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历史同人)助秦始皇安稳天下——苏佑蓁【完结】

时间:2024-10-16 23:16:44  作者:苏佑蓁【完结】
  沟连黄河和淮水的水渠比灵渠晚动工二十多天,江淮各地的语言也不同,甚至同一个县的人说不同的话,民夫也不会说雅言,所以是按里分段干活。
  人多自然矛盾也多,令管理民夫的小吏头疼得不行,在多数协调后总结出不少经验。
  关中水源不够充足,种冬小麦占比高,于是各地种完冬小麦后直道才动工修建,主持修建的人是扶苏和陈菽,还有在北边的蒙恬,各地民夫就近干活的原则,直道分段同时动工。
  修直道要砍许多树,官方提供砍树的锯子斧子柴刀很锋利,为防出事,各个施工段有玄甲卫和士兵巡逻。
第138章 突然
  差不多时间,北地郡,九原君,云中郡,雁门郡设立的互市开市,闻风而来的大秦商队,边民开始跟大秦境外各个部族交易。
  在大秦几处干活的民夫吃喝皆由官方提供,南边两处水渠和东北方向的长城边还好,关中和周边几个郡的粮仓因为一直供应着修建皇宫的民夫,建皇陵的刑徒,在河套的兵马,如今还供应修直道的人,粮食哗哗地被吃掉,再这样下去陈粮要吃完。
  陈粮吃完要吃今年的新粮,新粮要是吃完,假若明后年有灾怎么办?
  嬴政心里有点后悔在几个地方同时动工,果然是急不得,之前他还不满北方上冻后就不能修直道,现在…就这样吧。
  嬴政心烦出宫和阿叔喝酒,和他诉烦恼。
  唐启阳听后和他说:“咸阳的贵族大户基本上存有三四年陈粮。”他们在邯郸松溪庄也存有几年的粮食,但是距离黄河有些远,不方便运来,还是放在当地防灾年。
  嬴政喝一口酒叹气:“我知道,风调雨顺好几年了,我担心明后年有灾。”他不能把粮食都用了,要不然明后年万一有灾将是大难。
  唐启阳和他说:“其实我也担心,要不这样,明年开春只开工建直道南段,拉长修建直道的时间。”
  嬴政沉默一会说:“好,我想去打猎,你陪我去。”
  唐启阳:“行,什么时候?去哪里?”
  嬴政:“三日后,秦岭。”
  唐启阳:“好。”
  三日后,嬴政率一小队人进秦岭打猎,有唐启阳在旁边护着,嬴政夜里在山里过两夜,令自己放纵一回,回来后继续管着天下大事。
  寒凉秋风起,这天早上唐启阳带韩信骑马到淳化,进入宽阔的直道。
  唐启阳下马,韩信跟着下马,两人牵着马向前走,直道中间两丈(6米)是混凝土路,两边外侧各有两丈土路,直道整体宽六丈,在唐启阳眼里是18米,就算两千多年后,18米宽的路也不多。
  道路中间稍高,两边比较低,外侧边有排水沟,排水沟外有低矮的茅屋,还有堆起来的木头。
  韩信牵着马左右看了直道整体后牵着马走到唐启阳身边说:“唐君,道路很宽,这样的路出兵很快。”
  唐启阳:“是啊,要不然皇上心心念念要修建这条路,上马,我们骑马向前。”
  “是。”韩信应声上马。
  两人从右外侧土路骑马向前跑十几里就看到推着独轮车或两轮车干活的人,他们放慢马速,越往前走干活的人越多,没一会他们被一队玄甲卫拦下,玄甲卫小队长李庐和唐启阳揖礼,恭敬说:“唐君,前面不能骑马,唐君可是来找公子扶苏和陈侍郎?”
  唐启阳认识李庐,翻身下马和他说:“不是来找他们,我只是来看看,我看大家干活挺有序,有打架吗?”干活的人手里有锋利的工具,最怕发生械斗。
  李庐回答:“管得很严,没有。”
  那就好,唐启阳看前面人密集,不打算再向前走,和李庐说:“我们不向前走了,你忙去吧,我在旁边高台上看看就回去。”
  李庐揖礼说:“唐君自便。”他说完带巡逻小队转身继续巡逻。
  韩信羡慕看玄甲卫们身上的铠甲。
  唐启阳留意到韩信的眼神,笑和他说:“好好读书,等你成年,去蒙恬将军麾下。”
  韩信眼里雀跃:“好。”
  唐启阳和韩信牵着马到旁边比较高的土台上向前看,只见前面很远的地方树木已经被砍去,路上和两边全是密密麻麻干活的人。
  他们看一会从土台上下来,到路边便看到扶苏,扶苏给唐启阳揖礼:“唐翁。”
  韩信给公子扶苏揖礼:“公子扶苏。”
  扶苏向韩信微点头回应看向唐启阳问:“唐翁如何来了?”
  唐启阳微笑看他说:“我听人说直道很宽,想来亲眼看看,你变黑了。”
  扶苏温文笑说:“是,天天晒阳光吹风便黑了。”
  唐启阳和他说:“你去忙吧,我们要回去了。”
  扶苏嘱咐他:“骑慢些,别跑太快。”
  唐启阳:“行了,我还没老。”
  唐启阳说着上马离开,韩信和公子扶苏揖礼后上马追去。
  扶苏看着唐翁的背影笑了笑,转身去忙。
  唐启阳回到家用午饭后进宫和赢政说修直道的真实情况,嬴政听后说:“过两日我亲自去看看。”
  唐启阳:“好。”
  唐启阳又说几句后便道别离去。
  两天后,嬴政亲自去淳化看了直道,跟扶苏和陈菽了解具体施工情况和速度,他虽然觉得速度慢了些,但也知道无法更快,干脆放开。
  土地上冻后北边建长城和修建直道停工,民工们喜滋滋带着钱背着不少盐回家,关中的人早馋在皇宫干活的人能挣到钱和盐,他们愿意这般服徭役。
  嬴政看过户部呈上来的开支,看边境几个互市交易情况和商税收入后没什么大事,变比较轻闲,有时间就出宫和阿叔下棋喝酒,徐兰看他们喝多了会阻止,他们也不恼。
  这个冬天关中下的第一场雪很小,第二场雪依然不大,朝廷收到北方各郡县奏报,北方各地下的雪也不多,嬴政和大臣们心落谷低。
  开春,江淮水渠和灵渠停止开挖,民工们回家为春耕做准备,雁门郡和渔阳郡亦没有开工修建长城,只有直道南边动修建。
  同时大秦各郡守和县令都收到注意天气和雨水情况的皇令,特别是平原区,雨水少马上安排打井,各级官员变紧张。
  开春下春雨的时候各地雨水果然变少,就连南方也变少,不过河水很充足,水车日夜不停提起水,该种水稻的田还是种水稻。
  徐兰和唐启阳考虑过后也继续种水稻,插完秧后唐启阳雇了几个壮年人,亲自带着人在小庄子的地里打一个深井,在风溪庄打三个深井。
  他们顾不上南阳郡去年育下的柑橘苗了,只写信让驻守那里的人把柑橘苗移栽,能成活多少看天意。
  嬴政得知阿叔亲自带人打深井,也安排皇庄的人打深井。
  信陵君和李牧来找唐启阳喝酒,听他在打深井,回家让后辈跟着干。
  人是从众心理,咸阳掀起在地里打井风。
  天气越来越热,北方旱情很广,所幸各地有水库放水浇麦地,平原地区用井水浇地,令麦子抽出穗灌满浆。
  麦子刚灌完浆,嬴政便下令南边修建直道停工,让民工们回家。
  天晴无雨,麦子提前成熟,民众抢收麦子,很多人收完麦后不再种下绿豆,各家各户缴税后收好粮食,减少做饭的量,在野外奋力挖野菜,有条件的人家把野菜洗干净焯水后晒干,没有条件的人家洗洗野菜后直接晒干。
  关中增加了很多水车,车上来的水灌溉水田,各条河流的水位急速下降,下雨也只是小雨,不到一刻就停,没有用。
  嬴政叫鹰雷给蒙恬送信,问河套那边情况,蒙恬回信说那边还好,黄河水没有降多少,六个大水车足够灌溉他们种的东西,只是阴山外也干旱,匈奴很可能南下掠夺。
  嬴政给各个边关下令,令他们注意外族情况。
  三伏天里高温闷热,心脏不好的人难受,嬴政令修建皇宫和陵墓的人早晚干活,中午歇着,每隔两日供一回绿豆水。
  每年皇庄收冬麦后都种绿豆,所以他存有不少绿豆。
  唐启阳和徐兰不怕热,每隔三四天去小庄子和风溪庄看情况,别说,在这高温高热天气下,不缺水的禾稻长得比往年好。
  河里供水不太够,唐启阳便安排人早晚从井里提水补充进稻田。
  这个闷热的夏天很难熬,很多人吃不下饭,有冰窖的人情况好一些。
  末伏的一天早上,嬴政派人来找徐兰和她说:“长丰侯,赵太后昨日上吐下泻,吃药没有好转,皇上请你去看看。”
  徐兰应声:“好。”
  徐兰回房换身衣服和拿上药箱随来人去甘泉宫,说来她已有些年没有见过赵太后,历史上赵太后活不到现在。
  徐兰随侍人到赵太后床边揖礼喊:“赵太后。”
  赵太后平时还好,生病后明显露出老相,见到脸色红润的徐兰心生嫉妒,微微点头没有说话,伸出手。
  徐兰在床边坐下放下药箱给赵太后把脉,把脉后说:“太后此症是食用过多冰凉之物所至,服三日药,饮食清淡便能好转。”
  赵太后微点头,依然没有说话,徐兰也不在意,站起来提起药箱到桌子边,侍人已经磨好墨,徐兰开方子给侍人并交待注意事项,和赵太后告辞离去。
  刚出宫门口和赢政面对面碰上,徐兰给他揖礼:“皇上。”
  嬴政回礼关切问:“我阿母是何情况?”
  徐兰回应:“赵太后是食用过多冰凉之物所致,服三日药,饮食清淡便能好转。”
  嬴政微点头:“我进去看看。”
  徐兰点头,等他进去后离去,她回到家和唐启阳说:“贪吃凉生的病,不是大事。”
  唐启阳:“那就好。”
  三天后,宫里没有人来请徐兰给赵太后复诊,徐兰猜是她的病情明显好转,用不上自己了。
  稻谷已经灌浆,今年的稻穗反而比往年饱满,稻谷半黄的时候下雨了,下了一天一夜大雨,雨停后种稻谷的人家马上去稻田,有些人的稻谷倒下,连忙扶起来几束绑在一起。
  徐兰和唐启阳种的稻谷没有倒扶,情况还不错,在他们等稻谷成熟的时候,赵太后薨逝。
  徐兰和唐启阳得知消息的时候都懵了,之前她生的病又不是大病,怎么就突然没了?
第139章 隶书
  嬴政知道阿母是自己作死的,本来她吃兰从母开的方子三日已经好转不少,但过几天忍不住贪吃凉物后又不太好,阿母还禁止侍候的人告诉自己,不想夜里急转直下……
  他小时候疑惑阿母为何不愿跟兰从母交好,也不解阿叔和兰从母来咸阳的时候阿母的态度冷淡,他亲政几年后才知道原因。
  原来兰从母有才华和淡定从容令阿母看到她自身不足,除了容貌和生自己,哪方面都比不上兰从母。
  阿母羡慕嫉妒兰从母,羡慕阿叔只有她一人,宠她一人,嫉妒她能干,嫉妒她的字画好,受许多人追捧和尊敬,嫉妒她会医术,嫉妒她会写医书和农书,嫉妒她老得慢……阿母…看不起兰从母生不出孩子。
  阿母打心里不愿意自己跟阿叔兰从母走得近,但知道阿叔和兰从母全心全意对待自己,对自己有利,没有阻拦……
  嬴政手拿着阿母三年前给自己做的香囊磨娑,心头闷闷,不知道什么起自己和阿母见面除了问候再没有话说,相顾无言,变得很生疏。
  唐启阳和徐兰去吊悼赵太后的时候发现嬴政没有很难过,垂下眼,吊悼后便离开。
  赵太后停灵多少天,哪天入葬是由太卜算出。
  这时刚出伏不久,天热炎热,好在皇宫储存的冰很多,赵太后停灵十九日后出殡,跟秦庄襄王合葬,葬礼很隆重。
  赵太后的葬礼办完,唐启阳和徐兰庄子上的稻谷已收一半,稻谷地里是干的,收完稻谷后唐启阳马上安排人翻地晒一晒后再碎土,准备种冬小麦。
  虽然之前关中下了一天一夜大雨,水库和河水得到补充,但没有人知道以后还会不会下雨,明年是否还干旱。
  他们要大量种冬小麦,并把计划跟亲友们说,并叫鹰云飞去给徐山送信。
  信陵君和李牧绝对信任他们,都叫后辈全种冬小麦。
  徐芹家买的荒地雇人开出来一半,徐兰让王南拉冬麦种子送去给她家。
  嬴政和大臣们看各郡县最新传来的奏疏,末伏后有些郡县下大雨下几天,解了旱情,有些地方下雨少,水库和河流能补充的水少,旱情没有完全缓解,嬴政令大臣们把下雨少的郡县统计出来。
  统计出来后嬴政看向大臣们问:“共有十七个县降水少,种冬麦成问题,涉及七八万户,诸位可有解决方法?”
  王绾建言:“这十七个县明年免赋税。”
  李斯说:“若那十七个县明年没有收成,免赋税解决不了问题,普通人家存粮不多,最多坚持到明年麦收时节,七八万户有十五六万人,明年若没有收成将会出现大量流民,会生乱。”
  淳于越建言:“真到那时,从周边郡县调粮食去接济。”
  蒙毅,冯去疾,相里垣,尉缭想不出好方法,没有出声。
  扶苏在思考更好的办法。
  下面的官员见大佬们没有全部发言,便不出声。
  场面安静几息,陈菽出声建言:“雨水少并非无雨水,十七个县中十二个县有水库,奏疏里言水库的水变少,并非完全无水,河水尚未断流,无水库的五个县有河流有井,臣建议皇上下令令这十七县每户在四成土地上种冬麦,浇水让麦子出苗,冬日下雪有点水,来年开春若还没有雨,人工浇水让麦子抽出穗便有收成,不至于大范围颗粒无收,有件事,需明令禁止当地大户、地主独占水源!若冬日里无雪,来年开春还无雨,极度干旱,麦苗枯死,则另迅速想他法应对。”
  扶苏听后觉得陈菽出的主意很好,各家各户若是有些收成便不会外逃做流民,于是开口说:“儿臣觉得陈侍郎此计甚好!”
  其他人也觉得陈菽出的主意好,纷纷赞成。
  嬴政也觉得陈菽出的主意好,重点是不让当地大户,大地主独占现存的水源。
  他和大臣们又商讨一会定下计策,向少雨的十七个县下皇令。
  齐郡南边阳县,朱石头蹲在自家的地头看着发白的土欲哭无泪,五月收麦子后到现在只下过一场雨,吴家人在上游把河水截断,水全流向他家土地,这可咋办?
  “阿父,阿父。”
  朱石头十岁的长女夏花跑来边大喊:“阿父,有皇令!”
  朱石头心里咯噔,站起来问:“啥皇令?”
  夏花是个脸色比较黑的小姑娘,眼睛闪闪,跑到阿父跟前口齿伶俐说:“方哥说皇令上说我们县每户种四成冬麦,禁止地主截断河水溪水,违者抄家全家流放去九原郡建长城!”
  朱石头喜出望外:“真的?”
  夏花重重点头:“嗯。”
  朱石头拔腿就向村里跑去。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