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是改不了了,但装还是能装一段时日的。
温叶眉眼不禁染上笑意,道:“原来是这样。”
如此以来,她似乎也不用在对方面前装贤惠了。
温叶逐渐放松下来。
大姑太太又道:“等国公府日后分了家,你就能体会到管家的辛苦了。”
温叶低头抿了口茶水,不慌不忙道:“宣儿还小,暂时还离不开他伯娘。”
这话听着有些怪,不过徐玉宣是由陆氏带大的,听着又好像没错。
大姑太太看了一眼乖巧懵懂的徐玉宣,道:“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孩子们都是见风长,一眨眼就能到娶妻的年岁,到那时你就可以轻松下来了。”
温叶在心底算了算,等徐玉宣能娶妻,至少还要十六七年。
以前没觉得,现在经大姑太太这么一说,温叶忽然发现自己不一定能一直咸鱼下去。
也不知道陆氏能不能再容忍她十六七年。
温叶看向乖乖靠在怀里的徐玉宣,真心实意希望道:“你可要争气啊。”
徐玉宣听得半懂未懂,郑重点头。
认真的小模样,逗笑了大姑太太和姚氏。
尤其是姚氏,看向徐玉宣的眼神里,渴望居多,她嫁入申家快两年了,一直未有孕信。
幸亏她有个好婆婆,从未催过她,也不曾让她给郎君纳妾。
为了让她宽心,婆婆还找来了可靠的大夫,为她和郎君诊脉。
大夫说她与郎君身体都没问题,一直未有孕,只是缘分未到。
这次婆婆带她上京,也有想带她出来散散心的意思。
话匣子打开,西院气氛轻松。
大姑太太逐渐暴露本性,“我看儿媳妇的眼光可是很准的,等你将来要做婆婆了,可以来找我,我来帮你掌眼。”
一旁的姚氏羞愧地想捂脸。
温叶闻言,挑眉。
而后视线垂下,望向正拿着点心细嚼慢咽还什么都不懂的徐玉宣。
又抬眸看了一眼姚氏,最后缓缓点头认同道:“姑母眼光是不错。”
不过她要求不高,会管家就行。
大姑太太高兴了,不过又道:“好儿媳难寻,我瞧子檀日后还会往上升,你要想松快,至少要找个像你嫂嫂那样的。”
温叶头一回发现,男人太过优秀也是一种困扰。
大姑太太见她一脸纠结,一副‘我什么都懂’的神色道:“你是不是在琢磨着如何赖上你嫂嫂?”
温叶拒绝承认:“什么叫‘赖’,我只是舍不得嫂嫂而已。”
大姑太太哼笑道:“这有什么不好说的,若我是你,也会想法子赖上。”
她看向温叶的眸光,透出一丝羡慕:“你可真是好福气,遇到这么一个好嫂嫂,什么都不用做。”
不像她,都是给别人做嫂子。
女人和女人之间,偶尔也会互相炫耀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温叶背挺直了些道:“我运气好。”
第36章 压岁钱
大姑太太瞧温叶那隐隐N瑟的神情, 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媳。
姚氏:“......”
她可以选择什么都没懂吗?
母亲也太难为人了。
大表嫂,她哪里比得过嘛。
大姑太太是温叶来到这里遇到的第一位完全同频的人,与她聊天很是轻松惬意。
一转眼到了午膳时辰。
温叶开玩笑道:“我让小厨房特意学了几道陵城菜, 不过都是临时抱佛脚, 不好吃千万别说出来。”
大姑太太丝毫不介意,反而高兴道:“反正陵城菜我都吃腻了,倒是地道的盛京菜许久没尝到过了。”
姚氏也一脸期待道:“以前经常听母亲念叨,如今可算是能尝到了。”
姚氏并不是陵城本地人, 她还很小的时候虽随父亲来过盛京,但儿时尝过的味道早就记不清了。
后来父亲高中后, 她母亲还有哥哥姐姐们就都跟随父亲一起外放了。
一开始并不是在陵城, 只是在陵城待的时间最长而已。
话说着,丫鬟们陆续将菜上齐。
不过最后上桌的是用油纸袋装的吃食, 托盘里还摞了两三个空瓷碟盘子。
乖巧地坐在凳子上的徐玉宣。小手扒着膳桌, 看到桌上的油纸袋,眼神贼亮。
大姑太太和姚氏皆是一脸不解, 前者问道:“叶娘啊,这些是?”
温叶简单解释了前几日发生的事, 最后摸了摸徐玉宣圆溜的后脑勺道:“大概是新鲜感还没过, 没办法, 我只能继续满足他了。”
大姑太太听完笑得不行,道:“我怎么没想到呢,子檀表弟小时候也可挑食了!”
那时候他父亲刚过世,她作为申家长房长嫂,下面一串弟弟妹妹需要她去照看, 对儿子难免忽视了几分。
照看儿子的嬷嬷们畏手畏脚,小主子要什么, 她们就给什么,不出一年就养出了挑食蛮横的坏习性。
她当年发现之后可是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将儿子掰回正道。
姚氏竖起耳朵听,脑海里映现出自家郎君那张脸,实在想象不出会挑食的郎君是什么模样。
大姑太太笑够后,忽然话题一转问:“你说的炸裹面鱼好吃不?”
温叶顿了一下,回道:“好吃,撒了一小撮磨好的辣椒粉,香香辣辣的。”
大姑太太瞅着满桌的佳肴,一脸遗憾:“真想尝尝。”
姚氏一听,立马道:“这个简单,回头我就让人去捞些小鱼仔回来,裹了面糊炸上一盘,让母亲也解解馋。”
姚氏自觉这是个非常好的办法,结果等她说完之后,却接收到两道极其相似的目光。
大姑太太看向儿媳姚氏,满脸都写着‘你不懂’三个字,然后叹道:“你的好意母亲都明白,不过寒冬腊月的,就别差人去湖里捞小鱼仔了。”
姚氏不太懂,“母亲不是想尝尝吗?”
她带着求解的目光望向温叶。
温叶笑笑没说话。
原因其实很简单,炸裹面鱼不是什么复杂吃食,家里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味道。
大姑太太和她一样,也不是说有多爱吃,就是馋外面那一口。
家里做的和外面小摊子上卖的,吃起来感受是不同的。
温叶道:“炸裹面鱼是桃枝从小摊子上买的,人家也要回家过年,等年后他再出来摆摊,我让桃枝去给姑母买一包回来。”
大姑太太当即应道:“那说好了啊。”
大姑太太是打算带着姚氏在盛京待到开春再回陵城,儿子做了五六年的县令,凭着这些年累下的功绩,估摸着还有一两年就能往上升一升了。
大姑太太选择今年回京,也有要替儿子提前打点打点的想法。
就算回不了京,也好升到离盛京近一点的州府做官。
距离开春还有两个多月,总能吃到那一口炸裹面鱼。
大姑太太和姚氏一直在西院待到快酉时才恋恋不舍离开。
走前,大姑太太还对温叶道了句:“早知你这般合我脾气,我辰时就过来了。”
温叶道:“姑母以后若还想来西院,派人提前说一声,我这随时欢迎。”
然后笑着将二人送出西院。
对温叶而言,大姑太太已不仅仅只是“姑母”了,合拍的朋友难得,尤其是在这里。
温叶格外珍惜。
晚间,温叶独自用过晚膳后,正饮茶的时候,徐月嘉回到西院。
没两日就是除夕,温叶见他一身官服回来,不免好奇问了一句:“你今天还真有公务在身啊?”
还以为是他随口找的理由呢。
徐月嘉进内室前,简单解释了下:“进了一趟宫。”
等他换下官服出来后,温叶已让人摆上了新鲜热乎的吃食。
难得体贴。
徐月嘉古怪地瞥了她一眼。
温叶:“郎君这是什么眼神?”
徐月嘉的确还未用膳,他坐过去,问道:“心情很好?”
温叶挑眉:“何以见得?”
徐月嘉没说话,只默默看了一眼桌上的膳食。
温叶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反应过来他是什么意思后,不禁笑出声道:“郎君放心享用吧,我今儿只是单纯的心情好。”
徐月嘉倒不是怕她打着什么主意,他拿起筷子,开始用膳。
时辰还早,温叶便没离桌,就这么边喝茶边看徐月嘉吃饭,不得不说,长得好看的人连吃东西都一样赏心悦目。
徐月嘉用了半饱后,抬眸回视她道:“是与姑母相处得顺利?”
温叶惊讶了,道:“郎君不会是收买了我身边哪个婢女吧?”
话落,她状似认真扫了一眼候在一旁的云枝和桃枝。
桃枝连忙表忠心道:“奴婢才不会,奴婢永远都是夫人的人!”
因为徐月嘉还在,云枝没桃枝胆子大,可也在温叶目光望过去的时候,表现出一副忠心十足的样子。
温叶笑了道:“我就随口一说,看把你俩吓的。”
而后目光慢悠悠回到徐月嘉身上,久久未离。
徐月嘉视眸光平静无波,淡然道:“我只是恰好对姑母和你的性情有一定了解而已。”
温叶做恍然状,道:“难怪郎君对我容忍度如此之高。”
原先还以为只是他天生能忍而已。
徐月嘉:“......”
脸皮厚,却又有自知之明。
*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腊月三十这日,今年是温叶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温家后在国公府过的第一个年。
身边的人变了,感受终究是不同的。
年夜饭是要在正院用的,温叶一大早便来了正院,今儿这里很热闹。
徐景容和徐景林兄弟俩正带着徐玉宣在暖阁的炕上玩耍。
徐景林和徐玉宣身量都还比较小,直接站在暖炕上来回跑。
徐景容就比较憋屈了,他像徐国公,长得高高大大,比同年纪的小少年们至少要高出半个头。
而徐景林非要玩老鹰抓小鸡,他做小鸡,徐玉宣做小母鸡,然后让徐景容做大老鹰。
三个小子在暖炕上哄闹嬉笑。
要假装抓不到人是很累的,徐景容膝盖跪在炕上,就这样左挪右挪,哄带着两个弟弟玩。
陆氏说了他们几次,没一个听的,后来想想今儿是过年,与平日不同,索性就让他们玩个尽兴,没再管了。
只让嬷嬷婢女们围在炕边,小心看护着。
温叶进来后没多久,徐景容就一股脑躺在炕上,放弃道:“不玩了不玩了!还有徐景林!你别拽我裤子!”
徐景容两手扒着裤腰,急得都喊全名了。
温叶瞧见这一幕,弯了弯唇,内心同时道,不得了,小小年纪就体会了带娃的辛苦。
这时陆氏也冲炕上喊了一声,让他们过来向温叶问安。
在三个小子过来见礼前,温叶也朝早已到正院的大姑太太福了福身。
申家没人在盛京,大姑太太婆媳便留在国公府一起过年。
徐景容问过安后,就问道:“二婶婶,你最近又做了好吃的怎么不来东院叫我?”
“你从哪听的谣言?”温叶道,哪里只是最近,她西院的小厨房明明每天都有做好吃的。
徐景容下巴往暖炕的方向一抬道:“宣弟和我说的,说在二婶婶的西院吃了炸小鱼。”
温叶对上在场几人的视线,不慌不忙地解释:“那是用混了玉米面的白面捏的小鱼仔形状,放蒸笼里蒸出来的小鱼仔馒头。”
头一回能用家常菜糊弄过去,第二次就不行了,于是温叶便让小厨房蒸馒头的时候顺单捏一小盘小鱼仔形状的馒头。
大姑太太笑得比较收敛:“你这鬼点子还真是一出一出的。”
姚氏也捂嘴浅笑。
陆氏一脸无奈,她当时听到后,也是服气温氏的。
徐景容不死心道:“那还有辣年糕。”
“那就是厨娘用鸡蛋清做的厚蛋烧,切成条状,沾了点果酱而已。”
反正徐玉宣不知道什么是辣,温叶道:“你若是想吃,今儿让厨房也给你做点。”
徐景容一言难尽的表情道:“不用了,侄儿突然不想吃了。”
宣弟真可怜,被二婶婶玩得团团转。
温叶却没准备放过他,笑着反问:“先生给你布置的课业,都完成了?”
孩子们过年最怕什么?
当然是怕长辈过问功课。
果然,徐景容听后,脸色瞬间僵了,道:“二婶婶您......”
他奋笔疾书这些天,也仅仅完成一半而已。
想在年后开春前最后再疯玩一场的算盘算是落空了。
徐景容一整个蔫蔫的。
温叶却是神色温柔,眸光和蔼地望着他。
陆氏见道:“你二婶婶是关心你,态度给我端正点。”
徐景容觉得他娘对二婶婶好像不太了解。
二婶婶哪里是在关心他,明明是在故意戳他的心。
*
圣上登基后就取消了每年除夕的宫宴,说阖家欢乐的日子本就该和家人在一起。
不用再入宫参加宫宴,是以国公府的年夜饭早早便摆上了桌。
一大家子刚好围了一桌,年夜饭很丰盛,温叶没听过、听过没吃过的都有。
陆氏将每个人的口味都照顾到了。
今晚,温叶还喝了几杯小酒,像是桃花酒,是陆氏亲手酿的,一共只有五小坛,今天就拿了两坛出来。
温叶一口酒,一口菜,不知不觉就撑了。
虽然没法再和姨娘小妹一起过除夕,但是看徐景林舀他大哥碗里的肉丸子吃,好像也不错。
温叶又给倒了一杯,察觉有道目光落向自己,回头见是徐月嘉后,顺手给他也满上,道:“郎君,不如一起?”
徐月嘉素日里是不饮酒的,只年节时日偶尔破个例。
今晚至此,他也只饮了一杯而已。
徐月嘉微顿片刻后,举起,同温叶的酒杯碰了碰。
温叶看着他微扬的唇角,眉眼带着笑道:“除夕快乐啊,郎君。”
不出意外,她这一辈子都要和徐月嘉绑一块了。
坐在二人中间的徐玉宣左瞧瞧右看看,也奋力举起自个儿装水的小杯,努力和俩人的碰上。
奶声奶气道:“我也要!”
温叶视线低下去,望着嘴边一圈水渍的徐玉宣,哈哈笑道:“差点把你给忘了。”
然后和他也碰了碰,同时眼神示意徐月嘉。
徐月嘉照做。
年夜饭结束后,大家没有离开,都留在正院守岁,等到了子时,还有饺子。
29/76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