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茉儿点头:“当然。”
哪怕早有猜测,得到肯定答复的时候金发碧眼还是发出了一声惊叹,随后马上问:“这件衣服给谁你认为?”
沈茉儿想了想,大致理解了他的意思:“当然是配得上它的人。”
她反问:“您觉得谁能配得上它?”
金发碧眼:“当然是我们尊贵的女王陛下!”
沈茉儿笑了起来,不置可否:“或许吧。”
她看了看周围,说:“不然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谈谈?”
这些记者原本鼻孔朝天,刚下飞机就嚷嚷着发布会结束就要马上回国参加重要的报道,现在却一个个像是忘记了之前的说法,主动表示要深入地采访一下华彩制衣厂。
特别是华裳品牌的每一件衣服,他们对用料、配饰珠宝和背后的文华内涵都非常的感兴趣。
然后,原本只打算再留一天的几人,之后却忍不住留了一天又一天,直到三天后才终于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而这时候,华彩制衣厂的时装发布会已经上了首都各大媒体,发布会的录像带甚至出现了在了央台的晚间频道里,被作为文艺节目进行了全程播出。
华彩制衣厂不但在首都,在全国都出名了!
第171章 更新(修)
时装发布会后, 华彩制衣厂的订单量爆发式增长,没过几天,沈茉儿就拿着一叠订单合同去找了首都商务局的领导。
“盖新厂房我们当然是支持的, 土地、政策、设备我们都可以帮忙协调, 可是这个股份的问题……”
郑局长微微蹙眉,改开以后确实有不少国营工厂不适应严峻残酷的市场竞争, 业绩下滑,效益低迷, 甚至是破产。为了提高国营工厂的生产效能,集中力量保存“优势力量”,这两年他们对一些生存不下去的企业进行了梳理调整,或出让或合并或关停。
这其实也是改开以后必然要走的一步。
原先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 不是国有的, 也是集体所有的, 现在放开市场,优胜劣汰,必然会有一大批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被淘汰下来。
首都这两年也出让、关停了不少企业,但是怎么算, 华彩制衣厂也不在此列啊!
这可是首都制衣企业里面唯一仍然高歌猛进的企业, 这个金饽饽,他们牢牢捧在手心里还来不及呢, 怎么可能会把股份卖出去?
来之前沈茉儿就知道这件事不太容易谈成,她前面说了一大堆, 不管是土地还是政策, 郑局长都答应得很干脆,唯有在她提出回购国有股份时,下意识的就摇了头。
不过, 沈茉儿最近听说首都商务局即将面临大的人事调整,面前这位郑局长可能年后就要高升了,所以回购股份的事情必须在郑局长离开前谈下来。
郑局长是个思想开放、脑子灵活的人,对华彩制衣厂的工作和发展都比较支持,华彩制衣厂受到的掣肘也非常少,可以说大家合作非常愉快。
但是换个人可就不一定了,虽说不至于把沈茉儿这个厂长给换掉,但是时不时胡乱塞个人进来,或者是对厂子的发展指手画脚,到时候就够让人焦头烂额的了。
沈茉儿思来想去,觉得还不如趁机降低国资股份的占比,国资控股和国资参股,性质可是千差万别。
当然,沈茉儿自然也不能直接跟郑局长说,因为您要高升,我怕下一任领导来了给我们念紧箍咒,所以想趁着您没走,先把这紧箍咒给摘了。
沈茉儿想了想,说:“郑局,您也知道的,厂房、设备其实都不是制衣厂的核心,制衣厂的核心是人。我们华彩这几年培养了不少人才,搞设计的,专精刺绣的,还有缝纫手艺特别精湛的,这些人都是我们打造华裳这个高端品牌的基础,也是我们能把华彩这个中端品牌打响的关键。”
顿了下,她接着说:“我听说沪市、广市甚至是港城,像这种有真正技术的专业人才,人家都是高薪聘请的,有些甚至是能拿到企业的股份的。我觉得我们厂子里的这些人才是值得用股份来挽留的,但是这个股份从哪里来?”
郑局长抽了抽嘴角。
哪里来,从占比最多的国资上来是吧?
不过想想也是,这个制衣厂原本是南省那边公社的社办企业,当初跟首都第五制衣厂合并的时候,人家分了一大半股份出来,后来接受侨商投资的时候,又拿了一部分出来,现在再想让人家拿出来,基本是不太可能了。
对于柳桥公社来说,这个制衣厂可是下金蛋的鸡,占了整个公社将近一般经济产值,剩下的那些股份,别说他这个首都商务局的局长,估计就算是南省商务厅的人去说,都不一定好使。
至于那位合资的侨商,这个就更不用考虑了。
人家华侨在国内正常投资,投资的企业蒸蒸日上,利润可观,你这突然莫名其妙地让人家退出一部分股份,人侨商还不知道得怎么想呢,就算是为了首都营商环境的口碑,也不能这么干。
这剩下的冤大头,可不就只有国资了吗?
郑局长沉吟半晌,最终说:“这事,还得局里开会商量,你回去等通知吧。”
沈茉儿知道这事没那么好办,也不着急,干脆点头:“行。”
后面几天沈茉儿一直在跑厂房土地的事情,顺利拿到土地后,就开始联系建设公司快马加鞭地兴建厂房,同时又让崔建中给她联系设备。
崔建中带着林玉翡出国了,接到沈茉儿的跨国电话,他有些无语:“我这休假旅行呢,再过几天就回国了,你等我们回国再联系不行吗?”
沈茉儿理直气壮:“您这休假都休了一个多月了,老话都说要劳逸结合,您逸了一个多月了,偶尔劳一下,正好调节调节。”
崔建中无语沉默几秒,最后说了声“行了”,就啪地挂了电话。
电话挂掉没多久他公司的人就跟沈茉儿联系了。
沈茉儿这边风风火火地筹备着新厂房的事宜,等了几天没等到郑局长的音信,心说这件事看来确实让郑局长很为难。
不过沈茉儿也没太在意,虽然华彩制衣厂是她一手办起来的,虽然她确实也有趁这次机会自己回购一部分股份的想法,但是她其实并没有利用华彩制衣厂给自己挣钱的想法。
政策放开以后,她家就算是靠买金子,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
她提出回购股份,除了想要脱开头上的紧箍咒,还真是为了给厂里的干部职工们牟取利益。
从前年第一家私营
企业光彩实业获批成立以来,这两年私营工厂跟雨后春笋似的冒了出来,沈茉儿和郑局长说的想通过股份来留住人才,并不是随口忽悠领导的。
她准备等稍微空一点了,再去首都商务局走两趟,如果实在不行,就想法子调整一下职工的工资结构,给大家加加工资。
反正私营企业越来越多,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这种合资企业大可不必再跟着国营工厂的工资体系走,适时引进新的薪资体系也很有必要嘛。
不过,没等沈茉儿琢磨出新的薪资体系,首都商务局那边就打来了电话,说是让他们准备好文件资料和回购方案,三天内交到局里。
沈茉儿觉得奇怪,当天晚上就带着闺女去了第九号院找傅致远打听消息。打听完消息,沈茉儿第二天下午就带着一应材料再次去了首都商务局。
在郑局长的办公室门口,沈茉儿见到了首都第三制衣厂的厂长。三厂厂长姓张,一推门看见沈茉儿就在门口,吓一跳之余还有些心虚,干笑着寒暄了两句,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沈茉儿其实知道他为什么心虚。
华彩制衣厂时装发布会的录像带在央台播出以后,据说全国上下无数厂子都在琢磨这台时装发布会上的服装,首都几家制衣厂自然也在其中,而其中对发布会服装研究得最透彻的则非首都第三制衣厂莫属。
听说他们在短短时间里就把所有的衣服款式画出了图样,甚至已经做出了一批样衣,凭着这些样衣,他们也已经订出了几个大单子,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外贸的单子。
沈茉儿既然搞时装发布会,还把发布会录像带送到了央台播放,对这种情况自然早有心理准备。
时装发布会传递的是设计理念,换言之发布会上的服装更多的是概念兴致的,他们之后投入市场的服装,会在款式上作一些调整。
而且,她办发布会的本意其实主要还是为了打响华裳的品牌,而华裳系列的服装又是其他工厂很难仿制的。
总之就是其他企业会抄他们的款式完全在沈茉儿的意料之中,并且,她还乐于看到他们抄。
毕竟如果接下来一年服装市场上满是“华彩概念”的服装,这不就等于无形中奠定了华彩在服装行业的地位和话语权?
这跟当初被第五制衣厂偷偷抄走款式已经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事情了。
当然,三厂厂长看到沈茉儿心虚,不止是因为三厂抄了华彩的款式,还因为三厂想要进口樱花国的缝纫设备,但是他们这两年效益低迷,自己手里没钱,就把脑筋动到了华彩制衣厂股份的事情上。
华彩制衣厂不是想要回购股份嘛,这笔钱收回去正好可以给他们买设备。
抄人家的衣服款式,还要用卖人家股份的钱来给自己增添设备,这件事怎么看,都是三厂这个“亲儿子”在欺负华彩这个“半路捡来的”嘛。
三厂厂长能不心里发虚吗?
别说三厂厂长,就是郑局长看到沈茉儿也有点尴尬,人家主动请求回购股份是一回事,卖掉他们的股份去扶植其他厂子就是另一回事了。
郑局长一向了解沈茉儿的脾气,他都担心沈茉儿要拍他的桌子呢,结果就见沈茉儿笑眯眯地递上材料,心平气和说:“听说局里最近资金紧张,我们华彩人一向是乐于为领导分忧的,原先说好的回购百分之十,要不就改成回购百分之二十吧?”
郑局长:“……”
第二天,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正争分夺秒赶工的华彩制衣厂突然暂时停工召开全厂大会,会议上,沈茉儿宣布了一个重大的消息,每一位华彩制衣厂的干部职工,都将有机会认购本厂股份,按照工龄、级别等条件,每人自愿限购一定份额,不愿意购买的不作强制要求。
职工们一下子就沸腾了!
怎么可能有人不愿意购买,不愿意购买的那都是大傻子!
作为华彩制衣厂的一份子,他们可比外面的人都更清楚厂里效益到底有多好!
尤其是时装发布会后,据说销售科的电话每天都响个不停。
他们厂子只会越来越好,能有一点点厂子的股份,以后肯定都能分到很多钱。
当天,厂办就收到了一大摞的认购申请表。
谷小娟是当初华彩制衣厂刚成立时候就通过居委会介绍进厂的第一批老员工,她是快下班的时候才匆匆填好认购申请表交上去的,交完表格以后,她和邻居张霞一起骑车回家。
俩人是同一批进的厂,工龄都比较长,认购的份额甚至比一些科室主任都要高。
张霞一脸兴奋,高兴道:“沈厂长说有了股份咱们就是厂子真正的主人,听着这话,我当时心脏就砰砰砰地直跳,你说咱们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啊,当初能被介绍进华彩制衣厂来上班。”
谷小娟抿着嘴笑了笑,其实她和张霞的想法是一样的,她也觉得她们真是太幸运了。
她是下乡插队回城的,插队的时候才十六岁,初中刚毕业,学历不高,没技术没特长,回城以后很长时间都没能找到活儿干。
当时居委会给她介绍到华彩制衣厂的时候,也直白地说过,这个厂子就是个外地公社的社办厂,能不能办起来,能办多久都很难说,她反正找不到工作,就先在这个厂子里凑合干着。
哪知道这么一凑合就“凑合”了这么多年。
原本不被人看好的社办企业,已经成为了首都饶有名气的服装大厂。
现在,她们还能购买厂子的股份了。
“买股份的钱你够吗?”张霞问。
张霞年纪比谷小娟要大一点,她进厂子的时候就已经成家了,家里对她的工作很支持,买股份的钱哪怕她手头不够,家里肯定也会贴补的。
谷小娟不一样,她上头两个哥哥,家里还有些重男轻女,且不说家里愿不愿意出这个钱,哪怕家里愿意出,这股份以后算谁的也很难说。
谷小娟揿了下车铃,随即不好意思地说:“我前两个月处了个对象,我对象把他的存折放在我这里了。”
她的认购份额挺多,光光自己攒的钱确实还少一点,不过她和对象已经商量着准备结婚,先跟对象借一点也没有关系。
张霞诧异:“可以啊,你什么时候处的对象,怎么都不说一声?”
谷小娟不好意思地:“就最近。”
两人聊了几句,到了岔路口就分开了。
到家以后,谷小娟发现表妹杨甜也在她家里。杨甜是她小舅的女儿,她妈一向疼小舅跟疼大儿子似的,然后爱屋及乌地,对杨甜这个小舅唯一的女儿也特别好。
反正比对她好多了。
加上杨甜这个人面甜心苦,在长辈面前很能装,实际却经常做些欺负人的小动作,谷小娟从小就不喜欢这个偷奸耍滑的表妹。
165/167 首页 上一页 163 164 165 166 1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