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南风音子【完结+番外】

时间:2024-09-24 14:40:04  作者:南风音子【完结+番外】
  他几个儿子的年龄都不小了,在书法上也已经有了成就,欠缺的就是兵法了。而谢家子侄的兵法是没的说,正好学学书法,放松放松。
  【好了,这期盘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第88章
  第二天一早,天幕异像如期而至。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六大诗人系列》。
  唐朝的诗人们想着,这回总该轮到他们唐朝了吧?
  就是不知道谁会上榜?
  宋朝的君臣们一点都不紧张,他们已经摸清了规律,这一系列是按照朝代顺序来盘点的,真要品个优劣,六个诗人的名额毫无疑问都会被唐朝的诗人们给包圆了,没有其他朝代啥事。
  唐朝的诗人还没有盘点呢,轮不到苏轼。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这期视频来盘点“六大诗人系列”,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天幕上出现的是香醇的美酒。
  这酒都落在了一人的下巴里,这人抱着酒坛子喝饱了酒才开始作诗。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天幕上出现了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全篇。紧接着画面一转,喝酒的人从李白变成了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天幕上出现了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全篇。
  【韩愈名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期视频将要盘点的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唐朝的诗人多如牛毛,写出足以流传千古的诗篇的诗人比比皆是。这两位的诗篇入选中小学课本的数量,都达到了两位数之多。】
  天幕上出现了李白和杜甫入选课本的诗篇。
  唐朝之前的君臣在之前的感谢篇中听说过李白和杜甫,这天还是第一次比较直观地看到李白和杜甫的作品,体验了一场诗文盛宴。
  众人都发出了赞叹之声。
  天幕上所展示的诗文俱都精妙绝伦,篇篇都是上等佳作,难怪入选了学生的课文,确实是写的好,不输于古人。
  诗篇停留的时间不长不短,刚好够人们看完。
  之前上过天幕盘点的曹操、曹植、陶渊明等诗人在看了李白和杜甫两人的诗作后,也忍不住夸赞,后生可畏。
  总共只盘点六大诗人,唐朝就占了两。
  唐朝的其他诗人们:“……”懂了,他们没能上榜是因为知名度不够,作品入选课本的数量被比下去了,并不是不如李白和杜甫。
  所以,他们写的优秀诗篇也不少,怎么就没有选入课本呢?
  李白和杜甫此刻正在一起,看到自己和好友都上榜了,十分高兴。李白感叹道:“这回你应该能有官当了。”
  杜甫笑道:“但愿吧。”
  天幕上出现他的名字不止一回了,但是始终没有得到帝王的重视,他还是无缘官场。
  希望这次,能借这天幕盘点走上从政的道路。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如果出现在了课本里,基本上都是要背的,大家肯定比我还要熟悉,就不班门弄斧了。
  这期视频,主要介绍一下两人的生平。】
  唐朝之前的君臣们:“……”不,他们一点都不熟悉。
  唐朝之后的君臣们想起了背这二位诗作的艰苦岁月,对这二位的诗可太熟了。尤其是清朝的官员们,考科举的时候可辛苦了,要背的诗词可多了。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全篇八百多字,背下来可太难了。
  【李白,字太白,大概出生于公元701年,祖籍陇西成纪,也就是甘肃,是西凉王朝开国皇帝李钡木攀浪铩
  《新唐书》记载,李白是李钡木攀浪铩
  这个身份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好比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一样,谁敢冒认皇亲啊?但是《旧唐书》压根没有提这一茬,所以,李白的身份存疑。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是李钡钠呤浪铩
  按照《新唐书》的记载,李白比李隆基小了十多岁,但论辈分是李隆基的爷爷辈,和唐太宗李世民同辈。
  李庇惺个儿子,次子李歆为第二任西凉王,是李渊的直系祖宗。
  李白的祖上不一定是李歆。
  如果是李歆,那么大概率就不会说是“兴圣皇帝九世孙”,而是说凉公歆八世孙。就是攀关系,也能和李唐皇族更近不是?】
  李广没有想到自己的后人里,不光出了皇帝,还出了诗仙。
  好啊,后世子孙太给他长脸了。
  唐太宗李世民:“……”又开始了,研究这玩意可真够闲的。
  【唐朝时的做官途径,除了科举,还沿袭了秦汉魏晋以来的制度――名士推荐。
  李白没有参加科举,而是用自己的诗文当敲门砖,一生写了很多首“干谒诗”,向达官贵人自荐。
  但是呢,李白这个人很狂。
  比如他的《上李邕》,开头“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自比大鹏,有经天纬地之才,结尾“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意思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正是由于他的狂,以至于……
  青年时期的李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中年时期的李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中年穷。”
  老年时期的李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老年穷。”
  晚年时期的李白得从叔收留。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也成了骂人的话:这么能,你咋不上天?】
  唐朝之前的君臣们难以置信:“!”
  能写出如此诗文的李白,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不会吧?
  唐朝之后的君臣们点头,确实是这样,有“诗仙”之名的大才子李白仕途不顺,没能做出政绩来,只有诗名传世。
  李白:“……”
  杜甫:“……”
  【李白年轻的时候,写了“干谒诗”无数,娶了宰相的孙女许氏为妻,却还是无缘做官。
  许氏是宰相的孙女不假,但这个宰相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她嫁给李白的时候,祖父已经去世多年,父亲名不见经传,自然也就无法给予李白多少帮助。
  李白中年时和道士吴筠一起进京。
  《新唐书》记载,李白到了京城之后去拜访了贺知章。
  贺知章比李白大了四十多岁,通过科举考中了状元,官至秘书监,从二品大员。对于他,我们也很熟悉,都背过他写的《回乡偶书》。】
  天幕上出现了《回乡偶书》全诗。
  【李白见到贺知章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而这个时候贺知章已经八十多岁了。
  贺知章看了李白写的《蜀道难》,惊为天人,夸李白是谪仙,不吝推荐李白。李白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才终于当了官。
  正史记载,天宝初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公元744年之间,唐玄宗下诏书任命李白供奉翰林。
  供奉翰林,翰林供奉,调了个顺序,有着天壤之别。
  翰林供奉这个官职,在唐玄宗时期直接听命于皇帝,为皇帝亲信,属于丞相预备役,在开元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8年,被唐玄宗改为了翰林学士。
  也就是说,李白是不可能在天宝年间成为翰林供奉的。
  “供奉”有另一层意思,唐朝有一技之长的人以自身的技艺跟随皇帝左右侍奉,包括但不限于文人墨客。
  李白这个供奉翰林,就是这种。】
  【《旧唐书》记载,唐玄宗下诏让道士吴筠进京。李白和吴筠是好友,跟着一起进京。吴筠见到了皇帝之后,就向皇帝推荐了李白,于是李白就和吴筠一起待诏翰林。
  吴筠是什么人?出名的道士。
  李白是和吴筠一起待诏翰林,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李白告别亲友进京时那是非常的开心,以为自己能够施展抱负,在诗中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然而事实是,他高兴的太早了。】
  众人十分同情李白,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年间是盛世明君,但是在天宝年间,已然迈入了昏君的行列。李白如果不能和奸臣打好关系,就注定得不到重用。
  吴筠:“……”总觉得有哪里不对,有种被贬低的感觉。
  【在《旧唐书》的记载中,李白直接被唐玄宗李隆基划归成了和吴筠一类的人,让李白写诗助兴。好比汉文帝刘恒召见贾谊,半夜长谈,却是如李商隐诗中所写:“不问苍生问鬼神”。
  《新唐书》记载,唐玄宗曾和李白讨论过国事。
  这应该是参考了李白的从叔李阳冰为李白作的《草堂集序》,里面提到唐玄宗李隆基向李白请教治国方略,并让李白草拟诏书,私底下让李白干着翰林供奉的活,且李隆基亲自为李白调羹,足见礼遇。
  这么说来,李白的境遇要比贾谊好的多,有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最后怎么就“赐金放还”了呢?】
  汉文帝刘恒被天幕点名道姓的批评,脸上有点挂不住。
  或许,他真的低估了贾谊的才能。
  【有句话说的好,“与人为善,就是于己为善。”李白输在了做人上,说他是“狂生”也不为过。
  新旧唐书都有记载,李白常常醉卧在大殿上,醉酒时曾经伸脚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高力士虽然是一个宦官,但却是一个有着从龙之功的人,为三品官,权倾朝野。
  我们知道,唐朝的丞相也只是三品官。
  李白的品级肯定是比高力士要低的,而且低的多,却是把高力士当成佣人来使唤。
  这就引起了高力士的不满。
  或许这只是李白醉酒之后的无心之失,但却是断送了自己的仕途。】
第89章
  秦始皇嬴政不明白后世为何如此折辱宦官,宦官得是有学识的人担任,其中出色的可为皇子的老师。
  扶苏想到了“下邳拾履”的典故。
  张良给黄石公穿鞋,得到了《太公兵法》;李白让高力士脱靴,能拿出什么作为回敬?
  哦,李白丢官了。
  汉高祖刘邦映像中的宦官大多是战俘或获罪之人,对这一群体没有什么好感。
  李白这是得罪了小人啊。
  有人觉得:才子嘛,多少有点恃才傲物,而且高力士的官职再高也只是个宦官,皇帝的狗,给李白脱靴怎么了?怎么就不与人为善了?
  天幕下的众人大多为李白感到惋惜。
  曹・宦官之后・操嗤笑: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李白曾有幸跟在皇帝身边参与政事,却是蹉跎一生,看来只不过是会吟诗作对的腐儒。
  虽说李隆基在天宝年间已然昏庸,但和汉灵帝相比还是强点吧?
  大汉垂危之际,皇甫嵩本可以力挽狂澜,却被灵帝贬谪,比李隆基临阵换将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己没本事,怪皇帝昏庸?
  看李白诗文,还是个崇拜曹植的,这就难怪了,和曹植一样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才。
  诗文辞赋再出色除了讨上位者欢心,又有什么用呢?
  想到曹植也是嗜酒如命,喝酒误事,曹操顿时觉得糟心,看来还是要加以管束,饮酒应该适量。
  别人的儿子管不了,自己的儿子还是该管一管。
  【高力士本姓冯,名门之后,是“上柱国”冯盎的曾孙,父亲被当时的酷吏诬陷入狱,致使家门败落。高力士阴差阳错之下进宫当了太监,认了一位姓高的太监当干爹,更名高力士。
  前面说到,高力士有着从龙之功,为三品官,权倾朝野。
  三品官在唐朝是什么概念?拥有实权的最高品级,像李林甫、杨国忠等宰相都是高力士极力引荐的,安禄山也是因高力士的引荐升官发财。
  咳咳,不光是奸臣,高力士还引荐了杨慎矜、高仙芝等还算能看的人才。
  李白有志报国,想要当官,不与高力士搞好关系,反倒折辱高力士,也是一股清流了,值得敬佩。
  正如陶渊明所说:“不为五斗米折腰。”】
  天幕这么说,等于是将李白和李林甫、杨国忠等为了升官讨好宦官的这类人划分开来。
  【高力士是好人吗?从他引荐了一大堆奸臣来看,怎么都说不上是好人,更何况他还家财万贯,坐拥京都一半的房产,财力堪比清朝著名的贪官和|。
  只能说他忠心,忠于皇帝。
  既然不是好人,没有高尚的情操,那就不会放过得罪他的李白。
  李白能在得罪了高力士之后还留有命在,盖因其过人的才华实在是让李隆基欣赏,有傲气的资本。
  高力士并不是专门引荐奸臣的。
  试想一下,李白若是和高力士的关系好,得高力士引荐,不说像李林甫、杨国忠那样当上宰相,至少也该是一方刺史,官途顺畅,不至于落得个赐金放还的结局。】
  李白:“……”让他讨好高力士?这官不当也罢。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李白的朋友是高适、孟浩然、杜甫、王昌龄、贺知章等饱学之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
  天幕上依次出现了高适、孟浩然、杜甫、王昌龄、贺知章等人的诗文名句。
  天幕下的众人再次大饱眼福。
  唐朝之后李白的狂热粉自惭形秽,想和李白结交,先问问自己,诗词歌赋写的怎么样?能不能入李白的眼?
  或者,像吴筠那样成为知名道士。
  【高力士还真入不了李白的眼,让李白折节下交是不可能的。
  唐朝的科举制度还不够完善,当官的途径主要还是靠有权有势的人引荐,考试的成绩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唐朝,进士是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学子,而不是我们熟知的经过府试、乡试、会试层层选拔的有功名之人。
  进士科考试是在中央。
  想参加这样的考试,就得得到地方的推荐,举送入京。被举送的人称为举人,举人参加进士科考试就叫进士,参加秀才科考试就叫秀才。以此类推,参加明经科考试的可能就叫明经吧。
  而想要高中,过人的才学都是其次,主要是靠当时的名人向主考官推荐、夸赞,才能有希望。
  隋唐的科举制并非是靠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可以说是九品中正制到真正用成绩说话的科举制的过渡。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