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地非常细腻,油润感十足,小小的一块摊在手心,犹如一团光洁白润的油脂。
陆薇试着在手里掂了掂,很有重量感,她自己也有不少玉器玉饰,但光以肉眼看,质地是远远比不上这块玉雕。
她赞道:“这块玉比我以前所有的玉都要好得多。”
弘历得意道:“那当然,这可是产自昆仑山的和田玉,投诚大清的准噶尔部落所进贡的极品美玉。朕已经预备在准噶尔设驻防大臣,届时就可以把和田玉矿的开采纳为官营。”
所以这就是打完仗给自己的奖励吗?
在做皇帝这件事上,皇帝从来没委屈过自己。
俗话说,玉能养人,陆薇很喜欢这块和田玉,干脆就找络子串起来系在脖子上。
正好把皇帝原来送给她的那块水晶貔貅给换下来。
皇帝送的东西都是珍品中的珍品,比内务府送来的份例中的东西要好得多。
次日一早,陆薇从九州清晏回自己住的映水兰香,春桃替她更衣,一眼就看到了玉雕小龙,不住地感叹:“皇上对您可真好。”
陆薇承认皇帝对她很好,但皇帝的好肯定不是对她一个人的,爱人是独占的,老板是大家的,妥妥的大众情人,千万保持理性,不能被老板的糖衣炮弹给击晕了头脑,皇帝做她最敬爱的老板就行了。
……
陆薇被封为贵妃的事情,她自己接受良好,但肯定有人为此心里很不好受。
这人不是舒妃,不是令妃,却是皇后。
在每日例行的请安礼结束后,皇后留下了令妃。
亏她提前把消息透露给令妃,而是还在皇帝面前为她说好话,令妃竟是个如此没用的。
令妃低头做惶恐状,“妾无能,请皇后娘娘恕罪。”
皇后冷冷道:“你没什么好让我恕罪的,我只问你,情愿一辈子都被庆妃压在头顶吗?”
令妃在心里默默道,我情愿被庆妃压在头顶,也不情愿被你这么一个蠢人压在头顶,她确实可以在皇上面前去争取,但皇上很明显心里已经定了庆妃,她为何要去拂皇上的意思?自然是要顺着他的心意来。
她面上恭谨无比,试图把战火挑拨到旁人身上,于是道:“我本就是卑微之人,当不当得了贵妃不打紧,但这贵妃之位一定不能让舒妃坐上,否则便是皇后娘娘您最大的威胁。”
果然,她一提到舒妃,皇后的视线立刻就被带转移了。
她厌恶庆妃没错,但若是说到谁是她的心腹大患,除了舒妃不会有旁人。
舒妃的养子十一阿哥永w与十二阿哥永D,两人年纪一般大,同时入上书读书,但两个孩子对比下来,永w聪明会来事,就显得永D不甚突出。
皇后为此头痛不已,她比皇帝和上书房的师傅们都上心儿子的功课,时时考校督促儿子。
她已经顾不得责备令妃无能了,挥挥手让令妃离开,又命人去阿哥们居住的福园所看看,若是十二阿哥散学了,就让他过来一趟。
皇帝曾在太后六十大寿之时为她写过一篇祝寿赋,皇后已经提前一个月让十二阿哥背诵起来,预备着等太后的生辰,让十二阿哥当众背诵。
但这篇赋太长了,用词华丽,对于一个五岁的小孩子还是很有困难的,皇后只能多加督促了。
人的欲望是
一步步扩大的,当娴妃的时候,那拉氏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当皇后,称为人上人;当了皇后之后,则想的是生儿子;生了儿子之后,又想着儿子出人头地……
她自己被儿子的事情吸引住了大部分的注意力,令妃正好能喘一口气。
服侍先皇后时,令妃很累,但那种累只是身体的累,心却是积极向上的,她只用一心一意跟着先皇后就行,因为她知道先皇后不会亏待她。
现在与现任皇后共事,身体与心双重累,这个皇后非常难伺候,幸亏她够蠢够自大,令妃才能有喘气的机会。
令妃回到怡然居,等候了一会儿,有太监引着她的两个弟妹过来见她。
这次的大封后宫,她并非是一无所获的。
她虽然没当上贵妃,但皇帝对她的家人给予了赏赐作为对她的补偿。
令妃娘家这些年欠了不少账,算起来足足有几千两银子,这一次皇帝非常大方,替魏家把所有的债务都还清了。
除此之外,又赏赐房屋、田产给魏家,魏家可以收取房租与田租作为日常用度。
令妃的两个弟妹欢天喜地进圆明园探望令妃。
自那一年令妃因私下接济娘家被罚后,这是她的娘家人第一次进宫。
大姑子生有两个皇嗣,翻身成功。
两个弟妹脸上喜气洋洋,道:“皇上待娘娘您真好。”
令妃笑了笑,“皇上对我还不算是最好的。”
弟妹们愣住了。
令妃略过这个话头,转而问道:“父亲的身子怎么样了?”
大弟妹回道:“父亲的身子很好,他让您不用担心他,专心侍奉皇上。”
小弟妹非常感性地说:“娘娘苦尽甘来,咱们家也终于苦尽甘来,只可惜额娘不能亲眼看到这一幕了。”
她口里的额娘就是婆母杨氏。
提到母亲,令妃心里一痛,她的母亲,这辈子都没能享过福啊。
因祖父之故,魏家欠了内务府库银子多达万两白银,母亲自从嫁过来,生儿育女,操持家务,过得最清贫的日子,如今日子总算有了盼头,可额娘却看不到了。
她忍住心里的悲伤,“再提往事也没什么意思,家里现在还好吗?”
大弟妹笑道:“很好。”
二弟妹则说:“若是能给夫君在内务府谋一份职位就好了,年轻力壮的人,不好总是闲在家里。”
令妃沉吟道:“慢慢来,这个先不急。”
两个弟妹非常信服她,连忙道:“娘娘说的是。”
眼看着魏家逐渐有了起色,令妃心里是高兴的,当年她出生时,因为是个女孩,祖父与父亲很是失望,可是现在她却是魏家的顶梁柱,她一定能完成额娘对她的嘱托。
……
册封嫔妃的喜事过后,紧接着就是太后的生日――圣寿节。
过生日是一桩喜事,但对于已经六十六周岁的太后来说,她谈不上高兴。
年纪越大就意味着离死亡越来越近,享福惯了的人其实是畏惧年纪的。
陆薇在圣寿节的一大早就去了长春仙馆,她没说什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套话,握着太后的手道:“老佛爷,年纪不重要,心态才是最最重要的,老佛爷的心态就像年轻人一样,皇上说了过几年再去南巡,老佛爷还有兴致去吗?”
太后不服输道:“当然有!”
两人说说笑笑,太后心里对年纪的事情看淡了许多。
圣寿节的宴饮摆在傍晚,白天就是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但太后年纪大了,这些都不需要她亲自上场,她甚至都不必亲自接见命妇们的拜寿,一切以她自己舒服为首要前提。
陆薇觉得乾隆后宫只有一个大女主,那就是太后。
自那一年的真假生母事件后,这些年里皇帝对太后越来越好,更多的时候愿意哄着太后。
陆薇看着太后已经白了一半的头发,心里酸酸的,虽然她尽力在劝说太后,但人是不能与自然规律抗衡的,太后确确实实是老了。
可能皇帝也有同样的感觉吧。
在太后的极力要求下,今年圣寿节一切从简,只在圆明园办个家宴就行。
参宴人员也很简单,皇帝,以及后妃皇子公主们。
除了这些固定人员,几个非常亲近的宗室,再就是太后的娘家钮祜禄氏,先皇后娘家富察氏,以及现任皇后娘家那拉氏,这三家的人被允许进宫赴宴。
第182章 说是小型内廷家宴,但……
说是小型内廷家宴,但太后的生日宴再小也有限。
等陆薇与颖妃结伴赶到九州清晏奉三无私殿赴宴时,大殿里已经有不少人了。
陆薇很快就看到了常居紫禁城的愉妃和婉妃,她与愉妃不熟,但与婉妃却是相熟的,走过去打招呼。
婉妃微笑冲她行礼,陆薇忙道:“不用多礼。”
当她还是陆答应的时候,就是同住咸福宫的陈贵人在照拂她,婉妃年纪比她大几岁,陆薇仍以姐姐称呼她。
这些年来两人见面机会有限,婉妃还当她做了贵妃不好再亲近了,见她还是原来的样子,心里很喜欢。
紫禁城太寂寞了,难得见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婉妃与陆薇多说了些话,直到看了令妃,她才辞了陆薇过去给令妃打招呼。
颖妃在一边假装酸溜溜地说:“贵妃姐姐没把我忘了吧。”
陆薇笑她:“你去找你的朋友说说话啊。”
颖妃摊手:“这后宫哪有什么朋友!”
两人正说着话,新晋的豫嫔走过来,用蒙古话同颖妃说了几句,颖妃叽里咕噜回了她几句,豫嫔屈膝,然后离开。
陆薇随口问问:“她同你说什么?”
颖妃道:“她问我明日可不可以去杏花春馆找我,我看她怪可怜的,就答应她了。”
蒙古是一个极大的范畴,往北可以到喀尔喀蒙古,往东可以到科尔沁蒙古,往西可以到青海、伊犁等地。
地方太大,部落众多,如果对同一部落的人,颖妃可能还点老乡的感觉,但豫嫔与她部落不同,颖妃对她没啥感觉。
豫嫔出自准噶尔蒙古,在平准战役中,其父率部属投诚大清,她是在这种情况下入宫的,完全没有提前经过语言培训,语言不通,既不会满语,也不会汉语。
她在宫里苦学了两年的汉语、满语,到目前为止,只能非常有限的交流。
今天的这场内廷宴,因后宫三巨头还没过来,别人都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说话,豫嫔独自坐在一个角落。
颖妃继续道:“我让她只学汉话就行了,她心气高,不肯落下满语,以至于学习进度缓慢。哎,其实皇上也会蒙古语,她能跟皇上交流就行了。”
陆薇早就听闻皇帝是语言天才,会汉、满、蒙、藏四种语言,还懂梵文,等过两年搞定了天山南路的回部,他还得多学一门语言――维吾尔语!
她特别好奇,“皇上的蒙古语说得怎么样?”
颖妃笑道:“就这么说吧,皇帝的蒙语水平与我现在的汉语水平差不多。”
她从小在京城待过几年,汉语说得很溜,也就是说皇帝的蒙语水平很高。
可以啊,大清有一大块地盘是蒙古,可不得把他们的语言搞得明明白白的。
这时候太监们一声接一声通传起来,帝后二人侍奉着皇太后进来,众人连忙行礼入座。
……
宫里这样那样的宴会其实都很无聊的,以形式为主,没那么温馨,这么多人凑在一起,礼仪与规矩是最重要的。
所以每当参加这种宴会,陆薇的主要任务就是埋头吃吃喝喝。
但今年她连埋头吃喝也不行了,因为她当了贵妃,座位大大靠前,她与纯贵妃的位置设在帝后身边。
所以得时刻保持得体地微笑,非常有仪态地吃饭。
离皇帝近了,吃瓜看戏更方便了。
今日除了皇帝的自家人,钮祜禄氏、富察氏、那拉氏三家外戚都过来了,他们在给太后请过安后,被安排在偏殿入席。
这三家人来给太后拜寿时,对比那时相当的惨烈啊。
太后的两个侄子,再加上皇后的一个侄子,在以傅恒带领的一众富察家的子弟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傅恒在朝中当官多年,早已沉稳下来,他的长子福灵安、福隆安,侄子明瑞、明仁,这四个年轻人站在一起器宇轩昂,意气风发,卖相非常不错。
陆薇打量了好几眼,再看其他嫔妃也都盯着他们在看,不止嫔妃们喜欢看,就连太后也喜欢看。
她还记
得明瑞,特意跟他说了好些话。
明瑞在平准战役中已经上过战场了,他与和敬的额驸同样是第一次上战场,明瑞表现优异,回京论功行赏,现在已经升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
太后看着当初的小少年一步步长成今日能为国征战沙场的巴图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她对皇帝道:“明瑞还是我看着长大的呢!”
皇帝笑着接了一句,“也是朕看着长大的。”
再就是福隆安,这位是皇帝的准女婿,皇帝看他也觉得很喜欢。
另外的福灵安、明仁这两人看着都不错。
皇帝满脸带笑,看富察家的下一代子侄们,比看自己的儿子们那是亲切一百倍。
最后他还问到了福康安:“怎么不把他带进来?”
傅恒回道:“福康安年纪太小,臣担心他不懂宫中规矩,冒犯了贵人们。”
皇帝笑道:“福康安最是聪明,他不会的,你下次只管带他进宫,朕要看看他。”
陆薇听到了什么?
传说中乾隆的私生子福康安已经出生了啊。
有机会她倒很想见见这位著名的福康安。
外戚三家人,富察家把风头全占了,光彩照人,太后的两个侄子闷不吭声;皇后的侄子讷苏肯更加没有存在感,灰扑扑的。
陆薇偷偷去看皇后的神色,只见她嘴角挂着标准的微笑,一双眼睛却冷然得很。
外戚们给太后拜过寿,就回了偏殿入席。
正殿继续开宴,宴席过半,皇帝喝了几杯酒,心情大概是真得很不错。
他暂时离席更衣。
接下来陆薇看到了她参加了这么多次宫廷宴都没有看到过的劲爆画面――一大群花孔雀袭来了!
好吧,其实是皇帝穿着五彩斑斓的羽衣,带着他的儿子、孙子,已经富察家的五个人,在大殿里公然跳舞。
所有跳舞的人都披着彩色羽衣,咋一看,真就是一群花孔雀。
一群花孔雀们卖力地手舞足蹈,舞蹈是没什么章法的,但满满的诚意是非常到位的。
废话,皇帝的面子谁敢拂面?大家面带微笑,跳得无比认真虔诚。
陆薇也就错愕了一秒钟,赶紧调整面部表情。
错愕的不止她一个人,太后也是如此,面对儿子的彩衣娱亲,太后笑得合不拢嘴。
陆薇觉得老佛爷这么高兴,除了感动于皇帝儿子的孝顺,肯定还有别的。
因为大殿里这群魔乱舞的场面实在太搞笑。
舞蹈结束,皇帝祝福母亲长命百岁,他们母子俩永远相伴相依。
太后的眼睛真得红了。
从今以后,她真的可以放下钱氏的事情了。
……
晚宴结束后,时辰尚早。
皇帝带着富察家的六个人去了书房;皇后与陆薇送太后回长春仙馆,其他人都散了。
等到了长春仙馆,太后便道:“皇后先回去吧。”
114/160 首页 上一页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