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3

穿越后我帮亲爹打下江山——闲来听风雨【完结】

时间:2023-08-14 11:38:13  作者:闲来听风雨【完结】
  怎么就我一个废材吗?她无颜以对。
  “这箭去了箭头,不伤人,我们试试。”郑世子又拿起梅花袖箭,对老牛道,“你要小心,这箭是连射的。”
  等老牛抽出长剑,摆好架势,郑世子一箭射了过去。
  老牛早有准备,一挥剑,挡住了射来的箭。
  剑还没收回,忽然又一支箭来了,老牛大吃一惊,一扭腰,侧身躲过。
  身子还没站直,竟又来了一支箭,老牛伏地躲过。
  第四支箭来,老牛……伏地躺平,箭射在了老牛的胸口。
  霍青站在郑世子面前,眼睛发亮:“来射我。”
  躲过第六支箭后,霍青凝神等着第七支箭,却不想没了动静。
  老牛凑上前来,郑世子把梅花袖箭给他,笑道:“一次只能连射六支箭,不过能躲过六支箭的,天下之人,寥寥无几。”
  霍青面露傲色,转头睨了郑远钧一眼。
  听见你大哥的话了吗?天下之人,寥寥无几。
  郑远钧:“……”
  什么意思?你向我显摆什么?我又没有武功,我和你在这方面没有可比性啊。
  看到郑远钧疑惑的眼神,霍青气恼地撇过脸,神色冷下来,周身寒气缭绕,瞬间成了一个冰雕美人。
  郑远钧:“……”
  我又怎么得罪你了?我刚刚什么话也没说啊。男人的心,真是海底针。
  老牛拿着梅花袖箭,连连感叹:“真是神物。”
  “此物不能外泄。”郑世子叮嘱妹妹,想了想,“做五把给我。”
  “好。”郑远钧答应,“我也给崔先生送四把。”
  正好几人一人一把,特别是崔先生,和她一样不会武功,拿这个防身正好。
  老牛大喜,连声道谢。
第二十一章
  两个亲卫回来了,说找好了地,在庄子的东边,那一片有五百九十亩,二公子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郑远钧拿出白县令送来的图纸,仔细对比。
  皇帝赏了一千亩地,全部安平县可卖的地,白县令都找了出来,在图纸上标明了,让郑远钧自己选。
  选好了告诉他,再到县衙里办交接手续就行了。
  看了一会,杜明眼睛一亮,指着图上一处:“我们选的地挨着这里的。”
  那正好,两块地挨着方便,就是这里了,郑远钧拍板。
  -
  第二天一早,郑远钧和两个亲卫去看地。
  那一千亩地离庄子不是很远,三人清晨出发,巳时就到了,大概是现代的九点多钟。
  郑远钧站在田地旁边,眼前一片辽阔,远处有山,她挥舞着双臂,原地转了几圈,心情飞扬。
  这么多地,都是我的啊!
  曹刚比划着,双手划了一大圈:“这里是皇上赏的一千亩地,我们选的五百九十亩在那边,还要往前走,和这里是紧挨着的。”
  郑远钧往前看了看,有点远啊。不过,自己的地,再远走着也不累。
  “走!去看看。”她浑身都是力气。
  两个亲卫看着,都笑了起来。
  二公子最爱的是钱,第二爱的就是地了,这两样东西,二公子从小就念叨着,满都督府的人都知道。
  曹刚发出了第一千次灵魂询问:“二公子,你要这么多钱和地,到底是要干什么?”
  杜明在一旁幽幽抢答:“你不懂。”
  活脱脱是郑远钧的声音和语气,二公子经常就是这样回他们的。
  郑远钧:“……”
  你们是真不懂,金钱和土地,这是现代人的终极梦想啊!
  这两样我现在都有了,若是在现代,那就是妥妥的人生大赢家,可要羡慕死一大票人了。
  三人一边走一边看,杜明跑到地里,挖了一点泥土,捻在手里仔细观察,又跑回来告诉郑远钧:“地还行。”
  虽然不是顶好,也过得去了。
  以二公子的能耐,肯定能将这块地养肥。
  还行就好,郑远钧已经很满意了,顶好的地早就卖出去了,不可能剩下一千亩给她,还是连在一块的。
  连着的好啊,这一千亩地就专用来种粮食,她要在这儿建一个农业大基地。
  这块地差不多是一个长方形的形状,三人是沿着长方形的一条边走的,走了二十几分钟,来到了这一千亩地的尽头。
  接着就是两个亲卫找到的地了,土地贫瘠,庄稼不生。不过没关系,郑远钧找这地不是用来种田的。
  这块地有五百九十亩,再过去是一座荒山,人迹罕至。
  这也是两个亲卫看中这块地的原因,完全符合郑远钧要求,保证足够隐蔽,不易被外人发现。
  杜明满脸得色,凑过来问:“二公子,这地行吧?”
  “行,太行了。”郑远钧拍着他的肩,语带赞许,“这地找得好,非常好。”
  她想好了,这块地划分为三个区域:生活区、养殖区和练兵场。
  养殖区上建养鸡场、养鸭场和养猪场,生活区又要分成两块。
  一块住招来的流民,他们主要是种地和搞养殖的,一块住兵士,他们的训练是要严格保密的,不能和其他人混住。
  练兵场就可以放到山脚下。
  一头是荒山,一头有层层关卡,先是一千亩地,再有养鸡场、养鸭场和养猪场,最后还有生活区。
  外人想悄悄潜入练兵场,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对了,外公庄子上到底不是很安全,以后还可以把研究团队转过来,在这儿建秘密工厂。
  她还要做白糖、蒸馏白酒、制玻璃、炼钢、造火药……这些都是不能让人知道的,必须藏得严严实实,这块地正合适。
  “二公子要买多少亩?明天去办手续。”杜明问。
  正好和皇帝赏的一千亩的手续一起办。
  郑大财主一挥手:“全都买了!五百九十亩全买!”
  我有钱,买得起!
  曹刚在地里转了一圈,正走回来,听到郑远钧这番豪语,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连忙试图阻止:“二公子,这地不能种田,你买这么多,浪费银子。”
  郑远钧摆手:“你不用担心,这地我不种田,自有其它用处。”
  两个亲卫看了看她的神色,都不劝了。
  相处久了,自然知道什么时候劝得动,什么时候劝不动,现在就是十二头牛来,那也拉不转二公子。
  何况根据他们的经验,每当二公子坚决要做一件事时,那她一定是对的。
  -
  看完了地,三人回到庄子。第二天,曹刚赶去安平县,办好了过地的各种手续。
  从曹刚手中接过地契,一千五百九十亩地的地契,全部在这儿了,郑远钧翻看一遍,长长吁了一口气。
  不用靠爹,我终于也趟出一条路了,我只要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一定能在乱世中找到生存之法。
  憋屈了十七年,郑远钧今天终于扬眉吐气。
  虽然穿越的时代不好,她这辈子其实家世很不错,她爹是信州大都督,除了吴太守,谁也不用顾忌。
  就是太守也只管信州民生民政,管不着她爹,她爹是在信州带兵的,和吴太守不是一个系统。
  你说这是多好的条件啊!
  她爹是信州老大之一,她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量地开垦田地,用现代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建工厂,肥皂、水泥、玻璃、盐和糖随便来几样,钱不就滚滚而来了吗?
  她有老爹这个背后大靠山,谁也不敢夺了她的产业去,明抢暗抢都不行。
  至于她最头痛的军队的事,她老爹手下不是多的是兵吗?她可以给她老爹提供武器,很多新式武器,保证把军队武装得天下无敌,大杀四方。
  想得太美了,十四岁之前,郑远钧都是这么想的,想得美滋滋。直到十四岁,她才死了心,彻底放弃了这些美好的幻想。
  她万万想不到,她爹竟是一个大大的忠臣!
  忠于皇室,满脑子的精忠报国,粉身碎骨以报皇恩。即使有一天皇朝倾覆,她爹百分之一百是要死战到底,与王室共存亡的。
  已经撞到她爹这个南墙上,那真是最坚固的南墙,一撞十四年,撞得她头破血流。
  再不回头,时间就来不及了,她还有好多事要做呢!
  这么好的捷径走不通,郑远钧不由怨念冲天。
  她爹之所以这么死忠,是因为据她爹说,她家是皇朝郑氏后人。
  齐高祖开国,封其胞弟为信王,封地在信州,她爹是信王第十二代后人。
  一代代传下来,封爵逐渐降低,到她爹时,只谋得了一个小小的县尉。
  其实在她爹前几代,她家就已经是平民身份了,空有皇室宗亲名头而已。
  “想不到我爹还是这个时代的刘皇叔啊……不对,是郑皇叔。”郑远钧刚得知她爹的身份时,着实感叹了一番。
  刘皇叔多奸猾的人啊,她爹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
  非要为王朝殉葬,还想拉着全家一起,逼得她不得不另找出路,还要偷偷摸摸的,不能让她爹知道。
  拿着地契,郑远钧心中升起一股豪情。
  万事俱备,只差人了。
  等招来了流民,先建好住房,再把田种起来,工厂开起来,兵练起来。
  -
  安平县城外,几百流民聚集在城门口。
  窦若飞探了探妻子的额头,愈发滚烫了。
  女儿也躺在地上,紧紧靠着她娘,脸上沾满了灰尘泥污,那是女儿害怕遇到歹人,故意抹上去的。
  窦若飞本是一个秀才,在村庄里收了几个学生,家里人口少,夫妻俩只有一个女儿,靠着学生的束脩,日子也还过得不错。
  不想祸从天降,今年六月,河州发了大水,冲毁堤坝,把窦若飞的村庄淹了。
  朝廷的救援迟迟不到,眼看一家人就要饿死了,窦若飞只得带着妻子和女儿离开,和村民们一起去找活路。
  听说信州出了一个福星公子,教给了信州人种田之法,今年信州的庄稼大丰收,粮食堆成了山,于是窦若飞和村民们一路走到了信州。
  从河州进入信州后,这是窦若飞他们来的第二个县城,仍然走不进城门。
  两个县令都在城外设了粥棚,按时施粥,但就是不让他们进城。
  在上一个县城的时候,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施粥由一日两次变成了一日一次,粥也越来越稀,照得出人影。
  那点稀薄的粥水根本养活不了人,他们村里人商量了一下,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安平县。
  安平县外从前天开始,也是一日只施一次粥了。
  看了看女儿消瘦的脸,窦若飞心中发疼。
  女儿今年才十五岁,从小乖巧,却遭逢如此大劫,一路走来,吃了多少苦,一声都没吭。
  饿了两日,实在撑不住,女儿也只是缩成小小的一团,闭着眼,靠在母亲身边。
  再这样下去,他们还能走到下一个县城吗?
  下一个县城,也只施一次粥了吗?
  窦若飞不敢想下去了。
  粥棚有了动静,有人抬着一桶桶的粥摆了出来,一天一次的施粥开始了。
  流民们只要还能动弹的都在往前冲,窦若飞也跟着往前跑。
  今天的粥更加稀了,流民捧着粥碗,欲哭无泪,满心绝望。
  很多的流民在计划着离开,人多粮少,留在这里只能等死,离开或许还有生机,但也有很多的人已经走不动了。
  窦若飞留了下来,妻子和女儿站起来都困难,没有力气走路了。
  他们要眼睁睁地饿死在城门前吗?
  -
  “招工,识字的,有手艺的,家里有青壮年的先来。”老牛从马车上跳下来,放开喉咙喊,声音洪亮,“招人种田,养鸡鸭,工厂做工。”
  崔先生把纸张铺在一块石头上,拿起笔,准备登记人员情况。
  流民们一拥而上,老牛连忙维持秩序:“排队!排队!一个个来,不听话的不要!”
  老张逐个询问,崔先生一一地记下来。
  “叫什么?”
  “哪儿的人?”
  “家里几口人?”
  “是干什么的?”
  ……
  回答五花八门。
  “叫钱富贵。”
  “还有三个儿子,和孩子他娘。”
  “会木工。”
  “我叫窦若飞,是个秀才。”
  -
  据史载,大齐景和三十二年七月三十日,窦侍郎于安平县外初见崔先生。其时窦侍郎因洪水冲毁村庄,携妻女由河州流亡至信州安平县外,适逢崔先生、张尚书与牛将军为福王招工,窦侍郎由此得入福王庄。窦侍郎之女,即其后闻名大江南北,引领时装潮流的窦大家亦随父入福王庄。
第二十二章
  郑远钧已经在一号庄子上驻扎一个多月了。
  对,一号庄子。郑远钧想,总不能让皇上赏的地屈居于二,所以就叫一号庄子,老爹给的就叫二号庄子。
  崔先生对她给庄子的取名十分不以为然,友情提供了几个好听又有好寓意的名字,她委婉谢绝了。
  郑远钧觉得,一号和二号庄子很好啊,好记又方便,她以后再有了庄子,都不用想名字了,接着三号、四号……
  一号庄子刚刚建设,时间仓促,事情又千头万绪,除了两个亲卫,郑远钧把崔先生、老张和老牛都拉了壮丁。
  霍青沉迷于练刀,就不打扰他了,让他专心练好武艺,以后给她当军队的将军。
  崔先生负责考察每个人的品性和工作能力,把他们安排到恰当的位置上,然后还要给他们建立档案,记录他们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经历特长和工作成绩等等。
  这个庄子太重要了,必须把每个人都掌握在手中,放在视线之内。
  郑远钧想着,现在先做一个档案的模板,以后再招了新人,都按这个模板来。
  工作细致而又繁琐,各种鸡毛蒜皮的事。
  郑远钧的要求又苛刻,写上档案的每一句话都要一一调查求证,终于把优雅的崔先生逼得暴躁了,向老张抱怨:“二公子怎么就有这么多的主意。”
  “我看吏部选人都没他考虑的多,吏部的档案也没他的详细。”
  他虽然没入过官场,没见识过吏部的档案,但他家是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家里当官的人多了,对朝廷中的各种规章制度都非常熟悉。
  老张只得安慰他:“不急,你慢慢来。”
  “这本应该是赵军师做的事啊!”崔先生长叹一声。
  以前在青州,他只管上战场的事,战场下的事都是赵军师干的。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