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女配她三辈子孤寡——穆幕【完结】

时间:2024-03-01 14:39:45  作者:穆幕【完结】
  “可,可臣姓姬,是皇室宗亲,如何能与天下普通家族类同?”闵王整个人都在哆嗦,皇帝虽然是他的晚辈,但是登基多年其实骇然,直面皇帝怒火,这位原本老当益壮的王爷此刻似乎一下子就苍老了。
  “怎么不一样?历朝历代皇室一家一姓,如何就不同了?”皇帝一掌拍在桌子上,喝问道,“闵王叔一人生子近三十之数,若是按你所想便是一个亲王二十九个郡王,若是诸子皆如皇叔在造人上这般居功至伟,下一代下下一代会有多少个亲王多少郡王,闵王叔可曾想过?怕是朕的后世帝王要用一半的国库才养得起闵王叔你的子子孙孙了。合着我大周每年的税赋不干别的,就为了闵王叔的子子孙孙们世世代代荣华富贵?”
  闵王被皇帝这么一喝一下子就趴到了地上。
  他生这么多儿子,再看看皇帝一脉那区区几个子嗣,不但心中有了多生些不吃亏的想法,未尝没有其他野心。
  若是未来大周这一支血脉出了问题,那么他子嗣那么多,那是不是有一种可能,皇位还能轮到他这一脉呢?
  当太宗的儿子毫不起眼,但说不定未来也能有被后世子孙抬进太庙的一天。
  但这些心思是万万不能摊在阳光下的。
  但爵位如果诸子均分,那就什么都完了。
  狠还是嫡出这一脉狠,兄弟相争,还要把他们这些庶出的顺手全收拾了!
第94章 重回京都第五天
  整个宴会现场这会儿已经是一点声响都没有, 倒也不是被皇帝本人的呵斥给吓得,主要是被皇帝话中的提到的内容惊到,然后顺着皇帝的话这么一想, 大部分人都有些骇然。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 一人一代甚至两三代都不一定压能看出什么来,但是抬高视角拉长时间轴, 然后再看一看那可就太吓人了。
  别说这个时代的人,便是姬长恒和周明妍的时代,可持续发展提出来之前, 也有很多人不曾想过。
  不是不愿意思考, 有些人是真的不知道,不到这个高度根本不可能想到,而到了那个高度的人在面对内外艰难的生存挑战的时候, 就算知道又能如何。
  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存已经无虞,这时候才有余力去讲什么大层面上的东西。
  否则当前的生活都要走绝路了, 谁还能管以后?
  所以第一世的时候, 姬长恒和周明妍也曾看到很多什么专家告诉普通人, 什么宏观情况, 什么大的困境,其实这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普通人光是想要好好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未来梦想或许还在闪烁但绝大部分都会随着岁月沉淀进回忆里。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脚踏实地一步步在当前的环境中尽量让自己活得好一些, 这才是芸芸众生的常态。
  敢拼敢赌自然让人佩服, 但碌碌无为也从不该被鄙薄, 甘于平凡恰恰也是一种自我认知的通透。
  扯远了, 回到现在大周这边,你说完全没有人看到这一点?那定然是不可能的, 但看到了,看清楚了就一定要说么?
  不说这宗亲的问题本质上是皇家自家的事情,就算未来会关乎天下那也是未来不知道几代之后的事情。
  他们做大臣的,又何必要去参合,去做这个坏人?要出事都是几代之后的事情,到了那个时候自然有那时候的君臣头疼,他们何必沾染这个是非。
  最关键的是,你报上去提醒了皇帝,不管皇帝有没有采纳你都会把宗室们得罪死。
  若是遇到皇帝靠谱,那在当朝你还能苟着,但也肯定是处处有阻碍,若是遇到皇帝不靠谱,那你可惨了,轻一点自己命丧黄泉,重一点全家都要被皇帝扔出去平息宗室的怒火,到时候又会有谁来救?
  实在是历史上这种给君王递刀,用完刀就被折断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这么多前车之鉴在前面,谁会轻举妄动。
  即便其中有一些自己愿意的,但被皇帝拎出来背锅的更多。
  那些愿意的还好说,他们好歹一个个都名流千古了,但那些背锅的该有多冤孽?
  而且这样铁骨铮铮流芳百世的人又有几人?最起码就姬长恒和周明妍知道的也不过寥寥几人。
  而又有几个人在说起他们这些千古流芳的人物时,记得因此跟着他一起死,或堕入深渊的家人?
  姬长恒和周明妍佩服这样为国为民有风骨的人,但他们若是处于臣这个位置上是绝对不会那么做的。
  天下大势只有站在绝对的高位,或者掌握绝对的武力才有可能力挽狂澜改天换地,否则不过是徒劳。
  混在贪官群里活得长久真的为百姓周旋的人,绝不同流合污处处刚硬处处被打压最后转瞬之间全家赴死的人,哪一个更好一些?
  侥幸姬长恒和周明妍两人身处的位置更接近于君,大周朝堂也还能看,他们不用面对这种拷问人心人性的选择。
  如今他们要做这个事情,当然不可能推臣下出来顶锅,别说他们不在意这个名声,就算在意也不是在意当下。
  其他人看不到几百上千后,而他们就从那里来,还有什么顾忌?
  “当然朕也不是那冷酷无情,不顾及血缘,刻薄寡恩的君主,总不会把闵王叔这样喜爱子孙满堂枝繁叶茂的宗亲逼上绝路的,其中细则之后朕会和诸位爱卿一同细细商议,到时各位宗亲也请来听上一听,若是有好的提议也不防提上一提。”皇帝嘴巴说的很好听,好似这事还有商量拉扯的余地。
  但仔细听就能明白皇帝什么意思了。
  让你们来听一听是给你们面子,你们只要带耳朵就行,别不识好歹瞎巴巴,若真的忍不住嚷嚷了,我给你们面子让你们提一提,至于采不采纳,和你们就没有关系了。
  倒不是皇帝现在就开始心疼养宗室的钱,而是和好大儿商量好之后的当天晚上他翻来覆去横竖睡不着。
  可能是不甘心,也可能只是单纯出于好奇,于是最后自己又爬起来拿着笔开始算,誓要算到十五帝。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几何倍数翻滚的数值真的吓到了皇帝,以至于父子俩商量的时候,皇帝自己虽然拍板了,但心里其实是想了很多补偿给现在宗亲的措施,但是算完之后的皇帝已经完全没有这个想法了,心里别说外头的宗亲,看自己还没有成婚的几个儿子都有些碍眼了。
  比起大周社稷的稳固,比起姬家江山的传承,儿子是什么东西,闪一边去。
  庆祝皇太子和准太子妃归来的晚宴,在宗室们哭丧着脸中结束,然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在姬长恒和周明妍的计划中科举制度是必然要推行的,因为在这种时代科举真的已经是最公平的制度了,但是考试的内容选择和当做教材的东西一定要一开始定下基调,免得弄到最后完全走了样。
  就像后世那些酸儒,怕是被称为儒家师祖的孔圣人压根不想要这样的学派弟子。
  学派的发展可以百家争鸣可以突破天际,但是治理国家的人需要什么才能,建设国家需要什么人才,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必须要清楚。
  第一世的古时候科举得以推广开,除了隋唐周三朝的杰出皇帝和世家贵族不停博弈之外,真正得到切实落实公平,还是宋之后的事情,其根本原因就是唐末世家贵族直接被黄巢杀穿了。
  把持朝堂的大世家都死光了,自然就没有挡路的人。
  然而其中还有一些不能忽略的基础,那就是唐朝的文风盛还有长久的承平和盛世,再加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大力发展,几项叠加之后,这才给了当时很多人识字的条件,才有了科举的基石。
  就像大周现在,99.99%都是一个字不认识的文盲,精通经史有眼界的也都是大世家培养出来的杰出子弟,寒门子弟虽然也能读书但是底子实在差太多了,便是能用也排不上大用场,和那些世家子弟简直天壤之别。
  至于普通百姓那就更不要说了,识字这种事情他们压根不会觉得和他们有关系。
  所以即便姬长恒和周明妍心里知道推广科举该怎么做,但是最根本的读书人出身和数量就足够让两人暂时按耐下来。
  只不过此时虽然不是推广科举的好时候,但对于已经在岗位上的和马上要上岗的世家子弟他们可以来个严选。
  皇室都没有要另外提拔人抢世家蛋糕的意思,但也不能你送什么上来皇帝都点头吧。
  你看皇帝连自家宗室血亲都不愿意白养,凭什么要白养别人家的蠢货?
  而且皇室总要给宗室们一条活路吧,所以那种小地方或者不重要的位置世家得让出来,让皇帝安排给有能力的宗室担任。
  当然,大家一起考,谁行谁上。
  当今皇帝本就羽翼已丰,如今更是顺利拿到了西北军权,东北也安定,南边最忌惮的死了,西南靖王府也暂时安生,谁还能让他有顾忌?
  这样客客气气愿意给大家一个公平的机会,即便有几个心里还是觉得吃亏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
  有那忍不住想要说上两句的,就听到面带微笑的太子问上一句:怎么,大人对自家家族子弟的本事没有自信?本宫可还等着见一见诸位家中的青年才俊呢。
  听到没有,这不单单是现在皇帝的考核,还是储君在挑选未来倚重的俊杰贤才。
  你就说愿不愿意家中子弟在储君这边留下姓名吧!
  这不是废话?谁不愿意?
  外头舆论造势谁家青年大才,说得再是天花乱坠,也不如到皇帝和储君面前转上一圈留一个姓名重要。
  于是这一场会持续很长时间的,并且分好几个阶段的考核正式开启了。
  最先考核的是那些等待上任的,该说不说,各家送出来准备进入朝堂的子弟质量还是不错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需要考核自家先刷了一遍,总之姬长恒这里确实记到了长长一大串的名字。
  这些初步考核通过的人也不用干别的,就在每日上朝的时候站在最边角听政,下了朝也先别走,当场写上一篇自己的想法,也没有固定的范围,你愿意写哪个写哪个,写完就可以走了。
  一连一个月这些预备役都要写到吐了,姬长恒终于摆摆手解放了他们,而他这里已经根据这一个月的他们听政的表现和写的文章暴露的自己的想法,对这些人大概有了一个安排。
  然后心惊胆战等了一个月却始终不考核他们,以至于大家都以为是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时候,整个京都任职的所有官员都迎来为期三天的考核。
  朝堂上高位的大人们都要上一份计划书,不管你怎么写,不管你写多少,但一定要写他们对于大周的未来有些什么想法。
  怎么才能让大周更加强大,百姓更加安居乐业,皇帝不想给自己的这些大臣难看,所以提前提醒了,别写那些花团锦簇的吹嘘好听话。
  要干货!
  至于其他的官员考核的就是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东西。
  很多平日混日子的挂名官员这会儿拿着考核的卷子简直恨不得钻回娘胎里。
  为了怕遗漏什么沧海遗珠,下头官员在第一次考核之后还有第二次。
  第二次考核就自由了,你想选哪个部门的卷子考都行,能行你就还有机会继续当官,若是自选专业都不行,那对不起,就只能请你卷铺盖回家吃自己的了。
  姬长恒手上正握着一把听过政,知道脾性等着干活的好苗子呢。
  与此同时周明妍通过自己的身份将之前和姬长恒一起编写的基层官员手册送了出去,专门送给各家夫人贵女,保证人手一份。
  按照周明妍给出去的说法,谁都不能保证未来的丈夫会不会出去主政一方,到时候她们作为夫人知道了里头的弯弯绕绕,也能为丈夫打打辅助,关键时刻也能拿个主意。
  虽然吧,一般都觉得这不该是闺阁女子和在家操持家务的夫人们该知道的。
  但准太子妃说的不错,万一呢?
  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觉得有备无患,又或者是哪看见了周明妍后有了野心的。
  总之周明妍这一本基础官员手册非常受欢迎,很多贵女在参加宴会的时候还会讨论,有些夫人甚至因为偶然能和为官的丈夫搭上两句后,就把这本书奉若至宝。
  这和贵女们看女子们的经书子集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自己将来在婚姻市场上更有身家,也为了在婚后能更讨丈夫的欢心,更加站稳在家中的地位。
  周明妍一开始在几个推不掉的场合中听到这些人讨论,刚开始都是好好的,很多夫人和贵女甚至说得头头是道,还会自己举一反三,但讨论完告一段落的时候,总有那不识相的自以为夸奖的跟上一句【不知哪家郎君能得你这个女诸】或者【你日后定然是贤内助】,好像女子们学着一切都是为了讨好夫家讨好男人一样。
  即便是实话,周明妍听着也确实郁气,后来又想开了。
  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百姓的女性觉醒只需要提高生产力,但是上层贵族女性的自我觉醒更多的是思想上的禁锢,想要真的叫醒她们也只能一点点来。
  她是第一个榜样,以后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慢慢地就会越来越多。
  就像姬长恒说的那样,她不但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后来者。
第95章 重回京都第六天
  推恩令的圣旨第一时间送去了西南靖王府, 同时也送去了镇南郡王府楚家,辽东郡王府廖家与河西郡王府孟家。
  只不过这四家除了靖王府王世子姬晖有一堆在京都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弟弟之外,其余三家除了楚家另外两家都已经尘埃落定。
  辽东郡王廖家是年头就已经请了郡王世女的, 朝廷上经过一个多月的拉扯, 重新拟定了数条爵位继承相关的法令,廖家这位新出炉的世女就是第一个试行者, 朝廷点头同意辽东郡王廖启昌请封独女的折子,只不过等到世女继承爵位,这个郡王的位置会从一等降到两等。
  至于河西郡王孟家让外孙继承爵位这一桩一开始就没有多少异议, 毕竟孟抚江在皇帝这里是不一样, 人家一大把年纪还为了陛下勉励掌握西北军权,把楚民远压着没有彻底冒出头,光是这一桩皇帝就待这位老臣不同。
  河西郡王府的世子请封, 主要是朝堂上要定下严格的军功兑换制度,眼见孟抚江的外孙孟无忌这个世子是板上钉钉的, 降等皇帝也是不愿意的, 为了避免被后人瞎搞, 这才拖延了许久。
  如今除了靖王府因为推恩令一团乱之外, 镇南郡王府也是愁得很。
  镇南郡王是楚家的老大楚元回,原来还是国公府的时候世子定的是老二楚常林的嫡长子。楚元回本人只有一个闺女还已经出嫁了。
  楚元回作为嫡长子掌着楚家在南方的好几万水师, 还能经营的皇帝顾忌自然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但出海打仗的人有个意外实在正常不过的。
  楚元回的身体就是年轻时受过伤, 养好之后虽然啥问题都没有但于子嗣上却是有妨碍的。
  再加上楚元回多数时间都在军中, 于家中妻妾很少团聚, 所以早年一直没有孩子。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