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3

(历史同人)盘点“妖妃毒后”逼疯诸皇[历史直播]——锦瑟流朱【完结】

时间:2023-07-04 17:15:40  作者:锦瑟流朱【完结】
  众人刚刚跪好,一个女声幽幽怨怨,响彻天地之间。
  “在皇太极崩逝以后……”
  半句话一出来,围观群众震惊不已,忍不住发出嗡嗡的议论声。
  皇太极以手扶额,气极反笑。
  他就知道不会有好话,但也没有想到恶毒如斯。
  这个传音使者对他,得是多大的仇恨啊!
  从古至今这么多朝代,别的朝代只字不提,口口声声就是还没有影儿的大清朝,一次一次的跟皇太极过不去。
  他年富力强,还没活明白呢,先说他要死。而且还挑他成亲的这一天。
  天音好像觉得还不够狠,接下来的话续上杯了:“皇太极崩逝以后,这位皇太后因为把持朝政大权,受到后世一定非议……”
  围观群众又克制不住自己,交头接耳掀起了舆论的浪潮。
  皇太极已经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还是该拉弓射箭,把这该死的天使一箭射下来。
  先说他要死还不算,新人还没进门呢,就说皇太极的婚姻注定没有好下场。
  搞到这个份上,这婚接下来是结,还是不结?
  围观群众忽然反应过来。
  天音挑这时候现身发话,该不会意思是说,轿子里的满蒙第一美人,就是那天命所归的篡权太后吧?
  --------------------
第15章 孝庄:退婚吧,姑父!
  =====================================
  天音在皇太极眼前第二轮出现,好似专门挑了他的婚礼现场。
  整个盛京城原本是欢声笑语,张灯结彩,十里红妆,大红喜轿。
  天音一句话,挑拨离间砸了场,那七彩炫光乱晃了一通,迅速消失归于无形。
  留下一个烂摊子。
  天启神象消失,地上跪拜的围观百姓纷纷站起身来,都是一脑袋懵圈。
  以他们的脑袋,实在想不出来,眼前的大人物该要如何,才能收拾这个烂摊子。
  众人偷偷窥看着皇太极,皇太极一张脸上如同黑云压城,大军压境。
  好似整个盛京城的空气,都陷入了令人窒息的凝滞。
  正在尴尬之间,大红的轿帘忽然一动。
  众人眼前一花,红影一闪,是新娘子抬步下了喜轿,俏生生立在当地。
  人群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
  按当地规矩,新娘子在门外双脚不落地,所以铺红毡,跨火盆,诸多仪式……
  新娘子这样就下了地,这不合规矩吧!
  众人还来不及发表宏论,眼前红影又是一闪,新娘子把遮脸的红巾也取了下来。
  众人又惊叹一通,这新娘子,胆子也忒大了吧!
  今日的围观群众也真是来着了,先被挑事的天降神启狂虐,又被四贝勒的阴沉脸色再虐。
  刚被新娘子的胆色惊呆,接着又被新娘子的容色惊呆。
  正是画中貂蝉复生,月里嫦娥下界,新娘子从头到脚哪里都是生的刚刚好,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配上新娘子的红装艳饰,明媚艳丽,真如清晨露水珠下,草原上盛开的格桑花。
  群众看的痴迷,同时心里更是打鼓,这么个天仙般的模样,又是这么个胆大泼辣的性情,怕不真是个祸国殃民的狐媚子吧?
  面对这么多人围观,新娘子倒是十分镇定,不慌不忙开了口:“既然是天启神降,有不祥之兆,玉儿恳请,就此退亲!”
  群众忍不住又惊叹了一轮。
  高高兴兴办喜事,迎头遭遇了这么大一件糟心事儿,搁谁身上也是受不了,何况是十多岁的一个小姑娘。
  当场昏厥都保不齐。
  可是这位新娘子,说起话来脆生生,一双大眼睛水盈盈的,眼神里丝毫没有胆怯惧怕,拉了围观群众很多好感。
  皇太极也是大吃一惊,用眼打量起这位被拦在门外的侧福晋。
  心内一阵惊疑不定,她此时提出退亲,真实用意,到底为何……
  * *
  还没等皇太极有所反应,喜轿旁边一匹高大白马上,跳下来一个年轻男子,朗声说道:“妹子,不可!”
  众人看这男子体格健壮,英气勃勃,对新娘口称“妹子”,应该是那科尔沁草原的王子,博尔济吉特年轻一代的贝勒,名为吴克善的无疑了。
  此次吴克善千里迢迢,亲自为妹送嫁,本是表示这门亲事隆重之意,对爱新觉罗家族恭敬之情。
  谁能料想,婚礼当场天降灾祸,十里红妆、大红喜轿,竟然被拦在了街面上。
  还没等吴克善应对,妹子又语出惊人,竟然走出喜轿,当场提出退婚。
  他一个激灵,赶紧用话拦住。
  众人见吴克善发话表态,全部视线都集中到他身上来。
  吴克善也是马背上的雄鹰,常年征战之人,自带强大气场,当下彪悍目光,扫视了一圈盛京百姓。
  百姓们被威压到,纷纷低头移开了视线,吴克善又开口说话了:“我博尔济吉特氏,与爱新觉罗氏世代交好,如果无故被疑,断断不能容忍。”
  吴克善说这句话的时候眼望草原的方向,并未直视皇太极,但稍有见识者都明白,这是在向皇太极施压了。
  论起来今日的皇太极,实实的可怜可惨。
  刚被天音神启砸了婚礼现场,又被新媳妇儿和大舅子先发制人,轮番施压。
  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这两兄妹,着实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新娘子大玉儿,话虽说的软和,意思却强硬。
  天启重提皇太极将有后妃夺权,虽然没有提名道姓,舆论矛头却直指今日轿内的新娘。
  于是新娘宁可退婚不嫁,原路返回科尔沁,也不能背上这个黑锅。
  背这么大一个黑锅,就算嫁进门,日子会过的怎么样,不言而喻。
  而到了吴克善开口,不光意思强硬,话本身也说的强硬,手都按刀把上了。
  吴克善的意思,就是没有退婚这个选项。
  三媒六礼,千里迢迢,新人都到门口了,凭什么退婚?
  凭那天启莫名其妙的不祥之言,说皇太极死后被媳妇篡了权,说是哪个媳妇了吗?
  四贝勒府后宅,福晋侧福晋多了去了,光是大福晋,就不只一个。
  就凭搅和的是大玉儿的婚礼,就一定是大玉儿吗?毕竟没有提名道姓,谁敢说到底是谁?
  若是大玉儿这样被退了婚,原路返回科尔沁,等于默认这个黑锅背上了。以后大玉儿怎么混?整个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还都怎么混?
  所以,吴克善把手按在了刀把上,这个婚,不许退!
  如果皇太极胆敢要退,就要见血!
  不是他死,就是他亡!
  围观群众又偷偷窥看皇太极的脸色。
  新媳妇发脾气要退婚,大舅子拔刀说不许退。
  洞房花烛之喜,眼看变成流血凶杀之哀。
  这还不算,搞的不好,直接就要起刀兵,到时候烽烟四起,战火绵延,遭殃受罪的可不是一家两家,那要拉下水的是整个后金,和整个科尔沁草原。
  如果因为个人婚事,引起后金和科尔沁的战争,皇太极多年的筹谋努力,众望所归的良好风评、威严声望,统统都要毁于一旦。
  皇太极的脸色变换了七彩,跟那个惹事的天音光幕差不多颜色。
  依着他的本心,到底想不想退这个婚呢?
  * * *
  依着大玉儿的心思,又想不想退这个婚呢?
  不管想不想,她需要先喊出“退婚!”
  这一点上围观群众猜的没错。遇到大事,大玉儿的智谋韬略先行一步。
  她天生聪敏过人,又熟读经史子集,懂得此时先发制人,以退为进。
  但就算是再有韬略,也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小姑娘。
  当时在喜轿里,听到天上传来说话声,说皇太极死后太后掌权如何如何,她并没有觉得,掌权太后就是她,也无法想象,她要掌的那个权,会关系到关内关外天下大势,关系到多少黎民百姓。
  她只是心中突然涌出一种窃喜,一股逃婚的冲动:“难道说……真的可以不嫁了吗?”
  这门亲事,她答应的不算勉强,她聪慧识得大体,知道皇太极众望所归,是后金未来的汗王,蒙古草原上未来的统治者。
  可惜无论多么聪慧识大体,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嫁给自己三十出头的姑父,也不会真正的心甘情愿,真心的满心欢喜。
  所以当她走下婚轿揭开喜巾,站在地上喊出“退婚”的时候,她整个人也是懵的。
  她也不知道,究竟应该往哪边走。
  * * *
  皇太极呢?
  他现在烦恼的快要发疯了,恐惧的快要发疯了。
  上一次天音作妖,预言他是清太宗,他的后妃会夺权,他才十二岁,生母刚刚死去,他是多么害怕引起父亲的猜疑冷淡,永远地失去父亲的欢心。
  只有老天知道,这些年他努力上进,谨慎经营,费了多大的心机和力气。
  好容易熬出来,今日又悲剧重演,众目睽睽之下,盛京尽人皆知。
  这件事,他父亲会怎样想?他父亲会怎样看待这个侧福晋?怎样看待他?
  依着他的本心,简直想马上把婚事退掉,把婚礼取消。
  经过这样的折磨恐吓,眼前这个女子再美丽聪慧,他也不敢领教了。
  恐惧和烦恼压垮了他的神经,他真的往后退了一步。
  他要逃婚。
  电光火石之间,贝勒府门口的一个人,往前一步挡住了他的去路。
  那人脸带温柔笑意,语声柔和对着满街人群说道:“玉儿,不得胡闹!”
  众人定睛一看,是新郎的大福晋,新娘子的亲姑姑,科尔沁早年嫁过来的一位格格,名为哲哲。
  哲哲伸手,轻轻拉住皇太极的臂膀,皇太极的心瞬间宁定了不少,停住了脚步。
  他们夫妻之间,彼此最为了解。他知道,她明面上是斥责自己的侄女,实则在劝告自己不能妄动。
  皇太极恢复了理性,但理性同样对他进行着撕裂般的拉扯。
  退婚吧?伤了哲哲,伤了大玉儿,伤了科尔沁,怕是当场就要见血,随后后金和科尔沁要起战争。
  不退吧?父汗会怎么想?怎么处置?
  皇太极正在天人交战,头晕目眩,街道尽头忽然传来一阵马蹄急响。
  众人的目光视线忍不住全朝那头看过去。
  远远的望见,马上骑士一身明黄服色,英姿焕发,俊朗非凡,自带一种凌厉摄人的气势。
  有眼尖的百姓已经辨认出来:“是和硕额真!和硕额真来了!”
  大玉儿身着嫁衣站在当地,远远望着这鲜衣怒马少年郎,心内一阵恍惚,这是……多尔衮吗?
  --------------------
第16章 多尔衮真想抢亲
  ===============================
  是多尔衮。
  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最得宠爱的大妃阿巴亥的第二个儿子,这一年十四岁,还并没有得到贝勒亲王的封号,只是在八岁那年,被努尔哈赤封为“和硕额真”,意思是可以辅国议政的皇子之一,因此盛京百姓都用这个称呼,表示对他的喜爱和亲昵。
  大玉儿想起,前几年姑姑归宁的时候,曾经带着多尔衮一起来到了科尔沁草原。
  蒙古人待客最是热情,她带着多尔衮一起去草原,采摘野花野果,纵马奔腾,在毡房里望着天幕数星星,困了累了,就头靠着头的睡过去。
  那时候,两个人还都是七八岁不知人事的孩子,少年人的成长变化最是惊人,一晃儿都长的这么高大了。
  一个恍神之间,多尔衮的白马来到了跟前,他翻身下马,高声喊道“奉父汗口谕!”
  哦豁!努尔哈赤终于要介入这件糟心的婚事了吗?
  围观群众赶紧尖起耳朵,听听他们天纵英明的大汗,打算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
  没想到的是,多尔衮接下来并未多说一句话,大步径直走到了大玉儿跟前。
  他一把搂住大玉儿的腰肢,健壮双臂稍一用力,大玉儿双脚便离了地,红色鸳鸯绣鞋上坠着的珍珠摇颤起来,她裹着红装的整个身体,也像花枝一样轻轻摇颤着。
  众人面面相觑,脑袋一片懵圈。
  大汗的口谕是啥?他怎么什么也不说,直接就上手了?
  众人心中划过了无数猜测。
  难道大汗的意思,是要趁着科尔沁人来不及阻止,把新娘子带到僻静无人处,一刀杀掉,永绝后患?
  眼见着多尔衮一个公主抱,就把新娘子放在了马背上,新娘子也不愧是草原上长大的姑娘,轻盈自如一个偏腿,红裙在空中划出一道耀眼的红线,将身子牢牢控在了马背上。
  多尔衮一回身,也跨上了马背,一伸臂膀,把新娘子搂在了胸前,仿佛爱若珍宝似的护着,一匹白马载着二人头也不回,绝尘而去。
  众人瞠目结舌。
  看多尔衮的神情举止,不像是要杀人,倒像是要抢亲。
  他们二人果真也是年貌相当,英俊美貌的一对少年男女,鲜衣怒马,风驰电掣当中,一红一黄两个人影衬着蓝天丽日,真是说不出的好看。
  转眼之间,白马到了街道尽头,一拐弯,消失在众人视线当中。
  众人回过神来。
  新娘子是他的嫂子呀!
  就这么说抢走就抢走了?
  众人又偷偷窥看着皇太极的脸色,皇太极脸上又变幻了七彩。
  娶了满蒙第一美人到府门口了,却被天启神示砸场子拦在了门外。媳妇要退婚,大舅子不同意。
  刚刚聪慧温柔的大福晋说了话,眼看就要圆上这个尴尬场面,忽然又被亲弟弟飞马赶到,打着父汗的旗号,一溜烟似的把人抢跑了。
  众人暗暗同情了一把皇太极,还得说是四贝勒,久经沙场,经得起风吹雨打。
  这要是换个人,指定得当场呕血。
  皇太极使出全身力气管理了表情,心里却是相当的惊疑不定。
  不错。父汗很欣赏他,倚重于他,甚至于说在四大贝勒之中,最器重的人就是他。
  可是父子之间,总是客客气气,绝少有能无拘无束说说心里话的时候。
  反过来说,多尔衮虽然还年幼不堪大任,但父汗对待多尔衮,总像是多了一份熟不拘礼的亲昵。
  也难怪。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是现在最得宠的大妃,而他皇太极的母亲早已经死去,舅舅的部落又一直和父汗敌对……
  难道真的这么荒唐?父汗把自己要娶的侧福晋夺了,指给多尔衮?
  他必须去面见父汗,当面锣对面鼓,求个明白。
  要尽早了结这件无比尴尬难堪社死的事,不能再僵在这个街面上,让全盛京的老百姓看热闹。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