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往年没有参加过美食节的同学,这次来晚了,导致很多美食没有吃到。
大家除了扼腕叹息,倒也没有发出,什么抱怨的声音来。
很快,下午,华清大学的学校贴吧里,关于校园美食节的活动,上了热搜。
每个爆火的帖子下,都是溢美之词。
夸赞食物好吃。
夸赞苏棪棪和学生会活动准备充分。
还有人把苏棪棪处理垃圾的照片发了上网。
人美心善,不怕吃苦!
大家纷纷点赞!
学生会的反应很快,负责宣传的同学,及时上架了美食节前期准备、进行过程中,以及后期善后的许多视频。
在视频里,同学们看到了一个熟悉又忙碌的身影。
苏棪棪。
她在活动开始前,不厌其烦的和学生会的干部们,一遍遍开会。
对细节,确认落地方案。
在美食节进行的当天,一步不离的全程参与。
有些摊位忙不过来,她积极帮忙。
有任何状况,她第一时间处理。
同学们渴了,她给同学们免费发水。
美食节之后,她收拾垃圾,和后勤师傅们一起收拾食物的残渣。
在这些视频中,苏棪棪完全素颜出镜,衣着简单。
可她的魅力却显得更加无法阻挡。
同学们第一次发现,苏棪棪不但长得漂亮,成绩好。
连做事做人都有条有理,有章法,一个大写的靠谱。
不怕苦,不怕累,心思缜密,善于领导。
这次的活动,这么成功,几乎可以说,她功不可没。
【苏棪棪】、【全能校花】、【猛人】这样的词条再次传遍校园。
不说研究生院,很多本科的师弟师妹,也对她的大名有所耳闻。
华清大学不缺天才,也不缺名气大的天才。
但像苏棪棪这种,名气大,勤奋刻苦,样样都强的天才,却十分少见。
尤其是,很多人研究她之后,发现,她曾经也是个普通的女孩。
普通到,是靠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才走到了今天。
对于这样的人,大家更佩服了。
有的人,生来就是天之骄子,这样的人,人们只会羡慕;
但有的人,出身普通,却靠自己单挑命运,顺利逆袭,
这样的人,永远是大家追捧的对象。
况且苏棪棪本人真的很低调,没有什么主动出风头的行为。
但做起事来,又次次能惊掉别人的下巴。
这种反差萌,让苏棪棪的人气,在华清大学,居高不下。
一麻袋一麻袋的信件,不断地送到苏棪棪的宿舍里。
美食节后,学生会主席提议大家聚餐。
在一个农家乐里,主席建议干脆和美食节一样,每人做一道菜,来纪念这次活动的成功。
大家纷纷叫好,跃跃欲试。
没一会儿,一大桌子菜就齐了。
苏棪棪也动手做了点包子和锅盔。
没想到一顿饭吃下来,大家最喜欢的就是她的包子和锅盔。
几乎一个都没有剩下。
她的手艺得到大家的认可,连一向嘴挑的学生会主席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苏棪棪,你真厉害。
这个包子,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包子,这个锅盔,又香又脆,吃过一次,就会让人终身难忘。”
苏棪棪淡定的接受大家的表扬,最后扶着几个喝醉的同学,回了学校。
学生会主席,后来回忆起,自己对苏棪棪最后的印象。
那个聚餐的夜晚,她左手抱一个女生,右手抱一个女生。
肩膀上还扛了一个喝醉的男生。
把三个人成功的带回了学校。
真正的怪力女神!
美食节过后,苏棪棪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一件大事情顺利落幕!
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很多锻炼。
别的不说,再给她一个活动,她依旧能办的漂漂亮亮!
院系上对于她的表现,非常满意,给了她直博的机会。
苏棪棪表示感谢,同时希望院系上,给她一些时间,让她认真的考虑一下。
院系的教授们,对苏棪棪的印象都很好。
几个博导,更是巴不得,现在就从闵教授手里抢人。
几人都对苏棪棪伸出橄榄枝,承诺:
只要苏棪棪有读博的想法,随时可以联系他们。
闵教授知道这个消息后,大骂几个博导不做人。
居然敢撬她的墙角!
闵教授立刻上报了院系领导,要求自己也要做博导。
她资历高。论文也多,以往是自己不想做博导,怕麻烦。
现在主动申请,很难说是不是要和其他博导打擂台。
教授们闹得一阵鸡飞狗跳。
【滴,宿主勇敢挑战极限,完成美食节的活动。
获得爱慕之心130枚,钦佩之心210枚,奖励论文大补药。
该药物可以大大提升宿主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有效期为5年,希望宿主妥善使用,再接再厉。】
第30章
美食节结束,苏棪棪开始投身于骑马的训练,和闵教授的国家课题中。
现在研三的师兄师姐,不是在实习,就是在完成毕业论文。
挑大梁的就是研二的苏棪棪、高飞荣。
高飞荣果然没有辜负苏棪棪的嘱托。
他按照苏棪棪给的文献库,把闵教授的几个课题,分成了十几个小方向。
每个方向都做了文献综述。
苏棪棪有了论文大补药之后,写论文有如神助。
本来她的科研能力就不差,现在更是能一眼看出,论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苏棪棪动手修改了,高飞荣所有的文献综述,补充了一些国外的最新文献。
然后形成的十几篇小论文,开始挂名投稿到各大期刊中。
不过这次,是闵教授做一作,苏棪棪和高飞荣二作,其他人都挂的三作。
所有人对苏棪棪的处理,没有异议。
苏棪棪修改之后的文献综述,看起来比高飞荣的专业了许多。
高飞荣的英文不太好,国外的文献几乎没有涉猎。
导致写出的文献综述,只能考虑国内的普刊。
有了苏棪棪的修改,文献综述的含金量,一下被大大提高。
苏棪棪投了5篇核心,5篇普刊。
最后全中!!
这一下,把闵教授和团队的所有人都震住了。
一口气,闵教授在华清大学的简历上,瞬间更新了十几篇论文成果。
这也就保证闵教授在教育系,心理学专业雷打不动的老大地位。
走在其他博导的面前,闵教授忍不住的得瑟!
知道这是苏棪棪的功劳之后,闵教授大方的给每个人论功行赏,发了酬劳。
苏棪棪的,是最多的。
但苏棪棪私下拒绝了多的那份,最后拿了和高飞荣一样的份额。
”不患寡,而患不均!”她认真的对闵教授说道。
这份心性,让闵教授更喜欢她了。
由于苏棪棪对期刊的把握和熟悉度,让这次闵教授的团队一下多了十几篇研究成果。
导致几乎团队的每个人,都可以说有了科研成果。
大家对于闵教授更重视苏棪棪这件事,完全支持。
毕竟,一个金光闪闪的大腿,就在自己身边,不抱白不抱。
没看到,隔壁,程教授的团队看他们,看的眼睛都冒绿光了吗?
研一的师弟师妹在苏棪棪的带领下,成长的很快。
靳师妹以苏棪棪为偶像,自己也很快的发了几篇普刊论文。
王师弟经常和苏棪棪探讨,关于心理咨询的专业书籍,很快也在心理咨询方向上,崭露头角。
苏棪棪成了闵教授团队里,当之无愧的大师姐。
她自己,除了完成闵教授的课题以外,想起了上次在西南地区做的数据。
数据还没有完全使用完。
1000多份问卷,多的是数据。
她自己一遍一遍的,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新的数据分析方法,都尽力尝试,实验。
很快,第三篇、第四篇sci成功发表,一篇一区,一篇二区。
同时苏棪棪还中了一篇会议论文,影响因子巨高。
这个成果,再一次让院系的博导们心头火热。
这个成绩,博士毕业都绰绰有余了。
可是,苏棪棪还是没有联系任何博导。
她只是专心的学习,看文献,写论文,做课题,带师弟师妹。
平时周末的时间,就去赛马训练。
关于读博的问题,苏棪棪觉得,自己还要再想一想。
毕竟是个需要再次投入几年时间的大事情。
文献综述搞定之后,课题算是开了个好头。
接下来就不断地的确认问题,提出假设,用各种方式来验证假设的问题了。
国家级课题的时间很长,最短的也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一个课题不可能只出一篇论文。
所以,苏棪棪和高飞荣沟通之后,计划如下:
每个课题至少5-10篇论文成果。
其中1篇是文献综述
1篇是关于国内外以往研究的元分析。
剩下的论文全靠数据来支撑。
每个课题可以分出很多小方向,一个方向就可以通过问卷或者实验的方法,获得许多数据。
这样5-10篇论文,很快就能凑齐。
一开始,研一的靳师妹和王师弟,还有点不太适应。
苏棪棪语重心长的给两人开了个会,告诉她们,关于自己摸索出的科研规律。
其他人,苏棪棪或许不知道。
但对于自己的摸索来说,做科研就是这样,不要想着,一来就搞个大新闻,而是要徐徐图之。
每个课题,也不可能篇篇都是核心或者sci,需要低、中、高段的论文一起来。
每篇论文只要写出来,就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不要光看着核心和sci,而忽略普刊。
要把自己能撰写出来的所有成果,都尽量的变成能发表出来的论文。
变成自己的科研成果。
论文的质量很重要,数量也很重要。
这种全能包围式的打法,是苏棪棪自己独创的秘籍。
对于她来说,还是很好用的。
很多人,写着写着,就从扑街变成大神。
同样,论文写着写着,也就会从普刊变成sci。
高飞荣也有所感悟。
来了华清大学之后,他也接触了不少的研究生,很多动辄就以Cns,sci作为自己的目标。
目标太大,实力不够。
到最后,连一篇普刊都没有。
苏棪棪这种做法,很容易凑出数量。
在有了数量的基础上,再筛选出有质量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期刊投稿。
的确速度要快很多。
高飞荣发现,苏棪棪拥有的不单单是勤奋,她还很会找方法.
可以说会用尽一切方法,达成自己的那个目标。
这让他稍微窥到了一点,苏棪棪能这么成功的秘诀。
有了明确的论文数量和质量的目标,有了完成这个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苏棪棪和高飞荣,带着研一的师弟师妹,科研的速度很快。
几个人分工合作,高飞荣负责文字撰写,实验设计和问卷的修改。
王师弟负责打印问卷,运输问卷。
如果是采用实验的方法,王师弟还会招募被试,来参与实验,确保实验的有序进行。
靳师妹负责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回收实验的数据。
苏棪棪负责处理数据,做图表。
并且苏棪棪和高飞荣一起,会完成每篇论文最后的撰写和投稿。
在这样的分工合作之下,第一个国家课题的论文目标,很快达成。
闵教授看到邮件里一连串成果的时候,还是惊讶了一下。
苏棪棪这种协调能力、领导能力,足够做个小导师了。
闵教授毫不怀疑,现在把苏棪棪随便扔到那个犄角旮旯里去,她还是会写出漂亮的论文。
这就是她的实力!
有了第一个课题的顺利结题,苏棪棪带领的团队,第二次就轻车熟路多了。
第31章
很快,研一的靳师妹和王师弟,就能独当一面。
苏棪棪有意的让两位师弟师妹,参与了一下数据的处理,三线表的制作。
并且耐心的开了几次小灶,教他们一些处理数据的办法。
对于心理学的论文来说,没有数据支撑,一切的假设都无法得到验证,像是空中楼阁。
所以,数据一定要采集。
采集后的数据,怎么处理又是一个大学问。
处理得好,也许会发现自己意想不到的一些关系。
处理的不好,很多细节就会忽略。
科研上,容不得一点忽略。
哪怕只是一点点没有发现的细节,有可能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很多团队,就是不断地探索数据处理的各种方法,力争把研究得来的数据更充分的利用。
心理学学术会议的时候,苏棪棪听了很多场这样的汇报。
可以说,在闵教授团队中,除了现在研三的师兄师姐。
只有她,对于前沿的数据处理最为清楚。
有了苏棪棪的补课,研一的两位师弟师妹上手很快。
尤其是靳师妹,几乎是第二个苏棪棪。
动作快,又勤奋,又自律。
除了专业课的基础比不上苏棪棪以外,好学的那股劲,倒是像了十成十。
两位研一的师弟师妹,在苏棪棪的带领下,科研技能突飞猛进。
第二个课题,在11月中旬,也顺利结束。
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2个国家级的课题。
成果还非常漂亮亮眼。
闵教授对苏棪棪更是满意了几分,索性后面的组会都让苏棪棪来主持。
这个决定一开始让很多教授团队不能理解。
一个研二的学生,怎么能够代替导师,开展组会?
闵教授放养的也太过分了吧!
不过他们很快闭嘴了!
76/90 首页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