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南风音子【完结+番外】

时间:2024-09-24 14:40:04  作者:南风音子【完结+番外】
  天幕上出现了一串数据,显示因文字狱死亡的人数,触目惊心。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清朝翰林徐骏因一句诗丢了性命。这还是最能沾上边的,其他的大多是献策之类的文字。
  乾隆皇帝大兴文字狱的方式不满足于此,以修书的名义行删书毁书之实。】
  天幕上出现了被删被毁被修改的书目,数目之多,让人扼腕叹息。
  【因修《四库全书》被毁的书籍中,就有《天工开物》,这本欧洲科技的启蒙书,被清朝禁毁了两百年,可以说清末被侵略者欺负死的很大原因是这本书被清朝禁了。】
  天幕上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场景。
  【明朝的船只、火器水平都高于西方,而《天工开物》中就有船只和火器的制作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利用杠杆原理进行汲水的装置构造图,内容涉及农学、物理学等众多科学技术。】
  天幕上出现了天工开物的内容节选。
  天幕下的众人激动了,尽力将这些全部记录下来,细细研究。清朝不珍惜,他们珍惜啊。
  【秦始皇焚书,还知道保留农学等书籍,乾隆皇帝修书,把《天工开物》给修没了,国内根本找不到这本书,还得从国外引进。
  元朝倒行逆施,将人分为四等;清朝毁书,使得向来都是领先西方的技术落后于西方。
  版图大,但守不住。
  科技领先世界,闭关锁国也就罢了,结果自己国内将科学书封禁,不发展科技,还拒绝向国外引进先进的科技,亲身验证“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
  国外在发展科技的时候,清朝将科学书给禁了,读之乎者也,八股取士。好比国外用玻璃制造烧瓶用于做实验的时候,国内还在用玻璃当艺术品。】
  天幕上出现了十九世纪中叶,外国人做出玻璃烧瓶用来做各种化学实验的场景,以及同时期的国内,人们将玻璃做成各种各样的观赏物。
  画面一转,天幕上出现了二十世纪中叶,国内终于发现了玻璃不仅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够用来处理核废料,再次领先世界。
  秦始皇嬴政见过透明的玻璃,只觉得是各方面都不如玉石的替代品,没怎么放在心上,没想到玻璃还有这么大的妙用。
  如今找准了方向,相信很快他就能够在秦国看到天幕上的玻璃烧瓶了。
  【说清朝“闭关锁国”,并不是说清朝完全不与外界贸易,而是说清朝盲目自大,不引进外界的先进技术。
  广州十三行涵盖衣食住行等十三种行业,但是没有火器呀,没有科学与技术的交流。】
  秦始皇嬴政对火器十分的向往。
  天幕之前已经公布了□□,爆竹制作出来了,火器想必也不远了。
  【本期视频盘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哟。】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第121章
  康、雍、乾三朝的皇帝在太医的极力救治下终于醒了过来,在看过了天幕盘点的文字记录后差点又晕过去。
  不是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低,而是后世的那种局面,谁遭得住啊?
  康熙帝和雍正帝还好说,并没有封禁《天工开物》,无需过多的纠结,只要揍儿子就行了。乾隆皇帝则是犹豫不决,封禁《天工开物》自然有他的考量,难道要解封?但是科技水平提高了,百姓造反压不住怎么办?
  洋夷面见他们的君主都不行三跪九叩之礼,面见他也是毫无礼数,令他不喜。
  他担心解禁这些书不利于统治。
  这天下午,天幕在众人的期待中给大家带来了惊喜。和往常一样的时间,天幕异像再度出现。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午后时分,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犯颜直谏的魏征不仅仅会犯颜直谏》。
  唐朝的君臣们高兴了。
  早上天幕又将唐玄宗李隆基拉出来批评,众人情绪正低迷着,下午终于有给他们唐朝长脸的人物出场了。
  【哈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视频开始前先感谢各位观众,上期视频点赞和投币都超出了预期,作者菌非常开心。
  这期视频,我们来盘点富有谋略,文采斐然但却是以犯颜直谏出名的魏征。】
  【我们对魏征的认识,来源于语文课本上的《谏太宗十思疏》,也就给魏征贴上了标签――犯颜直谏的谏臣。】
  天幕下的众人在天幕之前的盘点中得知魏征是一国宰相。
  各朝各代的君臣们:“……”魏征是丞相啊,有治国之才,怎么会只是个谏臣?懂了,后世的学生不读史书。
  唐朝之后的君臣们对魏征的了解可以说比天幕异象将要盘点的还要详尽。可以说历朝历代的君臣们但凡有才学,饱读诗书的,都读过史书,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了如指掌。
  但他们还是期待天幕异象的出现。
  因为天幕异象在盘点一个人物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涉及一些他们所不知道的后世之事,以及后世有能够借鉴的科技与制度;因为天幕异象在历朝历代都有出现,观看天幕盘点的时候可以想象古人和后人都在和他们一起观看的满足心理。
  陆游有诗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只是想让先人们知道后世之事,生前抱有遗憾,死后可以瞑目,而天幕异象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当然这些人中不包括亡国之君和奸臣。
  【冷知识,魏征曾当过道士。
  魏征出生于公元580年,也就是北周大象二年,隋朝建立的前一年,父亲是当官的,家境不错,有读书的条件。但是好景不长,魏征十余岁时成了孤儿,家道中落,生活贫困。魏征不工作赚钱,扔旧喜欢读书,离开家去当了道士。】
  洪武大帝朱元璋觉得这经历有点熟,不过他是出家当和尚,得守清规戒律。
  原本和尚和道士都没有一堆的戒律约束,南朝皇帝梁武帝萧衍,金朝出现的全真教,这两强行分别给和尚和道士定下了清规戒律。
  魏征出家当道士,只是单纯的离开家去道观,没有清规戒律的约束。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魏征年近四十,加入了鼎鼎有名的瓦岗寨,成为李密麾下。有句俗话:“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魏征饱读诗书,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但是李密只看中魏征的文采,让魏征写奏疏,却对魏征提出的计策不予采纳。
  是魏征的计策不好吗?是李密没有识人之明。
  从李建成听从魏征的计策出去立战功可以看出来,魏征的计策还是可以肯定的。】
  【魏征在李密这里是掌管文书的,献策是幕僚该干的活。魏征见李密不听他的计策,转而向李密的长史也就是李密的幕僚郑廷页献策,结果郑廷页也不听他的计策,气得魏征拂袖而去。
  一个两个都不听魏征的,李密最后失败了,投降了唐军。】
  天幕下的众人觉得魏征对李密是真的仁至义尽了。
  魏征以一个书吏的身份献策,李密不听,魏征并没有放弃,而是找上了李密的幕僚,结果李密的幕僚也不听魏征的计策。
  李密不能知人善用,败得不冤。
  【魏征跟着李密没有前途,随李密投降了唐军,为唐军招降了还在跟着李密混的徐世蓿也就是李蕖V后,被窦建德俘虏的时候,窦建德也只是看中了魏征的文采,任用魏征为起居舍人,记录日常事件。
  李建成听说魏征文采好,便将魏征招入麾下,可不是让魏征来写诏书的,而是让魏征替他出谋划策,当他的幕僚。
  一个两个三个都是看中了魏征的文采,可见魏征的文采是真的十分出众,而这三人中只有李建成有识人之明,是魏征的伯乐。
  不过李建成没有听从魏征的建议当机立断对李世民下杀手,让魏征失望了。
  极有可能是李建成知道李渊不会废他这个太子,所以没有必要对李世民痛下杀手,给李世民下毒也不是见血封喉的毒药,似乎只是想要李世民变得病弱,变得残疾,再不能与他相争,只是没有想到李世民会对他下杀手,还成功了。】
  天幕下的众人为李建成感到可惜,如果不是遇到了二凤,也会是一代明君。
  慈不掌兵,李建成缺乏杀伐果断。
  【唐太宗李世民同样听说了魏征的才名,封魏征为谏议大夫。魏征有了在李建成这里的履历,出名的就不仅仅只是文采了。】
  天幕上出现了一段视频:
  [唐太宗李世民怒气冲冲地道:“好你个魏征,挑拨我和兄长的关系。”
  魏征满脸地不服气:“是皇太子不听我的,他若是听了我的,必然不会有今日之祸。”
  李世民懂了。
  兄长不听魏征的话,自取灭亡。他不能重蹈兄长的覆辙,他要听魏征的,那就封魏征为谏议大夫吧。]
  【魏征的谏言涉及军事和治国方针,要知道李世民在成为皇子之前就是战绩卓著的将领,魏征能够在军事上进行谏言,可见其军事水平。
  李世民评价魏征,“安国利民”,可见魏征还有经国之才。他还主编史书,二十四史中的《隋书》就是出自他手。
  历代修史的都是文学素养极高之人,比如司马迁,班昭,蔡邕,欧阳修等等。】
  魏王曹操想到蔡邕被王允杀害,悲从中来。原本他能够看到伯喈的《续汉书》,可惜了。
  【魏征性格耿直,却也不是太过于执拗,非要死谏。
  他曾向李世民透露过自己想当良臣,而非忠臣。良臣,好比舜的臣子稷、契、皋陶,君臣相得益彰,成为美谈;忠臣,好比夏桀和商纣的臣子龙逢、比干,忠臣被杀留得美名,君主得千古骂名。
  这话一出,李世民敢杀魏征吗?
  魏征也曾说过,他敢于谏言,是因为皇帝是明君,愿意甚至是引导他进谏,如果皇帝不听他的谏言,他不会再进谏,也不敢再进谏。】
  唐太宗李世民心道:他是皇帝,有何不敢?只是魏征有安邦定国之才,他舍不得杀,并非是因魏征一句话而不敢杀。
  而且,魏征谏言的时候引经据典,学识渊博,说的头头是道,确实能让他信服。
  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前面提到狄仁杰无心插柳柳成荫,只是短暂地断案了一段时间,成就了神探的美名。魏征也曾奉命处理过长期积压没有判决的案件,虽然不是专业人士,对律法不熟,但是处理案件时能够让人心悦诚服。
  魏征是一位谏臣,更是一位能臣。】
  众人一想,确实啊,没有做过的事情,不熟悉的事情,都能够处理好,让各方面都满意。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七年,也就是643年,魏征病故,享年六十四岁,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李世民亲自为魏征撰写碑文,作挽词十首,表达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但是吧,不久之后太子李承乾谋反,魏征推荐的侯君集参与谋反,杜正伦也牵涉到了谋反案中。
  李世民想到魏征曾说侯君集与杜正伦有宰相之才,结果却参与了谋反,越想越气,将魏征的墓碑给推倒了,还取消了自己女儿和魏征儿子的婚约。
  两年后,李世民亲征高丽,没能灭亡高丽,感叹魏征去世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对他进行劝谏,想到魏征的好,又重新为魏征立墓碑。
  墓碑倒了能够再立,但是公主的婚事吹了就吹了,驸马换了人。
  魏征想不到在他临终前李世民给他看的未来儿媳妇,在他死后并没有成为他的儿媳妇。】
  人到暮年的汉武帝刘彻没想到李二凤这么的孩子气,若是他推倒了墓碑,哪怕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会再立起来。好比他痛失太子刘据,令他头脑清醒了,但是注定要辜负刘据。
  唐太宗李世民将魏征比作巩固汉太子刘盈的商山四皓,若是魏征的寿命比他长,太子李承乾不会谋反。
  稳固李承乾太子之位的魏征走了,高明慌了啊。
  【本期视频盘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哟。】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第122章
  第二天一早,天幕异像如期而至。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六大诗人系列》。
  众人纷纷猜测这次上榜的会是谁?
  【哈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视频开始前先感谢各位观众,上期视频点赞和投币都超出了预期,作者菌非常开心。
  这期视频,我们来盘点“六大诗人系列”,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天幕上出现了六个大字:唐伯虎点秋香。
  明朝之前的君臣对唐伯虎有印象,就是在画上题字:“画上荷花和尚画”的人,不得不说那一手书法在书法大家眼中勉强能够入眼,就是不知道诗文水平如何?
  明孝宗朱v樘对唐伯虎有点印象,这不是牵扯进科举舞弊案的举子吗?
  吴中四才子此刻正巧齐聚一堂。
  文徵明拍了拍唐寅的肩膀,宽慰道:“伯虎兄,天幕异象显示你是六大诗人之一,相信朝廷不久就会大赦,允许你重新参加科考。”
  祝枝山也说道:“是啊,子畏不要丧气,你还是有希望的。”
  唐寅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诗才远不如李白,曾作《把酒对月歌》,几乎是句句夸耀李白的诗文。没有想到自己能和“诗仙”李白上同一个榜,大喜过望,从科考失利的颓废中走了出来。
  摊上科举舞弊案是他的大不幸,上“六大诗人”榜是他的大幸,可以说二者都是能够改变他命运的大事。
  徐祯卿看唐寅那样子,暗叹:都高兴傻了,看来不用再安慰了。
  【说到唐伯虎,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风流才子,以解元的身份卖身入华府做书童,追求华府的婢女秋香。虽然没有一首诗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但却是家喻户晓。】
  唐朝之前的君臣们疑惑,解元是什么身份?
  唐宋之后的君臣们纷纷皱起了眉头,认为唐伯虎这么做丢了读书人的脸面,有辱斯文。
  明孝宗朱v樘:“???”自甘堕落!
  看好唐寅才华的长辈们个个吹胡子瞪眼,不愿意相信这么荒唐的事情。
  祝枝山用奇怪的眼神看向唐寅。
  他知道唐寅好色,但没想到唐寅这么重口味,直接来场姐弟恋,不,是恋母癖。
  文徵明和徐祯卿不知道秋香是谁,好奇秋香是有多美,以至于做出这种事情来,不是,就是秋香美若天仙,也不能为了追求她入贱籍啊。
  唐寅连连摆手:“你们这么看着我作甚?我哪能啊,没有的事。”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