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间,有床,有桌椅不说,每人还发了一套洗漱用品。
“这几天你们在隔离区应该学会怎么用牙刷牙膏了吧?”为了让这些新来的务工者安心, 李跃还亲自来一趟生活区。
“这些东西都是一人一套。在我们这里,你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每天刷牙、洗脸、洗脚。夏日的话,也得天天洗澡。晚点,我会带你们去澡堂。”李跃细细交代着,“卫生不好, 就容易生病, 容易有瘟疫,都清楚了吗?”
大家哪敢说不清楚?神仙男子都短发, 这个一看就是真神仙。
连连应下后,又是一番感恩戴德,拍胸表示,会努力遵守瀛莱山的一切规矩,只要给口饭吃。
李跃满意点头,“你们再这里将养个几天,晚点会给你们分配活干的。”
听到有活干,黄富贵忽然踏实了。说真的,每天好吃好喝却不用干活,心里反而不踏实。
都是实诚人,哪有白吃白喝的?
李跃看着这些面色逐渐好转的人,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就算他这法子可行,但能招募到的人也还是有限的。也不知外邦招人的事进行得怎么样了?这年头,爬山涉水不易,即便人过来了,怕也得大半年后了吧?
朝廷这边,继日出国后,又召见了卓月与南安国的人。表达了意思后,这些人也激动了。
这世上居然还有这等好事?就算不给钱,上国要征召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现在给钱,还是给神仙干活,这事要不积极,就是脑子有问题了。
不过想到上国先召见了日出国的人后,其他两国心里都有些不舒服。日出国与大昭毕竟还隔着一个海,真要征召民夫哪有他们方便?他们可都跟大昭连着呢。
郑煜尤其不爽,心里就暗戳戳地想,怎么着也不能让日出国出风头,自己卓月国要出最多的人!
民力缺乏,即便上了机械,很多事的进度还是很慢。如此,夏秋过,转眼便到了年脚下,瀛莱山建造的简易炼钢厂总算是开工了。
在起了一锅钢水后,整个西南路就沸腾了。
神仙炼钢之法简直匪夷所思,怎么就这样搞搞,就能搞出这多钢出来?
别人一锅钢,直接抵他们两个月的量,这也太吓人了。更要命的是,拿这钢做成武器后,几乎就成了无敌的存在。大昭的武器在瀛莱山的钢刀面前简直脆弱得像纸一般,根本抵挡不住。
大昭一些技术官僚到了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所学与瀛莱山的差距。这种差距让他们感到有些绝望,因为他们根本就搞不懂瀛莱山炼钢流程。
就那个焦炭室的建造,哪怕瀛莱山的人没瞒着他们,甚至还做了解说,但就这样,想要靠他们自己建立起一套炼钢系统也是无能为力。
像炼钢流程里用到的各种工具更是看都看不懂。都看不懂了,还何谈复制?
这差距太大了。
大到让人绝望。
不行,朝廷必须派遣优秀的人才来瀛莱山学习。从五岁孩童起,一直到成人,只要有天赋的,都得送过来。
穿越众并不清楚这一锅钢给古人带来的震撼。毕竟,连无人机都见过了,炼钢而已,有什么好震撼的?
其实,这就陷入了思想误区了。过于先进的技术对于古人来说已是无法理解的东西。就好比拿造蘑菇蛋的资料给原始人看,原始人根本理解不了这是什么东西,所以也不会感到敬畏。
同样的道理,无人机因为过于先进,古人会觉得厉害,但根本不知这玩意到底有多厉害,能做什么。所以,反是钢铁这样的东西,更能让他们理解两者之间的差距。
出了钢,也意味着钢铁厂算是成功了。接下来,他们只需要扩大产能就行了。
更让大家满意的是,封地内的乡民因着认了字,学习了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后,已能转型成为产业工人。工业需要人才,没有人才,那真是什么都干不成。
眼下这些工人的文化水平还不算高,但他们愿意学,相信十年后,这批人就能成为老师傅,帮着他们带出一批徒弟来,让工业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盛开了。
如此,转眼便到了年脚下。比起去年的窘迫,今年的穿越众富裕了许多。为了庆祝新年,大家都开始起了筹备。
忙碌了一年,也该休息休息了。不过,休息归休息,一些思想工作和拉拢人心的事还是要做的。
比如,给乡民和贫困户发年货什么的,这是能增进信任与感情的好办法。
三斤盐、两斤糖、一些蔬果、两斤肉、一条鱼、一些布。这些在现代人眼里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却可以让贫困户们过个好年。
周琦作为慰劳代表在慰劳贫困户时,还特意穿上一身唐装。除此之外,瀛莱山还出动了摄影团队。穿越这久了,终于有人想起宣传的重要性了。
以前觉得没必要做的事,现在却觉得很有必要做。这种宣传照自然不是面向穿越者们的。为了让乡民们对瀛莱山更有归属感,他们做过的好事自然要让所有乡民知道。
瀛莱山山脚下的公告栏便是很好的宣传地,再加上即将准备上马的瀛莱山日报……
总之,有活动就得拍摄,就得宣传,就得让大家都知道瀛莱山做了什么好事。
乡民们怎么也没想到神仙会来发年货,那感激就别提了。周琦看着这些乡民感激的样子,心里很满意。
作为一个管理层,他的政|治智慧可不低。对于瀛莱山来说,大昭朝廷是一个庞然大物。也许眼下合作得很好,可将来呢?这事可是说不准的。所以他们一边培养自己武装力量的同时,也得让封地乡民对他们有归属感,得让乡民渐渐忘记朝廷的存在。说起来卑鄙,但政|治有时就是这么肮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总得提前布局,防备一下。
今年稻田养鱼大丰收,鸡鸭养殖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因此,在年三十这天,封地乡民们的桌上显得异常丰盛了起来。
李长生拿出秋天酿的红薯酒,将封缸的泥拍开后,闻了闻酒味,便有些陶醉了。
红薯大丰收,因着实在太多,故而不得不进行二次加工。除了做成粉丝外,便是做酒,做红薯片以及红薯淀粉。
而削下来的红薯皮以及红薯酿酒后的剩余进行二次加工后,可以成为很好的有机肥。除此之外,红薯叶子能做咸菜,也能喂猪,可谓是浑身是宝了。
红薯多,李长生便也跟着神仙们学着酿酒。今日起出来的酒便是他自己酿的。他一辈子没喝过酒,但却对于酒很向往。世人都说喝酒如做神仙,他很想知道喝酒是什么滋味。
把封泥拍了,他倒了一点酒出来,装进小酒壶后,又在盅子里倒了些酒,然后摆在了贡案上。
这些年过得实在恓惶,便是祭祖都拿不出像样的东西。如今日子好过了,自是要给祖宗上些好东西的。
一条红烧鱼、一只鸡、一碗豆腐、一碗红烧肉、一盘四季如意菜,两盅酒便是今日祭祖的菜。
他跪了下来,对着祖宗一阵念叨后,便取了些纸钱到门外去烧了。
不孝子孙,今天才让祖宗吃上一口像样的饭菜。
看着纸钱慢慢燃尽,纸灰飘向天空时,李长生忽然有了落泪的冲动。
如今的日子就像做梦般,他有时都害怕这就是个梦。等醒了,便又回到了那个窘迫的境地里。
有他这样想法的人还有不少,这个新年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他们有了新衣服,有了丰盛的年夜饭。还有,未来的希望……
希望是多么重要的事。
没了希望,人便是行尸走肉。
而相比起乡民们的惆怅欢喜夹杂,瀛莱山的氛围就好多了。尽管被迫分开的人会思念亲人,尤其是在重大节日时。但经过去年的洗礼,许多人都已学会了克制。
高兴的日子谈伤心的事就太扫兴了。
而市场为了让大家忘却被迫分离的伤心,也做了精心准备。
今年他们搞了大棚,不大,却足够大家吃了。
蔬菜丰富,肉类不缺,库存的海鲜再来一点,这便是一个相当丰盛的年了。
当然,辛苦了一年,也到了该分红的时候了。
瀛莱山目前还是实行的管理机制其实相当有趣。那是类似于集体所有制但又非纯粹的集体所有制。
具体来讲,就是每个人的吃用开销市场都包了。而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一个最基本的分红。剩下的,便是多劳多得。没道理干活多的人还拿一样的钱吧?
所以市场内又搞了个贡献值榜。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做了多少活,都记录上去。到了年底,便根据这个来分红。
今年盈利不错,钱赚得不少。在吃过年夜饭后,欧阳玉便拿着电子喇叭宣告:分钱了!
大家都喜气洋洋的。虽然这古代也没什么东西好买的,但钱这东西谁不喜欢呢?
因在古代赚的都是银子,所以分红也是以银子发放。不过银子携带毕竟不方便,所以市场部弄出了银券。大家可以凭银券去门口的银行对兑换银子或市场内所有的纸币。
这样也免去了银子存放的麻烦。现代人都是怕麻烦的,能这样也都很乐意。
王雯雯领着自己的分红条坐回到位置的时候,李跃凑过头道:“笑得这么开心,看来分得不少。”
“嘿嘿。”王雯雯笑了起来,“有五百两呢。五百两,你知道吗?这在古代可是巨款了,可以买几套房子了。”
“京城也就买个小平房吧。”李跃一脸不在意,“这边京城的房价我问过,可不便宜,你这点钱不够,还得再努力努力。”
王雯雯撇了下嘴,“那是的,我这点能耐怎么可能买得起京城的房子?能在蓝玉县有套小院就不错了。”
饶是李跃迟钝,也听出王雯雯的阴阳怪气了。他有些懵,也不知自己哪里说错了。见王雯雯回过头去,只留了个后脑勺给自己时,他有些郁闷了。
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话都没说。
想说,但不知怎么说。
心情莫名烦躁了起来。
陶景看眼里,便笑嘻嘻地道:“雯雯姐,明年赚一千两,就能在京城好地段买个一进的房子了。要不够,我借钱给你。”
王雯雯转过头,刚还冷着的脸上已有了笑容,“会说话就多说点。老陶,你说话就是好听。”
这……
是在内涵我吧?
李跃郁郁地想着。看着陶景跟王雯雯互动得那么流畅,便觉有些碍眼。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分红条,蠕着唇半晌,才憋出了一句,“我也能借你。”
陶景差点笑死。
这闷葫芦是有想法了?
他凑上去,看了一眼,便叫,“哇塞,李跃,看不出来啊,你这木楞子居然可以分红1500两?”
“我造出了可以用来防御的东西,所以多。”
对于陶景,李跃就没那么客气了,“你但凡努力点,也不会只有这点钱。”
王雯雯本来想李跃不会说话,自己刚刚有些过分了。可一听这话,直接哼了声,转头不搭理了。
李跃:……
分了红,气氛就热烈了起来。
有才艺的上台表演,没才艺的喝酒吹牛逼,当气氛组,一时间,整个食堂内都是热闹无比。
待到了12点,大家便去山下的平地上放烟花。火树银花,最有节日气氛。在欣赏了一波烟花秀后,大家便开始了守夜。
一连几日,瀛莱山都是热闹无比。本地衙门的人也都收到了瀛莱山的年礼。
今年的大丰收以及部分地区的高产粮试种,让百年战乱带来的阴霾渐渐消退。
如此,过了正月十五后,瀛莱山的新年欢庆正式结束,大家又要开工了。
为了带动起产业工人,大家决定先从建筑搞起。如今封地内的乡村布置着实有些混乱。李家村经过适当改造后,虽可以当作民宿来用了,但布局还是太乱。
而且村落不集中,都分散着,这也不利于上工与管理。且封地虽大,但土地也是有限的。为了配合工业发展,在经过了五天的激烈讨论后,瀛莱山决定合并一部分农村,并造出标准房用来安置乡民。
用来安置乡民的话,地点就得好好选一下。考察了一番后,大家决定将李家村隔壁的王家村给拆了,重新建造新的农家小区。
如此,便涉及到了拆迁的问题。
“我们可以给房,至于土地,置换下就好了。”王雯雯拿着后世的拆迁方案道:“其实,如果我们想把农民都变成产业工人的话,就要将他们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如今,我们设计部已发明了多个可利用水力或畜力的农具,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十几倍。随着农具的普及,我们封地内将不需要这么多农民。既然要拆迁,不如将一部分农民转化成工人。土地按照标准给予赔付,并给予安置房。当然,这是自由选择,如果不愿意,也可以异地分地。”
“你这方案听着很好,但实行起来会比较难。”李跃道:“别小看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你想让他们让出土地,那是行不通的。”
“我知道这个道理。”王雯雯道:“所以我们要多给一些赔付。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客来到我们这里,我有预感,我们这里迟早会变成一个庞大的城镇,而且会相当繁华。虽然我不想提房价这两个令我们现代人都痛恨的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房价升高也是必然的。所以,我也有理由相信,选择了要房的农民将来也不会亏就是了。”
49/81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