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年代文对照组不干了——秉白【完结+番外】

时间:2024-12-23 14:34:30  作者:秉白【完结+番外】
  郁竹早就想好了,她知道这一块不好做,也知道四五年后会干旱,十年以后这一块会变得敏感。正是因为知道,她才更要去做,不过她需要小心一点,别留下把柄。
  不过郁竹对局长的回答自然会换一个方式,她将招娣的故事简单的说了出来:“局长,我知道不好做,但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更要去做。”
  局长的表情不再如先前和蔼,而是变得严肃了:“你先回去,我考虑一下。”
第59章 集思广益
  别看郁竹现在表情如常,其实看见局长这样子,心里也有些没底。不过不管如何,她都要争取,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许多招娣那样的女同胞。
  这个想法,她从很早之前,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一刻就有了。为了这个想法,她已经付出了不少努力了。
  这边郁竹心慌,那边局长可就是欣喜了。不枉他扛下压力把人给收了,未来怎么样还不清楚,至少这一刻他对郁竹是很满意的。有想法,还敢去争取,这样的人才,谁都不嫌多。
  郁竹说要争取,自然不会一个故事一句话就完了,她回去以后详细地写了个方案,试图提高这件事儿的可行性。她首要争取的人群,还得是首都那边的人群,对于这件事儿,她的把握不大,也没什么经验,先在国内试试水总是没错的。
  对于工作中的困难,郁竹早有预估,计划书也列举了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解决办法。
  所幸她还有一点运气在身上,这个阶段正在实行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也意味着商务局的权力不小,以及他们对县里的工商情况不说了如指掌,也算得上了解。
  他们所在的地方在祖国的南端,商业还算发达,除了历史文化因素,也有气候因素的影响。这儿冬天温度冬天也能长蔬菜,人也能出门干活。
  郁竹分析了现有的条件,将目标放在了制糖上面,一来工艺简单,二来这边盛产甘蔗。
  甘蔗制糖没有什么很难得步骤,除此之外,红糖的受众群体很广。不管是坐月子还是看望病人,或者招待客人,这都是硬通货。
  县里有制糖厂,之前是私人的,现在已经转化成了公家的厂子。正是因为如此郁竹干起来没有后顾之忧,不担心过几年被清算。
  不然和私人企业合作,她过几年很容易就出事了。
  郁竹计划书写了两三天,一步一步完善。可以说能想到的问题都提出了解决方案,做了防范。
  局长看完郁竹的计划书,心里还算满意,即使还有部分不足,那也是瑕不掩瑜。
  “制糖厂的领导班子你了解过吗?”
  郁竹在脑子中过了一遍,现在主要是政府部门派过去的书记以及以前制糖厂的所有者,也就是厂长两个派系:“局长,知道一些。”
  “你可以去和制糖厂的书记聊聊,他对制糖厂的情况了解更详细,说不定能给你带来启发。”
  局长这话点到为止,郁竹一下子就懂了,制糖厂书记作为外来去接手制糖厂的人员,在内部天然会受到阻碍,这会儿肯定想干出一番事业,好在制糖厂立足。
  毕竟内部的员工可不管这个厂子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谁给的钱多,吃得饱饭就跟着谁。
  而要想吃得饱饭,自然是要糖卖的多,厂子发展好。
  目前来说,她们都是为国家做事,还有相似的目标,要是双方能合作,互利共赢那是再好不过了。
  “下下周首都有一场招商引资会,你准备下,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去参加。”这是局长给郁竹的机会,也是给她的考验。
  “好,一定好好准备,保证不给您丢脸。”
  局长挥了挥手:“行了,你快去准备吧。”
  “好呢。”郁竹得到了局长的提点,准备去了详细打听打听制糖厂的书记,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她可不想给别人作嫁衣。
  制糖厂的规模不大,整个厂子也就百来号人,郁竹是个生面孔,在门口晃了几步就引起了保安的注意,被保安死死地盯着。
  没有摸清楚情况前,郁竹不准备进去,决定先回家,后面再来。
  说来她除了第一次去过刘谷兰她们的小聚会,后面因为忙都没参加过。既然要打听消息,那这个聚会再合适不过了。
  郁竹买了几斤红糖,准备到时候分给大家。不过在那之前,还得和刘谷兰透个气。
  听到敲门声,刘谷兰打开了门就见郁竹扬起的笑脸:“你怎么来了,快进来。”这丫头有她年轻时候的身影,一心都在事业上,这个点过来基本就是有事。
  郁竹也知道自己上门的时间不是很合适,这不是等不及了吗,反正都是自家人,这点小细节也不那么在意:“婶子,我是不是打扰到你们吃饭了。”
  “没有,刚吃完呢,快进来,你吃饭了没?”没吃她就去下碗面。
  “吃了,婶子,我有点事儿想来找你帮帮忙。”她下班就去食堂吃了饭才过来的,偶尔叫他们来吃一顿还行,这种没打招呼就上门的事儿她可干不出来。
  “都是自家人,什么帮不帮忙的,有什么事儿你直说。”
  “婶子,上次你带我参加的那个下午茶,你们最近还办不,有点事儿想找你们打听下。”
  她还以为什么事儿呢,就这:“这周末,咱们去你冯婶子家里坐坐,你等我叫你就行。”这次约的地点刚好是冯平安家里,郁竹都是她们跟前过过面的人,之前几次没来,还有人问过她,被她给挡回去了,小姑娘嘛,偶尔来一次就行了,每次都来听她们几个老年人聊天也没什么意思。
  都是认识的人了,这次直接去就行了,不是什么大事儿。
  得,刘谷兰都这么说了,郁竹只管等着就行了。
  那剩下这两天她也没闲着,看了不少有关制糖和管理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又详细得过了一遍制糖厂的资料。
  制糖厂私转公没多久,以前私有的资料都是私人保密的,有参考价值就那些。
  郁竹把这些公开的资料做到了熟记于心,然后就等着周末的到来。
  周末郁竹按照上次的打扮给自己收拾了一番,看上去端庄没有攻击性。
  不管是刘谷兰还是郁竹,两人都没着手,郁竹拿的红糖,刘谷兰则是准备的瓜子。
  两人到的时候已经有人来了,骆梅今天也在,挨个打完招呼,郁竹就坐到了骆梅旁边。
  两人虽然来往不多,可性情相投,之前还合作搞过事情,坐在一起,没一会儿话就起来。
  “新单位是不是很忙?”有冯平安这么一个万事通的妈在,骆梅对这些信息真的是了如指掌,早就知道郁竹调单位的事儿了。
  郁竹点头:“挺忙的。”每天下班后到食堂吃个饭,回去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这还不算在家看资料的时间。
  这话不止骆梅问,其他后面来的人也问了一嘴,郁竹都是相同的回答,她这么一答完,在座的心里都有数了,看来是有事儿才来的。
  倒也能理解,毕竟半年的时间,郁竹就完成了从农村未婚小姑娘,到军官家属,到妇联,再到商务局的调动。
  听说这里面都没怎么要家里人帮忙,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想也知道不得闲。
  她们这些人现在也是半养老状态才有时间聚几次,早几年和郁竹是一样的。
  都是人精,郁竹也不拐弯抹角的:“嫂子,你们对县里制糖厂的情况了解吗?”
  冯平安作为东道主第一个回答的,他们家那位就是负责后勤的,她对红糖厂了解不多,也有一些:“他们家那位厂长,生性谨慎,是个干实事儿的。”
  意思就是胆子不大,只想维持现状,不敢改革,不过是个做事儿的料子。
  敖芸婶子是医生,了解的也是和产品相关的:“他们家东西还可以,做工用料还算良心,吃起来倒也放心。”
  潘凤姐在学校工作,对这个倒不是很了解:“我对他们家倒不是很了解,不过我们家那位和新派去厂里的书记是同学,对他倒是知道一些。”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潘凤姐,你快和我讲讲呗。”
  “制糖厂的书记叫余长明,他们家家庭成分很好,本人也很有想法,能吃苦耐劳,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能力肯定是不缺的,就是脾气急了些。”
  懂了,家里穷,脾气有些大,自己想法多,和他沟通要讲究技巧。
  吴婉想了一下,看有没有什么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消息,她现在在宣传部,接收到的消息比较广和及时,想了一会儿还真有几条有用的:“制糖厂已经很多年没进新人了,里面的员工都是之前的老员工,这几年厂里的糖主要卖周边几个县,即使如此供销社的红糖经常供不应求。”
  他们这边是产糖的主要地儿,都供应不上红糖,可想而知,其他地方红糖的缺口有多大。也能看出来,这几年制糖厂的经营方向,只要维持基本的开支就行,没想过赚大钱。
  这和她所听到的制糖厂的厂长性格是很符合的,也许是这么些年发生的事儿太多了,厂长只要有口饭吃平平安安就行,没想过赚大钱。这也是为什么政府号召公私合营,制糖厂响应得快。
  不过现在制糖厂的情况和以前肯定不一样,一个锐意进取的新书记,一个保守念旧的老厂长,这俩之间多少会有分歧。
  骆梅知道的都是她妈告诉她的,此时她自然给不出什么消息来。
  不过刘谷兰身为妇联主任,倒是还知道点别的:“红糖供不应求,和原材料的供应也有关系,大家饭都吃不饱,自然会多种粮食,而不是买不了多少钱还占地的小玩意。”
  这倒是郁竹没想到的,她还在思考,骆梅就想起了什么:“我们这边的红糖卖得比其他地方便宜了将近一半,还比别的地方要好。”要知道她刚出去的时候,还以为别人是看她脸生,故意坑她来着。
  结合这两人的话,郁竹推断了七八分出来。
第60章 合作
  ◎准备◎
  因为这边盛产甘蔗,家家户户没有红糖也能靠甘蔗沾沾甜味,对红糖的需求量相比其他地方没那么迫切。有也行,没有也能忍。这就导致这边的市场卖不上高价,而制糖厂那边眼见成品卖不上价,只能压低原材料也就是甘蔗的采购价。
  农民看见甘蔗才卖这点钱,还不如用来种粮食,甘蔗够自己家吃就行了,这也就导致了原材料少制糖厂生产的糖只能在周边卖卖,不能远销,自然提不上价格,然后形成了恶性循环。
  既然知道了其中的原因,那就可以对症下药。她准备和余长明见一面,对他的基本了解有了,具体是个什么人还得见一面再知道。要是谈得来,两人合作共赢,互利互惠是最好的,要是合不来那就只能考虑制糖厂厂长了。
  郁竹想知道的大家给解惑了,今天这一趟收获满满。
  不过她也不白嫖,给在座的各位一人分了一包红糖,问道:“我下下周要去一趟首都,你们有没有什么要买的?”
  她们所在的这儿地方偏僻,很多东西都买不到,要是有需要的,她可以一起带回来。
  大家还真的有,大的东西不好让郁竹买,怕她拿不走,但是小的东西还是可以的。
  每人将自己需要地告诉她,钱票身上没带那么多,准备晚点再给她送过去。
  郁竹把要带地找了个本子记下来,算是给自己的一个提醒,不然到时候忙起来就忘了。
  等这场下午茶结束,她还专门去找了王秀云,别人都带了,她肯定不能落下。
  王秀云眼含羡慕:“真好,我还没去过首都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首都啊,那是多少人的梦想。
  “肯定有机会的。”即使最近不行,多等几年总是可以的。
  不过郁竹知道送什么给王秀云了,她之前帮了自己那么多,一直以来都没想好送什么,现在总算想起合适的了。
  “不过你这次去首都是不是要顺便去见你们家老向的父母?”
  一句话把郁竹问蒙了,这还真是她没想到的,向青柏父母就在首都,这去都去了,不见一次不合适,不过她这次去,老向肯定不能和她一起,那就意味着她要一个人去见家长。
  两人之前约好今年过年见家长,这可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郁竹:“到时候看工作安排吧,要是离得远还忙只能过年再回了。”要是离得不是很远,肯定要上门去的。
  知道郁竹没和婆婆相处过,王秀云给她传授经验:“你们离得远,要是见了面他们说什么你只管应下就是了,如果有什么不合适的,回来和你们家老向说。”她也没什么和公公婆婆相处的经验,给出的建议有限。
  她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不等郁竹回答说道:“要是催生你也别往心里去,孩子都是顺其自然就来了,你还小,别着急。”他们家老向年纪已经不小了,正常来说公公婆婆都急。
  郁竹从向青柏口中对公公婆婆的性格有些了解,只要不是向青柏给出的消息有误,她不会面临这些场景。不过还是很感谢王秀云的好意:“秀云姐,我知道的,你放心,我就算去也待不了多久,双方好好地吃顿饭见个面说几句话。”
  “那倒也是,时间短,大家好好处处下次见面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郁竹现在早就不是之前那个一无所有嫁给向青柏的村姑了,她有自己的事业,自然不怕公公婆婆对她有什么意见,她现在紧张也只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外加不想双方有矛盾让向青柏在中间为难。
  说到这个,她忘了公公婆婆在首都的事儿,向青柏居然也忘了。
  吃完饭就被郁竹质问的向青柏辩解:“我没忘,这不是想着很快就过年了,我俩一起去吗,你现在是工作,不好去处理私事的。”
  话虽如此说,郁竹也不是二十四小时都工作的,只要想,总能找到时间的:“你觉得要是离得近不去合适吗?”
  “爸妈不会在乎这些的,他们自己也是工作人民至上,你要是因为私事耽误了工作他们才会觉得不高兴呢。”
  向青柏说得笃定,郁竹有些信了:“真的?”
  “真的,骗你干什么。要是他们有意见,你到时候就说我说的,你只管忙你的就是。”向青柏理直气壮,完全不带怕的。
  郁竹想起公公婆婆为了事业把向青柏放养的样子,理解了他为什么这么理直气壮的。
  总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不是,郁竹一开始的打算就是有时间就去看看,现在被向青柏这么一通劝导,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郁竹决定去找余长明,自然不会往后拖着,第二天上班就去找人了。
  门口的看门的大爷知道郁竹的来意以后,就进去帮忙叫人。
  郁竹猜得没错,余长明这会儿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之前也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但是因为说话直,没有背景,这么些年升职很慢,这次他抓住私转公这个机会,就是想往上再进一步。
  “找我的?有说什么人吗?”余长明很忙,一般的人他是没空见的。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