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开国皇后升职记——黄柏山人【完结】

时间:2024-12-15 14:42:35  作者:黄柏山人【完结】
  差别
  对郭永章等人而言,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后,他们在源安三府开展工作时,就容易多了。
  他这些大安官员一边学习当地语言,一边强令当地人学习大安语言,在来自海贸司与海军的一些精通当地语言的大安人,从中作为翻译。
  又有大安派驻各地的陆军,从旁虎视耽耽的盯着,大安官员学习当地语言的进度且不说,反正当地人学习大安语言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在学习语言的期间,这此来自大安的官员也没闲着,立刻着手安排从大安迁居过来普通百姓,并在同时进行当地人口统、田地等信息的统计工作,接手当地已在开采中的各种矿产资源。
  原毛野岛上的那些当地势力,以及当过海盗的男性,几乎都被绞杀殆尽,能活下来的,基本都是些普通百姓,多为妇孺。
  相继从大安迁过来的一批又一批人,则多为家无恒产,或是没什么家累的单身男性。
  其中甚至有近半人数,甚至都是退役将士,他们迁居到源安三府后,会得到房屋、田地分配方面的优待,有些还在官衙任职。
  即便是没有在官衙任职的人,也有可能肩负着一些朝廷安排的任务。
  大安没有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习俗,不会无端将这些当地人视作低人一等的存在,更不会做出为拢络那些当地人,用各种惠政与优待哄着他们的行为。
  柳明月对这些当地人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没掩饰过,所以海军与大安驻安对那些当地人,也是持顺者生、逆者亡,略显残酷无情的处置风格。
  那些愿意主动申请来源安三府任职的官员,绝对都称得上是聪明人,对于军方对待当地人的这种处置手段,他们不仅没想着要上奏到朝廷,弹劾军中将士们,还抓机会唱红脸。
  不用柳明月示下,军政双方就这么以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就将三府上下都给整顿了一遍。
  让那些以为来到源安岛后,工作将会难以展开的官员们,都深感意外,不过他们也从中领会到了一个不宜宣之于口的认知。
  那就是,对朝廷而言,对待这些被大安夺取的疆域内的当地人,跟对待大安内陆百姓的方式,还是不一样的。
  这个认知,不禁让人下意识生出身为大安人的骄傲与自豪,对大安生出由衷的归属感。
  而源安三府成为大安的疆域后,依旧摆脱不了其资源匮乏的现实,大安与源安三府之间的贸易往来,直接常态化。
  不过朝廷的司农司,也有在源安三府设立分处,带从大安带来了各种农作物种子和先进的农具与种植技术,让当地的粮食产量,在当年就得到大幅的提升。
  毕竟几百万年前的火山大喷发,给源安岛带去了大量的肥沃土地,是比大安东北的土地更为肥沃的火山土壤。
  再加上这里的雨水丰沛,粮食产量一直居高不下,这里的百姓生活艰难,最大的原因,在于当地上层势力一直战争不断,底层百姓都是奴隶般的存在。
  承中二年年底,海军舰队带回两船已进行过粗炼的金块银块,运抵京中后,令负责接手相应事宜的户部与相关官员,都大吃一惊。
  毕竟他们都知道,在海军与陆军顺利夺下源安岛上,就已经向朝廷上缴了大笔的战利品,那也是一笔惊人的巨额财富。
  如今时隔不到一年,又运回两船的金银,所以有了源安岛,金银的运输单位,都成船了吗?
  哪怕海军的船不比商船,体格不算大,载货空间有限,能装载的金银量,即便只是仅经过初步提取的矿石,这笔财富也十分惊人。
  柳明月拿起户部呈上来的金块和银块,看了看,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些只经过初步提取的精矿,纯度如何?”
  李尚书满面红光的回道,“纯度很高,可见原矿石的纯度本就比较高,才会仅进行过初步提炼后,就能获得纯度如此高的粗矿。”
  柳明月满意的点头道,“如此就好,那源安岛还真是个好地方,除了这些金银矿,根据那边传回的奏报看,可能要不了几年,那源安岛就能成为我们大安的一大粮仓。”
  李尚书真心实意的恭维道,“还是陛下圣明,没想到那处自古以来,都不被先贤们放在眼里的海外蛮夷之地,竟然能给我们大安带来如此大的惊喜,我们一定要加强对那边的管理。”
  再也不能让那里的脱离大安的掌控,不过李尚书相信,知道那座岛能给朝廷带来的巨大好处后,后来者肯定也会有这个认知。
  柳明月点头道,“这是当然,我们为那里带去了各种先进文化和工艺技术,可不是去扶贫的。”
  承中三年年初,潜伏极深的源安三府当地势力,勾结与之相邻的南扶余,发动叛变,却被驻军及时发现。
  不仅那些潜藏势力都被连根拔起,所有与之相关的人,也全都被揪了出来,然后全族都被送到矿区做最危险的苦工。
  被在第一时间抓捕之际,那些人才意识到,可能他们自诩聪明的一举一动,早就被人看在眼里,只是人家一直在等着他们跳出来而已。
  他们不知道是,抓捕清除他们这些人,不过是顺带的而已,大安的主要目标,从来都不是他们这些已是瓮中之鳖的人,而是他们勾结上的南扶余。
  相关消息传回京中,柳明月当即下旨,以南扶余意图颠覆大安在源安岛的统治为由,对南扶余发起攻打。
  哪怕南扶余方面愿意认罪,主动提出愿意赔礼道歉,愿意当大安的附属国,世代向大安朝纳贡,效忠大安,柳明月仍旧表现出十分愤怒的态度,不愿收回旨意。
  除了部分不知道宫中谋划的官员,在得到南扶余方面派人送上的好处,愿意帮忙说几句好话,劝柳明月消怒,不必与那南夷小国计较外,其他大臣都表现出与女帝一致的同仇敌忾。
  早就将南扶余所在的那片区域,都视为大囊中物的大安海军与陆军,在接到朝廷旨意,迅速行动起来,前后只花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将南扶余及与其相连的两个小国,彻底纳入大安的疆域。
  相关战争的发动,大安一直站在道义的制高处,师出有名。
  南扶余因一念之差,招来大安的攻打,与其相邻两个小国,本着唇亡齿寒的原则,也相继加入加场,想要合三国之力,凭借主场优势击退大安军队。
  可惜他们的所谓主场优势,在携带着先进枪炮的大安精兵强将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再加上他们各国内部,都不乏别有用心拖后腿之辈。
  使得看似规模强大,战斗力强大的三国联军,实则后勤方面根本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三国联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根本不是大安军队的对手。
  捷报传回京中,柳明月露出欣慰的笑容,拿下这一片区域后,大安东北方向的那片区域,已彻底成了大安的掌中之物。
  朝中大臣们也都能对此感到欣喜不已,时隔数年,大安越来越多的船,都相继改装成了蒸汽船,航行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这也就使得大安的船,去周围任何区域的时间,都得以大幅缩短,拿下那些周边那些国家后,相应疆域的管理,再不成问题。
  有了大安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一批又一批,只忠于皇帝和朝廷的精兵强将,以及日渐成熟的换防制度作保障,完全不用担心那些疆域再次脱离大安朝廷掌控。
  又忙碌了数月,才顺利赶在年前,彻底安排好相应的官员调遣工作,柳明月也松了口气。
  郭锦秋为柳明月端上一碗药膳,有些担忧的说道。
  “母后也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这段时间一直忙个没停,有些政务,您完全可以让崔相他们多受累些,都由您亲自处置,也太辛苦了,这么下去,儿臣担心您的身体吃不消啊。”
  柳明月又何尝不想过得轻松些,可是往原扶余等地派遣的官员,将直接关系到那些区域接下来的发展,为了以后能更省心些,现在由不得她偷懒。
  “忙完这一阵子,等到过年前后就能轻松些,这可真是人到用时总恨少,朕自认一向都很重视人才储备工作,这些年来,也选拔出了不少可用之才,怎么事到临头,总觉得不够用。”
  郭锦秋笑着打趣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母后扩充疆域的速度太快,所需人手太多,新人成长起来的速度跟不上,免不会出现这种缺人现象。”
  柳明月叹了口气道,“确实存在你说的这方面因素,不仅官员,军队方面也需扩充规模,要不然,继续这么下去,各方面的人手都不够用了。”
  夺下原毛野岛,往那边派驻三支陆军,每支驻军的人数在两到三千之间。
  夺下南扶余等地,改为两省,分别为东海省与北江省,不仅两省所需官员多,两省驻军更是多达近三万。
  毕竟相较于原来的毛野岛,扶余等地的百姓,并没有因这场战争出现太大折损。
  因为大安的军队除了在攻入几个王庭时,受到的抵抗稍大外,在其他地区,根本没受到什么太大的反抗。
  甚至连那看着声势浩大的三国联国,因将领们对自家王朝太过失望,从而投降得太快,都没来得及出现太大伤亡。
  人口也是一项重要资源,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柳明月当然不会做出让人大开杀戒的行为,哪怕为教化那些人,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与更多的资源,未来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
  不过所有人都能从中看出,女帝对大安先后占领的这两地的态度差别,实在太明显了些。
  【作者有话说】
  写着写着,感觉快要完结了啊。
  241
  
第241章
  建议
  不过即便决定要放缓节奏,大安还是在承天四年,顺利将东北区域彻底纳入大安疆域,以兵不血刃的方式。
  不得不说,在如何使用谋略方面,炎黄民族绝对是个中高手。
  当那些大臣们没将心机都放在如何在朝中争权夺势,搞内斗上面时,而是花在别的地方时,所能取得的成就,可谓是十分喜人。
  对此,柳明月当然不吝重赏相关人等,成功平复了文官看到海军与陆军在近几年,接连受到无数嘉奖和重赏后,生出的一些不平与担忧之心。
  与此同时,文武百官们也通过这些事,确定了柳明月即便当上女帝,上面没了可压制她的人,依旧保持着从前的做事风格的事实。
  在许多人看来,这都是件非常难得的事,因为权势与富贵能够迷惑人心,能轻易让人得意忘形,将心比心,连他们自己在内,都不敢保证自己能始终保持初心。
  可是柳明月是真的做到了,哪怕已经真正成了大安之主,她依然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勤政爱民。
  即便只说她登基后的数年,所取得的功绩,就足以与史上那些备受称颂的明君相媲美,但她丝毫没有因此而感到自满,从而有所懈怠。
  从源安府陆续运回大安的金银矿,极大的缓解了大安朝廷在金银储备方面的不足,配合大安银庄,让大安的货币体系,在逐步得以完善与成熟的同时,还变得更为稳定。
  从南扶余一带运回的一船船粗铁矿,则极大的缓解了大安的铁矿产量不高这一短板。
  截止承天四年秋,短短不到十年,大安的人口就从之前的四千万,上升到如今的近七千多万。
  哪怕其中的近千万人,都是新纳入到大安版图中的外来人口,这个人口增长速度,依旧十分惊人,人口平均寿命,也得得取显著增长。
  算是朝廷设置医药部,大力发展医药行业,成功培养出一批批的专业大夫,又在各级官衙设置医药署后,所取得的直接成就。
  随着高产粮种在大安境内得到全面的推广与种植,粮食产量年年创新高,这些新增人口并没给大安带来多少压力。
  不过在柳明月看来,随着新增人口的大幅增加,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也有必要提上日程了。
  毕竟在之前的那些年,她已经用宫中开设的造纸作坊、及印刷厂,成功将曾经价格昂贵的书本与纸张的价格,都给彻底拉了下来。
  而造价低廉的炭笔的出现与推广,虽然无法取代毛笔与墨的地位,却成为连真正贫苦的人家都能轻松负担得起的书写工具。
  所以在近几年,随着百姓的经济条件得以改善,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家,会主动送孩子去读书。
  只是相较于大安的适龄孩童数量,总体上的入学率,仍然很低,低到让柳明月感到惨不忍睹。
  听到女帝提议,要在接下来大力发展教育,用惠政促进民间,尤其是乡下农家孩子的入学率,新任礼部尚书刘守成当然是喜不自胜,迫不及待的表态。
  “陛下圣明,孩子乃是我大安未来的希望,朝廷的确应该要重视,要好好培养,不知陛下对此可有规划?”
  柳明月没有直接回答,“朕目前只是有这么个想法,召集诸位爱卿过来,就是想要征询一下大家的建议,看朝廷有没有必要做这件事,该如何做好这件事。”
  在场众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单选题,女帝既然召他们来此,就是来商量’好何做好‘这件事的,压根就没给他们留下反对的余地。
  崔相若有所思的开口道,“陛下的想法,当然是好的,自古以来,民间人才辈出,只是有许多人,都被埋没了而已,若能让大量的民间孩童都能入学,当然能够大幅增加那些孩子的成材率,老臣当然支持陛下的想法,只是想要做成这件事,所需耗费定然极大。”
  因为知道柳明月的这个建议,若能做成,将会是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李尚书忍了又忍,才没开口反对。
  何相接过话道,“即便耗费大,也有必要做成这件事,依老臣之见,可将原本只在府县两级衙门设立的官学,扩充到乡村,以类似医药部的模式,从当地招募一些满足相应条件的人当教席。”
  就是这么一来,这个花费就太大了些,毕竟在场众人都知道,建起医药部后,朝廷每年需要支出多么庞大的一笔月俸。
  而医药部靠着售药,多少还能有些进账,不用让朝廷承担全部费用,但是发展教育,可没什么收入,都是纯支出。
  何相的这个提议,实在太费钱了些,实李尚书眼巴巴的看着女帝,希望能从她口中听到反对。
  柳明月却欣慰的点头道,“何相的这个规划很好,我们不指着那些孩子都走科举入仕的路子,只要能让他们认全字,会一些简单的计算,对我炎黄民族史、大安律法及地理有所了解,就行。”
  李尚书有些失望,忍不住算起了账。
  “陛下,我大安有成千上万个的乡村,要招募数以万计的教席,才有可能达成您所说的这些目标,仅凭这项支出,少说也要多达几十,甚至是上百万两银子,谈何容易?”
  仅目前,朝廷每年在推广教化方面的投入,都很不菲,又增加这么多,怕是其他各部也会有意见。
  柳明月当然知道这些,可她上辈子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