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3

太平歌——顾青姿【完结】

时间:2023-07-17 14:40:25  作者:顾青姿【完结】
  包括他丧子的哀痛……
  她只有十七岁,她都不曾和其他男子说过什么话,所以她注定会做这金丝笼中的鸟,并且甘之如饴。
  因为她爱慕这个只会在她怀里脆弱的男人。
  有些枷锁,不必拴链子。
  陛下看着她的时候,她知道那不是爱,是因为她乖巧,因为她听话,因为她父母无依无靠,她看起来最安全,也最值得信任。
  他很爱苏皇后,丝毫都不愿意后宫中的琐事打扰她,但是宫中的权力依旧在皇后手中,不容任何人置疑。
  但是她毫无嫉妒,她对权势没什么执着,只想守着陛下。
  赵晖等苏妃走后,才和杨寿山说:“宣吕大人,孟廷元,还有赵善易。”
  高家的案子,凡事涉案的那二十三人,已经处决。江南闹得厉害,但是马廷庸至今没有多说一个字,这让赵晖很满意,起码马廷庸愿意臣服,他展现自己雄心的同时,也觉得收复了那些不听话的老臣。
  起码马廷庸已经不再用祖宗规矩压着他点头了。
  吕大人最先进来,吕大人已经年纪大了,说话略显沉稳。
  “陛下,吏部已经在选新的人,陛下可有合适的人选?”
  姑苏的宋大人已经北上,江南空缺出来的位置那么多,总要填进去。
  赵晖淡淡说:“吕大人以为呢?”
  他新的心里顿了下,才说:“还望陛下定夺。”
  赵晖点点头,“让朕想想吧。”
  吕大人便知道,陛下这次不想听任何人的意见。他也只是将内阁积压的事务报备完。没想到赵晖最后说:“听说马大人病人,吕大人就代朕去看看吧。”
  吕大人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但依旧答:“是。”
  赵晖喜欢吕大人的原因很明显,因为他忠君,也因为他听话。
  他最后说:“朕打算调高崎回来,去江南。”
  高崎是吕大人的爱徒,去年的粮价案,高崎被关在江南两月,最后也没怎么样。陛下最后因为江南大族解围,而训斥了高崎。
  吕大人知道,君心不可测。只是没想到陛下会这样反复。
  这时候让高崎去江南,不是好时候。
  “也可。”,他只能这么说。
  赵晖也说:“江南不太平,高崎的性格耿直,不用担心,有朕给他最后盾,他什么都不用怕。”
  吕大人:“谢陛下如此抬爱他。”
  他嘴里说着,但是心里一点都没有为高崎高兴。
  正说着,杨寿山如幽灵一般说:“陛下,孟大人到了。”
  “宣他进来吧。”
  吕大人这才弯腰退出去了。
  在门口和孟廷元遇上,孟廷元见吕老大人面色不对,但也没来得及说话。
  等进来后,赵晖问:“江南的事宜,都妥当了吗?”
  孟廷元:“都已经妥当,曾大人已经将卷宗整理好了。这次南下,他也不曾推脱。”
  赵晖冷笑一声:“他心里清楚着呢。”
  毕竟巴结陛下,可比巴结马廷庸、高关澄之流要重要的多。
  曾庆国在他眼里,依旧是二臣。
  孟廷元其实对曾庆国感官还不错,曾庆国做事手段有,但也不是那等谄媚之人,做事有能力,又恪守本分,在哪里都不会惹人讨厌。
  赵晖摆摆手,并不理会这件事,而是问:“江南空出来的职缺,你可有什么想举荐的人?”
  孟廷元从来不沾这些,摇头:“承蒙陛下抬爱,并没有。”
  赵晖也不意外,问:“你说,裴蕴玉去江南,怎么样?”
  孟廷元惊讶睁大眼睛,但还是说:“裴大人倒是也合适,但不适合驻守江南。京中现在很多流言对他很不利,尤其是张大人和他是师出同门,怕是不好交代。”
  赵晖也点点头,说:“那就,让他去负责扫尾,到时候再回来,如何?”
  孟廷元其实不太明白陛下的目的,按理说,让曾庆国去最合适,陛下倚重裴岘,怎么会让他去江南无功绩,白走一趟,落不到好。
  “庆王殿下也在江南。”
  “朕知道。”
  所以,陛下是故意让裴岘去江南?孟廷元也有点不理解陛下了。
  两人还没说出什么结果,杨寿山又报:“赵总督到了。”
  孟廷元看了眼,陛下并没有让他退出去的意思。他也在想,赵总督和裴岘向来关系亲厚,陛下会不会问他的意思。
  但容不得他多想,赵善易进来报的是城防的事情,赵晖问完后,才说:“最近都不见你,有去哪鬼混了?不行就把你扔到江南去吧!”
  赵善易嘿嘿笑,没皮没脸说:“陛下要是真这么想,那我就去和庆王殿下作伴,最好把蕴玉也带上,庆王赋诗,蕴玉题字,我就是个酒肉朋友。这不快哉!”
  赵晖被他逗笑了,笑骂了句:“混帐东西!”
  但脸上都是笑意。
  孟廷元一言不发,垂首听着赵善易和陛下插科打诨。
  赵晖笑完最后说:“行了,好好当差,要是再敢给朕鬼混,小心你的皮!”
  赵善易笑着说:“陛下不能这样,老爷子下次都不骂我,改成直接揍我了。”
  赵晖笑着赶他出去:“滚。”
  赵善易没皮没脸的退出来,等除了左书房,脸上的笑意就淡了,看了眼老狗杨寿山,杨寿山后来可是话少的可怜。
  出了西苑,他就直奔京卫营。
  见了裴岘只管说:“我有事找你。”
  裴岘见他面色不对,问:“怎么了?”
  赵善易阴着脸:“不知道是谁在陛下跟前多嘴了。陛下起了心思,让你去江南。”
  裴岘其实猜到了,因为猜到了所以很少到陛下眼前去。
  再加上裴荀现在闲在家中,陛下利用他也是正常的。
  “你听谁说的?”
  赵善易坐下灌了杯茶,才说:“陛下把我叫召去,特意试谈了一声。问的是我,可我知道他不可能打发我去江南,所以说的肯定是你。当时孟廷元也在,究竟是谁多嘴的?别让我逮住。”
  裴岘问:“若是陛下自己呢?”
  赵善易惊愕看着他,问:“你什么意思?”
  裴岘对陛下的态度很清楚,但赵善易不一样,陛下是赵善易的长辈,他对陛下是真感情。
  裴岘不说话,赵善易就问:“是因为婉淳吗?因为你娶了婉淳,陛下就对你起了猜疑心?”
  裴岘想了想,或许有这个原因吧。但不是主要原因。如果他没猜错,有周聿昭的努力。
  赵善易叹气:“这明明是他赐婚,明明是他选的。为何又要这样?”
  裴岘一直都知道,陛下性情反复,不是持之以恒之人。又加上他的身体恐怕是出问题了,所以猜忌心会越来越重。
  “你看陛下的气色怎么样?”
  赵善易没明白他的意思,接了句:“还好啊。”
  他见裴岘炯炯有神看着他,他突然一个激灵,问:“你怎么知道的?”
  裴岘平静说:“猜的。”
  赵善易脸色大变:“怎么会,看着好好的,三月采选结束,苏妃更是近身服侍……”
  他自己每说一句,都像是印证了裴岘说的事实。
  最后他才沉默了。
  “怎么会这样?这是……”
  裴岘摇头:“不过是我的猜测,当不得真。”
  赵善易却知道,他极少会说没把握的事情,他才说:“所以,周聿昭才能连升几级,到了陛下跟前,就因为那个道人。因为陛下急了……”
  见他不说话,赵善易又说:“这才几个月,还好有机会,只要后宫诞下子嗣,就没事。”
  裴岘已经知道,陛下不可能诞下子嗣。
  赵善易想起赵幼澄姐弟,心里又沉了,当年文敬太子不是没有子嗣。先帝为了两个孩子能好好长大,不也另立太子了吗。
  他整个人都陷在这个假设中,裴岘提醒他:“无凭无据的事情,你可不能胡说。”
  赵善易坐了很久才说:“我细细想,你说的可能是真的。他让你去江南,是窥见你和庆王殿下之间的问题了。所以才让你去江南。可我说了,我们最好三个人一起去,这样才乐哉。他本来就不是意志坚定的人,后来做的事情和从前比起来实在差别太大了……”
  裴岘见他激动,就又提醒了一句:“窥探禁中是大罪,你记住不可以去随意打听。只当不知道这回事,余下的暗中留心吧。”
  赵善易也点头:“你能猜到,我想也会有别人留意到。马廷庸已经生了退意,周宪实隐隐居首,可见内阁已经改头换面。”
  裴岘见他明白,也不多说了。
  赵善易在京卫营中呆到很晚才回去。
  廉亲王等着问他泰山过寿的事情,这几日方氏领着儿子们都在老泰山家里。
  没想到他半夜才回来,廉亲王痛骂了一通。
  赵善易没头没尾的问:“老爷子,你说陛下要是一直没有子嗣,怎么办?”
  廉亲王静了片刻,然后直接脱下鞋,照着他脑袋就抽过来了。
  “你给老子再多嘴!”
  赵善易被打的嗷嗷叫,一边跑一边躲:“我就是随口一问,您这是什么意思?”
  到底是被廉亲王揍了一顿,才说:“您哪来这么大火气?”
  廉亲王:“我要是不打你,以后你挨的打更多。”
  “瞧您这话说的,我这么欠打吗?”
  廉亲王:“陛下会有子嗣,你知道为什么吗?”
  赵善易:“我怎么知道?我有两儿子。”
  廉亲王想揍死他,最后白他一眼:“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赵善易原本不想说,但看祖父的态度,仿佛根本没怀疑过这件事。
  “如果,我说陛下身体怕是不好,你信吗?”
  廉亲王盯着他很久,才说:“你确定?”
  小狐狸从来不诓骗他,如果有,那就是事实。
  赵善易看着祖父不说话吗,廉亲王这才认真了,皱眉问:“这是你和谁说过?”
  赵善易:“我被你打一顿,我敢和谁说?”
  “把你嘴闭上,要是再多嘴,我饶不了你!”
  赵善易见他填进去了额,也就不再说了,起身说:“我要回去睡了,明天还要给老泰山祝寿。裴蕴玉的婚事怎么样了?下一顿酒就只望着他成亲了。”
  廉亲王失笑:“最早也要年底。”
  赵善易问:“这不能反悔了吧?”
  廉亲王脸一沉就要翻脸,赵善易赶紧起身:“瞧我这张嘴,您休息,我去睡了。”
  等赵善易走后,廉亲王给自己倒了杯酒,一个人喝了半夜。
  第二天礼部就开始着手为几位公主准备大婚。原本慢悠悠的事情,也变得紧迫了。因为礼部让钦天监看日子的时候,那位道人算了一卦。隐约就传出,公主们早日大婚,对宫中子嗣有益。
  这句话带着魔力,不论真假,对现在的宫中来说,都带着诱惑,没人能置疑这一卦甚至不必陛下开口,廉亲王就率先开始一个一个催。
  最先催的,自然就是裴家和赵幼澄。
  廉亲王请动了康亲王府的老王妃,让她来做这个中人,去和宫中的太后娘娘沟通。
  京中关于裴岘和赵幼澄的事情,传的也不少,但因为年初京中见的血多了,又因为是陛下赐婚,御史台那帮人都不敢多嘴攀咬裴岘。
  倒是出了京,对裴岘的骂名很盛。
  廉亲王这人办事很鸡贼,都是钦天监在前面顶着,谁也不会反驳,连皇后都开始催着安成的婚事。
  不过六七天的时间,赵幼澄的亲事就定在了九月底,安成的婚事定在十一月。
  等婚事定下了,那就是陛下准了的,廉亲王也就知道了。
  陛下对子嗣的渴望,以及宫中的不寻常。
  安成被苏皇后打发回城给赵幼澄送赐礼。她很久没有来太微宫了,去年盛夏,她整日盼着来太微宫避暑,最喜欢躺在那棵青槐树下纳凉,才过去多久,她就觉得自己心里老了。
  再也没有去年的快乐了。好像再也没有那么快乐的事情了。
  就连那匹珍爱的蒙古马,她都不那么在意了。
  安成坐在书房外的西窗下,和赵幼澄隔着窗抱怨:“怎么会这么急?钦天监的人真是闲着没事找事,明明说好等我的公主府完工,才准备成亲事宜,怎么会突然这么急。”
  赵幼澄安慰她:“苏家表哥和你自小就熟悉,成亲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你也可以常住在娘娘身边陪着娘娘。要是嫌闷得慌,就来我这里和我作伴。”
  安成叹气:“还是阿姐愿意哄着我 。我若是成亲了,母后就不准我常住宫中了。我只是想多陪陪她。”
  她甚至都没有提起陛下,可见和陛下也有了隔阂。
  赵幼澄也无能为力。
  安成问:“阿姐和裴大人成亲后,还是住在这里吗?”
  赵幼澄:“当然。”
  安成附和:“那也好,我的公主府和阿姐这里隔着一条街,太微宫若是向北扩一步,就和我的公主府相连了。”
  赵幼澄和她闲聊着,但是不知道廉亲王为何突然催着几位公主成亲,肯定不会是公主碍着宫中子嗣了。
  傍晚赵诚回来,这几日他一直出去,赵幼澄也不过问,由着他去外面探索。
  赵诚回来后还给她带了外面的糕点,和一些零嘴。
  赵诚和她说:“最近京中很多传闻,将裴大人说的很不堪。隐隐有了一些关于姐姐的传闻。”
  赵幼澄有些意外,问:“你去查问了?”
  赵诚见她一点不着急,那她就是早就知道了。
  “阿姐不在乎,是吗?”
  赵幼澄:“我为什么要在乎?”
  赵诚思索了片刻,心想,也对,阿姐向来不管这些。
  “阿姐和裴大人真的是在江南认识的吗?”
  “是啊。”
  “为什么我总觉得,阿姐像是很早很早就认识裴大人了。阿姐对裴大人那么信任。”
  赵幼澄看着他失笑:“有的人,就算不是认识很久很久,也值得信任。”
  “所以,裴大人值得信任是吗?”
  “是。”
  赵幼澄给了赵诚很肯定的答案。
  赵诚这才笑起来:“那就好,只要裴大人不辜负阿姐的心意。我一辈子认他这个姐夫。”
  赵幼澄听得笑起来,明明是孩子话。
  赵诚还是最后提醒她:“皇祖母怕是有话和阿姐交代,到时候我陪你去。”
  赵幼澄原本说了端午的时候进宫去,结果拖了又拖到了这时候。
  “没事,礼部已经准备妥当了,皇祖母也肯定知道了。”
  “能和我说说,你和皇祖母之间的事情吗?”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