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深冷哼道,“你且放心,只要宫中不阻止,为父也绝对不会阻你前途。”
柳明瑶在一旁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焦虑不已。
“老爷,要不,还是由我们先去宫中请罪吧,真要等到宫中发话,怕是家里和如儿都少不得要挨顿训诫。”
到那时,京中好不容易才平易下去的那些与杨家有关的话题,怕是会被人再次翻出来议论。
再怎么对大女儿感到伤心失望,可是看到大女儿的遭遇,柳明瑶终究还是忍不住想要关照她。
杨弘深没有回答,杨宛如却态度坚定的回道。
“娘,您就放心吧,皇上能允许姨母临朝,肯定也能允许女子参加大招募,若不许女子参加,肯定会在限制条件中说明,既然没说,女儿此举就不算违规,宫中也不可能会因此而训诫女儿。”
听到杨宛如这么说,柳明瑶焦虑不安的心情才有所平复。
“可是就算宫里不训诫咱们,你一个女儿家,这般任性妄为,也会招来外人的非议啊。”
杨宛如知道自己的母亲是真心为她好,可是这次,她只能再次辜负对方的好意。
“娘,就算是女儿任性妄为,也就这一次了,若实在不行,女儿就去求大舅母,求她帮忙在姨母面前说情,给女儿进宫或是进入宫中产业的一次机会。”
想通过大招募,凭自己的能力入选,是杨宛如想为自己挽尊的最后一条路,若是此路不通,她只能选择放弃最后的那点颜面。
不过不管怎样,她都打定主意,不会再继续留在家中,与她这位虚情假意的父亲打交道。
彻底意识到她上辈子记忆中的那些人与事,基本都不靠谱后,她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努力回忆上辈子曾听说过的那些天灾。
事实已经证明,就连边境发生战争的时间结果,都有可能出现变故,只有天灾会如期而至,一成不变。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与其让她父亲靠着这些信息升官得赏,还不如用在她自己身上。
柳明瑶听了大女儿的话,叹了口气,如今只有她娘家大嫂在她那个妹妹面前,还能说得上话。
若有对方帮忙出面说情,肯定能给她大女儿争取个好位置,她也能放心些。
“也罢,你自己心里有打算就好,不过你不管去哪里任职,都得改改这脾性才好,在人家手下做事,可不比在家中当被人伺候的千金小姐。”
杨宛如温声回道,“娘放心,女儿在做出这个决定时,就已有所准备。”
在她上辈子的后半生,没人伺候她不说,她还得学着伺候人,当然不惧这些。
杨弘深对此也乐见其成,坐到主位上,以父亲的身份指点江山道。
“进宫比去宫中产业好,你姨母深得皇上信任,听说陛下对她极为信任,所有奏折,都会先由她经手一遍,你若能被留在她身边侍奉,相当于是当上御前女官。”
说起这些,他的语气十分温和,俨然又恢复成一位为处处女儿考虑的慈父,因为御前女官绝对是个很关键的位置,连前朝重臣都会对其多有礼遇。
冯家两个女儿被接进宫后,留在皇后身边当女官的消息传出后,曾在京中引起许多议论。
不少人都笑话她们是山猪吃不细糠,先是选择放弃国公府,跟着她们那被离弃的娘,被接进宫后,又放弃被当公主金尊玉贵的娇养着的机会,选择当侍奉人的女官。
可是随着皇后临朝,她们姐妹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更是到了连她们的祖父,顺国公遇到她们,也不敢端长辈的身份的地步。
杨弘深气的是女儿不顾身份的在外抛头露面,有辱门风,也会给他招来教女无方的非议,但他并不反对女儿想要进宫的决定。
“爹放心,女儿肯定会尽量争取进宫,不再让您失望。”
杨宛如当然知道她父亲在打什么主意,不过她嘴上这么应下,可是进宫对她而言,并非首选,这也是她选择参加大招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宫中的那些人与事,对她而言,可谓是既熟悉又陌生,容易让她再次被上辈的记忆影响到,从而再次犯错。
还是彻底换个陌生环境,从头开始,更适合她。
更何况,见到姨母在前朝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威望后,杨宛如也有些看不上宫中内官的身份。
她想当女官,当真正入品的官员,像这次参加大招募般,拥有能与那些男子在同一个台面上,一起竞争的身份和资格。
这是她在参加大招募的初选时,在现场突然生出的冲动想法,却在后来变得越来越坚定,既然家里的父亲,嫁过的丈夫,都无法成她的依靠,甚至还会连累她,她为何不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为强大?
【作者有话说】
107
第107章
意外
随着时间越发临近春闱,京中可以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热闹起来。
直到此时,人们才知道官方在京中新建起的几栋三层建筑,能以超低价给上京赶考的贫困学子提供食宿,实在连这个费用都负担不起的人,还能通过银庄借钱。
那几栋建筑都位处灾民住宅重建区域,是在将灾民的房子进行统一规划后,空出的地面上建起来的,房子干净整洁,提供的吃食也是荤素搭配,待遇极佳。
这一优待读书人的新举措公开后,顿令京中舆论风向大变,之前那些认为宫中太过优待那些参加大招募的人的声音,迅速消失,再也没人敢说什么差别对待。
毕竟那些参加大招募的人抵京后,都被安置在京郊庄子上,这些前来参加春闱的士子,却都被安置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内,收的那点费用,还不抵一天的饭钱。
这种己方刚一出招,就被对方如早有准备般迅速反制的滋味,令某些人在暗地里气得直咬牙,却又无可奈何。
皇上看着过年前后这几个月的支出清单,心疼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不知不觉中,竟然又花出去这么多?这银子也太不经花了些。”
柳明月笑着安慰道,“反正咱们花出去的多,老百姓们就有机会赚得多点,这一出一进,又没便宜外人,从近期收到的一些统计数据看,京中百姓的消费能力明显在提升,城外百姓的东西好卖多了,这就叫做良性循环。”
每天都有许多城外的百姓挑着担,进城售卖些自家的瓜果蔬菜和鸡鸭鱼之类的东西,他们这种小地摊,往往针对的就是城中那些家境最普通的百姓。
所以那些百姓的收入,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能力,随着宫中在城内大搞基建,给那些百姓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
这个道理,皇上当然也懂,收到相关反馈,他也对此很欣慰,可是一看自己花出去的钱,还是免不了会心疼。
“朕为这座江山,付出得实在太多啊!”
在这一点上,柳明月也不得不承认,徐庆业这个皇帝,的确说得起这个话。
“等到船队回来就好了,船队的收益,应当可以充分弥补陛下的这些付出。”
提起船队,皇上也来了精神,“出海就这点不好,一离岸就失联,也不知船队现在走到哪里了,带出去的那些商品好不好卖,海上航行顺不顺利?能不能在下半年如期返回大安?”
柳明月算是听出来了,这位平日里肯定也没少在心里琢磨,才会在提起这个话题时,迅速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依臣妾之见,只要船队此行还顺利,其它的,您都不必担心,咱们大安的东西,在海外是卖方市场,东西肯定不愁卖,尤其是在海上商道断了数十年的情况下。”
最怕船队会在海上遇见大风大浪,或是遭遇西方的强大武装势力,要不然,与海外通商,对大安而言,绝对堪称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正在提起船队的两人不知道,在遥远的海远的海外,他们正惦记着的船队,已经返航提上日程。
装船时,看着数量极多的商品,到了海外,压根就不够卖,实在不够卖,他们都没来得及多走几个地方,船上那些大安特产商品,就已经卖得一干二净,让人心情复杂。
“能早些回去,固然是件好事,就是这么一来,我想要绘制出更大面积的海图,只能等到下一次了。”
面对蒋清言的遗憾,左子兴有些好笑。
“想要绘海图,以后有得是机会,能早点回去,避开五六月以后容易出现的大风大浪,才是最重要的。”
魏长延笑着附和道,“是啊,清言,不过你这趟出来,能绘制出这么一份海图,已经很不错了,等到回去后,我一定会给你请功。”
蒋清言擅长画画,之前在战队中,主要目标是的战斗,就将画画放下了。
这次出来,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为商队护航,震慑海上层出不穷的潜在威胁,尽量避战,船上的生活太过枯燥,他就将自己的特长给捡了起来,如今画出趣味来了,十分上心。
“子兴兄,咱们回去的时候,必须要原路原航吗?能不能换条航线?”
面对蒋清言充满期待的眼神,左子兴笑道。
“的确还有别的航线可走,但是为稳妥起见,我们还是原路返航比较安全,毕竟这一路过来,有些威胁已被我们震慑住,有些已被我们直接剿灭,短时间内,应该还没有新的势力过来,我们回去更省时省力。”
吴尚青赶紧道,“听子兴兄的没错,还是原路返回更安全,我现在除了安全,别无所求,这么一大笔财物,若在我等回去的路上不慎出了差错,那可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他们这些人在海上拼命奋斗两三年,如今算是到了即将收获的时候,这些船上所装载着的海量金银财宝,就是他们这些人用来换取仕途的最好功绩,绝对不容出错。
魏长延深以为然的点头道,“不错,安全最重要,即便是原路返航,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难保不会有人提前等着我们。”
毕竟他们这支船队的规模,实在太过庞大,又是来自在海外颇有盛名的炎黄大地,谁都知道他们是只肥羊,即便知道他们拥有十分强大的战斗力,也少不了想铤而走险者。
“这也是我说要尽快返航的原因,我们这趟出海,按照原定计划,一般需要到下半年才会返航,那些人恐怕也不会料到,我们竟能这么快就返航,刚好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
吴尚青点头道,“不错,连我们自己都没料到,这次出来,竟然只花这么短的时间,就能返航,那些人更加预料不到,回去我们就下令,让大家尽快做好起……”
吴尚青的话音未落,就听到舱外传来通报声。
“大掌柜,魏队长、左队长,你们赶快过来一下,码头这边有位客人说是有要事相商,还非要指名和咱们船队的主事人谈。”
等到连忙赶过去的几人,与那位看起来十分狼狈的客人谈完,并送走对方后,脸色都变得有些凝重。
“连这玉蜀黍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适不适合在咱们大安种,我们都没搞清楚,就花这么大的代价将它换回来,会不会不划算?”
若说他们用来换这玉蜀黍的那些东西,其实并不算值钱,可关键在于它们很重要啊。
由于船上已经没货了,为满足对方的要求,他们只好将自己人吃饭用的碗盘,给收拾出大半看上去比较新的交给对方,家境好的甚至还贡献出质地好,看着还比较新的衣裳,就这么东拼西凑出一些东西,才勉强完成这次的交易。
不是他们不舍得拿出金银等贵重物品交易,是人家指名了要那些东西,他们又实在很想要那些玉蜀黍,只能出此下策。
左子兴也被这场意外的交易搞得有些懵,叹了口气道。
“反正我们换的种子不少,回去后可以多方尝试,肯定能种得出来,只要它有那么两三成的可能是高产作物,就能对得起我们的付出。”
吴尚青点头道,“不错,重点是我们既然遇上了,就不能错过,至于换出去的那些东西,先在这里买些木头的、贝壳的凑和着用吧,只要能吃到嘴里,用什么工具不是用呢。”
众人闻言,皆赞成的点头,没了吃饭用的东西,的确不便,但是换个可替代的东西就行。
虽说正因这些海外人对炎黄大地的各种物品的极致推崇,才有他们能赚得盆满钵满的机会,但是对于这些海外之人愿意出那么高昂的价格,购买那些在他们看来很普通,很平常的物品的行为,他们始终有些难以理解。
这趟出来,连自己的吃饭家伙都被给交易出去的经历,着实让船队与战队的人都印象深刻。
不过与此同时,船队的人不等通知,都知道要赶紧收拾好,必须要赶紧回去才行,要不然,继续逗留下去,说不定连他们身上的衣服都保不住。
毕竟他们身上穿着的,都是上面专门让人给缝制的,用的都是能在海外卖出超高价的好料子,若非上面都分别绣有每个人的姓名,说不定现在已经被人给换走不少。
至于上面给他们每人都配备的轻木衣,制作得也十分精巧,是他们在海上的保命工具,更是绝对不容有失。
当大安的京城中,人们都在热火朝天的议论,谁将有机会考取会试头名,或是新科状元时,船队已经以出乎所有人预料的速度,踏上返航归途。
同时还带回了超出所有人想像的巨额财富,以及柳明月心心念念了许久的高产作物种子。
春闱不仅决定着一大批读书人前程,也是京中盛事,对朝廷上下,都是一件值得高度重视的大事。
但是对皇上和柳明月而言,这届春闱不过是他们的工作中,相对最为重要的政务之一而已。
正所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各地的奏折源源不断的被送入宫中,除了来自边境驻军的,还有关于春耕的、防汛的、抗旱的,更有关于一些大案要案的折子,桩桩件件都关系到百姓民生,是要务。
皇上在这气候不定的时节里,出现不适,柳明月在本已负责处理大半政务的情况下,又将交给皇上亲自处理的部分,揽过去八九成,尽量让皇上可以安心的休养身体,不必为朝堂事务多费心神。
皇上能不能活得更长久些,对她的意义实在太过重要,所以柳明月再怎么辛苦,也努力坚持。
【作者有话说】
108
第108章
难评
除了崔丞相在第一时间发现,发到他这边的奏折中,由皇后批阅的比率大幅提升的现象外,朝堂上的其他各部大臣并没注意到这点。
因为在此之前,会发到他们这边的奏折,本就基本都是由皇后批阅,最初的那段时间,他们还在暗地里的有所揣测。
如今随着时间过去,眼看皇上一直好好的屹立在朝堂,他们也就收起了那些猜测,认为皇上可能只是想轻松些,才将批阅奏折的工作都交给皇后,皇后也不过是按照皇上的意思,负责动下手而已。
哪怕宫中有消息传出,说是皇上受了些风寒,需休养一下身体,在前朝引起的最大反应,就是宫中在短时间内收到一大批的请安折,可以充分表达大臣们对皇上的关心与问候。
78/166 首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