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就觉得怎么就那么奇怪呢?
以前,他没这心思的时候,不是过得好好的?还嘲笑林二来着。
现在怎么就那么不甘心?
回到院子里,就见到安国公主身边的丫鬟正提着食盒等着。
见到他回来,上前恭敬道:“世子,这是殿下亲手为世子熬的银耳雪梨汤,遣了奴婢给您送来。”
说到这里偷偷看了徐定一眼,又低头继续道:“殿下说,这汤里放了莲子,清心火,让您一定要喝下。”
徐定一听这话,火气噌噌往上冒。
他娘正事干不好,就知道搞这些虚头巴脑的。
还以为她这公主出马,怎么也能搅和一二,结果林二照样不给面子。
就说你一公主,难道不会以势压人那一套吗?
还好意思回来跟他说,不关她的事,林二那是嫌弃他。
那丫鬟侧头瞄了一眼,发现徐定已经气得满脸通红,赶紧放下食盒。
“奴婢放这里了,世子记得喝呀!奴婢告退。”
说完转身就跑了。
徐定很是发愁,该怎么破局呀?
结果,他这边还没想出办法,就接到了太后的召见。
徐定来到慈宁宫,就被嬷嬷热情地迎了进去。
太后似乎心情还不错,看到他笑得很和蔼。
“哎哟,定哥儿来啦?快过来,让外祖母好好看看。”
徐定心想,看您笑得这么虚伪,就知道没好事。
也没应和,慢条斯理地跟太后行了礼,就去了旁边的椅子上坐着。
太后见他不愿意过来跟她亲近,嗔怪道:“你这孩子,也不常进宫来看我这老婆子,现在还生份了?”
徐定这性子,怎么可能会惯着她。
直接阴阳怪气地开怼:“您老还能想着我这个外孙呀?我还以为您眼里只有李承昊呢!”
太后在心里骂了一句:臭小子。
面上依旧笑道:“你这孩子,还怨上了?外祖母那不是瞧着承昊父母都不在身边,这才多关心些。难道这就是不疼你了?”
徐定好像油盐不进,“疼不疼的,也只有您老心里有数!”
太后气得不好,还是压着火气。
“你这孩子,净说胡话!”
徐定懒得跟她说这些废话,直接问道:“您老今日宣我来,是有什么事?直接说吧!做戏这种事,你外孙还没学会呢!”
太后心说,果然跟你母亲一样,不讨人喜欢。
脸上的笑也有些维持不住。
但还是勉强摆出和蔼的样子,“说的什么话?没事就不能宣你了?我看看自己外孙也不行?”
徐定这次不接话了。
太后顿时有些尴尬。
徐定倒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自顾自喝茶。
就在这时,有宫人进来禀报:“娘娘,赵小姐来了,在外候着呢!”
“快,让人进来!”太后吩咐道。
又对着徐定说:“是太常寺少卿府的赵小姐。”
徐定低头冷笑,太常寺少卿不就是凉王妃的姐夫?
真是好算计呀!
没一会儿,就见一身橙色衣裙的赵小姐进了殿。
徐定耐着性子看她给太后行礼,仪态倒是标准。只头上那支蝴蝶步摇,晃得他头晕。
他看了几眼,就得出一个结论,没林二好看。
太后好像很喜欢这位赵小姐,自她进殿后,脸上的笑容都真诚了些。
等她行完礼后,太后指着徐定道:“这是镇南王世子!”
说完又对徐定道:“这是太常寺少卿赵大人府上的嫡女,她母亲和你小舅母是亲姐妹。说起来都是亲戚。”
见徐定没什么反应,还特地意味深长地加了一句:“馨姐儿还没定亲呢!”
赵馨听了这话有些羞涩,脸颊微红。
走过来准备跟徐定见礼。
太后都介绍了,徐定若是知礼的人,也该站起来跟赵馨见礼。
但徐定恁是坐着没动,还端起茶杯老神在在地喝了一口。
等到赵馨过来,徐定直接“哐”一声把茶杯砸在了赵馨跟前。
赵馨哪里想到徐定敢在太后面前如此放肆。
她当时就被吓得往后退了几步,茶水也溅了一身。
她脚下发软,想哭又不敢哭出来。
太后当即呵斥道:“定哥儿,你这是干什么?”
又吩咐宫女过来看看赵小姐有没有被烫伤。
那茶徐定还喝过,自然没那么烫。但茶杯的碎片却溅了两块到赵馨的手上,渗了血出来。
徐定没搭理太后,冷冷地盯着赵馨,厉声问道:“赵馨,本世子没见着你就算了。今日既见了,就想问问,你为何诬陷我和永宁伯府的二小姐私会?”
没错,当时徐定和林云珠私会就是被赵馨最先叫出来的。
徐定那是上战场拼杀过的,此刻浑身气势骇人。
赵馨被吓得一句话不敢说,终是没忍住,哭了出来。
太后见人都被吓成这个样子,也知道今日的事是成不了了。
冲着徐定道:“那事既是误会,馨姐儿也不知道。再说,都过多久了,你现在对馨姐儿发什么火?”
徐定可不吃这套。
“误会?她一个大家小姐,不知道乱传这种事会有什么后果吗?我若说她和李承昊私会,外祖母高兴吗?”
这话把太后气得差点一口气没提起来,缓了片刻才对着徐定呵斥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徐定却根本不想跟她掰扯这些,还在自说自话。
“我瞧着她和李承昊倒是合适,又是表哥表妹的。外祖母不是说她还没定亲吗?不如进了凉王府给李承昊做妾?”
赵馨听了这话险些晕过去,这要是被传了出去,她就真只有这一条路。
太后也差点被徐定的胡搅蛮缠气死。
但她今日也算看清楚,她的长辈身份在徐定这里不管用。
生怕徐定再说出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对着徐定大吼道:“你给我滚!”
徐定看都没再看两人一眼,转身就出了慈宁宫。
他也没出宫,而是一路往御书房去了。
局势如此紧张的时候,太后竟然想撮合他和凉王妃的侄女。
他若今日稍微顾念一下祖孙之情,对太后顺从一些,只怕不用等他出宫,就会传出他心仪赵小姐的传言。
结不结亲的不重要,就是想让皇上起疑。哪怕一点就够了。
到时候,即便皇上怀疑这是凉王的手段,但也不敢轻易用镇南王府的人。
毕竟,公主也是凉王的亲姐姐。皇上赌不起。
这就算是去了皇上一臂。
第143章 平息】
徐定到了御书房,皇上还在和几个阁老商议通州的事。
等了一会儿,看到杜首辅、余阁老几个出来,才被宣了进去。
他把刚才在慈宁宫的事说了一遍,皇上的脸马上就垮了下来。
虽然一直知道太后偏心小儿子,但皇上此刻还是心寒呀!
一家子还没起事的时候,他作为兄长,处处照顾弟妹,对母亲也事事顺从。
立国后,小弟在北方征战,他担心母亲思念小弟,再忙也会时常陪伴安慰。
母亲却指责他,在京城享福还说风凉话。
那时,他认为母亲说的是气话。
要知道那个时候,帝国百废待兴,他作为太子,时常忙得一天只能睡上一两个时辰。
此刻,到了你死我亡的时候,才知道母亲的心果然是偏的。
而且,小妹不是她的女儿吗?徐定不是她外孙吗?
她为了帮小弟,连徐定的亲事都能搭进去。
皇上默了许久,才挥手示意徐定出去。
徐定自然不能明白皇上的心情。
反正自他懂事起,就知道太后心里只有李承昊。
回到家,跟安国公主说了这事。
平日里,太后偏心凉王一脉,安国公主也不说什么。
但她只得徐定一个儿子呀,对徐定的婚事更是慎之又慎。
太后竟然算计起徐定的婚事。
以前她还老说徐定,对外祖母不够尊敬。
此刻,她就觉得这样就对了。也只有徐定这种软硬不吃的,在太后跟前才能不吃亏。
安国公主在府里越想越气,最后实在没忍住,直接冲进宫里和太后大吵了一架。
太后算计徐定的事,后宫的人不知道。
安国公主进宫和太后闹起来,皇后和后妃们也不敢掺和这两人的事。
虽然都收到了些风声,但没一个敢往慈宁宫去。蜷缩在自己宫里装鹌鹑。
等到安国公主离开,慈宁宫就宣了太医。
此后,太后就一直称病。
过了好几天,皇后才去慈宁宫探病,但毫不意外地又被太后拒见。
安国公主回来后,就对徐定嘱咐:“你最近出门小心些。后宅那些阴私手段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若中招一次,就是一辈子的污点。”
说完还特别提醒道:“凉王妃在京城的亲戚可不止赵家一家。那威远侯府的人也都不是容易对付的。”
徐定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若被人算计了,就再不能肖想林二了。
于是,决定这段时日出门都要带足四个侍卫。
何枫顿时警惕心大起。
世子平时可是只带他一个侍卫。这是怎么了?
难道对他最近的表现不满?
徐定不管他,只对侍卫们吩咐:“不管何时,我身边都不能离人。上茅厕也不行。”
四个侍卫听了这话,都是心头一跳。
莫不是有人要刺杀世子?
嗯,最近局势有些紧张,完全有这个可能!
于是,侍卫们每日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
太子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反正是说服了皇上开恩科。
皇上遣了钦天监的监正去普光寺请来了住持。
住持听钦天监的人说公主出生之时曾天降祥瑞,就啧啧称奇。
见过公主后,更是惊叹:“公主不仅福泽绵长,显贵尊荣,且命势极旺国运。”
皇上和太子听后大喜。
第二日,此事就在京中传扬开来。
紧接着,皇上就下旨,为庆祝小公主降生,明年加开恩科。
这件事传出去,发酵了一段时间。
民间那些攻击太子的声音明显弱了下来。
像通州和河间府,闹事的人就直接消停了。
只新安县那边还有些村民很忧心。
林文杰接到太子的通知,就准备即刻启程去新安县。
他的人打探到的消息也表明那边的气氛已缓和了许多。
走之前,刘心瑶给林文杰准备了一大笔备用银子。
嘱咐道:“多花些银钱无妨,你别省着。你是一家子的主心骨,一定要平安回来。”
林文杰轻轻把人搂进怀里,安抚道:“你也别担心。那些村民即便是担心行宫的那些谣言,有恩科的事压着,怎么也闹不起来。再给他们补偿些银钱,很容易就能平息下来。”
村民闹事,不过是为了一口粮食。
这个时代,粮食产量低,村民一年忙到头也不过刚好混个饱肚。
所以一听会连年灾荒,哪能不慌?
他们其实是最朴实的,也完全不懂上位者那些争权夺利的戏码。
现在有村里或者族里的读书人压着,不敢闹。
林文杰再一家补偿些银钱,足够一家子一两年的嚼用,即便有灾年,他们也能安心。
村民又不像权贵那么讲究,他们什么粗粮野菜都能吃。一年的嚼用也不多,不过几两银子。
新安县整个县的户籍也不过两千多户,再除开县里和镇上的人口,绝对不超过一千五百户。
当然,这个银子朝廷是不会出的。
因为朝廷已经减了税了。
对林文杰来说,虽然强行压制,可能也能把事情压下来。但刘心瑶不在意花银子。
现在,林文杰把这个事情办妥当,办得没有后顾之忧,即便以后也让二皇子和三皇子抓不出什么无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林文杰已经给太子献了开恩科的计策,若再能把此事处理好,那就算在太子跟前有了一席之地。
对于永宁伯府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很快,林文杰就带着人去了新安县。
果然,正如林文杰预想的那般,村民们只是担心粮食。
林文杰就遣了人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去了解情况。
最后,按照每户田地的多少,补偿了相应的银钱。
对外没说是他补偿的,只把普光寺住持说的那番话说了一遍。
又说是太子为小公主积福,虽然朝廷已经免税,但考虑到灾情突然,村民没有准备,便又给了一些补偿。
如此,这些村民对太子感恩戴德。
也不再说太子无子和神灵有关,只一个劲把太子和小公主捧上了天。
甚至还有人说小公主是仙女下凡。
等到林文杰回到京城,已经是九月中旬。
此时,朝廷突然接到了戎国太子求亲的请求。
第144章 裴翎的准备】
戎国其实就是帝国西北边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
他们虽然立国,其实政权还是比较松散。属于多个部落的联合。其中,最强大的部落掌握着国家的话语权。
说白了,就是大家联合起来更易生存。至于听谁的,自然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
凉王镇守凉州,其实就是防着戎国。
但凉王发展到现在,他和戎国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并不好说。
戎国突然跟大乾求亲,也有些突兀。
因为大家打了二十来年,从没有相互示好过。
新安县、保定府和通州的事才平息没多久,朝堂上又开始吵起来。
就为了要不要和戎国和亲。
武将大多反对,在他们的认知里,两家不对付,打就对了。送个女子过去和亲是什么意思?
合着你们打不过了,我们大乾还要送个媳妇给你们?没有这道理。
文臣的声音就参差不齐。
赞成和亲的人不少,理由也很简单。
两国和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将士们不用冒着生命危险上阵杀敌,朝廷也能节省一大笔军费。
这么多的好处,大乾需要做的,不过是送一个女子过去。
这女子嫁过去算是为国为民,是为大义,大乾的百姓都会记得她的奉献。朝廷也可以为她的父兄封赏。这是多荣耀的事?
65/166 首页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