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语气很认真,陆薇于是也严肃起来,“那么将皇后置于何地?”
弘历道:“皇后在紫禁城,仍旧做她的皇后。”
陆薇:“既然有皇后在,为什么还要封一个皇贵妃?”
弘历:“你没明白朕的意思,朕是说皇后从此待在紫禁城,而朕长居圆明园,你当皇贵妃,统领众嫔妃。”
自此,陆薇完全明白了他的想法。
他单方面要与皇后闹分居,却要把她扯进来。上一个例子就是他的老祖宗顺治帝了。可董鄂妃真正讨到好了吗?
陆薇抬眼看着皇帝,知道此刻不是含糊其辞的时候,她道:“承蒙皇上您看得起我,但皇贵妃的位置我要不起。”
自觉好意被拒绝的皇帝当然不那么高兴,“朕说要带你父母回京城,你不愿意;让你的两个弟弟入官学读书,你也不见的高兴;现在说封你当皇贵妃,你又拒绝,你到底想要什么?”
天啊,倒打一耙的皇帝,是谁的错都不可能是他的错!
就他这份心态,他不长寿谁长寿。
这下子好了,他与皇后没吵架,反而先与陆薇吵起来,只怕是觉得她不识抬举吧。
陆薇心里也闷着一口气,索性反问道:“皇后尚在,您让我当皇贵妃,无异于把我架在火上烤,既然我已经背了不好的虚名,您何不直接让我当皇后?”
他要名声,难道她就不要名声吗!
皇帝生气,陆薇更生气,这人没法再相处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她立刻福身退下。
得罪了乾大老板,这会儿她不敢回自己的屋子,赶紧去了太后那里避祸。
至于皇帝要封她做皇贵妃这件事,陆薇暂时没有告诉太后,她不可能有什么事都去麻烦太后。
……
陆薇开溜,留下的是一个心中有气无法发泄的皇帝。
他倒不是想找陆薇吵架,就是想好好跟她把话掰扯清楚。
清朝后宫确实很少有皇后与皇贵妃并存的现象,唯有孝献皇后董鄂氏这个例外。
外人也许是看热闹,说什么董鄂氏是害得顺治皇帝早逝的红颜祸水,但实际上但凡略微了解内情的人都不会这么想。
清廷定都北京后,延续入关前的联姻策略,皇帝的后宫都是蒙古人的天下;此一时彼一时,顺治皇帝肯定想改变这种状况,董鄂氏顺势而出。
至于顺治皇帝早逝更是与董鄂氏无关,他是个可悲的皇帝,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都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抑郁不得志,因此早逝。
弘历是拿自己对标祖父康熙,现在是他人生最风格最鼎盛的时候,皇后不让他满意,再抬一个让他满意的皇贵妃,他不认为有什么不对。
他不会无故废后,而皇贵妃说到底也只是嫔妃,并不影响什么。
出于皇帝的自尊,弘历不可能再派人去把陆薇薅过来跟她掰扯。
御驾在苏州停留七日后,第八日继续启程,前往嘉兴海宁,最后到达此行的终点杭州。
杭州与苏州一样,也是南巡的大站,众人入住孤山行宫,少不得要多待上几日。
这期间,皇帝也有很多事情要忙,陆薇就尽量避免同他有单独待在一起的机会。当然她也没把自己想得太重要。
这皇帝博爱得很,他觉得她不识抬举,另外再找人当皇贵妃啊,也不是不可以。
不得不说,她还真猜到了皇帝一半的心思。
他好心好意把皇贵妃的位置给别人,别人却不领情,他心里堵着一口气,陆薇不要皇贵妃之位,自然有的是人想要。
陆薇之外,令贵妃也很得他的心。令贵妃温驯顺从,是先皇后一手调,教出来的人,她也是皇贵妃的不错人选。
偏偏在这个时候,御医来报说是令贵妃有喜了。
弘历当即放下手头的事情去看望她。
这是令贵妃的第六胎,她脸上洋溢着喜悦,问皇帝:“您想要个皇子还是公主?”
弘历笑道:“皇子与公主朕都喜欢,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适的地方?”
令贵妃柔声说:“挺好的,这个孩子看来应该跟他十五哥一样,都是来报恩的孩子,怀上他这些时日,我没什么不适的地方。”
弘历握着她的手,这个女人为他生儿育女,温柔体贴,是个好女人。
他道:“等回京城后,朕封你当皇贵妃。”
令贵妃脸上的柔情蜜意一下子就消逝的无影无踪,继而被惶惶害怕所取代,她问出了陆薇先前说过的话,“那皇后娘娘呢?”
弘历:“朕封皇贵妃,与皇后有何干系?”
令贵妃道:“我知道您对我厚爱,但皇后尚在,皇贵妃是副后,我实在当不起皇贵妃之位。”
她处处仿效先皇后,博一个贤名,不是为什么明刀明枪与皇后抢什么。如果今日那拉氏因犯错被废,她非常乐意当皇贵妃,可是那拉氏好好地在当皇后,她现在去当皇贵妃又算什么,明摆着在后宫当靶子,令贵妃可不想落到董鄂氏的下场。
令贵妃一脸的惶恐、害怕,看起来是一点都不敢沾皇贵妃的位置。
第二次被拒绝的皇帝,啥也没说,拍拍令贵妃的手,就离开了。
令贵妃跟在后面恭送他。
她的心腹宫女惋惜她错过了这么一个好机会。
令贵妃冷笑道:“你以为皇贵妃是这么好当的!”
皇后这个拦路虎一日还在,皇贵妃的位置就坐着不舒服。
以前令贵妃觉得自己还要对着皇后继续低声下气,现在么,她终于看到了希望――皇上似乎不愿意在容忍皇后了,否则也不会想要封皇贵妃。
只要没有皇后,她就是皇贵妃了。
第211章 令贵妃自进宫伊始,就……
令贵妃自进宫伊始,就抱有出人头地的想法。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不止是她,整个八旗人家都这么想,皇帝是天下的主子,谁家不想自己的女儿能进宫服侍皇帝,成为人上人?
先皇后还在世的时候,令贵妃真心实意地佩服她,指望着在她身边混到贵妃的位置就可以了。
可是现如今,连那拉氏那个样子都能当皇贵妃、当皇后,她为什么不可以,谁都想更往上走一步,更何况她还有几个孩子。
乾隆十六年,皇上下旨将魏家由正黄旗包衣管领拨入正黄旗包衣佐领,魏家仍然没有脱离包衣的身份,这对令贵妃来说,远远不够。
不管是为家族,还是为子嗣,或者是为她自己,她都要好好抓住这次机会。
皇后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已经尽失人心,不但皇上对她不满,连昔日与她关系亲密的太后这几年也疏远了她。
相处多年,令贵妃十分了解这位现任皇后的性格。皇帝可以另外立一位皇贵妃故意使皇后难堪;皇后却也绝不会坐实这份难堪。事到如今,帝后之间爆发只需要一个突破口,可是这个突破口在哪里呢?
令贵妃在寻找这个机会。
……
再说到陆薇这边,自那日算是与皇帝吵架了吧,其实是皇帝单方面吵她,她有自知之明,自动离皇帝远一点,不惹人烦。
没想到最先发现
不妥的人竟然是太后。
在一次皇帝来请安时,她随口对皇帝道:“薇薇若是有什么地方惹得你不快,你就看在我的面子原谅她。”
弘历故意反问道:“她哪里惹朕不快了?”
太后莫名其妙,“我不知道啊,皇上你难道不知道?”
陆薇从来不是爱诉苦爱告状的性子,她不主动说,太后也不好问,只当是小事情,让皇帝别计较就行了。
弘历自觉比窦娥还冤,“朕没有生她的气,是她在生朕的气,皇额娘的话问错了人,您该对她说,让她看您的面子原谅朕。”
弘历对待太后有三个鲜明的阶段,第一个是孩童时期,全心全意依恋母亲,母子关系非常亲密;第二个阶段是他的青年与中年时期,这一阶段,他与太后的关系变得拘礼,且多发矛盾;第三个阶段即是现在,太后已经进入古来稀的年纪,而他自己也不再年轻,母子俩别离的日子越来越近,现在他反而愈发亲近太后,彩衣娱亲,甚至在太后面前做孩童状,他也是很乐意的。
母子俩私下相处不是那种皇帝与太后的刻板拘束,与寻常百姓母子没什么不同。
在太后面前,他早已不拿皇帝的架子,该说啥说啥。
太后对待皇帝,同样如此,她听了皇帝的话,竟然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嗯,这就对了。”
弘历不解,“什么对了?”
太后笑起来,“薇薇的脾气应该是不会惹你生气的,必定你先招惹她。”
弘历无奈:“皇额娘越来越偏心她了。”
太后:“我拿她当女儿看,偏心女儿也是应该的。”
弘历不识趣地问:“为什么不是拿她当儿媳妇看?”
太后瞥了他一眼,“你说呢?”
她没儿媳妇缘分,先前的富察氏很好,但是因为太好了,好的让普通人嫉妒,太后就是不喜欢她;现在的那拉氏,不提也罢。
母子俩云山雾罩地说话,关于陆薇与皇帝之间为什么闹不快的事情始终没有说开。
太后的本意让皇帝知道她看重陆薇的态度,不大的事情他们自己去解决就行了。
至于皇帝,则在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
他一点也不想让太后知道缘故。
陆薇拒绝当皇贵妃,令贵妃同样拒绝当皇贵妃,事实证明,英明神武的皇帝想当然了,肯定不能让太后知道这件丢脸的事啊。
……
在江南的美景面前,其他的事情都不值一提。
陆薇躲了几日后,皇帝也没再来找她的麻烦,她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南巡是一件非常不容易事,享受当下美景美食再说。
在现代的时候,她去过杭州西湖,西湖很大很美,但是,清代版的西湖更大更美,号称“西湖十八景”,而这十八景有些离西湖已经很远了,但仍然归在西湖景里面。
但凡皇帝所喜爱的江南美景,他都会想方设法在京城仿造,畅春园与圆明园里有很多处西湖美景,但真正身临西湖,就会觉得正品永远是仿照比不上的。
西湖十八景中,皇帝最喜欢“蕉石鸣琴”,非常贴合他清幽风雅的人设,他连早饭都要去这里吃。
杭州本地的厨子们献宝似的上了满满一桌子食物,皇帝指着其中一样问道:“这是烧麦,什么馅?”
负责报菜的小太监道:“回皇上,正是烧麦,糯米香菇馅的。”
原来这就是糯米烧麦啊。
皇帝的思绪回到了很多年前。
那是在塞外,他与陆薇去逛多伦诺尔,两人在多伦城吃羊肉烧麦,她管羊肉烧麦叫羊肉包子,被他笑话见识短,她反驳他也未必见识多,然后就提到了南方的糯米烧麦。
许多年过去了,要不是今日饭桌上出现这道糯米烧麦,弘历差点就忘记了这件小事。
想到这里,他会心一笑,指着这碟子烧麦,对胡太监道:“把它送去给庆贵妃。”
胡太监领命去办事。
皇帝的早膳是非常丰富的,种类有几十种,他自己是吃不了这么多的,一般情况下会赏赐给嫔妃。
这次也一样,他之后又点了几样分别让人去皇后、令贵妃、舒妃等等嫔妃。
陆薇收到皇帝派人送来的糯米烧麦,也想起了当年在多轮城的事情,这下子她完全放心,封皇贵妃的事情算是揭过去了。
皇后这里也等到了皇帝派人送来的两道点心,只是今日来送膳食的小太监有些眼生。
皇后因问道:“怎么不是胡太监?”
皇帝本人对太监并不十分信重,先前李玉告老后,再没有一个能真正贴身重用的太监,身边三四个大太监听差,胡太监专门负责后妃们传旨送赏。
皇后是后宫嫔妃之首,以往都是胡太监第一个给皇后送膳。
小太监回道:“胡太监给庆贵妃送膳去了。”
皇后心里又惊又疑,“这可是皇上的命令?”
小太监低声道:“是的。”
皇后挥挥手,让这小太监退下去,然后立刻招来身边的宫女,附耳说了几句话,宫女点了点头,出去打听消息。
皇帝赐膳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宫女出去转了一圈,回来时一脸凝重,小心翼翼道:“今日胡太监第一个给庆贵妃送膳。”
皇后的脸色霎时变得惨白。
宫女连忙道:“皇后娘娘,这不一定是皇上的意思,说不定是那胡太监自作主张,再说庆贵妃自来嚣张――”
皇后摇摇头,“别说了。”
她忽的一下起身就要往外走,早有服侍的人看情况不对,去叫来米嬷嬷。
米嬷嬷及时拦住皇后,“您这是去哪里?”
皇后面无表情道:“我去见皇上。”
米嬷嬷叹息,“您见皇上做什么?”
皇后冷笑道:“自先帝亲选我为宝亲王侧福晋开始,我进宫几十年,为皇室开枝散叶,未曾有错,他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这么折辱我,让一个妃子凌驾于皇后之上,我这个皇后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米嬷嬷急得跌脚,“事情怕是有误会呀,您千万不能这么不管不顾地去找皇上。”
皇后喃喃道:“有什么误会?”
米嬷嬷哄道:“您得让我去查。您想想看,庆贵妃,她家世与子嗣都没有,她也没什么可争的啊,您得小心是舒妃与令贵妃在背后作祟。您现在去找皇帝,反而是着了她们的道儿。”
就是这句话让皇后稍稍冷静下来,她抓住米嬷嬷的手,“嬷嬷,你去帮我查清楚。”
米嬷嬷道:“好,但您不要轻举妄动。不要怕,您没有错,皇上不能把您怎么样。”
皇后没有吭声。
她一点都不怕,她心里只有熊熊怒火,理亏的人应该是皇帝才是,亏他自诩为明君,实则私德有亏。
米嬷嬷勉强哄好了皇后,然而皇后心里到底攒下了不少气。
早膳过后,容嫔过来看望皇后。
自来了孤山行宫,皇帝下令免了在宫里时的那些规矩,皇后这里就开始门庭冷落了,她亲自提拔的永常在一门心思想着怎么争宠,根本不搭理皇后这位提拔人,其他的嫔妃除了令贵妃每天会过来一趟,再就是容嫔会时不时来,就再没人了。
皇后虽不喜容嫔,但也没禁止容嫔过来。
容嫔请过安后,就开始东扯西扯,皇后正听不耐烦,就听她道:“我仿佛听人说皇上要封一位皇贵妃……”
皇后刚开始没放在心上,而是斥道:“你听谁说的,一派胡言乱语,皇贵妃是副后,有皇后在,岂会封皇贵妃?”
容嫔点点头,“我也怀疑是我听错了,皇上也不会无缘无故封庆贵妃做皇贵妃呀。”
第212章 容嫔和卓氏虽然是回疆……
131/160 首页 上一页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