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一族只能屯粮二十万石,但杨氏的成员又不是只有姓杨的,算到姻亲家里或是附属的小家族头上便是。
但这事不能拿到明面上讲,她还是太子,杨谷要是跟她说自己家有上百万石粮食,无异于是在说自己有不臣之心。
他这么说,她也只能体谅。
“好,孤替和州的百姓多谢杨大人。平准粮价的方案很好,孤会派人即刻快马送去和州,之后也继续劳烦杨大人一同为和州百姓筹划。”
萧云有些失望,但也无可奈何地离开。
前脚踏进书房,后脚月贵妃的侍女就非常熟练地翻窗进来。
如果说如今最担心夜国趁和州大旱进攻盛国的是皇帝,那么第二担心的就是月贵妃。
月贵妃是夜国皇帝曾经的未婚妻,来盛国的经历十分不光彩,也是夜帝一生的耻辱。
夜帝这些年已经成为了彻头彻尾的疯子,要是落到夜帝手里,等待她的最好结局,也不过是金屋藏娇,再不见天日。
考虑到这点,月贵妃对治理和州的积极性很高,三五不时地派侍女出来给萧云递消息。
今天的消息让萧云尤为无语。
因为声称和州赈灾全权交给太子处理的皇帝准备亲自下场。
皇帝的赈灾的方案是发作治粟内史,抄对方的家来筹集赈灾的钱粮。
萧云不知道能想出这种傻逼主意的皇帝当年是怎么把夜国打趴下的,更不可能让此事发生。
真是奚落人家土财主奚落习惯了,意识不到人家在自己老家相当于土皇帝吗?
杨氏族人上万,意味着他们的奴仆至少有数万,为他们种地的佃户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合法的农具也会是一个不小的数量。
所在的乡县,经济几乎全都是靠着杨氏在支撑。
一旦这些人起了反心,不需要花多少力气就能割据一地。
现在的朝廷根本没有靠谱的军队和足够的粮草去镇压他们的叛乱!
上官迟半夜被暗卫从被子里拽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逼的,见到扶着头说“孤的头好痛”的太子,更是恐惧。
他颤抖着声音说:“殿下……应该没有犯头痛的时候会暴起杀人的毛病吧?”
萧云:“……”
在破坏气氛这件事上,这个人一直很在行。
她不在扶着头,转而拿手指敲桌子,沉吟半晌,含糊地表示“皇帝可能要抄治粟内史的家,你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吗”。
上官迟大为震撼:“雯来企,鹅裙依五而尔期无尔吧椅在下一直觉得殿下的想法离奇得像是来自天外,没想到竟然是继承自陛下。”
“你不贫嘴会死吗?”被说中某些真相的萧云骂道,“你要是想不出来办法,我就让你娶杨家的女儿,让你陪着他们一起被抄家。”
上官迟:“祸不及出嫁女的,倒是殿下您,若有意保住杨八姑娘,可以让谢伯珩早点迎娶她。”
太子:“孤有犯头疼病时失手杀人的毛病。”
“臣知错!”他大喊一声,“我这就想办法,马上想,立刻想!”
必须要再提一遍:上官迟能滋润地活到这么大,是有道理的。
他聪明的脑袋瓜子很开就想到了事情的关键:“陛下突然要降罪于杨大人,不会是打他家产的主意,要用其中一部分钱来赈灾吧?”
“是。”
“嘶——”他抽了口冷气,吐槽的话不说而在场皆知。
沉吟了片刻,上官迟又问:“属下没猜错的话,殿下有意令杨大人补上三公之缺。”
“是。”
他轻声说:“那您……有没有想过,让杨大人的要命钱,变成买官钱?”
萧云:“……”
还得是原装的土著啊。
她是绝对不会想到这种方法的,因为这会让她联想到卖官鬻爵的某灵帝。
不是个好兆头。
但她一时也想不到其他的办法。
将上官迟放回去睡觉,萧云自己是一夜未睡,未免皇帝突然降罪,第二天一早就匆匆去找了杨谷。
杨谷听说皇帝有意抄他家的时候,也很惊恐。
但由于有多年付费给皇帝打工的经验,他比上官迟更了解皇帝的脑回路,知道皇帝真能做出这种事情,所以比起惊讶更多的是惶恐。
他一下子跪在地上:“请殿下指一条活路。”
无论杨氏会不会接受抄家,身在京城的他都绝对跑不了。
“父皇应该已经派人核查你的产业和存银了,等他摸完你的底,就会以‘义仓无粮赈灾,你拿税粮中饱私囊’的罪名处置你。”
“臣从未做过这样的事!”杨谷激动地说,忽然泪流满面,“可若是陛下非要这么说,我也没处辩解。”
“大人请起,孤从未怀疑过你。”萧云扶了他一把,话里充满感情,“如今唯有一法能让你保住自身和家族。”
她也没卖关子,直接就说:“那就是在父皇降罪你之前,率先请罪,说义仓空虚是自己治理无能,愿将半数家财充入国库,以作赈灾之用。”
杨谷:“……”
半数家财,那是在要他的命。
可不给,皇帝会要他全家的命。
“此事关系重大,臣还需要再想想。”
萧云没提自己会以此为由替他求官的事情,表示理解他的顾虑之后就选择离开。
事实上,杨谷也没有考虑太久。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账本被人动过,京城的一些产业也有奇怪的人在打听。
皇帝真的在调查他的家产!
生怕自己一睁眼就被拖出去砍头,杨谷在最近的一次早朝时,抢在皇帝开口之前就直接跪下请罪。
皇帝一听他要把半数家产都充进国库,就有些遗憾。
杨谷的个人家产虽然丰厚,但他原计划是抄走对方的全部家产,再逼杨氏把粮仓填满,相比之下就有些不够看了。
不过他还没有昏头到人家都这样请罪了还不放过对方的程度。
意兴阑珊地夸了杨谷几句“深明大义”,就叫人督促他赶紧把家产搬进国库去。
少府的人整整搬了一天一夜,开了二十几个库房才放完杨谷的贵重资产,除此之外还有三千万两的银票。
萧云让太子府的一干属官打算盘打到半夜,确认这些钱完全够赈灾后,才算睡了个安稳觉。
谁知道等她带着赈灾方案去开国库的时候,里面空旷得令人心惊。
她:“……”
狗皇帝,本来想先放过你的皇陵的,这是你逼我的。
第42章
关于皇帝把大半的钱拿去充自己私库的事情, 萧云不想再做评论。
她只想感慨:姜还是老的辣,没有人比国师更懂天子。
玄知肯定一早就料到她会有缺钱的时候,也料到皇帝不会给她留一个健康的国库, 才将皇陵的消息作为大礼送给她。
没准这妖道……不, 她家师尊还曾经忽悠过皇帝,让对方将皇陵整得奢侈豪华。
借口她都能想到,就是“万一修仙没成功还能借着皇陵的风水将这些带去死后的世界享受”。
质疑神棍,理解神棍,成为神棍。
打定主意要一探皇陵之后,萧云决定先忽悠皇帝将更多钱花在皇陵中。
参照某任曾追求过长生的皇帝的陵寝设置, 她写了一份“如何在仙去之后依然统领一国”的皇陵设置方案。
日月星辰用宝石嵌在天花板上。
江河湖海用银丝珍珠珊瑚冰种玉。
再加上金山银山……最好多来点儿这种可以融了重铸的贵金属。
萧云对着自己的策划书看了半天, 灵机一动, 在上面写道:“以金银铸造众生,金者为雄,银者为雌, 以示阴阳之分,再以檀木为舟,寓意盛载众生随天子渡河,入天国后,所生子嗣皆为天子之民。”
迷信嘛, 中西结合看起来更厉害的。
又添了些细枝末节,将不起眼的角落打造得豪华的内容,萧云才找了个机会, 入宫将方案交给玄知。
国师大人用洞悉一切的目光望着她笑,只夸她在玄学一道上有进步, 别的什么都没有问。
皇帝拿到经过玄知润色的方案之后,果然十分惊艳。
他已经逐渐意识到自己白日飞升的概率不大, 现阶段的修行能令他保持精力充沛,身强体壮就已经不易,以后大概率要走“死后升天,以功德成仙”的路子。
(是的,他坚信自己的功德能够让他成仙。)
国师说这种成仙方法通常不能带走生前的东西,到仙界要从普通仙人做起,慢慢累积道行和功德。
但是可以通过陵墓设置和一些在升天前后进行的仪式来带些助力。
对丧葬习俗的解释,一直都能玄学,世人大多坚信人死后会去到另一个世界,并在某种情况下能跟阳间产生联系,所以才有那么多鬼怪传说。
皇帝尤其信这些东西。
因而并不吝惜金钱,召集工匠迅速开工。
反正他这几个月抄了不少人的家,钱根本用不完。
萧云在拿到施工方案后,也开始加紧制造赝品,考察陪自己进入皇陵的人选。
这毕竟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能跟她干这一票的,要么就是心怀天下,愿为苍生行大不韪之事的大侠,要么就是没有三观,啥都敢干的狠人。
这两类人都非常少见,再加上她要确认对方不会泄密,进去不会给她拖后腿,能选择的范围就更小了。
考虑到这些钱要运出京城,换成粮食再送去和州所需要的人手不少。
萧云第一个确定的人选是张能。
对方一直在等一个入朝为官的机会,但皇帝砍过一批“与荣王有勾结的人”,大家对曾经跟随荣王攻入京城的他唯恐避之不及,自然不会举荐他。
皇帝更是不愿意想起他。
在这种情况下,张能跟他手底下的人相当于一股独立的,被排斥的势力。
用他们来运输这批钱,是眼下最安全的选择。
张能本人的信用没有话说,他对皇室也没什么忠心,对去皇陵的事情不会太抵触。
第二个人选,萧云考虑的是上官迟。
这小子有急智,原著里还跑去给敌国当军师,对这种事的接受程度估计也不低。
但她需要有人在外策应,为她跟其他人打掩护,确保东西都顺利运出去。
这个人选非上官迟不可。
那么智囊位置由谁来担任好呢……
萧云把原著又拿出来翻了翻,发现里头还真有几个擅长机关阵法的人才。
划掉夜国的魔教教主,擅长巫蛊的苗疆少年等她暂时接触不到江湖人士,她看着最后一根独苗沉思。
原著里有一幕是女主女二悬崖二选一。
男主因为各种误会,对女主怨气不浅,就选了女二刺激女主。
女主被刺激得直接一把拽开绑匪的手掉下悬崖,没摔死但是失忆了,被男二救下之后,就带着肚子里的孩子嫁给对方。
男二为了躲避男主的追查,带着女主住进了满是机关的某某山庄,以一人之力将人家的所有暗卫耍得团团转。
正是萧云此刻最需要的人才。
但这个男二,他叫师宣,忠勇侯世子,今年十四岁。
还是个孩子。
但已经是给她打工一两个月,表现领先所有人,且乖巧懂事深明大义的三好员工了。
礼貌性地犹豫了会儿,萧云就将他加入了皇陵探索小队。
最后,萧云慎重地考虑了一下谢攸。
对方已经答应过她,会陪她去危险的地方。
但皇陵和谢公子并不搭。
说到底他们是准备去盗墓,把光风霁月的谢公子带上,有种把人拉下神坛的亵渎之感。
嗯……温润如玉年纪还小的男二都带了,也不差这一个贵公子。
缺德就缺吧。
最终,萧云对“安全顺利地探索皇陵”的看重战胜了对谢大公子的爱。
人要活着才能谈恋爱嘛。
除去这三人之外,再加上一队暗卫随行就足够了。
萧云将大致的骨架打好,喊来手底下唯一能跟上自己想法的狗头军师。
上官迟一听她的打算,立刻露出奇妙的神情。
萧云觉得他不是觉得自己大逆不道,而是在震惊“世界上竟然有比我更配得上大孝子一称的人物”。
……
总觉得能懂某人的脑回路不是什么好事。
两人共同完善了计划之后,便开始等待合适的机会。
首先,萧云丝毫没提国库中失踪的金银珠宝,只在早朝上表示旱灾和蝗灾的范围太大,税收还未送至总仓,赈灾压力非常大。
然后带头表示自己要捐二十万两,以用于采购粮食,发放给百姓,又哀叹这点钱对百姓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二十万两对大部分大臣来说,并不是一个伤筋动骨的数字,况且他们不必,也不能捐钱数超过太子,捐一点增加下名声和在太子那里的印象分也不错。
36/135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