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3

(红楼同人)[红楼]林湖的逆袭之路——天下皆呆【完结】

时间:2023-07-04 23:13:24  作者:天下皆呆【完结】
  “别走,你留在这里陪朕用午膳,今日是朕的生辰,想来是他们过来请安的,朕很快就把他们给打发了。”皇帝也不耐烦见到这些皇子,看到他们一个个的野心勃勃的,他就有些心塞,有时候儿子多也不是什么好事。
  林湖有些无语,但是司徒琛都这么说了,林湖也不好意思拒绝,只能起身站在一旁。
  很快,小太监就把几个皇子给带了进来。
  “参见父皇!”几个皇子给皇帝行礼。
  “起来吧!”司徒琛道。
  林湖也给几个皇子行了礼,皇子们连忙让林湖起来。
  “今日是父皇的生辰,儿子们特来给父皇请安,今日生辰父皇也不让大办,是不是太委屈了父皇?”一皇子道。
  “你们送的生辰礼朕都收到了,朕知道你们的孝心,这过生辰表示朕又老了一岁,有什么好庆祝的。”司徒琛道。
  一旁的林湖听到司徒琛此言有些无语,这话要人怎么回,当皇帝这么任性的吗?
  “好了!你们请完安了去后宫给你们母妃请安,她们都惦记着你们,朕这里就不用麻烦了,去吧!”司徒琛开始赶人。
  “那儿子就先告退了。”皇帝开始赶人,这些皇子们自然也不好多待,给司徒琛行礼之后,又快速的离去。
  等皇子都走后,司徒琛才道:“还不坐,都是一些小辈,你何至于这样守礼。”
  “礼不可废!”林湖又坐了下来,继续和司徒琛对弈。
  “朕怎么没见你在朕面前这般守礼?”司徒琛不满道。
  “要不微臣现在给您磕一个?”林湖道。
  “那也是没有这个必要。”司徒琛道。
  “既然如此!还不快些下棋!”林湖不满道。
  司徒琛和林湖一边对嘴,一边继续刚刚的对局继续开始对弈。
  等几个皇子离开御书房后,互相看彼此不顺眼,但是心里都在琢磨司徒琛刚刚话中的意思,父皇这是想要长生吗?
  过了皇帝的寿辰,没几天司徒琛又把林湖给叫去了宫中。
  “怎么了?”林湖感觉自己自从当了大学士后,被司徒琛叫来宫中的时日越发长了,这人有事没事就把他给叫来宫中,他之前觉得自己升官之后能够好好陪陪家人,这些年他亏欠家人比较多,结果这人动不动就把他叫进宫里来,屁大一点事儿都要和他说,搞得他现在都想辞官还乡了。
  “过来看看那几个孽子送的礼物。”皇帝把盒子退给林湖,让他看。
  林湖不明所以的打开盒子,就发现了里面躺着的一粒一粒状似药丸的东西。“这些都是什么?吃的药丸吗?”
  “这是丹药,据说吃了能够延年益寿。”司徒琛道。
  “您不会真信这个吧?”林湖紧张的看着司徒琛,问道。
  “试药的太监吃了一颗,他吃完精力确实好了不少。”司徒琛道。
  “别!您要不要去喂兔子一段时间,你看看最后兔子的状态,这玩意儿可都是用什么朱砂之类的东西炼制而成的,我真的不相信这玩意儿能延年益寿,虽然几位皇子的孝心可贵,您还是别乱吃东西。”林湖一脸的担心。
  看着林湖担忧的模样,司徒琛噗呲一声笑了,“逗你的呢,朕怎么可能会吃这玩意儿,这些东西吃了之后也只是当时感觉精力更好一些,但是却是提前耗费你的精力,本来朕能再活一十年,这玩意儿吃了,说不定朕只能再活两年了。”
  “您明白就好。”林湖见司徒琛还算清醒,松了口气。
  “通过这件事,朕觉得有些事情却刻不容缓了,这次是延年益寿的丹药,那下一次呢?”司徒琛目光发狠,他需要给太子吃一个安心丸,也需要狠狠的敲打其他的皇子。
  “您决定了?”林湖问道。
  “决定了!”
第96章
  很快,宫中就传来圣旨,封太子的嫡子为皇太孙,并且让太孙入宫,由皇帝亲自教导。
  皇帝这一道圣旨,已经明晃晃地昭示天下,继承皇位的只可能是太子这一脉,不是太子,那也只会是太子的儿子,这一道圣旨,安抚住了皇后的母家沈家,也安抚住了太子妃所在的家族,太子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因为即使不是他继承皇位,也会是他的儿子,于是太子也被安抚住了,谁让他爹能活呢?
  这一道圣旨也压制住了其他皇子的野心,如若皇帝有心事对付太子,他们倒是可以浑水摸鱼,如若皇帝心思坚定,他们这么做,必定会惹得皇帝不满,到时候皇帝的刀就要杀向他们了。
  因为这一道圣旨,整个朝堂又安分起来了,至少皇帝在皇帝没有改主意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的都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朝堂安分下来了,司徒琛就只需要攘外,在福建组建下西洋的商船已经出发了,只等他们带回来大庆需要的粮种、人才和技术。
  至于工部研究的东西也有了新的突破,官玉终于将橡胶给研究出来了,橡胶装在轮胎上,使得车身确实轻了不少,不过还有点问题,就是如今的道路马车依旧是不太友好,一下雨道路就泥泞不堪,即使是官道也只是用石子铺成,对轮胎损耗很大。
  而且这样修建官道花销也很大,官玉又在林湖的提醒下把水泥给弄出来了。
  水泥一问世,京城的街道就先用水泥铺了一遍,整个京城的街道都干干净净的了,下雨之后,街道上也不再是泥泞一片。
  京城铺设后,便是要推广到整个大庆,至少全国所有的官道都要铺设下去。
  因为自行车和水泥的问世,皇帝又另外在工部开了一个部门,叫天工局,由官玉负责管理。
  天工局中吸纳了全大庆最好的工匠,先后问世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东西,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不过还有另外一项东西是林湖没想到的,那就是黄包车,黄包车的问世,很大程度上淘汰了轿子,轿子需要四个人抬,到了夏天轿子里面特别的闷,即使轿夫轿子抬的再稳当,也是会有颠簸感,坐黄包车还比轿子舒坦。
  不过不管是自行车还是黄包车,现在都只是大户人家才能用得起的。
  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总是会有一些人更加的富贵,这也是很难避免的。
  西洋的商船时隔三年终于从西洋回来,原本出发的有二十艘商船,回来的时候只剩下十六艘了,足以见得,下一趟西洋危险系数很高,不过去这一趟,商船收获还是很不错的,带了不少东西回来。
  按照皇帝吩咐的,粮种、人才和技术,其中技术是最难弄的,去了西洋之后才知道,这些年,西洋的武器发展得很快,他们的火统和大炮威力十分的巨大,这样的武器装备在自己的军队中,真的是所向披靡。
  商船也带了不少火统和大炮回来,皇帝和大臣们见识了火统和大炮的威力后只觉得后背发凉,这样威力的武器他们遇到之后能否打得过?
  不要说西洋离大庆很远就能够高枕无忧了,既然他们的船能去到西洋,那西洋的船难道就不能来到大庆吗?
  司徒琛心里有了危机感,连忙将火统和大炮交给天工局,让他们把这些东西全部研究出来,威力更大更好。
  天工局自然是不敢耽搁,开始仔细研究了起来,只可惜对于火统和大炮西洋那边也不肯给图纸,保密极其严格,即使他们用精美的瓷器和上好的茶叶交换,他们也不肯。
  至于人才,这些去西洋的也不知道什么叫人才,他们觉得能读书识字的应该就算是人才,毕竟穷人谁会读书识字,能够跟着船回来的人才大多是传教士。
  这些传教士想在大庆传教,司徒琛觉得没什么,大庆的百姓要接受一个外来神也没那么容易,而且语言也是一个大障碍。
  林湖也觉得并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不是从事邪&教就好,林湖是觉得这些传教士会失败,他们的教义就是奉献,要先信奉上帝,你现在遇到的苦难都是上帝给你的考验,你通过后,你死后就能进入天国,大庆的土地上不养闲神,神不管用,是会被百姓推掉神庙的,历史上那些传教士也没成功,如若是邪&教就注意一些了。
  还带回来不少的粮食种子,这些粮食种植要先拿去皇庄上种植一下,看看产量如何。
  带回来的东西有很多,要一一清点,至于其他的一些财物,一部分特别贵重的入了司徒琛的私库,另一部分就拿出去售卖了。
  至于商船要修整一年时间,船进行返厂修检,船员们也要回去和家人好好团聚,那些出了事的船员,也要给他们的家庭做好补偿。
  因为西洋的船只回来了,整个大庆又开始变得忙碌起来。
  有不少私人商会询问民间是否可以组织船队下西洋,西洋的东西在大庆好卖,利润也高,所以这门生意自然也被嗅觉灵敏商人给盯着了。
  司徒琛和林湖商量之后,决定开放两个通商口岸,福建一个,广东一个,民间组织的商船只能通过这两个通商口岸下西洋,回来也要通过这两个通商口岸。
  虽然下西洋风险很大,但是带回来的货物利润也很高,这些货物得先交关税,交了关税之后才能入大庆售卖,当然,售卖的时候还会根据销售额交税。
  即使是这样,那些商会下西洋的情绪也很高,毕竟西洋的货利润是真的太高了,一件货物进货价到出售价,翻了几十倍不止。
  民间组织的船队下西洋的多,对于大庆则是有利的,大庆能够更多地了解西洋那便的情况,就比如火统和大炮,西洋那便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他们稍不留神就会落后,到时候人家的军队都攻打上来了,他们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民间的船队开始下西洋,大庆的变化就更大了,官方组织的商船大多还是以寻找人才、技术为主,对商业灵敏度并不高,可是这些商人就不一样了,渐渐,他们将西洋的工业化模式也给带到了大庆,大庆不少地方开始组建工厂,大庆慢慢开始过渡到工业化。
  在林湖六十岁的时候,林如海身体不行了,此时的林如海已经七十多岁了,在他过了六十岁后,他的身体就一直不怎么好,等到了六十五岁,林如海的身体实在是扛不住了,于是他只能告老还乡在林家颐养天年。
  只是他的身体还是一日不如一日,林湖从自己的府邸来到林府,他看着林如海病弱地躺在床上,眼泪一下就落了下来。“大哥!你没事儿吧?哪里不舒坦?”
  “莫哭!本来就死生老病死,我活到七十多岁,也知足了。”林如海虚弱道。
  林湖连忙擦了擦眼泪,“黛玉还没回来呢,大哥,你不想见见黛玉吗?”
  林如海摇了摇头,“我怕是不行了,最后见不到也没关系,免得她更加伤心,苏旌那小子把黛玉照顾得很好,他们也生了孩子,我也知足了。”
  “黛玉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了!想来再过几日就能到了,大哥与玉儿分离了这么多年,心中难道不挂念吗?”林湖道。
  林如海沉默了,他又如何不挂念呢?他和敏儿就玉儿这么一个孩子,即使知道苏旌对她很好,但是临终前不再见她一面,他又如何放心得下。
  “大哥,你再等等黛玉!她很快就到了。”林湖泪眼婆娑,已经六十的人哭得像一个孩子。
  林黛玉忧心忡忡地赶着水路,她收到京城的书信就和苏旌带着两个孩子快马加鞭地赶了回来,父亲前几年的身体就特别的不好了,只是因为她在福建,没办法赶回来,如今收到京城的书信,说父亲怕是熬不下去了,她再也坐不住了,带着相公和儿子快马加鞭地赶回京城。
  “放心!已经打过招呼了,这船不会再停,只等几日便能到达京城了,一定能赶上的。”苏旌在林黛玉身上披了一件披风,柔声安慰道。
  “嗯!”虽然是有苏瑾安慰,林黛玉还是有些心神不宁。
  她也没想到会一走便是这么多年,父亲生病了她也没有办法在一旁照顾。
  苏旌把林黛玉揽在了怀中,他心中对林黛玉也觉得亏欠,如若不是因为他要去福建当差,黛玉也不会离开京城这么多年。
  因为走的是水路,中间只停了一次船补给物质,船行驶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六日后,林黛玉和苏旌就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京城,此时的林如海已经很不好了,他看到林黛玉赶了回来,激动得不行,“黛玉!”
  “父亲!”林黛玉趴在林如海的床边握着他的手失声痛哭,她的父亲怎么变得这样苍老了。
  林如海温柔地伸出手,摸了摸林黛玉的脑袋,“玉儿乖!别哭!”
  林黛玉想忍却忍不住,眼泪还是拼命地下落。
  林如海看着林黛玉,如今已经快三十岁了,可是还如同一个小姑娘一样,他便知道,苏旌有好好兑现他的承诺,有好好照顾黛玉。
  等林黛玉哭好了,才慢慢地止住眼泪,林黛玉让自己的两个孩子过来,介绍道:“父亲,这是我家那两个孩儿,苏听禾和苏润苗。”
  “见过外祖父!”两个孩子连忙来给林如海请安。
  林如海乐呵呵的,他让林管家把他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两个孩子,初次见面,总是要送上见面礼的。
  因为林黛玉回来,林如海的身体状况倒是稍微好了一些,林黛玉每日都在林如海的床前伺候,她觉得自己亏欠父亲良多,想稍微补偿,众人也能理解林黛玉的想法,尽量地配合她。
第97章
  林黛玉回来了,林如海身体虽然好了一些,但是依旧改变不了衰败,林如海的身体本来就不行了,只因为见到了心中最想念的人,心情好了,才显得身体好了一些,可是慢慢地,林如海的病情还是一天天地恶化了下去,林黛玉照顾了林如海一个多月后,林如海还是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他要去找贾敏了,他这次离开,却是没有什么遗憾了。
  林如海去了,林黛玉哭得不能自已,好在苏旌和孩子寸步不离地陪着她。
  官玉过继给了林如海,那便相当于林如海的亲子,官玉上折守孝,结果自然是被皇帝夺情了,如今天工局都是官玉在管着,司徒琛自然没有办法让他这个时候回家守孝,但是司徒琛下旨,册封林如海为一品文渊阁大学士,享一品官员的规格下葬。
  林如海离世,林家的亲友自然是要上门吊唁,贾兰带着自己一家人来了,贾兰已经成亲,夫人娶的是李家的表妹,两人已经生了一个孩子,贾兰如今已经是进士了,但是却只是同进士,不过借助林家的人脉,如今倒也成了礼部的一个小吏,他已经有外放的打算了,在京城熬资历比较难升官,毕竟他只是同进士出身,离开京城去到地方,政绩攒得更多,也升得更快一些,到时候再调回京城资历也好看。
  贾兰的痛,贾琏和贾蓉体会得更深,他们两个毕竟不是正经科举出身,他们两个想升鸿胪寺卿和光禄寺卿并不那么容易,每次有机会,但是总是会错过,而且到了从三品官了,官员的位置变动就不会太平常了,他们想要升还得等上头鸿胪寺卿和光禄寺卿职位调动后才能有机会,而这个机会还很有可能被其他人顶替。
  不过贾琏和贾蓉还是看得开,到了从四品官了,已经算得上朝廷的中流砥柱了,原本他们两个也不是正经的科举入仕,如若不是因为之前林湖提拔他们两个,他们恐怕还围着家中的庶务打转,他们想再上一步,真的要看运气了,所以两人也不执着。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