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娜对于这些东西作用只是了解大概,但她明白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可以留给他们未来子孙后代。
而让中亚与华夏文化联系起来,绝对不是商业经济足够的,还有几百年世世代代的文化同化,让他们产生真正的文化认同感。
在额娘与胤祉的远程帮助下,塔娜从蒙古已经在开始系统性地传播华夏文化,一点点延伸至中亚地区。
很难很慢,但也不是没有成效,千万不要小瞧底层人民的求生欲望。
且在中亚地区,信仰真的很重要。
塔娜信仰科学,但也请了好些道士、和尚、藏传佛教等入公主城,等打下中亚城市,便和他们的信仰混在一起。
不是只有西方人会传教的,道教的神话更是百纳海川。
前提是得一个个城市的吞噬中亚才行,毕竟那边信仰现在有点根深蒂固。
吞噬中亚得先打漠北,塔娜对于漠北的噶尔丹越看越不顺眼。
不断使坏的罗刹国也一样。
对了,塔娜也同样使坏回去,那个彼得一世至今为止还没有战胜索菲亚公主,统一政权,正是她在背后的出力。
来而不往非礼也。
可惜的是这些事情不好跟汗阿玛说,否则她在蒙古的野心又多暴露一点,一旦引来汗阿玛的防备便大不妙,尤其是她现在还是商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疏忽不得。
不然,以罗刹国现在的情况,她还能让它更乱一些。
除了以上动作,塔娜一直在等待时机,一个完全吞并漠北的时机。
也因此,在发展商业的同时,她并没有对噶尔丹全力打击,也未花精力去切断他与罗刹国的联系,甚至还装示弱来诱噶尔丹南下才好一战歼之。
这也是康熙的策略,并把这个任务暗中交由给她,如今已然完美完成。
近日,噶尔丹卷土重来,率骑兵三万,又向罗刹国借得上万鸟枪兵,东掠位于克鲁伦河流域的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沿河而下,进驻巴颜乌兰以东地区,准备攻打漠南[1]。
塔娜立刻将信息上报京城汗阿玛的同时,也再次申请随军出战。
为了这场战斗,她早早地筹备上捐一批防寒防雨保暖衣物、准备在越过沙漠和沼泽地时铺路木具等,并且推荐许多熟悉情况的蒙古本地人向导,这也是向汗阿玛再一次明示自己效忠大清的决心。
额娘说的对,有些东西有些事情,做多做少,都尽力让它利益最大化,有些情感,常常表达才能不断续航。
第104章
收到固伦荣宪长公主从蒙古传来的消息后,康熙当下做了个决定——
第二次御驾亲征。
朝臣们的第一反应还是规劝他,毕竟康熙上一次出征就差点儿没回来,虽然是疟疾导致,但怎么看都不吉利。
然而这个时期的康熙还在壮年时期,依旧是一个面对困境勇往直前的君主,正因上一次的虎头蛇尾,这一次他更需要出征证明自己,也证明大清的坚不可摧。
规劝不了,只能商量万全的准备,跟随亲征的重臣等。
康熙没有再一起启用宗室下五旗的打算,宗室的旗主领主都在京城歇着,为了一视同仁,他一向看重的二皇兄裕亲王福全这次也没有重用,闲赋在家。
福全其实也一直没有忘记当初的事情,即便知道不全是这个原因,但他还是把这归于上一次错误影响蔓延至今。
他心里便不痛快起来,尤其是对大阿哥,芥蒂越来越深。
康熙不启用宗室,但不代表不重视爱新觉罗,他只是想把自己已经长成青苗的儿子们,插入各个八旗势力当中,得到成长,同时也是削弱宗室的兵权。
这也意味着伴随,御驾亲征消息一出,皇子们迎来一次绝佳的立功机会。
大阿哥胤禔还等着一雪前耻,他不可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当即跪下请求随行出征;二阿哥胤祉一直有野心,这种能够直接触碰兵权与八旗士兵们共度苦难的机会并不多,当然得好好抓住,和大阿哥一样请求,愿当巴图鲁,为大清效犬马之劳。
太子,哦,太子监国,但监国的胤礽并没有那么开心。
首先,这不是胤礽第一次监国,他已经清楚即便监国,康熙的权限被对敞开的只是其中甚少一部分;其次,两位兄长与军功频繁亲密接触,此长彼消,也让胤礽肩上的压力越来越重,何况还有也开始成长起来的弟弟们在后面追赶。
胤礽恨不得自己也出征,但知道这完全不可能,只能站出来意思一下,这种被排在外的心情十分复杂。
四阿哥胤禛虽然骑射上面并不出众,且他不打算搅和三位兄长的夺嫡漩涡,但这种能够挣爵位、立功劳的大清国事,他也义不容辞,申请随军出征。
五阿哥、六阿哥其实对战场并没多大执念。
但这一年顿,他们在康熙的准许下,与戴梓接触,在戴梓的辅助下,真正实践意义上的学习了解鸟枪、子母炮。
在拆解过后,很快,他们便对枪与炮做了进一步的改良。
值得一提,他们的额娘也参与其中。
马佳芸兰其实对于热武器了解甚少,以前顶多玩一玩线上游戏,型号可以说出一些,但原理从没涉及过,军工厂来学校招他们专业都是硕士起步,根本无缘。
也就是说她和五阿哥、六阿哥的起点差不多一样,他们还可以摸一摸鸟枪与炮火的实物,但她只能盯着图纸研究。
马佳芸兰并不气馁,并且对枪炮很有兴趣,哪个女人能拒绝的了枪与炮呢?
没有!
真的有点羡慕塔娜他们,也不知道她能够拿起枪时还承担的起它们的后坐力不?
正因兴趣浓厚,马佳芸兰学习的速度并不比他们慢,这也多亏这些年不曾间断的回忆与学习。
而且,经过现代知识大爆炸时代,她了解的始终比他们广一些,比如材质、性能、结构等,有时候一点点小知识灵光闪过,也能将乾坤扭转。
马佳芸兰提出的建议可能与他们相撞,又在他们之前先解决,有时甚至是他们未思考到的新观点。
“额娘太强。”
五阿哥、六阿哥也有与自家额娘良性竞争心理,当他们提出超过自家额娘的设计时,心中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他们的合作者之一,戴梓也是一个天赋型人才。
他对于流放不可能完全不记恨。
但这是封建社会,现实不得不低头,人们往往局限于皇权大于天,他将更多记恨放到谄媚的南怀仁身上,且也需要为了子孙后代考虑。
戴梓收到命令重新进京到工部入职,官级还是不高,但怎么说都是一个京官。
而且能够亲自与南怀仁对峙,看见他心有不甘的惊讶表情,知道他的权力在一点点瓦解,有种大仇得报的爽感。
再者,他是真心对枪炮有浓郁兴趣。
戴梓一开始对五阿哥、六阿哥是抱着怀疑态度,直到接触了一个上午,三人一下子变混熟,视彼此引为知己。
戴梓承认,五阿哥、六阿哥的确是天才,一点就透不说,他们还知道他许多不懂的知识,有些原理摊开来说很简单,但却是他思考了几年未解决的难题。
五阿哥、六阿哥也很喜欢戴梓这个能够跟得上他们一部分节奏的人才,听说戴梓的一个儿子与最大的孙子也很有天赋。
这不得火速培养起来?
戴梓的儿子科举屡次失败,但因工学天赋被五贝子、六贝子看中,招为门臣,连彦郡王也爱屋及乌,对戴梓一家礼遇有加。
此外,戴梓与五阿哥、六阿哥交流增多,尤其是与六阿哥相处的时间最多,他是一个发现两位阿哥背后有一个“高人”。
这个高人是谁?
戴梓有点好奇,一开始并没有猜出来,甚至猜过万岁爷,直到私下碰见彦郡王,发现他并不是对此一无所知。
又结合一些或真或假的事迹传言,尤其是自鸣钟与玻璃,他终于猜测到钟粹宫荣妃娘娘身上。
这可真是——
巾帼不让须眉啊。
也难怪荣妃娘娘能够教导出像荣宪公主、彦郡王、五贝子、六贝子这样的人才,也打破戴梓对于女人的印象。
他有个小孙女很擅长计数,说不定天赋比孙子还高一些。
戴梓对于比自己强的人是真心钦佩,但多年来的穷困潦倒已经让他不像以前一样情商低,至少懂得更多人情世故,他明白这种才干对于妇人来说,哪怕是荣妃娘娘,也会影响声誉,把这些猜测默默咽到肚子里。
过去他还是太过恃才放旷,所以才糟小人嫉妒,落得个流放下场,现在荣妃娘娘让他看见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说回出征。
今年出征还是以冷兵器为主,但热武器更是少不了,热武器包括一部分旧版枪与炮,一部分改良1.0枪,还有改良2.0炮台、改良3.0护甲、改良4.0枪等。
这次战役还没开始,五阿哥、六阿哥已经先出一份力,他们也申请出征。
七阿哥虽没有什么野心,但对于骑射还是很有兴趣的,且他最恨因腿疾被轻视,乃至于高高在上地区别对待,既然其他兄弟可以出征,他也要出征。
八阿哥从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往上爬的机会,绝对不允许自己错过。
“好!好!好!”
康熙见到儿子们如此有勇气,仿佛看见大清江山越来越繁荣昌盛,喜上眉头,连说三个好字,并且准许除了监国太子以外从老大到老八全部皇子的请求。
还有固伦荣宪长公主,以及她的驸马。
下朝过后,闹着也要跟去打仗的九阿哥几个小的,通通遭到拒绝。
一来他们年纪太小,都还没有从尚书房顺利结业,二来他们平日里就没干过什么出彩的事情。
九阿哥倒是无所谓,他本来就是纯粹凑个热闹,十阿哥肉眼可见地失望,他文化课不行,但骑射课在他的同窗中,能够排列前三,也向往出征立功。
从十一到十七,除去吃奶的,已经懂事的几个多多少少也有点失望,怨自己年纪太小,措失这种机会。
出征队伍基本恒定。
马佳芸兰对于三子一女不可能不担心。
即便知道他们平日里都勤于锻炼,哪怕不喜武的胤祝骑射也不差(至少比他文学功底强),且一路上有诸多侍卫贴身保护,但不管找寻多少借口,作为一个母亲,不会忽略战场上刀剑无眼,依旧少不了担心。
雏鹰终究会起飞。
马佳芸兰能够做的,只有为他们尽量准备,从药材到护甲。
再言一句:
“平安归来。”
十几日后,康熙率领的大军浩浩荡荡从京北上。
清兵人数和上次一样,也是十万,人数上两倍多镇压。
布置和先前不一样,这次兵分三路出击。
其中东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兵九千越兴安岭西进;西路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振武将军孙思克率兵四多万兵力分别由归化、宁夏,越过沙漠,在翁金河会师[1]。
康熙不甘愿和上次一样只当驻军指挥,他亲自率领三万多万清兵中路军出发,成为三方围剿势力之一。
至于对于皇子们的分配,大阿哥与二阿哥都被派在西路军,抚远大将军费扬古、振武将军孙思克率兵不同阵营。
毕竟是长子,胤禔这些年也有不少成长,康熙记于心中。
至于余下阿哥,他们都是第一次参与这种战役,参与的目的更多在于锻炼,被集中在中路军队伍中,与康熙一起随行。
固伦荣宪长公主与其额驸在和大军汇合后,参与其中。
第105章
和当初的胤祉一样,胤祁胤祝在行军过程中也有个适应过程,这个并不像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热血,更辛苦更艰难。
一路风沙不说,水土不服也很正常,生病什么的并不罕见。
但不会有人停下。
大军连续骑马一两多月赶路,驻扎帐篷远不如一张床舒适,草原、沙漠、高温、寒冷、冰雨都遇见过,如何克服生理与心理上的困境。就是一本现实兵书。
胤祁胤祝与塔娜再次相见,塔娜与他们记忆中很不一样,身上的首饰几乎没有,衣服也是改制后的护甲战袍。
她皮肤不再像在京城中那样白皙细腻,身体结实有力,而且出嫁后又长高了一些,在八旗士兵里都算个头高的。
塔娜眼睛明亮而清澈,她的脸上时刻洋溢着自由阳光的笑容。
“姐!”
“长姐,我们超想你的。”
“都长大了啊。”塔娜记得她出嫁的时候,两人还是比她矮两个头的小萝卜头,一转眼已经成为了翩翩少年。
在塔娜的帮忙下,五阿哥、六阿哥很快混入军队中,还学习了很多行军打仗的知识,产生更多发明创造的灵感,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都很重要。
军队继续前行。
打仗并非三、五天的事情,而是一场非常持久的消耗战。
为打赢这场战,康熙下令,花销当前国库四分之一的白银,准备十万军队充足的粮草,光是粮食的车有超过六千余辆。
更有在蒙古漠南的荣宪公主府辅助后勤工作,粮草也分担一部分,他们的医疗条件也远远领先于噶尔丹。
冷兵器为主的战争,很多时候,比的更是粮草的消耗,兵数越多的越需要注意。
噶尔丹的粮草储备远不如大清,且人力有差,为了抵抗清军,他们不得不把主要人力集中在同一个队伍。
正因如此,噶尔丹在勘测清军行军路线后,终于选择与康熙率领中路于三个月后在克鲁伦河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正面抗击。
这是塔娜第三次与噶尔丹正面交锋,前两次都属于小规模战役,而这次双方的军队都超过三万,不相上下,肾上激素狂飙,恨不得立马策马狂奔。
但她明白战斗不单单靠一个人的英勇,何况主将是汗阿玛。
一切以康熙的命令为主。
首先,在五阿哥、六阿哥阵营的远程炮火率先打响第一仗。
噶尔丹军也有罗刹国提供的炮,但他们的装备与清军的改良版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同样的距离只有他们中招,敌人毫发无损,而且威力有两、三倍之差。
!!!
炮火轰出了个开门红。
清军虽然远程打了个开场胜利,但也没有冒然让骑军与步军前行,直到确认将对方的炮军大部分逼退或毁坏,才作下一步指令。
公主阿哥的上场已经是第三、第四轮的厮杀,且因防着对方的鸟枪,他们都在对方枪火射程范围之外,且以远距离射击为主。
现在的鸟枪子弹包括钢弹与铅弹,还还是铅弹居多。
人体被铅弹射中,往往会将所有动能全部释放出来,导致人体组织出现喇叭型空腔,创伤面积是弹丸截面积的上百倍,再加上铅中毒后遗症[1],在这个时代,死亡率高达百分百。
69/102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