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薇倒很认同舒妃的话,道:“对,这跟皇上为什么那么喜欢江南是一个道理。”
颖妃蒙了,“为什么?”
陆薇:“因有无数的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书写江南,有名气有传说的东西才更吸引人嘛。”
她说到了舒妃的心里,不禁点点头,又有些叹息。
进宫之初,她与庆贵妃是很合得来的,可是她心中对汉人的偏见,让她与陆薇形同陌路。
在这后宫里待了这许多年,舒妃再想起以前的自己只觉得格外可笑。
都怪她那时候太年轻,轻易就对皇上芳心暗许,加之嫉妒怡嫔得宠,口不择言才说出那样的话。
她那年少时愚蠢的芳心让她错失了一个好朋友,皇帝就是皇帝,他何曾是爱人?
舒妃现在看谁得宠心里都没有半分波动了,真说起来,这后宫的嫔妃们在一起相处的时日远比她们与皇帝相处的时日更长。
想到这里舒妃主动同陆薇道:“我听皇上提及过你喜爱看书,我这里也有一本好书,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舒妃的文学素养还是很高的,连她都说好书,陆薇来了点兴趣,问她:“什么书?”
舒妃道:“《石头记》,名字虽俗气,但文字却不俗,绝不是那种悲欢离合的无聊爱情故事。”
陆薇与她对了个暗号:“潇湘妃子?”
舒妃眼睛一亮,“蘅芜君?”
哎呀,怎么没有想到舒妃!
她与富察家的有那么深的渊源,她的姐姐纳兰氏也是能诗善赋的女子,陆薇心想,说不定舒妃比她更早拿到红楼梦。
但现在不是交流这个的时候,陆薇道:“等过几日我们交流一下。”
舒妃微笑:“那我等着姐姐给我下帖子。”
舒妃身旁坐着的令妃看了她俩好几眼,令妃对书没什么兴趣,她只是奇怪舒妃的主动示好,而陆薇竟然也肯接受她的示好。
她把这件事按捺在心里,然后同舒妃说起来九公主的事情。
她连着生下七公主、十四阿哥,以及九公主,这三年里一直都在怀孕生子,对于照顾孩子实在有心无力,她勉强能看顾七公主与十四阿哥,九公主就由皇帝做主交给了舒妃抚养。
舒妃现在膝下抚养两个小孩,十一阿哥与九公主,她自己做过母亲,深知那种母子分离之哭,所以并不阻碍令妃亲近九公主。
生母就是生母,九死一生产下孩儿,论恩情,她这个做养母的自然比不上生母,她也无意去比较,皇上既然把孩子交到她手里,她便好好照顾这孩子。
而且舒妃原来看令妃存有偏见,认为她是先皇后的“小哈巴狗儿”,如今么,也早已改观,这只是每个人在后宫的生存手段罢了。
她也耐心同令妃说
一些九公主的趣事。
独自坐在一旁的纯贵妃见庆、颖、舒、令四人说说笑笑,仿佛回到从前先皇后、高贵妃、她,还有嘉贵妃的时候。
时间过得真快啊,故人早已逝世,而她竟也渐渐开始怀念故人,如果未来能与她们三人重逢,似乎也不能算是一件坏事,至少她们对纯贵妃来说是熟悉的人。
庆、颖、舒、令这四人正当红的宠妃是同一批成长起来的,纯贵妃与她们平常没什么交流。
忻妃同样也是,她进宫前就发“艳压通稿”,狠狠得罪了一大批宫妃,在陆薇那里吃到教训后,这几年老实低调,她混得其实很不错,但往上没够上更高的圈子,往下的话,跟她勉强算是同一批的嫔妃豫嫔、兰贵人没她混得好,偏偏她们也没来奉承她,忻妃就觉得很无趣。
当然忻嫔现在最紧张的是即将登场的新人和卓氏。
她自己在进宫前造过势,这位和卓氏比她更甚。她只不过是姐姐给她写了一首诗,和卓氏不得了,天女下凡,身怀异香,啧!
她似乎已经看到了和卓氏的野心……
皇后在上座面无表情看着这群花枝招展的嫔妃们,等和卓氏进来后就是她们中的一员了。
她看和卓氏也不过是同忻妃一样的女子罢了,不,和卓氏远不能同忻妃相比,她是清廷的战争胜利品,皇上之所以纳她,全是政治需要,安抚回部族人。
……
随着太监的一声通传,身穿民族服侍和卓氏缓缓登场。
当她抬起头时,给予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她真的太美了,美得让人叹息,仿佛浑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辉,所到之处,众人的目光都追逐着她。
她以回部之礼向皇后以及众人行礼,她的微笑令人陶醉,她的嗓音娇柔迷人。
这一刻陆薇好嫉妒皇帝啊,他可真是有福气。
陆薇对颖妃说:“她很可爱,对吧?”
颖妃喃喃道:“真奇怪,我不嫉妒她的美貌,我嫉妒皇上。”
陆薇笑道:“英雄所见略同。”
美是客观的,大家不得不承认和卓氏的美,天女长什么样子没人见过,但和卓氏的美是实实在在的。
陆薇不禁在想,这样美的姑娘,霍集占怎么会舍得休弃她?
想当初忻嫔第一次见后宫同事们时,鄂贵人就率先发难阴阳她,可这一回出乎意料之外,大家都保持了沉默,没有任何人说话。
尽管和卓氏身上的嘲点非常多,天女,异香都是微不足道的,她与她那前夫霍集占的事,她有没有生过孩子,但没人说出这些话来攻击她。
大殿里安静极了,最后是皇后打破了这份安静,她对和卓氏道:“皇上命你住在圆明园方外观,那里亦有新建的清真寺可供你礼拜之用。”
和卓氏再次行礼,“吾皇万岁。”
她匆匆闪现一回很快就告辞离去,理由就是到了她该做礼拜的时候了。
众人看着她的身影翩而去。
等她的身影完全不见,大殿炸开了锅。
“你们闻到她身上的香味了吗?”
“好像有,她用了什么香料?”
“不知道啊,不过下次可以问问她。”
这时候皇后突然道:“既然已经见过了和卓氏,大家散了吧。”
从万方安和出来,大家对和卓氏的热情仍然没有打消。
在宫里待久了,对新人也就是免疫了,谁都有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好时候,倒也没必要太嫉妒和卓氏的美貌。
大家说了几句也就散了。
但对皇帝来说,实属有老房子着火的趋势。
和卓氏进圆明园的第一日,他就去看了她,在正式得到嫔位的称号之前,他甚至还陪和卓氏一起去清真寺做礼拜。
在回教中,安拉是唯一的真主,皇帝可别是忘了他是信喇嘛教的吧。
还是说他当了回部女婿,跟着和卓氏该信仰啦。
陆薇觉得玄,更多的是陪伴美人吧,他的信仰这么不虔诚,不知道和卓氏该怎么想?
与后世传言的相反,和卓氏对皇帝温顺服从,与皇帝相处得非常好。
在她当了一个月的官女子后,皇帝正式封她为和贵人,比她先一年进宫的准部拜尔噶斯氏同时亦被封为伊贵人。
和卓氏的风头很劲,自她进了圆明园,立刻就登上了后宫热搜榜第一名。
但她一点都不招摇,非常低调,不陪伴皇帝的时候,一般都待在自己的屋子,恪守她的宗教教义。
她进宫这么久,太后都没见过她,问陆薇:“她真的很好看吗?”
陆薇点一下头,“真的,您不相信可以自己亲眼看”
太后实在是个有趣的老太太,她也想看看下凡的天女,当下就说:“好。”
然后派李公公去传唤和卓氏。
第192章 和贵人的外貌美丽而纯……
和贵人的外貌美丽而纯洁,她恭敬地向太后行礼问安。
太后微笑道:“薇薇跟我夸你好看,果真如此,坐吧。”
和贵人有些羞涩,陆薇就笑道:“老佛爷是个最慈和的人,快坐吧。”
太后瞥了她一眼,调侃道:“我看你比皇上还怜香惜玉。”
陆薇:“……您说笑了。”
紧接着就是老人家最爱考察户口环节,就是太后也不能免俗。
她问和贵人今年多大了,家中父母是否在世?
陆薇不知道太后为什么要故意这么问,和贵人的出身在后宫早就人尽皆知,兆{回京献俘,和贵人同她的父兄亲人们一同进京,谁又不知道?
和贵人镇定地回答太后的问话。
太后点点头,继续问:“你成过亲?”
这个问题就真不是那么友好了。
和贵人咬唇道:“不瞒太后,妾确实嫁过人,而且所嫁的正是那位小和卓霍集占,但他背叛皇上的阴谋败露,我父兄不肯与她同流合污,他便休弃了我。”
太后唏嘘道:“真是个可怜的姑娘,想必了吃了不少苦头吧?”
和贵人摇摇头,“多亏了皇上的护佑,妾与妾的家人才能安然无忧,以前的苦也不必再提及。”
“看得开是好事,”太后话头突然一转,“你这样的姑娘,谁看了不爱,就是我老人家看了也喜欢。你只是一个弱女子罢了,男人间事情不关你的事情,这个小和卓无论如何不该休弃你。”
和贵人大概是受伤太深,不愿意提及前夫小和卓,她轻轻地蹙眉叹道:“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我已不再去想以前那些事。”
太后点点头,“你还年轻,向前看是对的。你与霍集占成亲了几年?”
在陆薇心中,老佛爷是个心肠最软,最善解人意的人,今日有些反常,在和贵人已经再三表示不愿意提及往事的情况下,她依旧抓着和贵人的痛点在追问。
和贵人我见犹怜,如果旁人这么咄咄逼人,陆薇早就出声阻止,为她解围了,但她相信老佛爷,故而只是在一旁冷眼看着,哪怕是和贵人已经向她投了几眼求救的目光。
无奈之下,和贵人只得回道:“我与霍集占成亲有五年了。”
太后:“可生有子女?”
嫔妃们震慑于和卓氏的美貌,该问的不该问的都没问,没想到素来对嫔妃不怎么关注的太后,全部都直接地问了。
陆薇亲临一回“八卦现场”。
就听和贵人回道:“没有。”
太后疑惑,“你同母的兄弟姐妹有七人,女随其母,为何你成亲五年却未有生育?”
和贵人面上已经显现出难堪,尴尬地解释道:“霍集占还有别的妻妾,而且他忙于战事,无暇顾及内宅。”
太后拉住她的手,安抚般的拍了拍,“你别怪我问你这些,如今你进宫服侍皇上,我自然要知道你的情况。可怜的孩子,以后与大家好好相处,好好得过日子吧。”
和贵人低声道:“多谢您的关心。”
太后和蔼道:“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何必说这么见外的话?对了,我闻着你身上怪香的,这香味挺特别的,是什么香?”
和贵人道:“是沙枣花的香味。”
太后笑问道:“可是天生的?”
和贵人回说:“因我母亲怀我时,喜食沙枣花,所以我生下来身上就带着沙枣花的香味。”
太后叹道:“世间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和贵人羞涩地笑。
气氛刚刚有所转好,太后忽然又道:“你的汉话说得真好,是什么时候学的?”
和贵人:“我自小仰慕中原文化,所以我父亲特意请了汉人的夫子教我读书。”
太后:“原来如此。”
和贵人的回答听起
来一点破绽都没有,但是却总让人觉得有不对经的地方。
有两点陆薇始终想不通。
和卓氏的娘家不肯跟着霍集占叛清,这是男人们决定的事情,和卓氏在其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和卓氏那么美,霍集占怎么舍得休弃她?实在没必要啊。
从言情角度理解,大概霍集占知道自己叛清凶多吉少,所以为了保护和卓氏,提前与她和离,这就是一个纯爱的故事了……
以上是其一;其二就是和卓氏的汉话也太流利了,如果她一辈子就待在回疆,其实是根本没必要学汉话。
当然这些都是陆薇自己觉得不妥的地方,人家和贵人可都是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
太后还待要留和贵人用午膳时,皇帝可能是忙完了正事,急匆匆地赶到长春仙馆。
他给太后请过安后,笑道:“皇额娘传和贵人来这里做什么?”
太后故意道:“不过是说说话罢了,莫非你还以为额娘会欺负她?”
太后对和贵人的问话虽然不太友好,但她以考察儿媳妇的心态来问,也是非常正常的。
陆薇坚定地跟太后站在同一战线,立刻就道:“皇上误会了!”
太后反而笑了,“傻姑娘,平时也算伶俐的,怎么这个时候犯傻了,你这么一说,皇上肯定会以为我与你合伙欺负和贵人呢。”
这话一出,和贵人惴惴不安,无措地站起身。
弘历无奈道:“朕就是问了一句很普通的话,没有任何别的意思。”
太后笑道:“好了,我就是开个玩笑而已,皇上何必当真?”
什么话都给太后说了,弘历无话可说,只好太后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他知道太后要留和贵人用膳,遂道:“皇额娘有所不知,和贵人信回教,在饮食上有很多忌讳。”
太后摆摆手,“那便算了。”
弘历命令李玉:“你送和贵人先回去吧。”
和贵人眼波流转,看了皇帝一眼,转身同李玉离开了。
太后“咦”了一声,“皇上难道不一起走吗,陪了人家做礼拜,再陪吃饭也没什么。”
弘历举手做投降状,“皇额娘别再打趣儿子了,薇薇,快帮朕说说好话,就当朕欠你一个人情。”
陆薇转向太后说道:“老佛爷,皇上都说欠我一个人情了,您就别再打趣他了。”
太后本来跟皇帝儿子玩花枪,于是道:“就看薇薇的面子吧。”
颁金节过后,天气一日比一日冷,皇帝决定留下来用午膳,但现在离用午膳还有段时间,他就问陆薇与太后之前在做什么。
陆薇指着坑上的棋盘道:“在和贵人来之前,我与老佛爷在下五子棋。”
人年纪大了,就变得懒洋洋的,不止是身体,思维更是如此,陆薇除了陪太后打马吊,还经常与她下一些简单有趣的棋子游戏,务必让太后能活跃思维。
弘历却来了兴趣,“朕来与你下几回棋,如何?”
陆薇不想动,“皇上跟老佛爷下吧。”
太后拒绝:“你们自己下,我有些累了,去躺一下。”
太后扶着彩霞的手去了里间。
陆薇与皇帝开始下五子棋。
皇帝下天下这盘大棋,对棋盘上的小棋子也分外有兴趣,他对围棋颇有研究,小小的五子棋就更不在话下。
120/160 首页 上一页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