还站在原地不动的那五个商人一眼。
瞥见他们略显心虚的表情,宁小夏疑惑地皱了下眉,没心情知道他们又在想些什么东西。不过若是他知道了,大概也只会无语地回答一句:我真的只是单纯按从东街进来,工厂分布的先后远近顺序开始介绍的而已……
一个水泥厂都这么震惊了,那参观造纸厂、印刷厂……的时候不得吓死?
接收到宁小夏的视线,商人们身体比脑子更快做出了反应,立刻抬腿跟上。
水泥厂——
宁小夏带着队伍过来的时候,正好是水泥队的休息间隙,众人以小队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正在闲聊:
“……说起来铁兰姐和阿良他们快回来了吧?”
“快了,晋城的暖炕建造还差点儿收尾工作,全部弄完也就这个月的事了。”
“那就好,哦对了,前几日我听谢管事说平城见了晋城的暖炕眼热,城内也有几个富商想弄。”
“这天气都快转暖了还弄什么?”
“不知道啊,但是这件事好像不只是平城三两个富商的事,谢管事说得上报少夫人商量一下。”
“哎你们说,要是这个城想建,那个城也想建,咱总不能老让那二十来个人去吧?”
“这倒也是,阿良上次就传信回来说想家了——怎么,你想去?”
“想是想,但也不想离开边关……”
“——咳咳。”
宁小夏故作咳嗽几声,打断了说得正欢的几人。
梁为转过身,看见宁小夏,正想招呼几句,侧过头就看到了跟在队伍后面的盛玉。
梁为:……少夫人怎么在这?
#上工时间说闲话被领导发现了怎么办?#
#哦不对,现在是休息时间#
饶是如此,梁为还是一个激灵站了起来,就见宁小夏给他使眼色使得眼角都快抽搐了。
宁小夏:“咳,梁哥,我带人来参观一下水泥厂,你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梁为:“……”
“行,跟我来。”
说是介绍,其实也只是带他们在旁边围观一下水泥队的工作流程。
水泥队成立至今,已有一年之久,所有人员对整套流程都已十分熟悉,平常没有分队任务的时候,各人便在工厂内各司其职。
当工人们把石灰石、粘土、矿渣等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时候,此时商人们一脸疑惑;当看到加水后的水泥粉在搅拌下逐渐成团、发硬的时候,此时商人们一脸震惊;当梁为带他们亲自体验了一下抹水泥的工作并感受过水泥凝固后的坚硬程度后,这时,惊呆的商人们早已叫嚷了开来:
“——哇!”
“居然还能这样!”
“神奇,太神奇了!”
“城墙上那些凸起的尖刺也是用水泥做成的?”
“对。”
“沿路走来看到的那些建筑也都是用了水泥建的?”
“对。”
“边关的道路如此平坦也是因为抹了水泥的缘故?”
“对。”
“……”
越问商人们的眼睛越亮,这叫水泥的什么东西也太神奇了吧!
而面对青衣导游带来的这些商人咋咋呼呼的表现,水泥队众人依旧面不改色干着自己的事,没关系,他们早已习惯——被边关的水泥震撼是这些外城人的宿命。
炼铁厂——
在水泥厂被扑起的水泥粉吹了一脸、折腾了许久才把胡子吹干净的胡子商人这时吸取教训,早早就戴好了口罩,只是棉质的口罩到底不够透气,陡一进入炼铁厂就被爆炸式的热气扑了个满怀。
不得不说,在这寒天雪地里,炼铁厂的温度简直让人梦回酷夏。
为了使炼出的铁器更加坚硬、耐用,炼铁厂的老师傅们带着徒弟多次改进了铁与钢的配比;再加上为了更耐高温,厂内的炼铁炉经过了水泥的改造,变得更加坚固……但炼铁在外行人眼里属实是十分枯燥的过程,几个商人本来没打算待多久——直到他们看到了被随意堆在一旁的各类铁器。
其中一个粗眉商人手下的产业便有一个打铁铺,自然能看出这些被弃之如敝履的铁剑有多么精美,在外面又能被叫出多么匪夷所思的高价,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把这些铁剑交给他来卖的话,一把五百两银子不在话下……
而另外几人虽不懂炼铁,但商人的敏锐嗅觉仍让他们意识到这些铁器有多么高的价值。
这样造型精美、材质奇特的铁剑是如何炼出来的?为何外界还在为了各种造型、材质皆平平无奇的铁剑争抢的时候,边关的炼铁技术已经感觉领先了不止一百年?
商人们满是疑问。
只是没让他们看太久,便有两个精神矍铄的白发老头怒视着驱赶他们:“看快点,有什么不懂的赶紧问,我还赶着去隔壁玻璃厂转玻璃呢!”
闻言,留着两道粗眉毛的商人眼睛一亮刚想过去,却见那两个老头不知怎的竟又吵了起来:
“葛三元,居然对客人这么凶,小心被谢管事知道了扣你绩效!”
“呵,苗老头,你还是想想怎么提高自己烧玻璃的技术吧!净整这些没用的。”
眼看两人吵着吵着就要打起来,粗眉商人讪讪收回了脚步。
造纸厂——
大夏的造纸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步骤:斩竹漂塘、煮徨足火、舂臼、荡料入帘、覆帘压纸以及透火培干。①
流行于市面上的也多是以竹子为原料所制成的“竹纸”,“杀青”一词便是以斩竹做材料而得名。
当今纸价昂贵,不外乎制纸步骤繁琐、原材料难得以及成品损耗率高等原因。
但商人们此刻在造纸厂居然看到了什么?——这些工人居然在以各种废弃之物做材料!
例如麦草、芦苇、树皮、破布、破旧渔网……这些不都是随处可见的毫无价值的东西吗?怎么摇身一变,居然成了昂贵的纸制品的原材料?
若是用这些破烂东西制成的成品品质一般也就罢了,可手上摸起来的纸质的触感是那样舒服,表面光滑、白度提高、结构紧密、纸质细薄……叫他们说不出一个不好来。 而且据这些工人所说,造纸厂的成品损耗率极低,几乎到了微乎其微的程度。
这一切怎么能不让这些商人咬牙切齿——便宜都给你们占了,哼!
印刷厂——
到了印刷厂,这些商人已经有些麻木了,纵观商界,谁不知道清风书舍在业内的名气首屈一指?靠的便是那些层出不穷的话本、漫画……甚至是清风日报——自从发行之日起,城中百姓便人手一份,谈论报纸上刊登的内容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日常。
再就是其中的广告板块,真正做到了一呼百应的地步,虽然广告费颇为昂贵,但物超所值,所有在上面刊登过的商品很快就供不应求,首批吃螃蟹的人现如今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引得后来商人趋之若鹜,而且据称胡子商人的产品推销已经排到了三个月后。
知道这些技术不是光看看就能学来的,这些商人抱着好奇的心态开始了他们的疑问:
“这是什么?”
“小卡。”
“印在上面的这些图画又是什么?”
“啊你们没看最新一期的《西游记》吗?这是新出场的人物——白骨精。”
“……”
“这是新出的信纸吗?为什么上面的图案变了?”
“哦,这个啊,少夫人说梅兰竹菊信纸准备绝版不发售了,我们打算弄些别的图案,比如松柏啊什么的,各种花花草草,或者小动物也不错……”
“什么,梅兰竹菊信纸居然不发售了?!我还没集全呢!”
“啊不用担心,到时候隔一段时间会再贩也说不定,或者客人可以成为我们的高级会员?有特殊福利的哦~”
“……”
商人们:麻了。
纺织厂——
一进纺织厂,众商人一改从印刷厂出来的萎靡,那眯着眼睛细细打量的姿态,差点让纺织厂的女工误以为厂里进了变态。
纺织厂的工人无疑就是绣工,这些商人们没什么想向她们了解的;再就是纺织工具,这些他们这些大男人也看不懂,更不用说试图学习一下回去仿造出来了。
纺织是他们完全不了解的领域,而这些商人们跟着宁小夏进来的原因也只有一个——荷月布舍。
光鲜亮丽的华衣固然吸引人,但这些又怎么比得过在荷月布舍一经出售、立刻脱销的布偶?
皮卡丘、妙蛙种子、可达鸭;又或是各种憨态可掬的小动物;甚至只是一朵向日葵抱枕都十分可爱,让人欲罢不能。
现在谁家里还没有几个受宠的女儿?再说了,谁规定男人,还是中年男人不允许喜欢布偶的啊!
现如今到了布偶制作的大本营,可不就得好好看看、仔细挑挑,况且在制作工厂应该就不存在限购的说法了吧?嘿嘿。
商人们摸着下巴,掂量掂量钱袋子——也不知道带来的银两把所有样式的布偶买下来够不够……
玻璃厂——
将恋恋不舍的商人连拉带扯地带离纺织厂,可算费了宁小夏好大一番功夫,就这,他们面上看起来还有些不乐意。
宁小夏喘了口粗气,直起腰来,看着这五个身材矮胖且圆润的中年商人,很难相信他们居然有一颗少女心,着实把宁小夏震惊到了。
看向吹胡子瞪眼的五人,宁小夏嘴角抽了抽,最终还是无奈地说道:“每个工厂参观时间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你们总赖在纺织厂不走,我也没有办法啊。”
五个商人:哼。
宁小夏又道:“况且下一个要参观的工厂可是玻璃厂,你们不想去看看吗?”
“玻璃厂?”
“就是那个做出放大镜、近视眼镜、玻璃镜面、玻璃窗户……的玻璃厂?”
宁小夏点头。
五个商人立刻迈开脚步:“那赶紧走啊!还等什么?”
一恍神便被甩开距离落后了好几步的宁小夏:……
到了玻璃厂,这里面的一切设施都让这五个外城人感到好奇。
对于他们的反应,宁小夏早有预料,毕竟玻璃可是他们少夫人弄出来的,全大夏只有边关有!
“这是什么?”
“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
商人们五脸懵逼:除了黄沙,其他原材料一个都看不懂呢!
“这是在做什么?”
“配料、熔制、转玻璃。”
商人们互相对视一眼:
-你听懂了吗?
-没有,你呢?
-你都没听懂怎么敢奢望我听懂的啊!
玻璃液的熔制着实考验智商,玻璃的炼制却是考验技术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样东西商人们都没有。
宁小夏看好戏似的凑了过去:“怎么样,要不要试试?”
商人们嘴上说着“这不好吧……”,但眼神中却满是跃跃欲试。
正在转玻璃的老师傅们听到这句话,转过头看了他们一眼,虽然眼神中蛮是嫌弃,但也没拒绝。
当实际操作过后,才更能感受到玻璃制作的难度,每一个角度、力度都需要极致的控制力,再加上要将软体的玻璃溶液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想象力和创造力都缺一不可。
在老师傅们紧盯着的目光中战战兢兢放下吹管,商人们齐齐松了一口气。
虽然知道玻璃即使做毁也还能放回熔炉重制,但想到价格如此昂贵的玻璃制品,几个商人还是小心又小心。
不再折腾几个商人了,宁小夏带着他们在存放玻璃制品的仓库走了一遍,这里的货物都按类分放,放眼过去,一目了然:
有手持式放大镜、亟待安装镜框的镜面、方方正正的玻璃窗片、还有堆成一堆,带有弧度的玻璃片,据说这是为了要搞什么玻璃大棚制作的……
86/88 首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