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的后方,隔着数丈的距离,又坠着一群人。鱼龙混杂,不知是什么来路。
有的衣不蔽体,像是逃荒的流民。有的背负行囊,像是奔走的行商。还有的高大威猛,像是游历的侠客。
负责押送的官吏连同一群武夫抬步走进客栈,敲敲柜台,喊着让店家上酒。
老者意识迷离,跟着想要进去,尚未迈过门槛,被随行的官吏返身抽了一鞭。
那恶吏指指门前一块空地,叫他们坐在雨中等候。
掌柜的殷勤上前招呼。
伙计匆忙拿起一壶酒,走到宋回涯的桌前,朝她手里塞,给她使着眼色,示意她赶紧走。
见宋回涯坐着不动,甚至不加掩饰地打量起墙边说笑的那群人,伙计满脸愁苦,小声提醒道:“这位姑奶奶啊,这地方你还敢待?不见那些人都躲在外面吗?快走吧!”
宋回涯抓起桌上兜里,接过酒,随意丢下钱,起身离开。
她没有走向远处的人群,出了大门后,借着轻功飞身翻上屋顶。
客栈内说话的声音陡然小了下去,几人仰头朝上查看,片刻后才又若无其事地继续闲聊。
宋回涯盘腿坐下。戴着的斗笠挡不住瓢泼的大雨,冰凉的雨水透过孔隙,从她额角成串滑落。
她将剑平放在膝上,听见客栈内传来几人狂放的笑声。
“那老东西要死了吧?我刚才看是快没气了。”
“那老头命大着呢,刚出城门的时候,我就以为他要死了。这一路苟延残喘,捱到现在。”
“我看就是命太硬,才克死他一家老小。怎不干脆死在战场上?好歹还能赢个身后名。”
“他哪是命太硬?分明是脑子太蠢。否则岂会为了几个贱民,众目睽睽之去杀我们郎君?”
“客官,菜来咯!”
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一帮流民是浆糊做的脑子,叫季知达收买了人心,跟着也就罢了。那群练过几下拳脚的莽夫也赖在后头是打算做什么?”
“这群人,自称是武林中的豪杰义士,实则不过是冥顽不灵的贼寇余孽。嘴上说得漂亮,可全无胆量,只敢做缩头的王八,在后面跟着看着,图个心安。你问他们是否要为季氏鸣冤,他们是不敢承认的。”
“这江湖早已没了骨头,他们要看,就由着他们看。若真敢出手,还能趁势敲打他们一顿,叫他们认清自己身份。莫起不该有的心思。今日刘大哥在,何须理会他们?”
“季知达若能同他们一样识时务,我等又何必白废这番功夫?”
一群人鄙夷大笑。
宋回涯衣衫被淋得湿透,望着延绵万里的烟雨,劝说自己该走了。她已麻烦缠身,别又添一道重罪,落个四面楚歌。
她垂下眸光,见到羸弱的老者躺在地上,疼得蜷缩成一团,抱紧手臂,嘴里不住喃喃:“下雨了……下雨好……”
青年跪在他面前,用身体为他挡雨,表情悲凉地看着他阖上眼睛。
后面的妇人怀里抱着个半大的孩童,柔声叫了句:“老爷?”
片刻后听不到应答,停了呼唤,将脸与怀中的小童贴在一起。
沉重的锁链随几人手脚晃动发出琐碎的响声,后方的亲眷抱在一起发出凄婉的呜咽。
“季叔若是反贼,那季叔救下的人算什么?穷人就不算大梁的子民吗?”
“老爷何苦做这官啊?白白送死,也无人怜他。”
“此去几百里路,哪里能走得到?”
几人对着后方的流民摆手道:“走吧,你们都走吧,跟着有什么用?他们杀人如割草,惹怒了他们,也只是多一个与我们陪葬。”
宋回涯摸着自己的剑,又低头闻了闻发苦的酒,觉得自己也该走了。
她跳下房顶,不急不缓地迈步,路过那群愤愤不平的看客时,偏过头,诚心问道:“你们跟在这里,不是要救他们吗?怎么不去?”
一青年义愤填膺地骂道:“高家人着实可恨!上贪下奢,排除异己,心狠手辣,天下全凭他们一手遮天,莫非没有公理了?可悲啊,天下再没有几个季太守这样的好官了,连他也受那奸臣残害……”
“所以,”宋回涯的斗笠滴着水,一字一句问,“你们怎么不去?”
对方很是诧异,这才认真审视她,满脸写着“大言不惭”四字:“他们是朝廷的人,是官府的人!怎么能杀?”
宋回涯说:“你觉得他们错,也不敢杀吗?”
说话的人退开半步远离她,惊呼道:“你这人疯了?!”
宋回涯笑了。
她想起师父落葬的那天。
春日的绵绵细雨中,她目送师父上门。随后一个人坐在山腰的湖边,抓着竹竿钓鱼。
宋誓成提来壶酒,与她一道坐着淋雨。
麻乱的雨脚不住往她心里漏滴,宋回涯问:“我能为师父报仇吗?”
宋誓成没有回答,只沉闷地喝酒。
雨势快停的时候,宋誓成忽然开口叫她的名字:“回涯。”
雨水落在浮萍上,将一团团圆叶冲散打翻。打向宽大的荷叶,如蹦玉跳珠一颗颗滚开。
宋誓成答她:“回涯,这世道烂透了,多得是为人伥鬼还不自知的人。
“他们会将自己的罪过随意栽到你的头上。有人敢做他们不敢做的事,那人便是恶。有人敢说他们不敢说的话,那人便是妖。嘴上说着为民,可手上刀杀的最多的便是民。嘴上谈着仁义,可半句不由人辩驳,用来排除异己的刀便是仁义。
宋誓成放下酒壶,目光平静望着远方。
远处一间简陋的亭台,亭前的石阶上布满青苔,檐角悬挂着一个铜铃,被风吹得清脆作响。
雨水从空中飘落,落在酒壶上、湖面中,叫周遭万物都有了嘈杂的声音,也叫宋誓成的话在这嘈杂的生机里变得异常清晰。
“所以你要讲道理。这个道理不是为了和别人讲,是为了和自己讲。出剑之前,先问问剑,问问心,若自己觉得无愧,那便不要去管世间的荣辱跟誉毁。万般路皆在脚下。”
他无波无澜地道:“杀吧。”
宋回涯举起酒壶,仰头大口饮尽,砸到地上,抬手擦去下巴的酒渍,摘下斗笠。
也轻声道:“杀吧。”
第075章 但去莫复问
季归年小心为父亲整理着碎发,替他将衣襟抚平,借着雨水擦去他脸上的泥污。
不过短短几日,季知达的样貌已衰老得难以辨认,此时没了呼吸,倒是神色安详。看是走得痛快,并无太多怨恨。
季归年的手贴在父亲胸口,感受着他最后的体温。掌心的经脉剧烈跳动,给他种父亲还一息尚存的错觉。
“哒、哒、哒……”
脚步声带着迸溅的水花,停在他面前。
紧跟着一把长剑指住他的面门。
季归年木然抬头,滂沱的雨水接连打进他的眼眶,又逼得他不得不低下头。
朦朦胧胧的水雾中,他只看见对方布满老茧跟旧伤的左手。那只手紧紧握住铁剑,握得指尖发白,腕部青筋暴突,依旧挡不住肌肉在小幅抽搐。
“怎么,怕了?”宋回涯问,“怕他们怕得站不起来了?”
季归年将这话听进耳朵里,心中惨怛至极,一时间生不出任何的悲欢喜怒,七情六欲仿佛都烧成死灰,随风湮灭了。见她手抖得这样厉害,甚至想跟着嘲讽一句:你才是怕了吧?
客栈内的官吏见有异样,已相继抄起武器冲出门来。只一刀客岿然不动,气定神闲地坐在窗边,抽出筷子,端过桌上那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吃了起来。
宋回涯未有回头,将手中斗笠横掷过去。
冲在最前方的壮汉未及躲避,气血受内力冲撞翻涌上来。
边上的武者一手按在他后心,稳住他的身形,抽刀将斗笠劈作两半。而宋回涯的剑已先一步顺着他喉管割开。
血液泼在季归年的脸上,温热的触感叫他打了个寒颤。他深吸一口气,血水顺着大雨冲进他的嘴里。
咫尺难辨的冥晦光色中,风雨仿佛无边无际,却有一把劲锐的长剑割裂了茫茫水幕,断开这场凌冽威逼的暴雨。
宋回涯的剑已换到右手,左手依旧颤得厉害。
季归年看着,呼吸变得急促,人好似又活过来。
刀客端起面碗走到门口,全当眼前这一幕幕是下饭的酒菜,看得津津有味。
季归年从地上爬起来,喘息中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全身蓄力朝一名差吏扑去,横过手臂,用铁链挡住敌方的砍杀,趁机腾挪至对方身后,勒住他的脖颈。
多日粒米未进,季归年的手脚虚软得像是没了骨头,被那差吏带得摔翻在地,只凭着一股劲咬牙坚持,直至将那差吏生生勒死。
他捡起地上的刀,回头看见一众亲眷写满惊恐无助的脸。走了两步,又转回去,解下差吏腰上的钥匙,跪在地上,去解身上的铁锁。
刀客喝完最后一口面汤,从腰后抽出兵器,冲入雨中,身形骤然拔高,带着凌厉的冲势,好似千斤重的巨石朝宋回涯砸了过去。
宋回涯几乎难挡他的威猛,只是一剑就落入下风,连战连退,只能借着身法勉力支撑。
刀客亦不深追,收了攻势,左手托住刀身,似在掂量宋回涯的斤两,末了笑着评点道:“你的剑法还算不错,可惜杀的人不够多。剑这样的兵器,唯有人命才能磨砺出它的锋利。你光是逃,有什么用?”
刀客说着抬起一手,带着不可一世的盛气,嘉许似地道:“你这般年纪,能有这样的身手,配叫我知道名字。说吧,你叫什么?”
“不留山。”宋回涯扼着隐隐刺痛的手臂,字正腔圆地回道,“宋回涯。”
“不留山原来还有余孽在?”刀客佯装惊讶,“你师父、师伯,都已经死了,满门覆灭,仅留下三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也敢这等猖狂?”
宋回涯全然没有自己不敌的惧意,也笑问道:“你怕了?”
“我怕?哈哈!”刀客捧腹大笑,眼神怜悯,加重了语气讥诮道,“你配吗?”
宋回涯望向自己的剑,说:“我的命就悬在剑上,活一日也好,十年百年也罢,都是自己博来的。死在何处,死在何时,我不在意。大梁疆土,万里云山,哪里都有我不留山前辈的尸骨,皆可做我的葬身地。你呢?”
宋回涯说着笑意愈盛,扬起脸,眸光烁亮,气势如虹:“你若不能将这天下都杀绝了,总会有我这样不怕死的人,等着取你的命。你敢日日将自己的脑袋悬在梁上吗?”
刀客唇角上扬,眼底却无笑意,只蕴藏着阴狠的厉色,目光极具侵略性地落在宋回涯身上,似是在考量该先砍下她哪只手脚,好慢慢折磨。
季归年一瘸一拐朝他们走来。宋回涯目不转睛地盯着刀客,抬手轻挥,语气不善道:“滚。少废我口舌。”
季归年犹豫一瞬,再次转过身去。
后方的游侠们见宋回涯率先出手,且顶住刀锋。一群人应声而散,唯恐牵连,也有一群人蒙住脸孔,上前搅乱战局,为季氏挣来时机。
现场打杀声一片。
季母解开了铁锁,拿起刀,踉跄着去后院牵出一匹马。客栈的伙计不敢阻拦,早已埋头躲进柴房。
季母抱起幺儿,捧着他的脸,情意绵邈,满含不舍地低语道:“我儿,我宁愿你做一个凡庸的痴儿,也不要学你爹,说什么碧血丹青,他……”
季母终是不忍再说下去,最后怀抱着幺儿片刻,将他推离开来,痛哭道:“走吧,我的四郎。走吧!”说罢将人甩上马背。
季小郎君死死拽着她的手不肯放,大哭道:“娘,那爹呢?!”
季归年跪在地上,朝着父亲郑重磕过三个响头,再也不看,眼眶血红地背过身。
他要送母亲上马,季母只摇头。边上叔伯推来一女童,恳求道:“也带她走吧!”季母便将那孩子也扶上马背。其余成年人则朝着不同方向,各自奔命。
妇人对着季归年说:“今日离去,若能留得命在……”
她想叫儿子天高水阔,走得越远越好,离了这片天,不必再回来。可临到嘴边,那呛喉的悲楚涌了上来,到底是不能甘愿,脊背颤抖着咆哮道:“回来给你爹报仇!杀光了那帮崽种!”
季归年最后看一眼母亲,点了点头,狠下心肠,跳上马背,策马离开。
妇人再无牵挂,释怀一笑,举刀杀入乱战。
宋回涯与那刀客缠斗数十个回合,几度被逼至绝路,身上多出数道口子,皮开肉绽。疲累加伤病叫她难以为继,只一股强烈的求生之意叫她屡次化险为夷。
66/115 首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