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南风音子【完结+番外】

时间:2024-09-24 14:40:04  作者:南风音子【完结+番外】
  平常没有朝会的时候还好,有朝会的时候大家都无心上朝了,心里想着天幕异像,这就难免在朝会上出错。
  这种事情可大可小。
  一些开明的君主为了大家能够安心地上朝,直接把早朝的时间定在了天幕异像结束之后,看完了天幕异像,再上朝。
  早朝不那么早了,睡眠的时间足了,人也精神了不少。
  不少大臣感谢这一改动,能让他们睡个好觉,不用再冒着掉进河中的风险抹黑前来上朝了,而且关注了作者就可以在家中观看天幕异像。
  这样又推迟了去上朝的时间。
  只是每次天幕异像出现的时间都比较短,拖延不了多久。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快到点时,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六大皇帝系列》。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想上这个榜。
  第一个盘点的是秦始皇嬴政,不知道这第二个盘点的皇帝会是谁?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今天是盘点“六大皇帝系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天幕上出现了四个大字:“金屋藏娇”。
  随着这四个大字的消失,天幕上出现了两个卡通版的孩童,孩童旁边有一列小字标注了他们的名字,代表着幼年的刘彻和十岁左右的陈阿娇。
  此时的刘彻已经穿上了皇太子才能穿的服饰。
  小小年纪的刘彻捧着一座小金屋送给陈阿娇,说道:“我人小,先送你一座小的金屋。等我长大了,送你一座大金屋,让你住在里面。”
  小阿娇欣喜地接过了刘彻送的小金屋。
  【“金屋藏娇”出自民间作者写的小说《汉武故事》,流传了两千年。为什么说作者来自民间呢?因为小说中连最起码的汉武帝登基时间都和正史记载有很大不同。
  我们现在查史料非常方便,而在古代只有特定的人群才能观看史书。
  可见作者是接触不到史料的。
  正史上并未记载陈皇后的名字,陈阿娇这个名字来自《汉武故事》,普遍被人们接受,就像汉末三国时期的貂蝉和孙尚香一样,名字不见于正史,但是又很出名,得有个名字才好称呼她们。
  刘彻原名刘彘,也就是刘猪猪的记载也是出自《汉武故事》,说是成为太子之后才改名叫刘彻。】
  汉景帝刘启琢磨着“彘”代表着聪明,给彻儿当小名也挺不错的。
  汉武帝刘彻终于明白他的外号是怎么来的了,比起祖龙、二凤以及不明觉厉的大魔导师、上市公司总裁,猪猪的逼格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低了太多。
  刘彻:“……”不开心。
  【汉景帝刘启有十四个儿子,每个儿子都封了王。
  刘彻非嫡非长,齿序在中间,原本是无缘皇位的,好在母亲给力,为他争取到了太子之位。
  公元前155年,汉景帝给儿子们批量封王,除庶长子外,给老二到老七都封了王。一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54年,汉景帝给老八和老九封王。又一年后,汉景帝立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给老十,也就是未来的汉武帝刘彻封王。
  刘彻被封为胶东王的时候,年仅三岁,虚岁四岁。
  四岁就被封王,可见刘彻自幼聪明伶俐,得汉景帝喜爱。这种说法完全是瞎扯,刘彻能被封王,仅仅是因为他是皇子,和个人能力没有半点关系。
  正史中并未记载汉武帝幼时聪慧。
  要拿年龄说事,汉高祖刘邦封虚岁年仅三岁的刘长为淮南王,岂不是说明刘长聪明伶俐更胜四岁被封王的刘彻,刘邦喜爱刘长?然而刘邦喜欢的儿子是刘如意。】
  汉高祖刘邦内心处在挣扎当中。
  他喜爱十分像他的刘如意,又割舍不下给大汉扬眉吐气的汉武帝刘彻。若是传位给刘如意,刘如意的子孙不争气怎么办?
  刘恒那一脉是十分优秀的,而刘如意的子孙都是未知数。
  他再怎么养生,能看到儿子长大成人就很不错了,想要看到曾孙长大,简直就是奢望。
  想开点,他只要管好儿子就够了。
  【汉景帝的原配妻子不受宠,没有生育,死后被废。刘荣是庶长子,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子,原本是可以继承皇位的,但是他有一个拖后腿的亲妈栗姬。
  栗姬的长子被立为太子,但是她并没有成为皇后。
  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想要将女儿许配给太子刘荣为妃,被栗姬给拒绝了。刘嫖气不过,在汉景帝面前诋毁栗姬。
  栗姬也不会做人。
  汉景帝有一次身体不适,担心自己会挂,想要交代临终遗言,希望栗姬能够善待他的其他儿子,其实已经是存了立栗姬为后的心思,但是被栗姬拒绝了。
  栗姬过于诚实了,连抄作业都不会抄。
  吕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栗姬不懂哄好了汉景帝,等汉景帝一挂,自己的儿子登基,汉景帝的儿子想杀多少杀多少。】
  汉高祖刘邦想到自己百年之后,刘如意母子的下场,对吕雉恨得牙痒痒。
  不杀吕雉,他无法向朝臣们交代。
  天幕没有公开盘点吕雉的所作所为还好,公开了,吕雉就没有活路了。
  “秘不发丧,诛杀功臣。”虽然只是有这个想法,并未付诸行动,但是被朝臣们知道了吕雉有这个心思,是会被记恨的。
  吕雉再想把持朝政将会困难重重。
  汉文帝刘恒想到了已故的代王妃和死去的四个儿子,感叹朝臣对吕氏是深恨,包括有吕后血脉的刘盈的儿子们也恨上了,可以说代王妃不死,他也当不上皇帝。
  诛吕的行动他没有参与,倒是白捡了皇位。
  【刘彻的母亲王夫人加了一把火,暗中催促大臣上书立栗姬为皇后。汉景帝恼怒之下,把太子刘荣给废了,改封临江王。
  太子刘荣被废,是长公主刘嫖和王夫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论功劳,王夫人更胜一筹。】
  汉景帝刘启补充一点,是栗姬太过分了,但凡栗姬能够大度一点,他都不会废太子刘荣。
  刘荣是庶长子,他也是庶长子。
  也幸好他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立了刘彻为太子,这才有了能和秦始皇齐名的“千古一帝”汉武帝,打败匈奴,一雪前耻。
  说起嬴政,他是耻于与之齐名的。
  嬴政的名声不好,没想到在后世能得到那么高的赞誉。
  【长公主刘嫖想和栗姬结亲不成,心生怨怼,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发泄对栗姬的不满。
  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前三个儿子都是栗姬生的。
  刘嫖想要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就是希望将来太子登基,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皇后。栗姬不愿意结亲,她也就不希望太子刘荣顺利地继承皇位。
  刘嫖选中刘彻当女婿也是别无选择。
  老大、老二、老三都是栗姬所出,别想了。老四、老五、老八是一母同胞,老四有口吃肯定不行,老五和老八就不能考虑了。
  老六生母卑贱,不做考虑。
  老七和老九是一母同胞,老七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妻妾,肯定不行。
  刘嫖一路看下来,就刘彻合适。
  关键王夫人也很有政治头脑,答应了和刘嫖做儿女亲家。不光答应了儿子娶刘嫖的女儿,还答应了女儿嫁给刘嫖的儿子。
  刘嫖想让刘彻当太子,就天天在刘启面前说刘彻的好话,聪慧什么的。
  不得不说,还是很有作用的。
  太子刘荣被废之后,年仅七岁的刘彻被封为了太子。】
  汉景帝刘启想着也是刘彻自己争气,不然刘嫖就是夸出花来也没有用。
  老四可不止是口吃的问题。
  刘荣是太子的时候,老四也有十八九岁了,品性已经能够看出来了,喜欢声色犬马,不是作为储君的合适人选。
  老五是被老四给拖累了。
  和老四一母同胞,如果立他们的母亲为后,老五就不是嫡长子。
  老七也不行。
  刘荣刚被立为太子的时候,老七才十三岁,已经有了宠爱的姬妾。
  【刘彻能够当上太子,少不了对手母亲栗姬的蠢笨,刘嫖的帮助和王夫人的谋划,以及自己争气。
  俗话说:“七八岁狗都嫌。”
  刘彻小时候应该不是熊孩子,没有很明显的缺点。
  王夫人也不全依赖长公主刘嫖的帮助,还有给力的娘家兄弟王信,帮着讨好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
  窦太后是刘嫖的母亲。
  王信知道窦太后十分宠爱幼子梁王,于是在梁王犯事时,巧妙地劝说汉景帝对梁王不予追究,帮助王夫人在窦太后那边赢得了好感。】
  【《史记》中记载,卫子夫受宠怀孕时,长公主刘嫖十分生气,说刘彻没有她就当不了皇帝,而刘彻当上皇帝后就抛弃了她的女儿,骂刘彻忘记了本分。
  刘嫖把刘彻能够当上皇帝归功于自己,其实她起到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
  刘嫖做的只是在汉景帝面前嚼舌根,栗姬但凡聪明一点,能把汉景帝哄住,都不会让刘嫖得逞。
  而王夫人对付栗姬用的是谋略。】
  汉景帝刘启点头,姐姐确实是仗着有母亲的宠爱为所欲为。
  汉武帝刘彻也赞同。
  有其母必有其女,陈皇后把长公主的性子学了个十成十,还真以为自己嫁谁,谁才能当皇帝了,对他没有半点敬畏之心,娇纵跋扈。
第69章
  魏王曹操有点同情汉武帝。
  官渡之战时,许攸献计,烧掉了袁绍的粮草,这才得以大获全胜。于是许攸就飘了,口无遮拦,常常说没有他许攸,他曹阿瞒就得不到冀州。
  如今想来,这许攸和长公主刘嫖是一丘之貉。
  他能杀许攸,汉武帝却不能杀长公主刘嫖,更何况刘嫖相比许攸,功劳还没有许攸那么大,汉武帝要天天忍受刘嫖的念叨,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
  哦,忘了还有陈皇后,汉武帝拥有双倍的“快乐”。
  【前面我们讲解了汉武帝刘彻是如何当上太子的,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汉武帝顺利继承皇位之后的为政举措。
  第一点,汉武帝唯才是举,不看重出身,提拔寒门子弟。
  在当时,当官的途径主要还是沿袭的秦朝的模式,主要通过军功授予爵位,有了爵位才能当上大官。要么,就是有姐妹嫁入皇家,以外戚的身份当官。
  汉武帝做出这个改变,是顺应需求。】
  魏王曹操想到了自己,想要早一点统一全国,嫌弃手下的人才太少,前前后后发布了三次求贤令,强调“唯才是举”,在全国范围内寻求贤才,只可惜收效甚微。
  新求得的人才没有一个能够超越老人的。
  荀、荀攸、程昱、戏志才、郭嘉、乐进、于禁、李典、许褚、典韦、满宠、钟繇、陈群、司马懿、华歆、王朗、崔琰、刘放、文聘、王粲等等都是他在第一次发布求贤令之前就拥有的人才。
  随便拎出一个来,都是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独当一面的。
  想要找到能够超越他们的新人难。
  【汉武帝十六岁即位,即位之初说是地狱开局也不为过。
  窦太后成了太皇太后,左右朝政,直接罢免了汉景帝留给刘彻的辅政大臣卫绾和王臧。
  太皇太后健在,刘彻可以说是傀儡皇帝。
  刘彻要将朝政之事向太皇太后汇报,听从太皇太后的命令,不能违背。终于,刘彻韬光养晦,在登基六年后以年龄的优势,熬死了太皇太后,这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亲政。
  至于皇太后则是向着刘彻的,基本上不与刘彻作对。
  刘彻得以展开拳脚。
  虽然一开始任用舅舅田`为丞相,但是也提拔了不少出身不好的人,有任免官员的自由,不像太皇太后还在的时候,刘彻提拔的人,都在太皇太后的要求下丢到牢狱里去了。
  刘彻要扶植自己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民间寻找有才之士。】
  汉文帝刘恒并没有对皇后起杀心。
  不管怎么说,窦氏并没有像吕后那样大封自己娘家人为王,没有得罪满朝文武,不像吕后那样强势,而且又是一个瞎子。
  留着吧,毕竟是启儿的亲生母亲。
  汉景帝刘启:“……”没有想到他的母亲能强势到这种地步。
  他在位时,虽然母亲也有干预朝政,但他不是母亲的傀儡,最起码的官员任免权还是有的,可以拒绝任用母亲推荐的官员,自己任用的官员也不会被母亲罢免。
  他的彻儿受苦了。
  这还得多亏了刘武死的早,不然太子刘彻能不能顺利登基都很难说。
  真就得看刘嫖的本事了。
  【刘彻为了寻求有识之士,完善了刘邦的察举制,从民间选拔人才,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推行举孝廉制度这样的选官制度,或直接征召有才之士入朝为官。
  在这之前,想当官得先立军功,或者是有人脉关系,又或者是先成为外戚。】
  秦始皇嬴政点头,察举制已经在秦朝推行了,张良就被推举为孝廉,只是张良并不买账,现在就看扶苏的本事了。
  算算日子,扶苏出发有好些天了。
  在驿站歇脚,准备听完天幕盘点再赶路的扶苏想到了不愿当官的张良。
  如果顺利,明天傍晚就能到下邳。
  【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颁布削藩令,引起了各诸侯国的强烈不满,“七国之乱”爆发。
  汉景帝废了一番功夫才平定叛乱。
  刘彻提拔出身寒门的主父偃,采用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彻底解决了诸侯王势大从而造反的问题。
  那么“推恩令”具体是什么呢?为何会有此奇效呢?
  在“推恩令”颁布之前,诸侯王的世袭制度是只有世子才能袭爵,其他儿子没有份。“推恩令”一出,除了世子继承王位,其他儿子也可以混个侯爷当当。
  但是呢,封地大小没变,分一杯羹的人多了,这就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这是阳谋。
  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基本上都很爱自己的孩子,现在不仅是世子,其他儿子也能有爵位,是很开心的事情,即便是阳谋也认了。】
  汉高祖刘邦一拍大腿,连呼妙啊!
  推恩令打着为子孙后代们好的旗帜,兵不血刃的解决了争端。
  还别说,不光是那些诸侯王们欢天喜地地接受“推恩令”这一阳谋,就连他对“推恩令”也是十分的欣赏。
  汉景帝刘启看到这里忍不住赞叹。
  这个推恩令妙啊,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当即驳回晁错早朝时建议的削藩令。
  但是开展推恩令还有待商榷。
  天幕预警,推行削藩令会引起七国之乱,肯定是不能再进行的,要削藩还得另想办法。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