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3

[大唐]我的皇帝堂妹——星辉映川【完结+番外】

时间:2023-10-20 17:20:33  作者:星辉映川【完结+番外】
  武媚娘亦笑道:“来人,上膳。不必照顾我们的口味,按太子的口味来。”
  “阿耶……阿娘……”李弘被病痛折磨的身体此时充满了力量,满眼都是对帝后二人的濡慕。
  帝后二人用过膳才离去,留下了依依不舍的李弘。
  杨妙音待帝后走后,放松了不少,见李弘精神好上许多,就笑他道:“没想到殿下竟然是这样的孩子脾气。”
  李弘靠在床上,道:“我记忆中最久远的事情就是和阿耶阿娘一起吃饭,具体记不大清了,但一回忆起我心中就格外高兴。”
  杨妙音:“陛下和娘娘待殿下极好,娘娘专门把我叫出去嘱咐我要好好照顾你呢。”
  李弘闻言笑了起来:“阿耶阿娘就是爱操心。”此时李弘的身份只是两人的爱子。
  武媚娘和李治回到居住的宫殿,有宫女捧着一份厚厚的奏章过来禀告说永丰公主今日从苏州回来了,这是她呈给娘娘的奏章,明日前来觐见皇后。
  武媚娘一听喜道:“三姐姐竟然舍得从苏州回来了。”
  说着,将奏章拿来,沉沉甸甸的,分量不轻。
  展开细看,确实分量不轻。
  武婧儿上书请求设立市舶司,规范发展对外贸易,以及请求组建水军。
  奏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 分是提出建议并简述原因,第二部分是大唐诸港口贸易现状,第三部分是设立市舶司的好处,第四部分是市舶司的规划和管理建议,第五部分是建议大唐组建水军维护对外贸易。
  条理分明,有理有据。
  武媚娘看完,将奏章递给李治,自己则在一边思索利益得失。
  李治看罢,眉头微微拧起:“媚娘,你怎么看?”
  武媚娘对于武婧儿画的大饼,呸,描述的美好场景很心动,那都是钱啊。但若设立市舶司肯定要建水军保护航线安全。
  武媚娘心中涌现一股即将踏入陌生领域的恐慌和兴奋之情。大唐在陆地之上武德充沛,基本无败迹,没灭过国的将领几乎称不上明将。
  但踏出陆地,对上烟波浩渺的大海,武媚娘踌躇了。大自然往往比那些所谓的国家更加强大,更加桀骜不驯。
  “三姐姐说的税收很让人心动啊。”武媚娘叹了一声。
  大唐这几年天灾不断,光赈济蠲免的赋税就是一大笔钱。李治这些年一直提倡节俭,主要原因就是国库中没有多少钱了。
  “那就试试。明日召永丰前来奏对。”李治虽然病弱,但骨子里却还留着祖先开拓进取的精神。
  武媚娘见李治意动,她仿佛听到了自己的血液在沸腾,心脏砰砰作响。
  次日,武婧儿来到宫殿,就看到李治和武媚娘都在,诧异了下,随后拜见两位。
  李治温和地笑道:“三姨不必多礼,前些日子织造局协助赈灾,帮助灾民无数,劳苦功高……”
  武婧儿第一次和李治商讨政事,有些拘谨。
  武媚娘见了,直接笑道:“陛下要赏三姐姐就赏了,别绕弯子了,我还想和三姐姐说市舶司的事情呢。三姐姐,你不必拘束,就像往常咱们自己说话那样。”
  李治笑起来道:“媚娘和三姨都是直性子的人。三姨现在实封三百户,加封三百户。”武婧儿闻言,起身谢恩。
  武媚娘扶起武婧儿拉她坐在身边,迫不及待地询问奏章中的内容。
  李治和武媚娘所出的疑问,武婧儿一一给出二人满意的回答。
  三人讨论了一上午,终于得到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措施。
  武媚娘想了想道:“三姐姐你是提出政策的人,你想去哪个港口主持设立市舶司?”
  李治眉头一挑,但没有说话。
  武婧儿道:“广州已有市舶司,我想去泉州。”
第49章 . 我的皇后堂妹 泉州市舶使
  织造局开出了高达五百万匹的“布引”, 未来几年内将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织造局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定型,且现在内部运行正常,有她没她差别不大。
  武婧儿开始思索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于是, 在心中搁浅的海外贸易和水军一事重新返回大海,开始自己的征程。
  史载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 以徕远人,通远物。①
  武婧儿以海商运粮一事为切入点,言明设市舶司的好处,顺便带出了水师的组建。
  武婧儿在去驩(音欢)州取占城稻的路上, 就起了要设市舶司的念头,之后就有意收集港口、航线、海商、货物、海外诸国特产、风情民俗等等资料。为了这份奏章, 武婧儿准备了多年。
  十年磨一剑。武婧儿上了一副内容详实,言之有物的《请开市舶司》奏章。
  对于帝后二人的疑问, 武婧儿胸有成竹, 应对如流,完全没有一开始的拘束。
  在武婧儿回答去泉州主持建造市舶司后, 武媚娘和武婧儿都看向了李治,期待他的回答。
  李治看着姐妹们四五分相似的容貌, 一人威势凛然,一人温厚坚定。
  鸑鷟(音越灼)与鹓鶵(音渊雏)。李治的脑海中蓦地浮现这两种凤鸟。
  鸑鷟鸣于岐山, 鹓鶵发乎南海。
  “陛下,你意下如何?”武媚娘见李治没有回神,提醒道。
  “哦……三姨的能力,我自不怀疑。但是这市舶司关系重大,不能像织造局一样归内廷所管,三姨为市舶使,唯恐……”李治斟酌道。
  武媚娘打断道:“陛下, 朝中又不是没有任命过女官,库狄云珠就担任了安西都护府织造劝农使。三姐姐这些年来兢兢业业,为大唐不知做了多少事情。远的不说,就数那价值五百万匹的赈济粮就是三姐姐从岭南调度过来的。”
  “三姐姐为人清廉,品性高洁,爱民如子。你在朝中能找出一个像三姐姐这样品性与能力皆高的出来,我就……心服口服,再不提三姐姐为市舶使的事情。”
  “再说了,”武媚娘双手抱起奏章,对李治道:“有谁能像三姐姐这样熟悉海贸?若找了别人,做坏了事情,可别怪我没提前提醒你。”
  李治闻言,失笑道:“我又没说不让,看把你急的。”
  李治说完,转头对武婧儿说道:“市舶司一职事关重大,若你任职可能会面临流言蜚语。三姨,你可有信心接下此事?”
  武婧儿起身,行礼道:“有。虽千夫所指,我亦不惧。”
  李治叫好道:“那你就回去等候任命。”
  “是。”武婧儿应下。
  武婧儿出了宫殿,回头望去,只见宫殿巍峨,屋檐欲飞,雄浑壮丽。
  这座位于大明宫的宫殿名为紫宸殿,是皇帝内朝处理公务的地方。武婧儿是第一次来这里,但这不会是武婧儿最后一次来这里。
  市舶司正如李治所言事关重大,不能归于内廷。武婧儿若担任了市舶使一职,则将是一场重大的变革。
  之前虽有冼夫人和库狄云珠担任朝廷官职的先例,但这两人一人是俚族,一人是胡人,管理的地方都是蛮夷之地,朝官对此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武婧儿却不同了,她要任职的地方是泉州,是一座繁华的华夏城市。
  武婧儿坐在家中,静静等待结果。显而易见,朝堂之上必有一场激烈的争吵。
  武婧儿走后,李治懊恼地揉着额头,对武媚娘感慨道:“媚娘,你……还有三姨真是很擅长给朕找事情啊。”
  武媚娘嘴角弯起,笑道:“陛下不也是很心动吗?”
  李治叹了一口气,道:“我都不知道该和朝臣怎么交代。”
  武媚娘带着蛊惑的声音在李治耳边响起:“三姐姐担任织造局几年,一分钱没用朝廷的,就能给朝廷送来价值五百万匹的粮食。而且啊,以后织造局还将源源不断地为朝廷生钱。”
  “我怀疑啊,这市舶司建立起来后,收上来的赋税要比几个州加起来还要多。那时候陛下反而会庆幸今天做下的决策。”
  “此等惊天骇俗之事,朕还是第一次做。”李治支着下巴道。
  武媚娘歪头,露出疑惑的表情,道:“陛下做的惊天骇俗之事还少吗?”
  李治听了,先是一愣,随后大笑起来,道:“媚娘知我。”
  有太宗这位上马定天下,下马安天下的皇帝相比,朝中众人或许一直将李治视为守成之君。
  但只要有心看下李治即位以来所做之事,就会明白这是一位开拓进取锐气无匹的君王。无论是废立皇后,还是开疆拓土,他都展露了非凡的意志和勇敢果决的心性。
  果然,李治在和中书侍郎郝处俊、李义琰商议时,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李义琰直言道:“国朝从未有女人为官之例,况朝中人才济济,陛下选一能臣干吏前往泉州担任刺史即可,何故劳烦永丰公主?永丰公主年事已高,且德高望重,正宜在长安颐养天年,含饴弄孙。”
  (李治盯:永丰公主实际比你这个老头子年轻多了。)
  郝处俊接着道:“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天道。永丰公主担任刺史不符合天道,义琰所言极是。”
  李治喟叹道:“郝卿和李卿言之有理。但我遍观朝臣无一人如永丰公主般熟悉海贸。何况永丰公主才干卓越,去年赈灾又立下汗马功劳。那织造局本是她自己所建,没费朝廷一分一毫,现在全捐给朝廷。公主人品之高洁,怕是朝中大臣难匹。”
  郝处俊道:“虽如此,但自古无此惯例,望陛下三思后行。”
  李治:“从我开始,难道不可以吗?”
  郝处俊道:“陛下难道不怕千秋万年史书之上的名声吗?”
  李治闻言迟疑了下,仿佛被说服道:“也罢。古时山川林泽皆归少府,如今外朝不同意,那就将市舶司归到内廷,由内廷派出女官管理。永丰公主估算说市舶司收入是织造局的十多倍,划归内廷也好。”
  郝处俊和李义琰:……
  等等,我们还是可以商量的。这么多钱,一旦进了内廷,就很难掏出来了用于国家财政支出。
  郝处俊和李义琰面面相觑,最终郝处俊上前一步,做最后的挣扎道:“市舶司事关重大,若是陛下不满意朝廷之士可以再选,何必非要永丰公主呢?”
  李治道:“因为她最合适。永丰公主于钱财度支之道极为擅长,不提其他,就织造局每年所产就比一州赋税还多。”
  李义琰:“永丰公主担任泉州刺史一职不可,此事闻所未闻。但……”
  他顿了顿道:“陛下若任命永丰公主为使职,倒是有先例,前些年裴都护的妻子库狄氏就担任了安西都护府织造劝农使。”
  郝处俊脸色有些迟疑,但他实在不愿意将市舶司这个肥肉进入皇帝私人口袋,赞同道:“义琰言之有理。”
  “这……若门下省驳回,该如何?此举太麻烦了,不若直接从内廷任命简单。”李治拒绝道。
  郝处俊道:“不麻烦,门下自然会明白陛下的用意。”李义琰跟着附和道。
  李治见状道:“那你们就拟诏令吧。对了,市舶司别放在户部,就放在……殿中监,新立一部。”
  郝处俊心中惋惜了一下,但殿中监总比内廷好。织造局的好处归了内廷,除了特殊情况,朝廷连一匹绢都没摸着。
  尚书省的有些官员还暗戳戳地想要将织造局划归到户部呢。
  诏书到了门下,又经历一番争论。在郝处俊等人的支持下,这道诏令终于下达了。
  朝中的大臣主要分为两大派系,李治一派,武后一派。永丰公主为武后姐姐,武后一派的人自然鼎力支持。
  李治一派的几位宰臣中郝处俊等人赞同,刘仁轨看到组建水师保护商贸时保持了沉默,即使有人固持己见,也掀不出什么风浪来。
  任命武婧儿为泉州市舶使的指令有惊无险地平安落地了。
  配合武婧儿组建市舶司的其他人事变动接踵而来。迁狄仁杰为泉州刺史,任房如雪为江南道织造使。
  武婧儿带着将作监的官吏工匠和刘仁轨推荐的水师将领一起前往泉州。
  李治、武媚娘和武婧儿等人是将泉州视作大唐市舶司的试点,若推行顺利,那么大唐沿海的诸港口都将会按定例建造。
  泉州位于东海和南海的交界处,有许多优良的天然港口,是南北航线的中间门点。宋元时代的泉州市舶司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②
第50章 . 我的皇后堂妹 建设泉州港×改称天皇天……
  武婧儿没有想到她竟然能再一次和狄仁杰一起共事。高兴之余, 又感慨帝后二人的用心。
  狄仁杰精明能干,处事练达,擅长处理各种的复杂关系, 能力要远远强于苏庆节。而狄仁杰和苏庆节是朝廷上下唯二能以平常心和武婧儿共事的人。
  “下官拜见永丰公主殿下。”狄仁杰丝毫没因多年未见就变得和武婧儿生疏起来,反而笑着继续道:“多年未见,殿下风采依旧。”
  武婧儿侧身受了半礼,笑道:“狄刺史客气了, 恭贺刺史高升。”十多年间,狄仁杰一路从正七品祁门县令升到了正四品下的泉州刺史,可谓是宦途通达。
  由于长年伏案工作以及外出查访,狄仁杰现在变得圆润了两三圈,皮肤成了黝黑色。
  历史上, 狄仁杰仕途前期是沿着司法的职业路线走的,一路做到了大理寺丞。在初任职的一年内, 他处理了涉及近两万人的积压案件,没有冤枉一人, 因此在后世他享有神探的美名。①
  但这个时空,由于他在祁门担任县令期间勉励百姓开垦茶园、推广占城稻、鼓励发展商业,百姓家给人足, 在行政民生一块做得漂亮。
  上官们一致认为狄仁杰有治民理政之才。于是, 他这几年都是沿着行政民生的职业路线晋升。
  武婧儿通过聊天得知狄仁杰的履历后, 她觉得……也许大概可能这个世界的狄仁杰成不了神探了。
  此次建造泉州港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征发上万徭役。
  武婧儿虽然心中明白泉州港建好之后是造福后代的工程, 但是徭役啊……
  这不同于武婧儿之前在织造局的小打小闹,那时她可以用自己的家财去支撑。然而对于泉州港这样的大工程而言,她的家产只是杯水车薪。
  狄仁杰看武婧儿神色凝重面色不乐,问道:“殿下何故如此?”
  武婧儿答道:“感叹徭役之重。”
  狄仁杰听了, 突然想起武婧儿在祁门时都是花钱雇人建房采茶,心中感慨万千。
  他在想啊,会不会正因为永丰公主是女性才会如此“多愁善感”,才能与服役之人感同身受。
  “若将来百姓服役,朝廷给钱该多好啊。”武婧儿接着道。
  狄仁杰道:“纳绢代役为庸。殿下说的是不是庸?”
  武婧儿摇摇头道:“不是啊,我的意思就是百姓干活给工钱。”
  狄仁杰摇头道:“赋役赋役,自古有之。若无人服徭役,那国家工程的营造怎么办。”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