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葛家有女挣钱忙——甯小初【完结】

时间:2024-07-03 14:37:31  作者:甯小初【完结】
第199章 提前准备
  “不知道朱先生今天过来是为了什么事?”夏九直接问。
  再次来找这个小丫头,朱来志的心里也有些尴尬,他尽量客气的笑着说:“是这样,我们宜宾城南面有一个比较大的村庄,几乎全村的人都染了伤寒。有流言说这个村子的人得了瘟疫,闹得人心惶惶。徐知府知道这件事情后派了人过去,眼下就是少几位大夫。”
  见夏九没有往下接话的意思,朱来志只得自己说完,“早就听闻九趣工坊有自己的大夫,所以,想来借一借人。”
  这里头有误会,夏九必须先解释一下:“九趣工坊从来没有自己的大夫,不过是跟附近几家药铺的大夫签了契约,要求他们每月在固定的时间去九趣工坊给人瞧病罢了。”
  从而说明情况,“因为大家都是合作关系,所以这……我不能替他们做决定。”不是夏九不想帮忙,而是自己还没有这个能力揽下这样子的事。
  虽说今天无功而返,朱来志还是一脸笑意地离开。通过一直以来的接触,他知道夏九这个人,能帮忙的事会帮的爽快,不能帮忙的事会直接拒绝,不会有什么别的心思,这也是徐知府喜欢找她的原因。
  对夏九来说,朱来志虽然是来寻求帮助的,但也提供了一些信息。
  夏九转头下令:“吩咐下去:自接到通知起,不管是工坊、山庄、铺子、还是各地的庄子上的所有人员不得随意外出走动,不得随意收留外来人员。但凡有伤寒症状的人员必须在家接受医治。这是严令,违令者必将严惩!”
  夏九想了想补充道:“另外,九趣山庄暂停对外开放!什么时候开放另行通知。”
  九趣山庄关门一天的损失就挺大的,不过现在不是计较得失的时候。怕万一城里有了瘟疫的留言之后出什么乱子被波及。毕竟九趣山庄太大了,要是去的人太多,难有万全之策。
  严裕适得到消息之后没有质疑夏九的决定,只是说:“小九妹妹,咱们突然关门,不能没有个恰当的说辞。你说用什么理由合适?”
  没想到严裕适考虑得更周到了一些,夏九还在想理由,只听严裕适接着说,“九趣山庄的第一批房子是三年前建的,就说趁着现在去的人少,养护一下房子,换换园子里的景色吧。”
  “好。”夏九点头,“阿适哥哥,既然话说出去了,我们就真干吧。顺便把九趣工坊的房子也检查一下,该翻新、该加固的都一次性解决了。其他地方我也都吩咐下去检查一番。”
  严裕适猛点头:“我们族里最长寿的老人家说,她小时候有一年也是这个样子,到秋天了,还是忽冷忽热,然后那一年的冬天是罕见的寒冬。老太太九十多岁了,平时连人都记不清,没想到还记得这些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知道是真是假,那就当是真的。我们在吩咐庄子里面都多制一些炭火,各家铺子里的棉花、丝棉也都多准备一些,有备无患。用不着我们可以拉去北方卖。就算全亏了,这么点钱我们也亏得起。”夏九想到这样的天气确实反常的很,宁可多做一手准备也不想到时候措手不及。
第200章 瘟疫的流言
  不出三天,城里到处在传宜宾城南面的一个村庄发生瘟疫,已经死了很多很多人之类的。闹得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家做出了举家搬迁的准备。
  官府的人极力辟谣说只是大规模的伤寒之症,并不是瘟疫。但是收效甚微,反而有人说是官府掩盖事实。
  这个时候要是真的有一家人往外搬了,恐怕会一发不可收拾!到时候城内城外肯定会有大乱。
  夏九若是这个时候离开宜宾城,那误会可就大了。只能再缓一缓,看看情况再决定什么时候去京城。
  夏九不清楚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不过能约束她这边的人不随便传播谣言。但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她想到了找淳于先生寻求帮助。
  淳于先生在两天前知道了严家那位老人家说的话,就一头扎进了各种典籍、资料里。淳于先生向来严谨,不是夏九这般爱信就信,不信就当听故事的性格。
  夏九找到他时,他还在研读资料,不知道外面的流言蜚语。
  说明情况后,淳于先生正式地看着夏九问:“你怎么就知道这些只是流言,而不是事实呢?”
  夏九得意地一笑说:“官府从康安堂请走的大夫是治伤寒最厉害的那位,而不是曾经参加过瘟疫治疗的那一位。而且,官府借用了我的人去运物资,里面装的都是治伤寒的药材,没有治疗瘟疫的。”
  淳于先生点点头,接着问:“那你试着说说怎么解决这些流言。”
  “用一件大家更关心、更有传播力的事情去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夏九想到了现在舆论引导的那一套。
  “为什么不去解释?”淳于先生一边满意地笑着,一边问。
  夏九嘟嘴说:“官府不是天天在解释,我看着半点用都没有!反正说什么都没人相信,又何必去解释。”
  淳于先生笑着摇头,指了指一堆资料说:“帮忙找。”
  “哦。”夏九马上把身边的房策、姜梅、李小荷通通拖下水一起找。加上先生的学生们,打总十几个人找了一整天才把当年的记录找到。
  当年的县志、府志均有相应的记载,只是记录本来就少,加之年代久远,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只能大体知道有一年冬天下了大暴雪,造成了灾害。
  他们现在找到的是一本游记,里面对当年的事情记载的相对比较详细。而且这本游记是誊抄本,字迹清晰可辨。
  多方面的证据都可以佐证:秋季有过反常的冷热交替之后的那年冬天是个寒冬,并且会下很大的雪。
  淳于先生根据游记记载的内容编写了一曲朗朗上口的童谣,吩咐在场所有的人回去教孩子传唱。并且提醒周围的所有人加固房屋,多准备一些过冬的物资。
  这么做,一方面是向所有人示警,让大家更多注意到今年很可能来临的寒冬。另一方面,适用一件更为重要、紧迫的事情去抵消大家对瘟疫流言的关注。
  几天之后,康安堂前去村子里救治的大夫回来说:村子里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那边确实因为伤寒病死了几个人,但那边从来没有发生瘟疫。
  基于民众对康安堂的信任,心底的那些不安,算是被安抚了。
第201章 夏九的担心
  天气终于不再反复无常。宜宾城里的药物及时送达之后,城里的病患逐渐减少,大家的日子也都恢复了正常。
  然而这一波的影响还没有结束。近期,宜宾城附近的庄子上纷纷来报说,今年收成欠佳,收获的粮食质量远不如往年。
  夏九不懂农事,也知道地里种的庄稼大部分时候都要靠天吃饭。她没有半句责怪,只是让人预估一下产量和一直以来的用量,计算一下要从外头采购多少粮食。
  想到自己的庄子里,都请着经验丰富的人,其他的庄子、附近的农户恐怕要更加艰难一些。夏九吩咐下去说:“今年,不管外面的东西卖成什么价,百味轩往外卖的东西一律不准涨价。”
  罗彩平听到这道命令时还觉得有些奇怪:百味轩的东西一直都是比别家高上一点点的价格,从来就没有低过。别家要是涨上去一点百味轩肯定能卖得更高,怎么就不能涨价呢?
  即使心中有疑惑,罗彩平和百味轩的人还是老老实实执行了。
  眼看就要入冬了,往年这个时候已经下过一两场小雪。而今年只需要穿个薄袄就可以过日子。城里的人都说被那首童谣骗了,今年会是个暖冬,而不是寒冬。
  说这话的人打脸来得飞快。不过几天时间气温急转直下,连续下了三天的雪还没有停歇的迹象。
  积雪越来越厚,有些房屋即使经过了加固还是被压塌了。好在数量少,也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城里情况良好,周边的村庄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大雪压塌了房屋,致使很多人流离失所。
  宜宾城作为最近的城池,有许多难民逃难进城。他们有的沿街乞讨,有的开始偷、开始抢,宜宾城内的秩序乱了起来。
  在一批难民进城之后,官府封锁城门,严查人员进出,将那些难民拦在城外。包括城内的难民,也是抓到一个就往城外押送一个。
  不过官府并没有对他们进行驱赶,而是将他们安置在一处临时搭建的工棚里。那是为修建城墙的工人准备的住所,虽然简陋一些,好歹能遮风挡雨。
  另外,但凡年轻力壮的男子,当天只有干完了官兵安排的活才能去领取食物。其他的人每天可以领取一定量的食物,但那仅仅是不让人饿死,吃饱是不可能的。
  雪好不容易停了,过了没多久,又开始下。城外的难民越来越多,官府难以管理,更没有那么多的食物可以维持他们的生计。
  于是,徐知府召集城内的世家和各大商户商讨应对的政策。
  夏九还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会议,不过,严家有人参加。当时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严裕适回来就跟夏九讲了一些。
  让各家捐粮捐物这种惯例严裕适不过顺带一提。让夏九惊讶的是,周边几个城池都严禁难民进入,直接导致难民都往他们这里涌来。据说现在城外已经人满为患。
  现在徐知府要各家都腾出一块地方来安置难民。而且谁家安置的,谁家就得负责这些难民的衣食住行。
  这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但真正实施的时候恐怕有一些难度。
  不患寡而患不均。各家提供的条件不一,有好有坏,到时候谁去这家谁去那家,将会是一场不小的纷争。
  九趣工坊和九趣山庄都在城外。夏九现在担心的是,万一城外乱了起来,会不会波及工坊和山庄。
  要不是工坊和山庄的人实在太多,没有地方安置,夏九真想让他们都撤进城来。
第202章 天灾之下困难多
  夏九赶紧问严裕适外面的情况。她知道严家定有人在外面走动,消息比她会灵通很多。
  严裕适知道夏九担心什么,说:“你放心,九趣山庄高门大院,一般人不敢招惹。工坊那边多的是人高马大的汉子,哪里是饿得走不动路的难民能欺负得了的。外头的庄子难免有些损失,不过影响不大,人都好好的。”
  听了这话,夏九就放心了。
  这时,严裕适又说:“徐知府打得一手好算盘,想留着这些难民去建外围的城墙。”
  “建城墙的文书都办已经下来了?”夏九问。今年秋收之后本来是开工的好时机,只是朝廷的批文还没有下来,徐知府只好先建了工舍。
  “已经下来了,正好是下大雪的前一天送到了徐知府的手上。”严裕适听家里人说起过这事,毫不避讳的告诉了夏九。
  “我倒觉得这是个两全其美之策,而且不用等日后,眼下就能做不少事情。”夏九说,“而且徐知府最初立起来的规矩也很好,干活的才能有饱饭吃。”
  夏九转头问李生瑞:“阿瑞,仔细算算我们的工坊、山庄等等所有的地方还需要多少工人。”
  李生瑞笑着说:“管事们老早打了这些难民的主意,老早就把想要的人数报到我这儿来了。”
  呵呵,这都能盘算!严裕适没想到打难民主义的不是一两个,而是一群人。他对这样的做法有顾虑,便劝夏九:“到底不是知根知底的人。万一里面混了些身份不明的,日后做一些不当的事,是会连累你的。”
  夏九觉得认准人就好:“阿适哥哥,工坊在这三年里陆陆续续招了不少人,有城里的也有周围村上的。以后工坊还会越做越大,需要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在招人的时候好好把关,人来了以后仔细观察。只要人品无大错,能踏踏实实干活,其他的也不用要求什么。”
  接着,她转头吩咐李生瑞:“让管事们都准备一下,过几天去城外挑人。还有新人的住处必须提前安排好。”
  “是。”李生瑞得了吩咐就下去做事了。
  见严裕适还是一脸无奈,夏九笑着说:“他们现在是难民,那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天灾,可不是因为他们曾经做错过什么事,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觉得,与其让各家白白养活他们,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干活养活自己。只不过契约的时间短一些,到明年春耕前结束,以免误了明年的生计。”
  严裕适翻了个白眼说:“小九妹妹,这话你不是跟我说的,你是让我回去跟我五叔说的。又拿我当传话筒!”多次的经历已经让他明确知道了自己的作用。
  “那你传不传?!”夏九含笑反问。
  “传~”严裕适十分无奈地说,“走了,走了!现在就替你传话去。”
  夏九这边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她问刚刚进门的罗彩平:“我们的存粮还够不够?耽误在路上的那批粮食还安全吗?什么时候能送过来。”
  “姑娘,我正要说那批粮食呢!先是被大雪堵在了路上,后面遇到了一帮难民,被抢了大半,送回来的不足四分之一。官府又要捐粮捐物,那么点粮,只怕我们自己都不够吃。”罗彩平愤愤地说。
第203章 粮食的去向
  “怎么就不够吃了?我们不是一直有存粮么?”夏九紧张地问。
  “姑娘您忘啦!外头粮价长得飞快,百味轩一直不涨价,每天都是人满为患,有什么的供不上,都调剂了余粮过去应急。按百味轩的用量,过不了半个月就全没了。”
  “百味轩不是限量了么?”夏九记得,每人限购两份,每日总限量六百份。按照当初的余粮计算,应该可以支撑一个月左右,怎么只剩半个月了?
  “姑娘,没有限量,只需要三五天就能卖空了。”罗彩平叹了口气,“要不是严五公子搬走了一半的存粮,我们也不至于这般紧缺。”
  “严裕适搬走了一半的存粮?!这事我怎么不知道?!”夏九惊了。这种关键时期,那么大笔的粮食调动她绝对不会没有印象!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严裕适瞒着她做的!
  “啊?!原来姑娘您不知道啊!严五公子说您同意的呀!”罗彩平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懊恼不已。
  “那么大一批粮食就算我给出去也会写个条子让你们去办。你倒好,光凭他一句话就让他把粮食给运走了。真是一点规矩都不讲。”夏九正生气,说起话来就不客气。
  罗彩平立即认错,保证以后不敢再犯!
  “赶紧把严裕适给我追回来!”夏九一边让人去找严裕适,一边想着粮食的去向。严家素来有存粮,数量应当比葛家还多上不少,所以,这粮食肯定不是严家要的!
  严裕适除了跟她的合作,其他没有生意,他要这些粮食做什么呢?夏九想不出答案,只能等他回来由他自己来回答。
  “出什么事了?急着叫我回来。”严裕适怕夏九着急,几乎是跑回来的。
  看到严裕适紧张的样子,夏九心里的气就消了一半。可她还是绷着脸问:“阿适哥哥,那些粮食你拿去做什么用了。”
  严裕适没想到夏九知道了粮食的事情,慌乱了一阵之后,心虚地说:“小九妹妹,我,那个,这个事情吧,我本来想过段时间就把粮食还上,所以才没跟你说。你放心这个我一定还上。”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