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3

(历史同人)历史上背锅的美人们[历史直播]——言青一【完结】

时间:2023-07-07 14:47:37  作者:言青一【完结】
  果然是胡人,说话不懂得转弯,不过这样也好,省的费劲。
  杨玉环喝了口茶,道:“无他,他借我之势在外横行霸道,这些罪孽以后世人都会算在我头上。与其让他得意之后我承其果,不如现在就多多断他所谋。”
  这话安禄山也不全信,“所以贵妃选中了我,您认为我能与之抗衡。”
  “是,你是最有可能与之抗衡的,这些年我在陛下面前给你诸多周旋,安大人没有所觉吗?对了,今日陛下为抚平你被猜忌的忠心,又进阶了安大人何官职?”
  安禄山闻言一笑,道:“按贵妃信中所述,臣只在陛下面前痛哭表忠心,陛下给臣进阶为左仆射。”
  “那不是很好。”
  “是好,但是贵妃您就无所想要的东西吗?您为臣做了这么多,却对臣无所求,让臣很是心难安。”
  说到此处安禄山停顿了片刻后,压低声音接着说:“贵妃想坐那皇后之位吗?臣可为母妃之后盾,推您上那至尊之位。”
  杨玉环连连摆手,道:“我对那位子不感兴趣。”
  “也是,您在陛下心中独一无二,此刻虽为贵妃,但实则与那皇后也无差别。那既然如此,以后贵妃有任何想要却不好向陛下开口的,便只管找臣就是,臣必然为贵妃办到。”
  “另,臣此次为贵妃带了四名胡人女子,她们个个善舞,可伴贵妃左右。”
  杨玉环刚想说我这最不缺的就是舞者,但是转念一想,应该不是那么简单,便问道:“舞者?什么样的舞者能让安大人特地进献给我?”
  安禄山笑道:“贵妃英明,她们善舞又善武,既可时刻保护贵妃安全,亦可为贵妃传信,比这宫中人可靠的多。”
  “贵妃放心,她们既已献给您,您便是她们的主人,她们只忠于您一人。”
  杨玉环点头,道:“你若真想为我做些什么,讨个心安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安禄山闻言这才放心,有所求才能共赢合作,不然还真怀疑这女人的用心。
  “贵妃请说。”
  “我要去个地方,不过不是现在,等时机成熟,我要你或你的人,即刻送我去那个地方不可耽搁半点。可能做到?”
  安禄山心想这天下之大,难道还有陛下不能涉足的地方吗?贵妃为何找我送她去,难道?除非……
  看来全天下女人都羡慕的人,也过的不尽如已意啊。
  安禄山没再多问,只道:“安某必定办到。”
  隐形的同盟就这样秘密的达成了。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与杨国忠彻底撕破脸皮,这一年,安禄山打着讨伐奸相杨国忠的名义,正式反叛大唐。
  而今久坐高堂的李隆基并不知前线境况,以杨国忠为首的佞臣也只报喜不报忧,致使李隆基以为安禄山的反叛不足为惧。
  甚至一度想要御驾亲征,杨国忠知道李隆基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自己这个宰相也是做到头了,甚至小命可能都得搭上。
  于是恳求加威逼杨玉环劝李隆基莫要御驾亲征。
  杨玉环入宫多年,一次都没有插手过朝堂之事,眼看出宫的机会就要来了,万不能在此时功亏一篑。
  此刻只能听杨国忠的话,劝李隆基打消了御驾亲征的念头。
  安禄山起兵后一直被阻于潼关外,驻守潼关的二十万大军,使得安禄山裹足不前。杨国忠觉得这正是一举消灭安禄山这个心头大患的机会。
  于是,便在李隆基面前大肆鼓吹潼关二十万大军威慑力十足,让其出潼关一举歼灭叛军。
  潼关驻守哥舒翰屡次进言,潼关可守然不宜战,且安禄山作为叛逆,只要潼关守住耗他数月,叛军自然会逐渐失去民心和士气,到时候再一举歼灭即可。
  然而多次拒绝出兵,引起了杨国忠的怀疑,他甚至一度怀疑哥舒翰已被安禄山收买,于是便更卖力的在李隆基面前进谗言,说哥舒翰惧战恐延误战机。
  最终,哥舒翰难敌数道玉诏,只得出潼关对战。
  果不其然,哥舒翰大军全军覆灭,主将被劫持而走,潼关失守。
  二十万大军都能全军覆没,致使河东、上洛等郡防御官吓破了胆,顷刻间全都仓皇逃走。直至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所率叛军彻底攻陷了潼关。
  长安危。
  为了小命安全,李隆基不得不考虑撤出长安。
  造成此局面的杨国忠可谓是首责,朝中官员和将士们甚至有想要送出杨国忠,以换和平的打算。
  杨国忠也隐隐察觉到了朝上的微妙气氛,于是在李隆基要撤出长安时,极力建议撤往蜀地。
  那里是自己经营多年的老巢,蜀地官员多是自己的心腹。
  到了蜀地别说是安禄山,就是当今陛下到了,那也不能拿他这个地头蛇怎么样,朝中那些人更无法动自己。
  很快李隆基便下诏撤往蜀地暂避。
  此时后宫中的杨玉环卸下珠钗华服,换上了普通百姓服饰,等李隆基撤往蜀地之时,便也是自己离开这深宫恢复自由之时。
  “贵妃,您这是?”当初安禄山留下的四人一直在杨玉环身边,此时看杨玉环行为很是费解。
  杨玉环笑道:“陛下即将逃难蜀地,我这个贵妃也做到头了,你们护送我出宫后,便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我这宫中珠宝器具,你们看有什么可做盘缠的,尽管拿走吧。”
  四人面面相觑,未敢动作。
  然而杨玉环真是低估了李隆基对她的执着。
  逃难在即,他只带上了身在宫中的皇子公主们,宫外至亲一个都未通知,但却把杨玉环也带上了逃往之路。
  这倒是给杨玉环打了个措手不及,她本想着等李隆基一走,自己放火烧了了寝宫,造一个身死深宫的假象,然后自己可逃出这个牢笼,没想到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杨玉环只得换上素衣,跟着前来接人的陈玄礼和高力士离开。
第47章 马嵬驿抉择
  仓惶逃跑携带不足,不到几日粮饷便耗尽,兵士们甚至沿途到百姓家中乞食,以致于兵士们怨言四起。
  此时以太子为首的兵士,更是把矛头指向了宰相杨国忠。确实,走到今天这个局面杨国忠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加之早期太子与其有着不小的嫌隙,如今前往蜀地乃是杨的大本营,太子知道自己去了那便是入虎穴,能否全须全尾的出来,那可就说不定了。
  于是一场阴谋极速形成。
  这日,大部队行至马嵬驿临时歇息。
  杨玉环明显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气氛,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这几日杨玉环也在找离开的机会,奈何李隆基时刻要求自己陪在左右,始终不得机会。
  杨玉环都已感觉不对劲,侵染权利一生的李隆基岂能没有感觉?禁军首领陈玄礼近日总是在耳边诉说杨国忠的不是,士兵们也是怨言四起,这让李隆基心中隐有所感。
  杨国忠也明显发觉士兵们看自己的眼神有异,极力想要快速赶路,好早日至蜀地才能心安。
  当李隆基觉得歇息够了下令赶路时,却发现禁军首领陈玄礼及兵士们全都驻足未起。
  李隆基面色惨白,看着这个与自己出生入死半生的龙武将军,道:“我猜近日兵士会有哗变,没想到的竟然是你?玄礼,你可是朕最信任的将军,朕一直让你随朕之侧!”
  面对痛心疾首的李隆基,陈玄礼下跪道:“陛下,臣从未有反叛之心,只是陛下听信奸臣杨国忠谗言,才致使今日之局面。如今奸臣不除六军不发,臣也无可奈何,还望陛下决断。”
  杨玉环心里咯噔一下,心道坏了,这是逼着李隆基对杨国忠下手了,也有可能外面兵士们已经动手了。
  现在还未到蜀地,杨国忠一死,自己这个杨国忠族妹怕是也难逃一死。
  看来是时候离开了,没有机会只能搏一次,成败生死就在今天!
  【武曌:坏了,杨国忠一死,杨贵妃肯定也会受牵连,一死怕是难逃,是个死局。】
  【李清照:别急,你看杨玉环并未慌乱,她筹谋至今,或许有办法逃过一死呢?】
  李隆基听闻众将士并不是要反自己,心中大石落下,至于杨国忠也只能舍去了。
  得到李隆基默许后,很快便传来了杨国忠勾结吐蕃使者,意图谋反已伏诛的消息。
  消息来后,李隆基并未多说什么。然而杨国忠已死,众将士仍然不走,李隆基微怒,看向陈玄礼,“玄礼,你这是何意?”
  陈玄礼面向贵妃道:“贵妃亦姓杨,到了蜀地后焉能放过我等杀兄之人?”
  李隆基闻言呵斥道:“玉环从未参与其兄之事,贵妃朕当自处之。”
  然而陈玄礼仍跪地不起,意思不言而喻。
  高力士看着双手微微颤抖的李隆基,赶紧上前扶住他,带着悲戚的声音喊道:“陛下!”
  “哎!”李隆基无奈,深深看了眼杨玉环后,转头背过身来不再言语。
  权势性命与心爱之人比起来孰轻孰重,李隆基并未花费多少时间,便理了清楚,下了决断。
  杨玉环早知如此结果,此刻也并未哭闹。
  只是幽幽的说道:“陈将军容我体面的走吧,驿内堂有梁,烦劳将军给我三尺绳索。”
  “是,贵妃。”
  陈玄礼知整件事情最无辜的莫过于她,虽有愧疚但走至这一步只能不留祸根。
  很快陈玄礼便找来了一条绳索,双手呈于杨玉环。
  杨玉环拿过绳索,看了眼一直背身而立的李隆基。叹了口气径直入了内堂。
  最是多情是帝王,最是无情亦是帝王。
  杨玉环进入内堂片刻后,外间三人便听到里间一声重物倾倒的声音。
  【李清照:不会真自缢了吧?之前武皇那则建议她不是听了进去了吗?怎么也该努力一下,她不是还有四个安禄山送的武功不弱的侍婢吗?】
  【武曌:马嵬驿外俱是禁军围堵,武功再强也无济于事。】
  外间又是过了两刻钟之后,为使三军安心,亦对死去贵妃的尊重,便只由陈玄礼一人进入内堂确定杨玉环的生死。
  陈玄礼来到内堂,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倒下的凳子,接着便是坐在另一个凳子上,活生生的杨玉环。
  陈玄礼捡起地上的绳索,冷冷道:“贵妃若心有惧意,臣或可助之。”
  杨玉环轻笑了一声:“将军,你可还记得我曾央求过你与阿翁?央求你们放我离宫,你说当时要是你们答应的话,大唐会不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
  陈玄礼拿绳索的手一顿,说:“要是早知如此,臣当日就是违逆陛下,也会放你离去。这样臣也不会手染一个无辜女子的鲜血。”
  “绞杀杨家所有人,你以为你们到了蜀地就安全了?蜀地是杨家、杨国忠发迹之地,地方将领哪些是他的死忠需要防备?哪些是可争取的?将军不想知道吗?”
  陈玄礼听罢放下绳索,问道:“贵妃知晓?”
  “当然!”
  “你想让我放你一条生路?”陈玄礼很纠结,放了她如何跟外面兄弟们交待,不放吧,他们也确实需要这些名单,好提早部署,以免到了蜀地成了瓮中鳖。
  杨玉环知他所想,便开口道:“将军不用多做什么,你从这里出去只说杨玉环已死,你们正常出发入蜀即可。从此大唐或者说世上也不会再有杨玉环。”
  陈玄礼心想:罢了,就如她所言吧,她一弱女子我也下不了手,留她一人自生自灭,生死全看老天给不给她这个造化吧。
  于是便说道:“好,我答应你,名单在何处?”
  杨玉环从怀中掏出了两张帛书,一张是罗列了杨国忠与蜀地各将领的关系名单,另一张是这些将领所驻之地的地形图。
  陈玄礼接过杨玉环手中之物,问道:“贵妃如此轻易交于我,不怕我反悔再度对你下杀手?”
  杨玉环摇了摇头:“不怕,我知将军不是这种人。”
  “赌人性?”
  “也不全是,一方面我信将军为人,一方面我若死了,自会有人将今日发生之事,和盘托出于蜀地将领及天下人所知。”
  陈玄礼大惊,是了,贵妃身旁之前一直有四位会武功的婢女,如今一个都不在。
  “看来贵妃亦是早有部署。”
  杨玉环也不骗他,说:“是,早在入宫之时,我就在时刻部署着,为的就是一个离开的时机。将军若是守诺,你拿情报我消失。将军若不守诺……”
  未说完的话,陈玄礼和杨玉环心照不宣。
  陈玄礼拿上两张帛书揣入怀中,大步走出了内间,来到驿外大声喊道:“叛逆杨国忠及杨氏众人已伏诛,贵妃亦自缢而亡。”
  听着外面的欢呼声,杨玉环这才松了一口气。
  杨玉环静静坐着,听着外面众人启程的声音,直到半个时辰后外面再无响动,杨玉环默默的换上了早都准备好的农家粗布衣裳。
  又过了一刻钟驿内进来四个男装打扮的人,随后五人一起快速的离开了马嵬驿。
  几日后,杨玉环五人联系上了因乱准备返日的遣唐使,搭上了东渡的船只。
  船只出发前,杨玉环把同样的帛书给了四个婢女一份。
  “世上再无杨贵妃,你等该回故乡了,这个就当是我给安禄山的谢礼吧,没有他的授意和你们的帮助,我也不可能一路走至此。”
  “这里是蜀地将领名单,以及他们驻守的分布图,同样的东西陈玄礼那也有一份。怎么用如何用?就不用我细说了吧,以后你们两方的纷争都与我无关了。”
  自此之后,再无一人知晓杨玉环的下落。
第48章 青史小金册(完结)
  若干年后,一个小镇的集市上。
  一处人声鼎沸的唐物售卖店铺前,这是一家人声鼎沸的店铺。
  这家店铺以往是每隔半年便会前往大唐一次,每次都会带回许多大唐的稀罕物。
  各种吃穿之物、乐谱、诗词等等应有尽有,十分受镇上之人所爱,每次开门都是一日清空所有大唐货物。
  真可谓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了。
  然而因为安禄山挑起的战乱,使得商家停止了远渡大唐进货的行为。
  直到时战乱停止之后,才再度开始营业。不过自此之后,就改成了三五年一次,大家期盼的越久,店铺开张时就有多热闹。
  来此抢购最多的就是女子的饰物,再次就是各种古董摆件,然后就是诗词古画舞曲之类的东西。
  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这些文字方面的货物,购买的人稍微少点,所以这一片人很是稀少,跟旁边饰物台前的拥挤对照鲜明。
  此时,字画摊前的一白发老妇正在找曲谱,曲谱没找到倒是看到一篇长诗歌。老妇拿起诗歌看了起来,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老板看老妇如此,认定其定是个喜爱诗词之人。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