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了几天,大概是公司高层觉得他有点儿不识抬举什么的,又或者不知有什么人在作妖,干脆放弃了和他续约的打算,而是趁着合约所剩的最后这段期限,拼命压榨他的剩余价值。借着他的热度,接各种商演活动,然后踩着他为公司其他人铺路……
顾盼对王衡的意向自然是欣然点头。王衡是靠着她的剧火起来的,天然就比别人多一份香火情,更何况,他的演技在同期当中算是看得过眼,潜力也还有挖掘的余地,最关键的是肯下功夫琢磨钻研,签下来绝对不亏。
华年传媒这里就比较麻烦了。这一块儿的业务相对比较多,暂时还不能连成体系,但每一项又都很重要,不能放置着不管。涉及到的人和事都非常繁琐,哪怕顾盼只是个总揽全局的,具体的事情有下属去办,依旧忙得焦头烂额脚不沾地。
话说回来,最让她用心的,当然还得是她的老本行。华年影业和其他三个板块不同,是在原本工作室的框架上扩充建立起来的。之前她布局搞了一场大风波,干倒了一些公司,那些幕后靠技术吃饭的人少有被那些破事牵扯到的,却因此被动地“流离失所”,她提前就有做好准备,趁机收揽了一大批人才。补足了这方面的缺口,她就有了足够的底气去进一步去“抢肉吃”了。
一场席卷了整个娱乐圈的大动荡,影视界从投资方到制作方到导演演员,出问题的不胜枚举,这就导致了大批的项目不得不无限期停摆,如果找不到人接盘,必然是“流产”甚至“胎死腹中”的结局。而这批项目中,确实有一部分还算不错,具有一定的拯救价值,顾盼盯上的就是这个。
如果还只是华年工作室的话,两年两部大爆剧,再加上几个投资正在拍摄或制作的颇有爆像的项目,可以说绰绰有余了。但已经升格到华年影业,也就只是把场面给撑起来了,想要巩固住现在的花团锦簇,后续必须得跟得上。一旦后继乏力,天娱这种根基还在的老牌公司一定会扑上来。
再一个,她这一手虽然主要的针对对象是某些公司,但除了几个合作对象,整个圈子其他人对她印象偏向负面是可以想见的。“娱乐圈孤儿”是那么好当的吗?她当然得找机会尽快缓和关系扭转形象——不是扭转天娱这种竞争对手心里的印象,而是业内广大的普通从业人员心目中的形象。
要扭转形象,就得舍得给好处,有什么好处是比得上实打实的利益呢?对于普通从业人员来说,剧组能开工,大家有活可干有钱可赚有饭可吃,就是最大的利益。
华年这边来势汹汹,天娱这几家当然不会干看着对手大肆“跑马圈地”,就算还处在修养回血状态,给她搅局添堵的力还是有的。
千头万绪齐聚一时,哪怕她早有心理准备,前期也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还是累得够呛,甚至一天睡不够三个小时,无数次生出“生无可恋”的绝望来。
第110章
紧赶慢赶着把产业整合的各项措施落实下去, 把重点看重的几个项目收入囊中,可以暂时舒缓上一口气的时候,一个多月已经过去了, 如今已经是腊月底,马上就要过春节了。
而在春节之前,还有一件非常要紧的事情, 重要性比起之前忙的事, 某种意义上来说还犹有过之。那就是国家部门牵头举行的行业会议。
作为行业内新晋的“大白鲨”, 顾盼自然在受邀之列。除了圈子内硕果尚存的几位大佬,和一些老资历地位不低的导演、演员也受到邀请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文艺界相关人士同样参加会议。
会议在某机关单位的礼堂内举行。礼堂门前,顾盼好巧不巧地和天娱的总裁贺煜走了个对面。一时间,各个方向上路过的人都不自觉地慢下了脚步,甚至干脆停了下来, 含蓄又直白的视线像探照灯一样汇聚到一处,审视着两人的一举一动。
那场风波之前, 华年工作室当然不配做老牌巨头天娱的对手,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先不说华年为首掀起的风暴让天娱受了多少牵连, 损失了多少, 单单就最近这段时间, 两家为了抢人抢项目抢资产, 大大小小的碰撞不断,不说是刺刀见红,也绝对是剑拔弩张。
就算早知道这次会议两家会撞上, 很多人都难免怀着好奇乃至于好事的心态, 这会儿看见顾盼和贺煜“狭路相逢”,可不是都挺兴奋?
顾盼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娱乐圈就这么大一点儿, 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就算没有这次会议,在其他地方碰上贺煜,也属于很正常的事。但是,眼角余光瞄到其他人的反应,她的嘴角就微不可察地抽了抽,难以自抑地露出些一言难尽地神色来——都什么人啊,一个个的真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呗?
这么想着,一抬眼,就见贺煜瞬间收敛了不知道是头疼还是牙疼的复杂难言的表情,顾盼又生出一点儿幸灾乐祸来——同样是看热闹,想看贺煜热闹的人绝对要比想看自己热闹的人要多,还算占便宜了呢!
怀着这种心态,顾盼习惯性含着的一抹浅笑就更加真挚了一些,主动上前打招呼:“贺总,你好。”
“顾总,久仰。”贺煜可没有在对手面前有失风度让外人看笑话的习惯,脸上挂着与顾盼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微笑,走近一步与她握手。
随即便是你来我往看似十分热情实际上没什么营养的一番寒暄问候,然后并肩进入会议礼堂,两位当事人心情如何且不说,倒是他们的助理被恶心的够呛。想要看热闹的人没能如愿,也不觉得失望,反正也没真的认为这俩人会在这种场合打起来不是?
双方进门之后,各自在相应位置上落座。助理等人则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到指定位置等候。
坐定之后,贺煜瞥一眼不远处的顾盼,微微皱了皱眉。
他虽然是第一次见顾盼,但对这个忽然崛起的、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成为对手的人,他特意了解过她圈内的履历。这会儿,他就想起顾盼拍的那两部戏。
自编自导更多是体现了她的才华,但有才华的人,圈内什么时候也没有少过。在自编自导基础上,她又自己担任制片人,这才是她为人处事的成熟老练的明证。一个上百人的剧组摆弄得如臂指使,上上下下的关系全都协调得明白,大大小小的事全都处理得周到,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再看她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手段,何止是凌厉老练!
可奇怪的是,明明对这些知道的很清楚,他对顾盼仍旧怀有一种根深蒂固挥之不去的轻蔑不屑,直到刚刚和她正式打过照面,才隐约察觉出异样来。这不应该啊,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轻敌大意了?
贺煜思忖着,不自觉地直了直腰,转头看向顾盼的方向。顾盼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也转过头望了过来,与他目光相接之时,愣了片刻,才礼节性地冲他微笑点头。
贺煜无声地长呼了一口气。还是年龄和性别带来的刻板印象过于深刻,二十岁漂亮小姑娘的迷惑性太强了,就算是盛名在外,不是亲自接触过,也确实没办法真正放在心上……不,不对,最起码不止是这个原因。他猛然间想到什么,目光越发幽深起来。
不止是他自己,行内目前依旧屹立未倒的很多人,这次虽然吃了很大的亏,却依旧没怎么把顾盼真正放在眼里视作心腹大患,确实是有深层次的缘故的。仔细思量究其根本在于,顾盼这一次本质上使得是盘外招。
各家粉圈,还有大多数不怎么关注娱乐圈的路人,只看到了各种各样沸沸扬扬的花边儿丑闻,或哭哭唧唧或幸灾乐祸地看着所谓的“雪崩式塌房”,最多再走心或不走心地感叹几句,诸如“彻底伤透了,再也不追星”、“以前总听说怎么怎么样,这次是真的信了”、“娱乐圈里没一个好东西”之类的话。就这,还有相当一部分侥幸房子还在的人从旁跳脚辩解说“自己眼瞎不要给全世界抹黑,我家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等等。
明眼人看得出来,这些所谓的丑闻,不过是个引子,是影响股价的支点,顾盼真正的杀招在股市。有了支点,又有顾氏的真金白银在背后支持,才一举撬翻了华影这种规模体量的巨头,进而将整个行业都打了个措手不及难以招架。
可对于行业内的资本大佬们来说,之所以翻车吃了这么大的亏,主要是因为顾盼并非按照行内的规矩办事。
一行有一行的规矩,这话并不是白说的,不过是不摆在明面上,不为外人知道。入了行又不遵守潜在的规则,必然会遭到整个行业的排挤抵制,寸步难行。谁都没想到,竟然真的会有人不管不顾直接上手掀桌子,完完全全是愣头青的做派。就算她此时此刻占尽了便宜又如何?谁会把一个愣头青放在眼里?
她之前可以掀桌,是因为她的华年工作室是个体户,就算火了一部剧,火了一两个人,本质上依旧属于整个行业的边缘人,与真正的核心不沾边,她自己不在桌子上!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她继续留在这一行,自个儿上了桌,这规矩她就照样得守着。这才是他们的底气和资本,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贺煜一直以来都是这么想的,现在却拿不定了。以顾盼目前表现出来的手腕儿,难道就不清楚这些吗?他这会儿才隐隐觉得不大对劲,要具体地说哪里有问题,又没办法确定。联系到这次会议的阵容,忽然有了点儿不太好的预感。
很快,他的预感就变成了现实。
比起以往如同走过场一般的,基本可以说毫无乱用的所谓“行业大会”,这一次的会议可以说是极其的严肃。
会议正式开始之后,官方出席的几位并不多说官话套话,非常直接传达了最新的指示精神,提出了新的行业要求,发布了的新的规定条款与禁令等等,每一项的内容都让与会的大部分人脸色大变。
对此,顾盼毫不意外,毕竟这样场面的出现,她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更准确地说,是她先一步看到了必然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主动向官方靠拢,然后才下场推动。
她知道很多人在背后破口大骂她不守规矩,知道很多人还等着借那些乱七八糟的行规来耍她玩儿,可惜,从这次会议之后,就没那么些规矩了!
之前的娱乐圈,影视行业,规矩都有什么呢?很多很多。
比如说,粉圈其实是已经被做成了产业。任何一个有一定热度的明星背后,都有一群赚得盆满钵满的后援会大粉之流,不肯成立后援会的明星是会被黑料埋到不见天日的。
比如说,新人演员除了要和经纪公司签约,还得和某些平台签条件极其苛刻的分约,不签分约没戏可演,没有后台提携的,要么直接退圈改行,要么,就烂剧里跑龙套跑到死吧。
比如说,有些平台全方位参与影视制作从从最开始立项投资到最后发行上映的每一个环节,变相搞垄断,哪怕剧扑街,赔的也是用户和股民的钱,他们永远不亏。
比如说,对于大部分影视公司来说,搞作品不如搞产品——
搞一部及格线以上的影视作品,从立项投资到制作发行再到最终上映,投资高,周期长,人力物力心力消耗大,还未必能有与作品质量相匹配的成绩,不确定因素太多。相比较成本投入来说,回报率实在不高。
搞产品就不一样了。流水线批量生产,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无限制重复,收割的就是热钱。能够维持长期热度最好,韭菜反复多割几茬儿,维持不住,一两个月的热度也够赚。投入少,周期短,风险低,重复性高,几十几百倍的回报率,何乐而不为?
那么,哪些是可以被划分到“产品”范畴当中的呢?那可是太多了。
规则成熟的规模化的选秀节目是产品。过去几年,每年都有数次大规模的选秀,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主办方,动辄上百号选手,巧立名目的打投规则……金钱流动的声音简直令人迷醉。
通过选秀出道的男团女团当然是产品。成团出道,少则三四人,多则十来人,每个都是万众瞩目的流量爱豆。代言、综艺、商演……那一项不是割韭菜的利器?对了,团体内部不管是互相攀比撕逼,拉郎磕cp,都是刺激粉丝花钱的好主意。
题材小众但死忠粉众多的耽改剧不用说,也是产品。
炒作要从从源头开始。
作者有名气大小之别,IP火爆扑街之分,卖了多少版权费,买方是影视公司还是囤积IP的二道贩子,哪个先拍哪个后拍,是网剧网大还是电视剧电影,出品方是不入流的小公司还是实力雄厚的大资本,制作团队是名不见经传,还是某经典爆剧同班人马或者某获奖电影班底,这些通通都要拉出来比一遍才行。
接下来就是选角。有名气的没名气的,有实力的没实力的,有后台的没后台的,营销号煞有介事,小道消息漫天乱飞,一次次地往外放风声,再一次次地辟谣,捧的骂的,看似十分糟心,实则全是套路。
67/74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