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英国大使不清楚伊丽莎白在想什么,也就没办法“贴心”地给她提醒。
伊丽莎白揣测完每个大使,当然是没找出让俄罗斯覆灭的嫌疑人和嫌疑国。一百多年后的事,她也不知道前因后果,根本毫无头绪,在大使们纷纷回以奇怪的眼神后,伊丽莎白只能收回目光,将所有情绪压下,重新把注意力放在水镜上。
【1768年俄、土之间发生的战争是第五次,起因在于俄罗斯对波兰的强权控制威胁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这场战争打了六年,对波兰的第一次瓜分也发生在这个时候。】
伊丽莎白稳了稳心神,对身后的索菲娅招手,“索菲娅,到这边来。”
索菲娅微微睁大眼睛,不明白刚才还怒气勃发的女皇叫自己做什么,不过她按下心中的诧异,乖顺地走上前。
“你仔细听着。”伊丽莎白朝着水镜的方向轻点下巴。
索菲娅更不明白伊丽莎白的用意了,她一直在好好听着所有内容,没有人比她更关心自己的未来。
“听清楚你将来会做什么,吸取教训,要做得更好,将俄罗斯建设的更强大,强大到没有国家敢冒犯它。”
伊丽莎白将“冒犯”咬得很重,眼神又将各国大使扫了一圈。
索菲娅觉得女皇的情绪有点奇怪,但她无异于承认自己继承权的话更让她感到兴奋,瞬间将那点奇怪的情绪盖过。
“是!”
索菲娅声音不重,但异常坚定的回答让伊丽莎白十分满意,也总算驱散了她心中的一点郁郁。
众人将两人的互动看在眼里,莫名被仇视的大使们此刻将索菲娅公主的地位在心中提上了一个台阶。
【战争最开始的诱因还要追溯到1763年。当时的波兰国王——萨克森公爵奥古斯特二世快死了,波兰王位即将空缺,欧洲大国都盯上了国王的位置,想扶一个可以控制在自己手里的傀儡上位,这也算是老传统了。】
波兰大使:刚刚高兴早了,忘了第一个面临国家覆灭这种事的是波兰。
各国大使同情了他一秒,然后默默记下波兰国王去世的时间,就像神迹说的,大家都想在波兰王位上插一脚,有了预言,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布局了,不用等到1763年时措手不及。
【为什么欧洲的国家总是盯着波兰的王位呢?这源于它过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过于奇葩的政治制度。】
【波兰位于欧洲的中心地带,它北临波罗的海,东边是俄罗斯,西边是普鲁士和奥地利,南边又接壤奥斯曼帝国,是个四战之地,也是各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这样的地理位置注定想获得出海口的俄罗斯要控制它,被隔开一块飞地的普鲁士想分割它,为了抵抗其他国家扩张,防止自己被侵犯的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想控制它。】
【不过也不要以为波兰是个小可怜,历史上的波兰并非没有强大过。波兰辉煌的时候可以说拳打德意志,脚踩俄罗斯。波兰的军队还扶持过伪德米特里占领过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让当时还没改名的俄罗斯差点就亡国了。】
【有辉煌就会有衰落,再强大也架不住波兰内部斗争自己作死。】
【波兰的贵族和国王之间的争斗以及贵族和贵族之间的争斗是波兰混乱的根源。为了限制君主□□,捍卫自由,斗争到最后,波兰的政治制度形成了两个大杀器——国王由贵族选举产生和自由否决权。】
【前者为他国贵族入主波兰提供了制度依据,而后者则成为了周边强国任意宰割波兰的工具。】
波兰大使面露苦涩。
波兰内部也意识到了自由否决权的问题,也有想过改革,但现在改革的决定权却不在波兰人自己手里了。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自由否决权的含义:即所有波兰议会的任意一名代表只要反对,则议会提出的法案都不能生效。】
【这样的机制实在太有利于外国势力了,他们可以随意收买一名代表投出否决权,将波兰内部提议的不利于自己国家的政策否决掉,比如说召集军队对邻国开战,有人投否决票,这条法案就不能实施。这种毫无理由的否决权让波兰滑向深渊。】
【为了保护自由否决权,1667年,勃兰登堡和瑞典同意在必要条件下“为保卫波兰的自由”可以对波兰开战。本质上,就是以战争阻止波兰人废除自由否决权。此后百年间,每个和波兰签订协约的国家都会重申有相同性质的条约。】(注1)
【波兰的这两项政治制度让但凡有点想法的邻国都能有机会插手波兰内政。】
【1764年,奥古斯特三世死后,法国和奥地利的联盟有意将奥古斯特三世的儿子推上波兰王位。而叶卡捷琳娜和腓特烈在讨价还价后也结为盟又,腓特烈对波兰国王的人选不感兴趣,便随叶卡捷琳娜的心意,选择支持她的旧情人波尼亚托夫斯基。】
【不要以为叶卡捷琳娜推情人上位是惦记着昔日的情谊,或许选择波尼亚托夫斯基确实有念旧情的成分在,但更多的还是为政治考虑。波尼亚托夫斯基的舅舅是当时波兰极有势力的贵族恰尔托雷斯基家族的一员,本身就能笼络一批本土贵族给家族成员投选票。恰尔托雷斯基家族是波兰内部的亲俄派,家族原先看好的波兰国王人选是亚当·卡齐米日·恰尔托雷斯基,但叶卡捷琳娜需要的是一个更弱势、顺从的波兰国王,所以在她的强硬支持,陈兵边境的情况下,波尼亚托夫斯基最终当选波兰国王。】
【但波尼亚托夫斯基的上台并未如叶卡捷琳娜所料,只甘心当一个傀儡国王。恰尔托雷斯基家族早就有改革的想法,波尼亚托夫斯基在家族支持下对波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计划。】
【其中,最让俄罗斯和普鲁士警觉的是一份有关废除自由否决权的议案。】
【作者有话说】
1、《波兰史》
**
俄土之间的赢家大概也能算俄罗斯?看看现在的俄罗斯和土耳其(指指点点)
**
查理一世(英)、路易十六(法)、尼古拉二世(俄),欧洲三个被公开处决的国王,全都是被内部革命推翻的。
**
奥地利大使:奥斯曼帝国瓦解了,好耶!
实际上,奥地利也好不到哪儿去。
波兰大使:心里苦,不想说话。
伊丽莎白:仇视.jpg
——
感谢在2023-12-21 00:53:59~2023-12-22 00:44: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萌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5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22)
【俄普两国选择扶波尼亚托夫斯基上位不是让他和他的家族跟自己对着干的, 被损害了利益的两国决定将手伸进波兰,阻止改革。】
【最开始两国并未直接出兵,也没有明确反对关于自由否决权的改革,而是选择挑动波兰内部的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对立搅乱波兰局势。两国使用的手段非常简单, 他们向波兰政府争取不同信仰者, 也就是东正教和路德教教徒也能拥有和天主教徒相同的参政权力。】
【不出所料,天主教保守派疯狂反对政府的这一改革, 俄普态度极为强硬, 叶卡捷琳娜调动边境驻军进入华沙, 包围波兰国会。俄罗斯驻华沙大使带着人坐在波兰议会中旁听, 凡有反对者不日便会被逮捕流放, 几乎是将刀枪架在与会者的脖子上让波兰同意了改革。】
好家伙!
各国大使都没想到俄罗斯干涉波兰内政的手段居然这么简单粗暴, 一点都不符合他们当间谍、搞贿赂的传统,这已经不是暗地里搞小动作而是明面上插手别国内政了。
俄罗斯贵族们不觉得索菲娅的手段粗暴, 他们就喜欢这种真刀实枪不服就干的精神。
索菲娅公主真得不是俄罗斯人吗?这种暴烈脾气, 和俄罗斯人的特征实在太符合了!
-*
【波兰政府最终被迫和俄罗斯签订协约,保留了诸如国王由选举产生、贵族拥有自由否决权等五条永久不变的原则。】(注1)
【俄罗斯和普鲁士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但叶卡捷琳娜激进的手段也打醒了部分波兰人、特别是被逮流放的波兰人。他们看到自己一直以来捍卫自由的结果就是波兰内政无法独立,只能任人摆弄。清醒过来的人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反对国外势力、反对软弱的波兰国王和政府的巴尔联盟, 准备和俄罗斯抗争到底。】
波兰大使露出一些欣慰的表情。
还好,整个国家不是一直糊涂到底。
只是,这样的醒悟还是太晚了一点。
【巴尔联盟形成的时候,俄罗斯肆无忌惮, 将波兰内政玩弄于鼓掌之中的行动引起了法国和奥地利的恐慌。为了不让波兰彻底成为俄罗斯的附属国,两国背后支持巴尔联盟, 为他们提供武器和军事指导, 将波兰的水搅得更混了。】
【法奥指望巴尔联盟和俄罗斯抗争, 但巴尔联盟不怎么中用,根本无法撼动俄罗斯。法国和奥地利因为七年战争的疲惫,也不肯轻易派军队下场再和俄罗斯打一场,因此法国转头又挑唆奥斯曼帝国针对俄罗斯。】
【法国将土耳其拖下水大概正中叶卡捷琳娜下怀。她一直视彼得大帝为榜样,以其继承者自居,她登基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实现彼得大帝打通黑海出海口的遗愿,俄土之间的战争苗头在俄罗斯控制波兰后已经显现,只差一个引子。】
【1768年6月,俄罗斯军队在追捕巴尔联盟时越境进入土耳其帝国境内,并放火抢劫了巴尔塔城。】(注2)
【不需要法国和奥地利再暗中鼓动,土耳其警告俄罗斯退兵无果后,对其宣战,第五次俄土战争爆发。】
【战争开始时,法、奥、普等国家都秉承着旁观的态度,法国和普鲁士分别因为盟友关系对土耳其和俄罗斯给予了一些经济上的支持,但对于自己参战并没有兴趣。至于战争的结果,几乎每个国家都不认为俄罗斯会赢。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虽然已经衰落,但仍不可小觑。而俄罗斯几经动荡,又刚从七年战争的泥潭里脱身不久,叶卡捷琳娜不是俄罗斯的正统继承人,俄罗斯内部并不一定愿意听从她的指挥,而且在她上台之后,也从未在对外战争中证明过自己。先前和巴尔联盟的争斗不过是小打小闹,并不能说明问题。】
【基于盟友关系,腓特烈站在俄罗斯一遍,但私下里却很鄙夷双方之间的斗争,还称这场战争是“瘸子打瞎子”。】
【很快,叶卡捷琳娜就给了看戏的国家一个响亮的耳光。】
【谁都没有料到土耳其会被打得这么狼狈。战争刚一开打,俄罗斯就迅速夺得了亚速这一重要据点。亚速位于克里米亚半岛,是顿河通往黑海的出海口,彼得大帝就曾经占据过此处,但1711年战败后来又被迫将其还给土耳其。】
“好!好!索菲娅,做得很好!”伊丽莎白激动不已,既为俄罗斯的胜利,也为父亲的愿望时隔四十二年后得以实现。
她现在看向索菲娅的目光中满是慈爱,对她怎么看怎么满意。
索菲娅有些羞涩地笑了笑,轻声道:“这是俄罗斯士兵们的功劳。”
“即使有英勇的士兵,没有一个好的领导者,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比如专门拖后腿的彼得。伊丽莎白一想到他就不禁冷哼一声。
索菲娅不知道她为何突然变了脸色,但明智地没有接话。
伊丽莎白回过神来,又温和地道:“刚才不是针对你。”
索菲娅轻轻点头。
伊丽莎白又道:“继续往下听吧。”
各国大使全程沉默地听完两人的对话,心情复杂。他们不喜欢土耳其,但不表示希望看俄罗斯崛起。
【1769年至1770年间,俄罗斯军队和土耳其军队在陆地上的交战几乎无往不利,形势一片大好的叶卡捷琳娜又开始试图打击土耳其的海上力量。】
【她在登基之初就重整了波罗的海舰队,并从英国雇佣了一批海军军官训练俄罗斯的海军。她的先见之明在此次对土耳其的海上战斗中发挥了作用。】
【如果不看之后的战果,很难想象俄罗斯海军舰队在长途跋涉之后竟然在土耳其家门口打赢了土耳其海军。】
【俄罗斯制定的海军作战计划并非从亚速出海口进入黑海直面土耳其舰队,而是是绕到地中海,在背后偷袭土耳其,为此叶卡捷琳娜拉拢了英国。】
【这支经历过重整的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在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沉默的目送下大摇大摆穿过英吉利海峡进入地中海,和土耳其的舰队在切什梅海湾相遇,并在此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双方激战后,土耳其海军全军覆没,而多年没有海战经验的俄罗斯仅死亡11人,俄罗斯取得的胜利震撼了欧洲各国。】
伊丽莎白红光满面,比刚才还要开心。
各国大使更沉默了。
陆地上打不赢,海上还打不赢,这让众人不由在心里盘算起了土耳其的实力。
这个一直盘踞在欧洲南边的异教国家竟然衰败到如此地步了吗?竟然被俄罗斯压着打。
俄罗斯能打,他们是不是也能打?奥地利大使脑中的想法一闪而过,随后遗憾地摇头,现在奥地利根本没有精力,和普鲁士的纠葛都还没结束,王国境内和王位都不安稳,对外战争,也就是想想而已。
【眼看着俄罗斯一路胜利,奥地利、法国、甚至盟友普鲁士都对迅速扩张的俄罗斯警觉起来。然后按照谁敢冒头就联合针对谁的老传统,普鲁士和奥地利碰头,希望达成协议,以瓜分波兰阻止俄罗斯继续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叶卡捷琳娜最初并未理会这份建议,当时俄罗斯在战争中占据极大优势,如果能将军队推进到君士坦丁堡,这将是俄罗斯也是叶卡捷琳娜的至高荣耀。】
【然而这也是其他国家最担心的一点。俄罗斯如果占据君士坦丁堡,就可以实现一条亚速-黑海-君士坦丁堡-地中海的海上航路,俄罗斯将会在整个西欧畅通无阻,这是奥地利和普鲁士不愿见到的局面,奥地利尤其不希望俄罗斯将手伸向巴尔干。】
【1771年,奥地利和土耳其签订协议,帮助其对抗俄罗斯。根据当年的俄普盟约,俄罗斯受到攻击,普鲁士必须为其提供帮助,俄土战争开始时,腓特烈已经提供了资金,他并不希望被迫出兵,于是派出自己的弟弟作为大使前往圣彼得堡再次劝说叶卡捷琳娜同意瓜分波兰的计划。】
【叶卡捷琳娜不想答应这个条件,波兰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超出俄罗斯的掌控,她只需要控制波尼亚托夫斯基就能控制整个波兰,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占领波兰领土。】
【但思索过后的叶卡捷琳娜还是同意了腓特烈的提议,因为不同意,她会毫不意外看到普鲁士倒向其他国家,并和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对付俄罗斯。】
伊丽莎白脸上的笑容收敛了。
腓特烈这个不守信用的德国佬!永远都在耍他那些投机的小把戏,偏偏每次都能成功!
都怪彼得!要不是他,普鲁士就不可能缓过气来。
66/94 首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