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葛家有女挣钱忙——甯小初【完结】

时间:2024-07-03 14:37:31  作者:甯小初【完结】
  其他人,还能找谁?
  这时,晴宝来报说,有一个奇怪的人来找她,对方没说名字,只说是一位故人。
  故人???她在这地方哪里来的故人?想着对方就一个人,自己这边这么多人呢,她就大着胆子去见了。
  夏九远远看着这人的身形就有些熟悉,只是,实在想不起来这个人是谁。等她看到对方的容貌时,她十分肯定,自己没有见过这张脸。
  “你到底是谁?要是不说的话,我立马把你赶出去!”夏九很凶地说。
  她身后的纪卓立即戒备起来,只要对方有任何危险举动,他就立即出手。
  “你手上的指环还在么?”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左手在右手食指指节处指了指。神态自若,一点都不害怕,似乎是断定了夏九不会伤害他。
  夏九右手食指上戴着一个指环,是在宫里的时候南宫福锦给她防身用的。后来事情多,南宫福锦一直没有收回去,直到……
  记得南宫福锦给她指环的时候没有旁人在场!事后她也没可以提过指环的事情,只有给指环补过一次药剂的秋雨知道这个。
  这人的身形很南宫福锦有点像,但脸和声音都明显不是。更何况,南宫福锦已经死了,刑部和大理寺都去看过确实是他。
  夏九皱眉问:“你到底是谁?你怎么知道指环的事?”
  “给你指环的时候只有你我在场,你说我是谁?”那人一副嫌弃夏九笨的样子。
  这神情这语气——
  夏九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然后围着他转了好几圈,问:“到底怎么回事?”
第486章 送上门的人才
  南宫福锦,不,南一诺自顾自地坐下来,调整了一个舒适的坐姿,说:“如你所见,我还活着。”
  “你诈死!那天的刺杀是你自导自演的?”夏九屏退了伺候的人,只留下纪卓时才问出口。
  “刺杀是真,火烧也是真。”南一诺似乎不愿意回忆当时的情形,可他还是跟夏九说了,“当时确实有人潜入我家杀我,我功夫不济,身受重伤,是先皇给我的影卫救了我。我的声音是当时吸入了浓烟所致,容貌么,自然是易容的。”
  “我知道太多皇室的秘密,尤其接触了翟相爷的那封信,他怎么可能容许我活!所以,出宫之后我就想好了诈死这条路。没想到,我还没机会实施计划,他的人就杀上门来。在大火中,我知道是实施计划的好时机,就趁机偷梁换柱。可惜,最终还是连累了家人。”
  “活着就好,好死不如赖活着。”夏九开心地说。她知道,事情的经过不会像他现在说的这般简单,稍有差池就不能安然脱身。更何况,他的家人是真的被牵连致死,只剩下他一人了。
  “对了,阿柒,出来吧。”南一诺对着房梁叫了一声,随后,一个高大的身影就出现在了房子里。
  纪卓看着阿柒,眉头紧锁。他早就在这里了,可是他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
  “阿柒原本是先皇给你的影卫。可子安救我的时候受了重伤,无法继续任务,只好让阿柒替他继续完成任务。所以……也幸好你安然无恙。”南一诺看了看夏九,笑着说。
  阿柒郑重地向夏九行了一礼,说:“当时情况紧急,且判断保护南公子的任务更加重要,故而更换保护对象。为了弥补您,我愿意指导那小子武功。”
  他们知道夏九遇刺的事情,当时他们还躲在城内养伤。事后,他们了解了一下当时的情况,加上一两日的近距离观察,很容易发现纪卓是个习武的好苗子,而且基础相当好。
  “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纪卓只稍微一愣,立即跪在阿柒面前行了一个大礼。他早就听说过皇帝的影卫十分厉害,今天不但见到了,对方还愿意指点他,这样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阿柒本没有收徒的意思,不过看纪卓顺眼,收也就收了。
  “所以,你要留在芦山城?”夏九两眼放光地问。
  南一诺被看得有点害怕,反问:“你打什么主意?”
  “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与其躲躲藏藏,不如大大方方走于人前!所以,做本郡主的长使,替我打理芦山城吧!”夏九眼巴巴地看着南一诺,“这里虽然距离京城不远,可京城过来的人到底是少数,跟你熟悉的人更少,对吧?就算他们来了,你的相貌和声音都有变化,谁有证据证明你就是南宫福锦?再说,成为长使之后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芦山城的情况,有什么人来,会不会有危险什么的,不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
  “十分大胆的想法!”南一诺确实有在芦山城藏身的想法,但没想过是以这样的方式。
  片刻的思考过后,南一诺就答应了下来。不过,两人的际遇等等需要编造一个合理的故事,避免因为她身边突然出现生人而惹人怀疑。毕竟,彦霖公子等人对夏九是蛮关心的,突如其来的人容易引起他们的警觉。
第487章 了解芦山城
  接下来,夏九在芦山城各处张贴了招聘郡主长使的公告,让希望参加的人员在某年某月某日巳时到城主府门口参加考核。
  这个日期实在五日后,正常来说,从芦山城得了消息传递到京城再过来的话是来不及的。不过,如果是飞鸽传书或者快马加鞭的话,能够赶得上。
  换句话说,如果到时候出现了夏九相熟的人,就可以肯定芦山城里有京城的探子!
  幸好南一诺是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否则,这么玩儿万一出个能人就不好收场了。
  这几日,丁小勇雇人在城主府主楼附近除草以及做基本的打扫。房策跟着秋雨天天往山里跑。夏九带着纪卓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逛着。
  芦山城或许曾经辉煌过,但现在只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地方,连真正意义上的商人都很少,经济估计还比不上一个好一点的县城。
  有老人说,他们小时候城里还是很热闹的,这些年,人越来越少了。
  夏九总结了一下芦山城现在的情况:芦山城的大部分地方都处于半山腰,道路年久失修,交通不便;城区内外只有两家小私塾,教育条件太差;总人口不多,尤其是青年劳动力不足;区域内没有特色的农产品或者可以形成规模的工艺。
  说这里穷吧,这里土壤肥沃,农作物都生长得不错,这里的人极少有挨饿的。只是这里的人都不算勤快,荒地很多。
  依照芦山城的自然资源来说,可以考虑大量种植粮食或者草药,打造成农业大城。而在人口就是生产力的年代,首先得解决人口问题。
  想解决人口问题,则需要解决水源问题。
  老城区内原本有两条比较大的溪流,是城区的主要水源,现在两条溪流都没有水,里面的居民为了方便不得不外迁。
  带着诸多疑问,夏九主动找了石玉宏。
  石玉宏一到就说:“我知道郡主殿下肯定要找我,原以为会是定下长使的人选之后,没想到殿下怎么早就来了。”
  “你能猜到我来,那你能猜到我想问什么么?”夏九突然对这个人有了一丝好奇。
  石县令清了清嗓子,说:“芦山城的整体规模比县城大很多,按照正常的人员配置,至少会有一名单独的县令进行管理。这里的上上一任县令是本地人,七十多岁在任上走的,他的孙子就是现在的高书吏。上一任县令是京城那边委派的一位新科进士,据说是二甲十分靠前的名次。他曾经豪言壮志,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想要这里重新辉煌起来,而现实是,大量的居民因为适应不了他的管理方式而搬离,导致这里的人越来越少。”
  “一年半后,他主动提了辞呈,人走也就算了,还留下了一个大窟窿,补都补不平。去看过县衙么?那里但凡可以挪动的东西都被搬走了,一个正经办公的地方都没有。后来,还曾派过一个县令来,一看那县衙,直接落荒而逃!你知道么,那窟窿补了又补,到现在还没补完,那些个书吏和捕快的俸禄还欠着一年多。”
  夏九以为人口少纯属自然变迁,没想到还有人为因素。那县衙,她自然是去看过的,那破落且无人的情况让她以为县衙搬迁了,没想到就是那堆废墟。
  又听石县令说了一些事儿,越听越觉得这个地方想发展起来,难!很难!非常难!
第488章 了解芦山城(二)
  见石县令迟迟没有讲起城内两条溪流的事情,夏九直接问:“石县令可知道那两条溪流的情况?”
  “两条溪流都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据芦山城城志记载,西安泉于五十多面前干枯,东宁溪则是在三十多年前干枯的。上任县令曾经想要复通这两处溪流,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惜,始终没有成功。”
  “有当时复通工程的施工记录么?”夏九问。如果有,至少可以看看当时的情况,为什么当时不能复通,再去查情况会比什么都没有强太多。
  石县令遗憾地摇头,解释道:“据说当时一时之间没人接手,是封了档案直接送到州府的。那些资料不属于必须转交的部分,存放在这里的衙门,后来出了那么大的乱子,资料自然就没有了。”
  另外,石县令还说起了一个情况:“我刚才漏说了,前几年有灾荒的时候,四处都有难民、流民,芦山城当然也有,只不过那会儿这里没人管,所以没做统计什么的。我接手之后,没钱又没人,还忙得不得了,也就拖着没办。不过您放心,至少我在任期间,这里没出过流民伤人案,估摸着留下来的,都是可怜人。”
  说了几句具体情况,紧接着强调:“不过,先皇驾崩前有下令追捕出逃的官奴。这个命令一直没有撤回,还要求每月汇报情况,这事儿您得记一下,要是真有逃跑的官奴混在难民里头就麻烦了。”
  这命令能够和当初宫里的事情联系起来,现在还没有撤销,说明人还没有抓到。看来,和平的表象下依然隐藏着风险。
  另外,原本想着房策对自己的庄子比较熟悉,想让他去各个庄子上找些人来,眼下查得紧,还是不让他随便出门的好。
  夏九想了想,说:“反正这芦山城现在也没什么人,要是那些难民真的无处可去,留下来也未尝不可。”
  “确无不可,不过,安置流民有章程,郡主殿下还需按章办事才可。”石县令见夏九年纪小,在长使一事上又看出她无可靠的有朝堂背景的长辈帮衬,忍不住提醒了一下。
  石县令既然提到了,夏九就顺势好好请教了一下。
  一番交流下来,夏九发现石玉宏看起来冷淡,其实心肠挺好,为人处世中规中矩,踏实实在,是个好官。
  转眼就到了应聘者集中考核的日子。一大清早,夏九就见到了严裕逊、严裕远两兄弟,两人居然相互不知道对方要来,是在宅子里遇上了才知道。
  严裕逊看到严裕远就指责他胡闹,说他不该擅离职守。而严裕远反驳说,这是他正常的假期,只不过是担心夏九一个人应付不来,过来看看而已!
  简单的对话足以说明严裕逊是受托而来,至于是谁的托,夏九并不关心,横竖就是那两个人。
  参加的人员主要是本地和周围县城里的十几位举人,京城特地赶过来的两个人,南一诺以及流民中的一名男子。
  郡主府长使是朝廷认可的官员,一般来说需要举人以上的人方可授予,但它是属于郡主府的,最终的决定权自然在郡主手上,没有功名的未必就不能做这个官。而夏九并没有在招聘公告上对这一情况做出要求,那位流民自认为自己有能力可以胜任,坚持报名。
  夏九并没有拒绝,因为参加的人员越杂,对南一诺的身份就越是有掩护作用。只不过,这个口子一开,人群中不少秀才,甚至童生都跃跃欲试。而夏九则是来着不拒。
  后果是,登记完所有人员,一数,居然有四十多人。
第489章 长使选拔
  除了草的城主府院子空空荡荡,足够容纳百人,可夏九她们完全没想到参与这有这么多,桌椅和笔墨纸砚,她们只准备了十套。不得已,临时改变了一下选拔的规则。
  当场制作了与参与者人数相同的签,让所有人抽签决定参与的顺序,并做好登记。在这个时间,夏九默写了一篇《管子·轻重》中对于农业生产的论述,不算长,约三百多字。
  第一场的规则如下:参与者按照签的顺序一次上前,准备就绪后点燃一炷香,参与者需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记住纸上的内容并到座位上默写下来。第一位到座位上默写时,第二位上前看题,依次往复。当参与者的那一炷香燃毕,这一场考核结束。结束后,字迹工整、清晰可辨,默写下一半以上准确内容的可进入下一轮,否则淘汰。
  这一场考验的是记忆力,当然,事先有看过这一篇的人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比如南一诺,夏九前天送了这本书给他,这篇是折角的几篇中的一篇。再比如,有一位举人看到文就忍不住笑了几声,看了没一会儿就去默写,显然是事先背诵过。
  比起科考,这第一轮有些简单了,一轮过后,余下二十七人。有举人功名的只淘汰了两位,其他的是后来临时报名的那些人。
  第二轮也不难,夏九早就准备好的题目,是一份模拟的账簿,能够计算出正确余额者可进入下一轮,否则淘汰。这一轮分了三组进行,虽说时间顺序有差异,可后面的两组不可能提前看到题目,也就与第一组进行的一样了。
  这个题目中有夏九设计的小小陷阱,如果不够细心仔细,很容易被误导,所以,这一轮淘汰了十二人,余十五人:南一诺、京城来的二人、流民、两名年轻的秀才,九名举人。
  这一轮结束,夏九吩咐人发放了午饭。是夏九带来的厨子们临时在城主府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搭的火,烧的两菜一汤,优先给参与者打了饭菜,多余的份分给了老幼,年轻人就分不到了。好在,没人抱怨,都各自回家吃饭去了。
  那位流民吃完饭巴巴地上前问:“若是今日不能选上长使,能否到郡主府做个长随?”
  夏九反问:“公子四肢健全满腹经纶,为什么会在这里做流民?”
  “诶,说来话长,说来话长,改日再说。”流民叹了口气,环顾了一下四周,没说出详情。
  是个有故事的人,夏九理解他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下说自己的私事,答复道:“虽说长使只有一人,但芦山城人才缺得紧,只要你德行无缺,才学够用,我自然愿意用你。”
  听到这样的答复,那人一下子精神了许多,干劲十足。
  休息过后,缺少的五张桌子也补齐了,第三轮开始了。第三轮有四个题目,时限是一个半时辰,提前完成可以提前交。
  题目是:现行课税制度、鼓励农业发展措施、芦山城可行的教育举措、流民安置相关条例。
  等待的时候,严裕逊过去偷看了一下题目,把夏九拉到一边说:“这次选的两个年轻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就算今日没选上长使,我也希望你能把人留下。”即使他不了解芦山城的现状也知道那四个问题都跟芦山城日后的规划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他带来的这两个,还是年轻了些。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