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知道,他们终要回京里去的,江州虽好,对她夫君来说却到底小了些。
顾逢秋搂着夫人,这学堂费了夫人许多心血,如今正是慢慢变好的时候,前不久还新招了一批学生,若是就此放弃荒废,实在可惜,“我们回去还有一段时间,我四处打听打听,有没有合适之人可做先生的。”
林黛玉点点头,她心中倒也有了一个人选,成不成却还未知。
第45章 同心自相知
林黛玉心中的人选,便是赵曦。
赵曦是她的学生中最聪慧的,以她的学问水平,要教其他的学生,想必没什么大问题。况赵曦虽年纪不大,但大家同窗这几年时间,都很敬服赵曦,也常常向她请教问题。只是不知赵曦自己是何想法。
“先生要离开江州了?”林黛玉私下里同赵曦说了自己不日便要离开江州之事,赵曦愣怔半晌,虽然不舍,但也明白这是没法儿的事情。
想到以后可能都再见不到先生了,赵曦眼圈红红,比起平日冷静自持的模样,此刻倒真像个小姑娘了,“先生,我舍不得你。”
“我也舍不得你们。”林黛玉亦是眼圈微红,摸摸她柔软的长发。
“先生先同我说这件事,是不是想让我接替先生?”赵曦聪慧灵透,不待林黛玉开口,便已猜到林黛玉心中所想。
“是。”林黛玉点头,“我确有此意。不过愿不愿意,只看你自己的意思。”
赵曦沉思片刻,认真道,“我愿意一试。”
这学堂是先生的心血,也是她们的桃源,她舍不得学堂荒废。况且,她很喜欢她的同窗们,尤其是小宝读。像先生一样,传道受业解惑,她愿意尽她所能试试。她虽才疏学浅,唯有尽力二字而已。
师生二人既已谈妥,林黛玉便同其他的学生们言明,今后便由赵曦担任他们的新先生。
听闻先生要走,大家都眼睛红红的像一群小兔子,宝读更是哇一声哭了出来,抱住林黛玉的大腿不撒手,抽抽噎噎鼻涕眼泪沾了林黛玉一身,“呜哇,我不要先生走。”
离别的不舍被宝读的嚎啕哭声冲淡,大家都忍不住红着眼睛乐了起来,有学生笑道,“宝读干脆做了先生家的童养媳,随先生一起去京城吧。”
宝读抽抽噎噎的声音顿了顿,半晌,打了个响亮的哭嗝,“可,可以吗?”
林黛玉失笑,拿出帕子把宝读脏兮兮的脸蛋儿擦干净,“张姐姐开玩笑呢。”
小宝读眼睛里立刻又蓄了两包泪,“我要当先生家的童养媳,跟先生一起去。”
林黛玉哭笑不得,学生们也笑成一团,宝读童言无忌,大家倒也并不当真,“先生,我们会经常给你写信的。”
“好呀。”林黛玉笑,“我到时候信中抽查你们的功课,答不出来可要罚你们的。”
大家纷纷笑着应下,便是今后先生不教她们了,先生也永远都是她们的先生。
旁人笑过便忘了,宝读倒是牢牢记住了童养媳一事,下了学便黏住先生不放手,林黛玉只得带着这个小哭包一起回了家。
“宝读妹妹。”宝读经常来先生家玩儿,团圆与她也十分熟悉,见宝读妹妹来了,开心的出来迎接。
安安也一边吃他的米糊糊,一边含含糊糊的同宝读打了招呼,“姐姐。”
“你们去玩儿吧。”林黛玉笑,安安呼噜呼噜把他的米糊糊喝完,自己迈着小短腿跳下凳子,团圆牵着弟弟,和宝读一起去院子里看小傻和如意去。
林黛玉把今日童养媳的趣事说给顾逢秋听,顾逢秋也忍不住乐,“宝读要是真当我们家团圆的媳妇儿也不错。”
“等他们长大了,自己决定去。”林黛玉笑,团圆和宝读都还小呢,她并无意替他们决定这些,若真结了娃娃亲,将来又出什么变故,岂非误了两个孩子。
顾逢秋笑着点头,他自然也是这样的打算,不过开个玩笑罢了,“夫人学堂之事可顺利?”
林黛玉点头,倚在顾逢秋怀里,“我有些舍不得。”
顾逢秋吻了吻夫人的眉心,“将来有空的时候,我们再来看望他们。”
夫妻二人倒是不知,外头宝读仍旧念念不忘童养媳之事,认真对团圆道,“团圆哥哥,等我长大了,我要嫁给你。”
说完想了想,把自己发髻上的小铃铛拆下一个,郑重的放进团圆手心里,“这是我们的信物,你要收好呀。”
团圆的脸早已红成一个小苹果,呆呆的握紧掌心,攥着精致的小铃铛,不知该做什么反应,半晌,通红着脸和耳朵,呆呆的“嗯”了一声。
一个学生一句无意的玩笑话,是否真能成就一段姻缘,便是后话了。
……
这段时间学堂的课便由赵曦来上,林黛玉坐在底下听,不时指点一二。赵曦聪慧,这样下来没多久,也逐渐习惯了学堂的教学事务。
林黛玉这边一切顺利,顾逢秋那边的公务也一一交接完毕,尘埃落定,一家人启程前往京城。
同来时一样,一艘小船,几箱行李,不同的是多出来两个爱笑爱闹的孩子,还有一只叽叽喳喳嚷嚷个没完的鹦哥。
顾逢秋先扶着夫人和娘亲上船,再把两个小的抱上去,团圆和安安还是第一回坐船,兴奋得不得了,探着两个小脑袋往外看。
“没事,我抓着他们。”顾逢秋笑,抓小鸡崽似的一手拎住一个孩子的后脖领子,以免他们掉下去。
窗外碧水涛涛,推着这船去往茫茫无际的江面远方,就像这今后的人生还有很长很长,还有许多未知,但是这一回,她再不会感到彷徨恐惧了,林黛玉轻轻一笑,“夫君。”
“嗯?”顾逢秋转过头来,林黛玉却只笑笑,“没什么,就是想叫你一声。”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她这一生,有过许多不幸,幼时丧母,少时丧负,病弱之身,寄人篱下,她死过一回,又活了过来。
幸好,这一回,她遇上了顾逢秋,幸好,这一回的日子,还有很长很长。
……
史载,顾逢秋,京城人士,性聪慧,善诗书,年二十四得中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编修修撰,娶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林氏为妻。
后为友人上书进言,惹怒天颜,贬至江西江州,任江州州同。在任期间,勤政爱民,兴水利,建学堂。任中江州风调雨顺,政通人和。江州知州濮明知调任湖北知府后,升江州知州。后为太子看重,调回京城,任通政司参议。一路青云,最高官拜太子太师。
六十岁致仕,与其妻林氏四处游历,遍访名山大川,四时美景。
其妻林氏亦颇通诗书,开设女学,所授弟子数不甚多,却始创女子上学之风潮。
夫妻二人一生琴瑟和鸣,恩爱有加。顾逢秋一生未有侍妾,只得林氏一妻。
两人共得两子,长子顾团圆,乃任江州州同期间收养而来,十分聪慧向学,学问见识比起其父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二十三岁便入仕途。
次子顾为安亦是聪颖过人,却只醉心书画,于书法绘画一道颇有建树。
顾逢秋年七十二时,与妻林氏在洛阳游玩,林氏染疾,半月后不治而亡,顾逢秋伤心过度,不久后也郁郁而终。
二子闻之,悲痛不已,前往洛阳奉父母灵柩回京,遵父遗愿,将父母合葬于一坟。生同衾死同穴,留下一段佳话美谈。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后面还有一个长番外和几个短番外,长番外是类似平行世界的设定,如果林妹妹从小遇上的不是贾宝玉,而是贾逢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第46章 番外梦回红楼1
林黛玉似乎做了个梦。
梦中,她乘着小轿穿过繁华的街市,穿过荣国府长长的连廊,下了轿走进垂花门,转过放着紫檀架子的大理石插屏,穿过帘栊,一个鬓发如银的老太太将她搂在怀中,大哭不止。
“外祖母。”这外孙女儿模样标致,像极了她早逝的女儿贾敏,贾母听见这一声外祖母,想起女儿不免伤怀,祖孙二人哭了许久,方才慢慢止住。林黛玉拜见了外祖母,一一同舅母、珠大嫂,三个姊妹等人见过,不提。
吃过晚饭王夫人便引李凤二人去了,只留林黛玉和迎春探春惜春几人同老太太闲话,贾母问黛玉念什么书,林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姊妹们读什么书?”
“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识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贾母笑道,一语未毕,只听外头脚步声响,一个小丫鬟进来笑道,“逢秋少爷来了。”
这便是她那位表哥了吧,林黛玉转头看去,进来一位年轻的公子,容貌俊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林黛玉微微一愣,这位表哥好生眼熟,好似在哪见过似的。
贾逢秋也怔了怔,耳根微红前来作了揖。
他原知今日有位表妹要来的,只是,I烟眉,含情目,这位妹妹恍惚曾在梦中见过似的。贾逢秋恍惚片刻,方才回过神来同林黛玉见了礼。
“逢秋。”她这孙儿平日最是知礼,今儿怎么有些呆呆的,贾母笑,“你玉妹妹才来,你要多照顾着些。”
“自然。”贾逢秋应道,这自是应当的。
林黛玉舟车劳顿,今日也累了,众人坐着闲话了一会儿,贾母便叫人散了,让林黛玉早些回去歇着。
林黛玉的住处便安排在碧纱厨内间,贾逢秋便住在外间,等天气暖和了再另外安排住处。
“妹妹住的习惯吗?可还有什么缺的?”见夜了里头的灯还亮着,贾逢秋敲了门进来,锦被缎褥丫鬟等老太太一应安排好了的,只是玉妹妹初来,大约会有些思家住不惯。
“都好,没什么缺的。”林黛玉起身相迎,“表哥坐吧。”
“我不坐了,妹妹今天也累了,早点歇息吧。”贾逢秋笑,“有什么不便的,和我或者和凤姐姐说都行。”
只是话虽如此,妹妹初来,总会有些拘谨的,他只能尽量周全些。
“这几本书妹妹看着解闷儿吧。”他见玉妹妹大约也是个爱书之人,便拿了几本自己平日爱的带来,还带了几个精致的手炉汤婆子之类的小物件,现在天气虽然开始转暖了,但是他见妹妹体弱,还是注意些的好,“妹妹要是觉得冷,就把汤婆子灌上。”
“明天我带妹妹到处转转。”贾逢秋笑,“妹妹早点休息吧,我先回去了。”
林黛玉点点头,笑道,“多谢表哥。”
贾逢秋回去,林黛玉便自歇下,也不知是否今日真累着了,她原有择床的毛病,今日晚上倒睡得安稳。
……
贾逢秋、林黛玉年纪原差不多,二人又十分聊得来,自林黛玉来后,二人常在一处,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亲密友爱自与旁人不同。
不久以后却又来了位薛家姐姐,乃王夫人妹妹薛姨妈之女,薛宝钗随母亲寄居于荣国府东北角梨香院中,日与林黛玉迎春姐妹等一起,或看书下棋,或做女红,倒也融洽。
只是,林黛玉性子孤高,目下无尘,薛宝钗却与她截然相反,秉性温和宽厚,端庄持重,事事周全,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家中姊妹也亲近薛宝钗多些,林黛玉便有些不高兴。
却说一日林黛玉正同贾逢秋在一处,二人解九连环玩儿,周瑞家的捧了个小锦匣子进来,“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来与姑娘戴。”
原是薛姨妈得了宫里头新做的新鲜样法堆纱的花儿十二枝,便叫周瑞家的带来送给林黛玉和迎春姊妹几人。林黛玉看了一眼,见匣中两枝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问道,“这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
周瑞家的回道,“别的都有了,这是姑娘的了。”
林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周瑞家的听了有些尴尬,一声不言语。
“多谢姨妈的好意。”贾逢秋笑笑,将匣子合上放在一边,这堆纱假花儿颜色俗气了些,确不适合玉儿,“姨妈和宝姐姐这几日怎么不过来了?”
周瑞家的回道,“宝姑娘这几日身上不太舒服。”
贾逢秋点点头,“行,那你先回去吧,一会儿我和玉儿去看看宝姐姐。”
周瑞家的依言出去了。
林黛玉哼了一声背过身去,“你要去看宝姐姐自己去便是,我可没说要去。”
“玉儿。”贾逢秋笑着把人拉过来,摘了朵窗外的白梅花簪在她发间,“别气了,明儿我去外头买个更好的,单给你一个人的。”
听出贾逢秋在取笑她,林黛玉倒也没真生气,含嗔薄怒瞪他一眼,面上微红,这句话虽是玩笑,但贾逢秋给她的,从来都是独一份的,不论是东西,还是心意。
对林黛玉而言,贾逢秋不仅是她的知己密友,也是兄长,一直以来,体贴她的脾气,包容她的任性。她的脾气,除了贾母,也就贾逢秋管得住她。
贾逢秋与林黛玉二人前去探望薛宝钗,二人先同薛姨妈打了招呼,方往里间去,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活,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葱黄绫棉裙,十分简单家常。
“姐姐可大好了?”贾逢秋笑道。
“已经大好了,多谢你们记挂。”薛宝钗笑答道,起身让他们俩坐了,即命莺儿倒茶来。
三人坐着闲话,薛宝钗见贾逢秋腰间佩着玉,因笑道,“我还未曾细细鉴赏过你这玉。”
说着便挪近前来,贾逢秋便把这玉摘下来递给薛宝钗,这玉是他出生时口中衔着的,他倒不十分在意,不过老太太重视这玉,他便也日日随身佩戴。
薛宝钗将这玉托在掌上,只见这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五色花纹缠护,实是难得的美玉奇珍,反面则刻着一句话,宝钗喃喃念了两遍,“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一旁的莺儿听了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胡说什么。”薛宝钗斥她,自己面上却微微红了。
贾逢秋没接话,倒是林黛玉扑哧一笑,“宝姐姐项圈上是两句什么话?”
“是个癞头和尚给了两句吉利话,Y上了,叫天天戴着。”薛宝钗一面说,一面从衣服里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拿出来,林黛玉凑过去看,果然刻着八个篆字,两句吉谶,“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林黛玉口中念道,一边拿眼睛去看贾逢秋,笑道,“还真是一对儿。”
“吉祥话无非都是这般。”贾逢秋摇头笑笑,将林黛玉拉回来,薛宝钗将金锁收起来,催莺儿摆茶果子去,林黛玉也便笑笑,不再多言。
二人在薛姨妈处吃过饭方才回去,贾逢秋曲起手指轻轻敲了敲林黛玉的眉心,“这样的话以后可不许说了。”
林黛玉知他说金玉之事,嗔道,“这可不是我说的,是莺儿说的。”
“莺儿我却管不着。”贾逢秋笑,“我只管着你。”
18/21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