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很让人心寒。
不过皇帝当然不会把这种寒心和难受表现出来。或者说,他只会用另外一种情绪表现出来。
那就是愤怒。
皇帝震怒,准备同时处置三个儿子,首当其冲的就是挑起这场怒火的四皇子了。
他稍微酝酿了一点儿情绪,正准备发难,就在这个时候,袁春看着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便忽然开口,开始了她的表演。
四皇子的人设是个沉默的羔羊——反正他就是老实巴交,什么都不会说、只知道做事儿的傻乎乎的人设。
但是身为准四皇子侧妃的袁春,却可以不用如此。
刚刚进门的时候,被皇帝直接问话,袁春身为臣下又是小辈儿,自然不好当场顶撞、贸然发言。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她发言就很合适了——都要被治罪了还不吭声,那可真是傻子了。
只是四皇子一贯都是个闷罐子,而且也没有第一时间回答皇帝的问话,到了这个时候再说,那效果就不好了。必须得继续保持人设,什么话都不说才行。
好在他完全具备这个条件。
袁春就是他最好的辅助和补充。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就是袁春要出马的时候了——还有什么比实在看不下去未来夫君受委屈,终于决定不顾礼法规矩直言进谏的准四皇子妃说的话,更有力量呢?
如果有,那就是其他靠谱第三方证人的证词了。
而这,也并不是没有。
至少说,对皇帝来说,他想要有就有,想什么时候有,就什么时候有。
江南可不是只有袁春和四皇子两个人的江南。那么多官员都在,他们有没有结党营私,是不是在收买人心,只要稍微找几个人问问就知道。
就算真的有,那这么短的时间里,他们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收买了,如果真的是那样,其实反倒说明四皇子能力卓绝,很会掌控人心——而这,不就正是皇帝梦寐以求的完美皇位继承人最需要的特质吗?
那还要什么自行车!
袁春义愤填膺、慷慨陈词了一番,替四皇子和自己大喊冤枉之余,又隐晦提到了这一点,皇帝自然秒懂。
皇帝看着袁春,惊讶于她的思维敏捷、口齿伶俐之余,不知怎么又想到这丫头的身份和心性,忽然就失去了追究这事儿的兴致。
他摆了摆手,直接结束了这场闹剧,表面上看是气到爆炸,心里却已经有了数。
被继皇后死命劝下来不要当场发作之后,他就直接让几个皇子包括太子都滚回自己的地方去,这事儿年后再议。
虽然说这是个不是结果的结果,但是也到底还是个结果。
袁春猜想他可能要修书去扬州问林如海四皇子的情况,甚至也还可能会给金陵的甄应嘉去信——江南那么重要的地方,不可能只会有一处眼线。
好在,不管多少处眼线,都会得出同一个结论——四皇子和四皇子妃创建了杏林医苑,是为了解决当地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他们都感觉这并不是出自私心,因着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去过那个占地庞大的医苑,都看过了现场施舍药品、免费看病的盛况。
若真是只为了沽名钓誉,那四皇子根本犯不上做到这个份上。
这杏林医苑占地极广,虽然开始动工建设也不过就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看这规模,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钱。
有这个实力,哪个皇子不悄悄招兵买马,扩张自己的实力。偏偏就这个四皇子,真的是一门心思搞建设。
基本上所有到过扬州的人都看到过四皇子心无旁骛地对着设计图纸查看新修建的药楼,或者是新栽种的草药的模样。钱的问题暂时不说,那至少这时间上的投入是足够了的。
四皇子每日花那么长的时间在这草药园子里,不说谋反了,那是得连吃饭睡觉都得挤时间做了。
每个暗探汇报的情况都差不多,也都是如出一辙地没有发现异常。再加上皇帝老爷子现在虽然年纪大了,时不时地有些发疯行为,但是清醒的时候毕竟居多。
这种时候,他还是很明白的。
老四本来就没有什么野心,也未必有这个心眼儿主动干收买民心的事儿。那个贾家的丫头倒是有可能,不过这原本也是皇帝把袁春指婚给四皇子的原因。
在他看来,夫妻之间,从来都是互补比相似更好,更般配。
这老四两口子恐怕就正是如此了。
若真是如此,那倒也不算白瞎了他亲自给他们俩指婚。
皇帝收集了一番信息之后,对四皇子和袁春的怀疑大大减轻——或者并不是什么收买人心,只是普通做点儿好事儿呢。
老四这孩子真是宅心仁厚,堪当大任啊……
皇帝愈发感觉老怀欣慰,然后他就立刻借着快要过年的机会安排了几个皇子携家眷入宫参加宫宴。
虽然说只是个例行的年节活动,但也算是个和平信号了——表示四皇子那私自结党营私的罪名,这才算暂时完事儿。
如果说到了这个时候,皇帝对四皇子还心存些疑虑。那等年后巡盐御史林如海到了京城,将四皇子的这些事儿如实上达天听的时候,皇帝心里最后那点儿芥蒂也消失不见了。
林如海年初的时候才进过京述过职,原本不该这么快又来。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
这个例外就是皇帝忽如其来的心血来潮了。
就在吃完了年前这顿家宴之后,不知道是不是被众位皇子和继皇后们竭力配合做出来的其乐融融的气氛所感动,老皇帝忽然做了一个决定。
他决定把在扬州呆了十来年的、政绩十分出色的巡盐御史林如海,调回京中担任官职。
照旧还在兰台寺,不过官职却升了一级。加上外放京官儿回京的旧历规则,皇帝特意让林如海开春暖和了出发,二月十六再正式入职。
这消息一传出来,最高兴的就是贾母了。
老太太当天就高兴得多吃了一碗饭,看起来竟似比袁春回来的时候还高兴。
不过这也难免,她同贾敏本来就是亲生的两母女,又是这么十几年都没见了,实在是想念非常。
现在知道女儿要跟着升任京官的女婿一道儿回京,也算是个衣锦还乡的意思,那简直高兴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特别是算算时间,她们若是提前几天到了京城的话,还能赶上给小黛玉过一个周岁生日——这不是赶巧了么?实在是万分美好。
圣旨一下,贾敏林如海两口子也不敢怠慢,一边儿抓紧交接工作,一边儿忙活着收拾东西,估计不管怎么样,这个年是过不好了。
元宵佳节过去,林家的东西也差不多收拾好了。
按照贾敏给袁春写的信来看,她们正月十六就启了程,开始往京城走,一路上也都是顺风顺水,没有遇到什么波折,二月初十便就到达了京城。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太困了,今天晚了,准备明天更新的时候修一下这章。小修了一下,嘿嘿嘿。
第93章 093 一品红
袁春早早就接到了贾敏的家书,便就是林家的船从扬州到京城这一路上,她跟贾敏也没少了书信往来,故此袁春对于她们到达的准确时间十分清楚,早就安排好了接人的事宜。
贾母自然要亲自出去迎接贾敏她们一家子的。老太太从接到这个消息开始,就一直盼着这一天,不亲自去根本无法表达她的激动心情。
身为婆母的老太太都去了,作为儿媳妇的邢夫人、王夫人自然也得陪着去,不然那不是不孝么。
荣国府已经出动了如此豪华的阵容,隔壁宁国府的大太太,贾敬的老婆胡氏也坐不住了。
她表示“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这种迎接贾家姑爷姑奶奶衣锦还乡的大事儿她也不能缺席,所以即便她还拖着病体,也要参加。
胡氏既然要去,她的儿媳妇、贾珍的老婆尤氏也就不得不去了。
于是等到二月初十日,这个堪称盛大的迎客的队伍就浩浩荡荡地从宁国府、荣国府大门出发,一路行进到了运河渡口,早早就等到那里了。
有袁春亲自坐镇,一切都非常顺利,只是快到地方的时候,袁春却忽然见到周福全飞快跑过来传话。
这小太监一见面就对着袁春行了个大礼“请元主子安”,然后就小声报信,说的是“咱们爷跟着就到”。
袁春摆了摆手表示自己知道了,心中却不免叹息了一声,暗道怎么连他都要来呢,这可真的算是“举家出动”了。
而且这位四殿下,虽然说是跟她有婚约的,但到底是主子,忽然跑到这种她们贾家家族活动上来,总感觉不大对劲儿。
加上他们之前不是已经商量好了在京城里的策略么,怎么这人还没事儿就往前凑呢?
总不会是为了继续树立那个跟她“深情相爱”的人设吧?
这简直都有点儿不像他了。
难道没有什么别的大事儿可以做了吗?
袁春越想越觉得不对,甚至有点儿无语,不过等到她真的见到四皇子的时候,却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了。
因为几乎是在看到四皇子的第一眼,袁春就知道他有事要跟她说,故此才特意借着迎接贾府姑爷林如海、姑奶奶贾敏的机会,跑来找她的。
自从上次宫宴到现在,他们俩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一来这是皇帝的意思——虽然年前那一次宫宴算是皇家家宴,但是考虑到参加的人都是什么人,这顿“普通家宴”跟鸿门宴其实也差不多。
席间的刀光剑影就不细说,实在是比在扬州城被暗杀的时候更危险——被人时时刻刻盯着等着揪出错处上来撕咬的感觉实在太差了。还防不胜防,就非常难受了属于是。
不说袁春了,连四皇子都感觉有点儿吃力,还好他们两个朝夕相处大半年,早就练就了非同一般的默契,谁掉链子了,另一个立刻顶上去,如此互相扶持,总算是平安吃完了这顿饭。
皇帝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故此他直接就拿袁春跟四皇子的婚约做起了文章。
原本,按照正常流程,袁春过了年就满了十五岁,该办及笄礼了。
然而民间俗礼,大年初一这种特殊的日子一般不行笄礼,故此袁春就不能在她十五岁生日正日子办这个及笄礼了。
不过正好可以在三月初三上巳节办。
这也是原本袁春还在扬州的时候,她姑母贾敏给她选的日子。回到了京城,贾母和王夫人也同样给她选了这一天。
女子办了及笄礼,就可以嫁人了。
三月份适宜嫁娶的日子很多,再不济四月五月六月也不少,皇帝本可以让钦天监选一个好日子,让袁春尽快嫁入四皇子府的。
但是他没有。
不知道是因为太子和八皇子拼命给四皇子和袁春上眼药到底是在这位皇帝老爷子心里留下了些印记,还是因着他又忽然发疯,有了什么其他的奇思妙想。
反正他就跟失忆了一样,根本就没有提这事儿。
合着之前那么多人,包括太子和八皇子他们都把袁春跟四皇子当成一家子看待,到了皇帝这儿,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他就跟忘了袁春跟四皇子这婚还是他亲自指的一样,一个字儿都没有提。
不但没提,还在继皇后试图把这事儿提出来揽在她自己身上的时候发了火,来了句“急什么,扬州的事儿还没了,其余的事儿,一概延后”。
一句话,就定了乾坤。
只要他不点头,袁春跟四皇子不要说大婚了,就是见面也得少见——谁知道他又要抽什么疯,这种风口浪尖的时候,还是低调点儿好。
二来则是,四皇子一回来就被皇帝扔回工部继续卖苦力去了——老爷子的原话是,“不是喜欢搞工程么?那就去工部好好给朕搞”。
话里话外,就还是不待见四皇子的意思了。
对此,袁春和四皇子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太子和八皇子也不是傻子。
这种明着嫌弃,暗地里保护的姿态,让他们两派人马愈发忌惮了起来——莫非父皇有意把皇位传给老四?
不过再看皇帝对其他几个年纪小些的皇子,特别是十二皇子也很重视,他们俩又有点儿不能确定起来。
好像这么一来,又不太像。特别是太子,总觉得这是老爷子故意对别的儿子好来刺激他呢。
皇帝老爷子深谙兵法精髓,玩儿起兵不厌诈来是十分熟练。不过也因为这样,群臣们愈发不知所措,倒是把那结党营私的风气给刹住了不少。
但是同时,四皇子也忙到飞起,实在是没有什么时间来找袁春了。
至于结党营私,那也更加是不能够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袁春感觉她跟四皇子最好暂时不要见面,四皇子跟继皇后那边儿也是这个意思。
被皇帝连续怼了几次之后,继皇后也彻底看清楚了这位皇帝老爷子的真正心意。
果然这个皇位到底给谁,他还是没有做好决定。
太子虽然很是让他失望,但是到底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最爱的儿子。
八皇子的才能不输太子,就是根基不稳,加上心性也不是他喜欢的,基本上是出局的状态。
四皇子介于他们两个之间,倒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这孩子太低调了,之前一直都不受皇帝重视,让他骤然间接受这个儿子很优秀,还是在他根本就没有管过的情况下成长成了他最欣赏的模样,一时间还是很困难的。
毕竟皇帝有多爱面子,继皇后比谁都知道。
如此,就只能暂时委屈四皇子还有元春了——可惜了,他们俩都是好孩子,堪称人中龙凤,原本不该承受这种事儿的。
但是,能怎么办呢?
谁叫他们摊上这样的父皇,只能选择原谅了,还能不要了咋地。
继皇后是后宫里少有的明白人,她为此还专门找了袁春和四皇子谈心——当然不是同时,是分开的。
皇帝的脾气愈发古怪,她自然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去触这个霉头。若论明哲保身、察言观色的能力,没有人能比得过继皇后。
她既然已经做了对自己最好的选择,准备全力支持四皇子,于是袁春和四皇子就分别得到了她温柔的关怀。
说是如此,其实实质上不过也就是一次情报交换,还有互相鼓劲儿罢了。
有继皇后在宫中坐镇,四皇子和袁春自然可以放心做自己的事儿去。四皇子只需要继续维持他那老实低调的人设,继续去工部做苦力。
而袁春这里则更加简单,只需要做一条安静的咸鱼便好。
皇帝要的不是表现,而是低调。
袁春跟四皇子越是不惹事,对他的那些疯狂试探逆来顺受,那四皇子成功登基的系数就越高。
反之,太子和八皇子因为搞不懂他们的深浅肯定会来继续试探。
这么一来,皇帝老爷子必然会愈加厌恶他们——虽然说起来太过简单,但是这事儿的本质的确如此。
66/78 首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