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文浅尽量不在平房顶上泼水,清洗好之后,于是就给水箱注满了水,丢了一些消毒片进去。
刚开始抽的两箱水她都不会喝,只会用来做卫生,目前为止,她喝的水都是自己在平台上抢购的便宜瓶装水。
等过阵子井里的原来的水用得差不多了,她再把自己之前购买的几个大水箱拿出来装满井水。
看着天越来越热,文浅在平房顶上把楼梯间里面的两个凉床拖到平台上,拿板凳垫着一边,这样整个凉床倾斜着,等会儿泼水的时候就直接从栏杆边上下去了。
就在文浅认真擦洗凉床的时候,楼下有人喊自己,探身一看是陈婶儿,手里提着一个竹提娄。
文浅下楼出来一看,之台阶上摆着一个上了白霜的小冬瓜,两个嫩南瓜,一把青菜还有一把青红椒。
文前以前和陈家也没有这么亲近的,或许是陈婶儿感慨她一个人生活,回来家里什么都没有,所以给她送了这么多菜。
陈婶儿想的很周到,就算是要去街上买菜也要等到明天热集了才行,那今天吃什么呢?
虽然看到孩子回家的时候手里拎着有泡面,但也不能顿顿吃泡面啊,那多不健康。
这个时候菜园子多的就是那几样菜,吃不了就喂猪,拿到街上去守半天卖不出几个钱。
拿去送文浅吃也没什么,于是陈婶儿拿着东西过来了,况且孩子也讲礼,来吃饭还带葡萄。
陈婶儿走到屋侧边的时候就听见屋里有声音了,到场子前一看原来是电视开着,没见着人。
听到平房上边泼水的声才发现人在上面,陈婶儿和她说让她菜吃完了去喊她,到时候带她去自家园子里摘。
之所以要喊她,是因为有些菜打了药,要过段时间才能摘,所以摘菜要带上她。
因为文浅还在洗洗涮涮打扫卫生,陈婶儿也没和她多说话就走了。
第22章 随机生长的植物们
附近也就只有陈婶儿家的菜园没有荒废了,而且他们村子里的其他人也不介意自己的菜园和田被她家种,只要说一声就行。
如果地没人种,很快就会荒废,有的田草长得比文浅还高,可想而知以后想要再耕开多费劲。
陈婶儿自己家的菜园就种一些精细些的菜,至于邻居们的菜园,她种几棵南瓜和冬瓜,就能爬满整块地。
还有丝瓜葫芦,家附近田坎种一些,到时候树上和荆棘丛上都爬的藤子。
现在南瓜冬瓜到处都是,要是都摘了能堆成山,幸好家里养了两头猪能解决。
还有一些柳生的丝瓜在山洼里爬的到处都是,文浅家两侧的树还挂的有之前的已经干成丝瓜布的老丝瓜。
说起丝瓜,在嫩的时候可以拿来炒菜打汤,老的时候可以用来当洗碗布,听说以前的人洗澡也可以用它当沐浴球。
在有的地方,丝瓜瓤煮水还可以清热,具体效果文浅不是很清楚,只是在网上看到的。
不过文浅倒是挺喜欢用它洗碗的,洗澡的也想试试,毕竟是绿色天然无污染的,用不着施肥,也用不着打药,就这么自在随机的生长着。
家里的厨房墙上还挂着几个没有剥皮的老丝瓜,有空剥出来用,文浅也准备囤一些种子放空间。
文前把陈婶儿拿的东西都拿进去,该放地上就放地上,该放冰箱的放冰箱,准备晚上的时候做来吃。
楼上的凉床洗好之后,文浅把床放平,让太阳晒。
然后就去楼下打开水缸边的水龙头,开始清洗水缸和附近的灶台和锅。
虽然昨天灶台上的瓷砖都擦过一遍,但是今天要把铁锅和水缸清出来,还有碗橱里的碗碟什么的需要洗。
至于木质筷子都长毛了,文浅直接扔掉了,先用一次性筷子使着。
八月正热,也养不出了幼小的鸡鸭鹅,苗儿也买不到。
这个温度也种不出什么东西,这样一来就感觉自己在乡村无所事事。
但人总是需要做些什么才行,于是文浅就把这几天的内容规定为打扫收拾和捡柴。
水缸清洗好之后,文浅开水龙头放水,两个锅里洗干净之后就放满水,灶里都放点柴把水温着。
文浅在外面把三个锅盖洗干净灰,木的放在外面晒,不锈钢的锅盖就放在烧水的锅上盖好。
弄完这些,家里没有多少引火柴了,除了一些枯枝之外,点火要用松毛或者橡子树叶子。
文浅从牛栏屋里拿出了以前奶奶搭引火柴的装备,树叶耙和三叉簸箕。
在家附近的松树底下,搭了一簸箕松毛,三叉簸箕文浅用不好,下次她准备用竹筐或者编织袋。
松树底下的松针落的挺多的,树底下的松毛厚厚一层,这些年都没有谁来它底下搭过柴才能积这么多。
文浅这时候把松毛搭回去,然后铺在家门口晒,太阳要下去的时候就收到厨房堆柴火的墙角里。
松毛是非常好的引火材料一点就着,加点细细的树枝,等烧起来之后再上粗枝,最后放大柴才能点着。
老家的土灶就是这样引火的,除了松毛以外,这里长得最多的是橡子树,又称栎树或柞树。
栎树的树叶也是常用的引火柴,只需要去山上树林里搭就有很多。
锅里的水烧热了,倒进桶里提出去,把碗碟都放走廊盆子里用温水泡着。
今天要在锅里面多烧几道水,烧的水再用来清洗,锅也干净了。
天气热,文浅准备把碗都洗干净之后来了太阳底下晒之后收一部分进空间里。
如果不是房子是连着地基的,她估计都想把自己的家的收进去。
白天温度很快上升,到10点多的时候,文浅就不想在外面了。
天气太热了,以前这个点即使是干农活的人,到了十一二点也必须回来家里。
夏天的太阳不好惹,正午12点到下午 三点的时候,敢在外面走,皮都晒脱一层。
最起码现在的文浅受不了,以前也听说过真的有热死人的。
从冰箱里拿了一两瓶冻成冰的水,放在风扇后面吹,稍微凉快了一点。
以前爷爷都是在堂屋铺张薄膜,就在地上睡的,文浅在夏天也是打着赤脚到处跑。
想起两位老人家,文浅决定明天赶集去街上买点纸回来给他们烧烧。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文浅就不必出门了,中午吃的是空间里存放的盒饭。
因为不出门,刚吃完饭文浅也不想马上躺着,于是就在家里收拾东西。
把一些农具容器,比如缸坛子或者是箩筐之类的,她准备都归置在同一个地方。
能空出来的地方全都空出来,能放进柜子里的就放进柜子。
家里东西太杂、太多看着就不整洁。
文浅希望自己家里空荡简约一点,除了必需品和少数装饰品之外最好什么都没有。
这样卫生也好做,看着也不杂乱,心情也好。
身处的环境太乱,人的思绪也会不清晰。
这一次收拾她提前给自己扎了个头巾,防止昨天洗的头发落灰,待会儿她还要午睡要是身上太多灰她才不想睡床。
就算是夏天,她也不想天天洗头,首先自己不勤快,其次对头皮不好。
当然出汗了还是要洗的,不然就臭了,那也不能上床睡觉的。
洗衣机昨天消毒之后,今天早上又被拉出来放在走廊,
文浅把家里放的床单被罩都找出来,准备让洗衣机接下来一直在工作。
文浅在场子边上的树上拉了绳子,还架了竹竿。
夏天嘛,最不缺的就是阳光。
文浅还把冬天的衣服拿出来暴晒,里面有自己的也有爷爷奶奶的东西,她并且舍不得丢,有一部分好的就留下来了。
箩筐和各种缸她也拿到外面晒的晒洗的洗,家里大大小小的缸用来装米面的,炒花生之类的小坛子,坛坛罐罐贫多的很。
也不知道当时他们从哪里买的,还是自己做的。
文浅一直觉得这些东西比塑料盒塑料箱子好存东西,就是有点笨重。
第23章 农村的生计
文浅家的场子下边儿原来是一片树林儿的,和周边的大树一样都是柳树,后来被人砍了卖钱,开成旱田。
再往后没人种田,都出去打工了,现在田里又被重新种了柳树。
原本是细细的大拇指粗的树苗,现在已经长到小腿粗了。
文浅也是无聊用手机扫了才知道,他们当地叫柳树的树其实别的地方叫杨树。
学名叫枫杨树,叶子以前他们常用来搓一搓夹在脚趾间,是用来去脚气的偏方,现在查出来叶子有毒,是真的可以杀菌灭藓的,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树林再往下就是文浅家的两块田菜园子,现在杂草丛生。
菜园子下面就是一个小堰塘,成D字型。
从堰堤边往下看,就是各种形状的梯田,一直延伸到小陈洼,那里有一个大一点的堰塘,再往下又是梯田。
文浅站在堰堤中间就可以看到陈婶儿的屋角了。
这里的梯田和别的地方可以当景区的梯田不一样,这里的梯田垂直的落差在两三米左右,田的宽度也宽很多。
山坳里种田的时候,收割机什么的就很难上下,只能人工,也就只有河边和公路边方便机械进入的才能用上。
而只种一点点,买一个小型的器械又有些划不来,所以三两个合伙养一头牛,耕田的时候轮着用。
这两年把别人家的地都捡起来种的人才买了小型的器械使用,但范围就在小河两边。
厨房里的两个锅被文浅煮了好几遍,烧出来的水泡衣服,泡床单,加洗衣粉多泡泡,然后放进洗衣机里洗。
从厨房墙边接出来一根水管到洗衣机这里,之后洗衣服文浅除了拿进拿出都不用管了。
文浅把旧衣服撕成条条,找了一个木手柄,钉了一个拖把出来,把家里的水泥地四处拖了一遍。
做完这些文浅擦了擦自己身上的灰,换了睡衣开始睡午觉了。
打扫卫生真累呀!
天气太热,文浅铺着毯子和凉席在地上睡的,吹着电风扇的她在想自己以后要存点冰在空间里,不然夏天好难过啊。
午觉结束之后,文浅吃了个冰淇淋,然后从空间里拿出了一点点的肉和饺子之类的放进了冰箱。
虽然有空间,但是家里面还是要放点吃的,万一让别人来看了一眼,发现家里啥吃的都没有。那不就惹人疑心了吗?
这样想着她又把自己吃剩下的一小袋、米半包挂面、半壶油拿出来,都是自己在安市用剩下的全都带回来了。
现在堂屋的大桌子上就放着这些,自己昨天拎着小箱子回来,就当里面装着这些吧。
文采家的田都在家附近,堰塘上头的旱田早已长满了杂草,附近竹园的竹子也长得很好,周边的路都拱出笋,现在都长了竹子。
文浅也懒得管了,至于一些好田,都在堰塘下边,大大小小的总共有三块。这三块一直都给附近人家在种,这三块原本是种水稻的。
后来奶奶一个人,就只种了一小块自己吃,其他的都用来种别的了。
再往后奶奶也没有力气种田,请人帮着耕一下,自己种一点花生青菜萝卜之类的。
奶奶走后,小陈洼的人就拿来种了。
不过他家的水稻就种在自己家门口,文浅家的田一般用来种一些油菜、豆子、芝麻之类的。
文浅觉得自己家的田如果荒废着,一年一年只会长满杂草,到时候想要重新种就很难了。
有别人在自己田里面种着东西,最起码土都还是松散的。
今年陈婶儿家种的是芝麻,等到她家收了芝麻后文浅就打算自己种了,出点钱请陈叔把田耕一下,然后自己种点萝卜,白菜之类的过冬。
文浅离开乡村太久了,她已经不太记得一些农作物种植或成熟的具体时间了,只是知道一个大概的季节,具体什么时候种到时候她到时候跟着陈婶儿就行了。
不过自己私底下也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农历和节气了,说不定以后的一切都要自己一个人来,连个问的人都没有。
文浅回家的路上看到了金黄的水稻,也看到了整整齐齐的玉米田地,还有附近一垄一垄的红薯地。
过段时间她打算去附近的村子收点农作物存起来。
老家的玉米、红薯基本上都是拿来喂猪的。
猪吃的东西文浅还记得很清楚,最早是在山上打猪草,比如构叶,然后是拌着糠和麸子一起煮的。
后来养猪也会喂南瓜、红薯藤、玉米和红薯,总之养出来的土猪肉是很好的,陈婶家就养了两头猪。
老家种的很多东西基本上是人吃一点,多数喂猪,这并不是一个笑话。
在文浅老家只有水稻、小麦和红薯会拿去卖,也有人到村子收。
水稻的价格没有太多变化,红薯的价格就更是卖不上什么价钱。
玉米更是后来才种的多一点,趁着水嫩的时候煮点人吃,等老了收回家不过也是连芯儿带粒去加工成粉回来喂猪。
也只有平原地区大规模的种田,才能多挣一点钱,像文浅家乡这样的丘陵地带,一家一户,一点点田。
饿是饿不死,但也别想存钱。
陈婶儿和陈叔两个人不忙的时候就会出去打零工,附近插秧播种会请人,建房子、砍树背木头,山上采松菌、药材,下龙虾、黄鳝和泥鳅。
这些也是收入来源的一部分,完全待在他们当地农村就是这样生活的。
就这样,如果天道不好,粮食减产,一年下来收入就更少了。
在乡村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的挣小钱的,所以很多人就出去打工了。
在农村,想要致富,就只能和商业有关,不然光种田是肯定不能勤劳致富的。
文浅也在电视上见过,在某一个地区种一种作物,比如葱、花椒、猕猴桃,然后修路,打通市场。
种植、运输和售卖都统一解决才可以。
需要有人带头,有人出钱,有人出技术,还能团结一心,花费好几年形成规模。
这样的事情文浅也就只能在电视上看看了。
第24章 植物识别
晚上文浅在家第一次用柴火灶,炒了一一盘南瓜,一盘青菜,加上自己空间拿出来的红烧肉和一小碗饭。
一个人吃饭做菜都是一点点,多了就剩,特别是煮饭,电饭煲稍微大一点就铺个底,还得吃两顿。
现在有空间,文浅一次多煮一点分装几份,这样就不会每天煮了。
不过现在回了老家,她还挺想试试土灶蒸饭煮锅巴粥呢,那可是平时在外面吃不到的。
不过不锈钢的筲箕还没洗出来,竹制的筲箕洗不干净就不打算用了,想要盛饭工具还没准备好只能延后了。
10/98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