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大梦三场【完结】

时间:2024-08-02 14:32:33  作者:大梦三场【完结】
  姜觅雪点头,神情从容:“我已经准备好了。”
  这下轮到陈让惊讶了:“真的?”
  他有点狐疑地道:“我这台词可都是英文的,你如果因为语言问题想要再加点准备时间,也不是不可以――”
  姜觅雪又重复了一遍:“我已经准备好了。”
  她的姿态和语气不卑不亢,但并不难让人感觉到掩藏在平静之下的自信――华人的风格往往是谦逊内敛的,姜觅雪的这种自信似乎颇有违这一点,但对陈让这样真正的顶级导演来说,你如果站在他面前,还表现得总说什么“我不行”,反而才会让他觉得不大看得起。
  听见姜觅雪都这样说了,陈让当然也不会硬要再给她多加准备时间,手一挥:“行,那你开始吧!”
  姜觅雪理了理脸颊边垂下的发丝,微微垂眸,再抬头时,她浑身的气质已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明明她仍然是坐在客厅沙发上的动作,但好像只是重新摆了一下腿,将垂下的长发拢在一边,外加改成双手交叠放在小腹前的姿势,这几个细微的改变放在一起,先前她那种清冷镇定的气韵霎时间变成了优雅婉约。
  在场的几个人都是行家,在姜觅雪这几个简单动作做出来时,眼睛便是一亮。
  ――表演表演,有的时候并不是表情和肢体活动越夸张越好的。
  尤其到了大荧幕上时,演员的一颦一笑都会被摄像头给放大无数倍,要是用力过猛,那压根不是演戏,而是抽风现场。
  所以用最简单的动作就达成想要的效果,才是最考验演员功力的。
  美人一眨眼便似落泪,将军一旋身便让人听见战场硝烟,濒死者一个眼神就能折射出不屈与高傲,经典的荧幕形象很少是由一组复杂夸张的动作组成的,而往往一个最简单的镜头,就足以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目前看来,姜觅雪完成得相当好。
  而在短暂的停顿之后,姜觅雪便开口,从容地用英语道:“西斯先生,我希望你能明白,现在的世界正面临着从未有过之大变局。”
  “我的祖国已经燃起了战火,我承认,因为米国在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大,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你们现在还没有被拖入战争的泥潭中――但东洋国和它同盟们的野心,绝对不仅仅只是占领一个或者两个国家。”
  她的英语十分流利,不像是时下不少华人演员追求的“伦敦腔”或者“纽约腔”,而是比较标准的国际英语口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点也算比较符合角色的状态。
  “我一个小女子能够坐一艘船漂洋过海前来,他们的军队一样可以用这种方式踏上这片土地。”
  “想要阻止战争在全世界的发生,达成真正的和平,通过歧视和偏见是做不到的。”
  “我们只有达成对彼此的尊重,伸出友谊之手,放弃过去的敌对,达成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说到这里,姜觅雪又停顿了一下。
  似乎是听到对面有人向她询问了什么,她脸上露出一丝轻笑:“我当然明白,真正的合作和平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也没有指望过您立刻就会答应下来,或者向我承诺什么。”
  “但总要有先行者尝试去做这件事情,不是吗?”
  “友谊,不仅仅是我个人和我的祖国的愿景,事实也证明了,你们的人民也是如此――”
  她站了起来,脸上仍然是得体的微笑:“很高兴,这次能有机会和您会面。”
  说罢,姜觅雪便做出转身离去的动作。
  ――即便这里不是真正拍摄的片场,陈让还是下意识地喊了一声“cut”。
  而后他才回过神来,旁边崔静已经主动走上前去,惊喜地握住姜觅雪的手:“可以啊小姜!!”
  “哎,我就说Offie这个角色还得是华国人来演才能有那个味道。华裔的女演员都还差点那个味道!”
  说着,崔静还转过头去冲陈让一阵挤眉弄眼:“你说是吧,老陈!”
  陈让轻咳一声,板着脸道:“还、还行吧。”
  可能是觉得这样太冷淡,他又补充了一句:“表现得比我之前想得要好点。”
  崔静看了眼陈让,撇撇嘴:“行了老陈,还装呢。”
  “之前是谁在家里熬夜追综艺呢?叫什么来着?哦,《绝处逢生》对吧?”
  “当时不就看上小姜了吗?现在见到本人了,就搁这儿装起来了,是吧?”
  乍然被揭了老底,陈让的眼睛一下子就瞪了起来:“你、你说出来干什么!”
  他一张老脸往哪儿搁!!
  【作者有话说】
  修了一下试镜的内容,剧本的介绍改到下章去啦
  (ps:写东洋国的时候刚开始脑子僵了想不出代称,满脑子都是脚盆鸡,但又感觉姜姐义正严词地说“但脚盆鸡野心勃勃”好像哪里怪怪的……)
第115章 115
  ◎态度◎
  崔静理都不理, 转头拍拍姜觅雪的手:“小姜,别听老陈在那儿死装――我很看好你!”
  “你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有档期吗?”
  姜觅雪莞尔道:“如果是您和陈导的邀请的话,即使没有档期我也得腾出来呀。”
  当然, 话是这么说, 实际上姜觅雪接下来还真没有具体的安排。
  去年底拍完《穿着婚纱的新娘》以后,姜觅雪先是休息了一个多月,然后又入组了一个古装电视剧――那部电视剧题材是轻喜剧,姜觅雪之前没有试过这样的剧本,正好戚星当时接了这部轻喜剧的女主, 姜觅雪也就顺便接了女二的角色邀请, 既是个新的挑战, 也顺便能和朋友一起。
  那个古装剧前后加起来, 姜觅雪拍了三个多月, 刚刚杀青,就是《穿着婚纱的新娘》入围戛纳的消息传出来了。
  再然后就是准备造型、行程安排等等, 虽然说在获得提名之后,各种剧组、杂志、广告之类来找姜觅雪的更是数不胜数,但她一向是精益求精的性格, 到目前为止, 也只是让郝芝帮忙把还过得去的剧本给整理了出来,还没有真正定下来下半年的工作。
  姜觅雪的习惯是自己过目之后再做决定, 郝芝则是认为《穿着婚纱的新娘》上映在即,如果电影能够在戛纳上真的获得什么奖项,或者是在票房上有个不错的表现,到时候姜觅雪的身价还能再提升提升, 也说不定还能有更好的机会, 自然也不着急现在就定下来。
  所以, 现在这个更好的机会,真的来了。
  崔静被姜觅雪的话逗得又笑起来,陈让在闷着脸生了一会儿气之后也勉强恢复了正常表情。
  姜觅雪又问:“我能看看剧本吗?”
  这要求也没什么过分的,崔静回楼上书房翻找了一会儿,很快就带着完整的剧本下楼来。
  姜觅雪道谢以后接过剧本,翻开封皮之后,很快就沉浸在阅读之中。
  整个剧本的故事,围绕一个在现实中有过的实验展开――
  人的态度和行为,是一致的吗?
  1934年,曾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让一对来自华国的年轻夫妇,驾驶汽车穿越整个米国,记录下沿途曾经拜访和住宿过的餐厅和旅馆,并在事后给这些旅馆发去了调查问卷,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待华国人。
  ――那时华国实力衰弱,华人在全世界各地都受到歧视和偏见,而米国的服务业甚至有不少人打出了“不得接待华人”的招牌。而这也成了那名心理学家所做实验的灵感来源。
  他十分好奇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态度是否真的能够预测行为?
  如果能够的话,那么这些号称“不接待华人”的旅馆,应该也会言行如一地拒绝这对华国夫妇。
  但事实颇为出人意料的是,这近两百家实际上接待了这对夫妇的餐馆和旅馆中,只有一家在问卷中表示了自己会接待华人。[注]
  这样截然相反的结果,也彻底开启了人们对于“态度”和“行为”之间差距鸿沟的研究。
  而这个暂定名字为《态度》的剧本,就是以这个实验为起点展开的。
  只不过,整个故事的切入点并不在那位主持了实验的心理学家上,而是在那一对华国夫妇,或者说,是这对夫妇中的女性,Offie上。
  剧本的故事对原来的实验做了改编,现实中这一对夫妇是真正的夫妇,不过在剧情中,这一对男女在实验开始前也只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1930年,心理学家Eric想要开启一项有关偏见与歧视的实验,在他的设想中,需要一对华国夫妇来完成这个实验。
  然而当时在米国的华人数量极少,有足够渠道接触到这个实验消息的也着实不多,所以最后,在加州某座餐馆中洗碗打工的华裔少女高佳希,也就是Offie,被他的学生,也是这项实验的另一个完成者,蒋路给看中。
  而后双方以一笔不菲的佣金为交换,高佳希和蒋路两个人扮演夫妇,并和Eric教授准备的一位观察员Carl三个人一起,开启了他们的跨越米国之旅。
  整个旅途中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状况,而在最开始短暂的和平之后,这三个一起上路的“同伴”的关系也逐渐开始微妙,每个人在表层的性格之下,似乎还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譬如据说是因贫辍学,没受过什么教育的高佳希实际上在两国文学上颇为精通,刚出场的时候一副为了学术不惜“清白”样子的蒋路看上去更像个精致利己主义,还有作为“对照组”,职责是尽可能客观地记录路上遇到的一切的Carl,在路程中却对蒋路表现出了深深的敌意……
  不得不说崔静的确是顶级的编剧,一场在现实中,用寥寥数语便平淡叙述而过的实验,在这个剧本中竟然变得十分精彩刺激。
  而在单独的故事之外,还反映了一些更深层的东西――
  1848年,米国旧金山附近发现金矿,“淘金热”产生,米国国内乃至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人口涌入西部,其中当然也包括许多自华国而来的移民――这些人出于或逐利或逃难的目的,前往米国。
  起初,这些华工移民和当地人的关系相处还不错,毕竟他们勤勉耐劳,劳动力的价格也相对本地人低廉,不管是作为矿工还是修路,对于资本家们来说都相当的划算。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华工大量的涌入,当地人也陷入恐慌之中,1850年起,米国各地地方便相继推出对华人歧视的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不允许华人为白人案件作证、不允许华人在街道上挑担、不允许非白人人种的儿童与白人儿童同校等等法令。[注]
  这种歧视达到最严重时是1882年,米国推出《排华法案》,正式禁止华人移民。
  此后的六十多年几乎是华人移民在米国的漫长寒冬,华人前往米国难度极高,并且米国各地排华情绪极端严重,甚至有好几个地区出现了屠杀华工的惨案。华人们大多只能生活在唐人街,与外界保持一定的隔离,最终才生存下来。
  这种境况一直持续到世界第二次大战,出于对抗东洋国等国家的需要,米国和华国达成了空前的合作,因此,废除《排华法案》才被端上议程,到1943年底,时任米国总统才正式宣布废除《排华法案》――但在那之前,谁又知道华人同胞们为此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与鲜血?
  并且在二战之前的1929-1934年,米国也正陷入经济大萧条之中。剧本中Eric的实验目标是想探究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参与实验的三位实验者,也是故事真正的主人公:高佳希(Offie),蒋路,还有Carl三个人的形象和成长,才反映着他们在那个时代中,各自阶层所在的站位。
  崔静拿下来的只是剧本的初稿,许多人物对话还没有被细化完善,不过姜觅雪仍然看了接近两个小时才完成了阅读。
  不得不说,剧情和立意都是相当顶级的。
  这个时候午饭时间也到了,保姆早就准备好了四人份的午餐,陈让便站起来,请大家一起到餐桌那边。
  他们家里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四个人一边聊天一边吃东西,虽然除了孟际舟外,大家之前并不认识,但现在说起话,竟然也意外地合得来。
  陈让现在也恢复了情绪,开始讲起了整个电影拍摄的安排:“我预计的话《态度》应该是在今年下半年到快年底的时候开拍,不过小姜你得提前过来,虽然你的英文台词也念得不错,但该进行训练的还是得训练……”
  “这次回去以后我会开始着手确认拍摄地和器材这些,具体的开机时间会综合主演们的档期确定,你是下半年暂时没有剧本的对吧?”
  说着说着陈让便和孟际舟对上了视线――
  之前崔静去书房拿剧本下来的时候,也给孟际舟递了一份。
  这其中的意思实在不能更明显了。
  毕竟蒋路的设定也是华人。而在华人男演员中,还有谁会更适合这个角色?
  孟际舟眼睛里微微含着笑意,看向陈让,也没有立刻说话,仿佛是在等待对方的下文。
  陈让也是一顿,随即才凶巴巴地开口:“喂,你小子这个业余拍戏的,可别跟我说你没时间啊!!”
  【作者有话说】
  老孟:对,我没有
  全剧终(不是)
  -
  注:研究来自于
  LaPiere, R. T. (1934). Attitudes vs. Actions. Social Forces, 13(2), 230C237. https://doi.org/10.2307/2570339
  文中对这个实验的描述不是特别准确,但总体是这个样子,当时世界对中国人是一个比较歧视的状态,然后斯坦福的拉皮埃尔教授就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比较好奇,正好他有一个中国学生,所以实际上是他和自己的中国学生,以及学生的妻子,三个人进行了一个跨越美国的旅行,然后去了很多家餐馆和旅馆,并在事后给这些餐馆旅馆(以及同等数量的他们实际上没去过的餐馆旅馆,加起来应该有三四百家)寄了调查问卷。然后发现绝大多数餐馆和旅馆的回复都是“我们不会接待中国人”,但实际上他们去过的旅馆里只有一家真的拒绝接待了,而且很多他们到过的旅馆和餐馆还给了“超出一般水平的照顾”。
  (刚刚回顾了下原文,发现很好笑的点是,拒绝他们的那一家用的理由还不是不接待中国人,而是“我不接待日本人”)
  (贴个原句:The realization that the two occupants were Orientals turned the balance or, more likely, gave him the excuse he was looking for. “No”, he said, “I don’t take Japs!” )
  注2:历史部分参考自文章《19世纪赴美华工的辛酸史:从淘金客、修路工到唐人街上的外来人》《近代华人移民的困境:19世纪美国排华运动与清政府的应对》
第116章 116
  ◎孟老师,麻烦录个像◎
  不得不说, “业余拍戏”这个形容,确实很传神。
  崔静当时就忍不住“噗嗤”一声,姜觅雪看向孟际舟的眼神也多少带了点玩味。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