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历史同人)[汉]穿成武帝家的崽——冬沙【完结+番外】

时间:2025-01-23 14:43:33  作者:冬沙【完结+番外】
  但是他可以这么做,不代表他后代也能这么做,毕竟刘彻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平定了外族对大汉的侵扰之后,大汉反而重蹈了秦朝灭亡的覆辙。
  所以刘据的宽厚仁慈,正是刘彻所需要的。
  只是刘彻自己也没想到,刘据虽然宽厚仁慈,却不是只一味地宽厚仁慈,在对待西羌的问题上,他展露了自己强硬的一面。
  刘彻饶有兴致地问刘据:“用武力镇压之后呢?”
  听到刘彻这么问,刘据就知道自己刚刚的建议得到了他的认同,当下心情不由地振奋几分,他继续道:“儿臣刚刚看过捷报,李将军在上面说了在伉表兄和西羌大战一场后,他用攻心为上的策略,成功瓦解了西羌内部的联盟,成功迫使他们向我们大汉臣服。”
  “可见西羌内部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拿起武器和我们大汉为敌的,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怀柔政策,以利诱之,使得他们真心臣服和亲近我们大汉。”
  听完刘据的话之后,刘彻笑了:“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对于刘彻而言,如果真的有办法让西羌真心臣服和亲近大汉的话那么当然是最好了,因为西羌各个部族的人基本生活在湟中(青海)地区,那里的海拔高,适合常年生活在那儿的羌人,但是并不适合常年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人。
  因为一个高原反应就足够坑死他们了,所以卫伉在这次平定西羌一战中能够有如此亮眼的表现,而李息又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迫使西羌臣服,这都足以让刘彻感到惊喜了。
  当然了,如果后续大汉能够顺利“治”服西羌的话那就更好了,否则一旦西羌再次叛乱,大汉又得派兵镇压的话,那就得耗时耗力,耗财耗兵了。
  因为自家大兄此次带兵平定西羌,所以作为弟弟的卫不疑早早就已经把西羌的情况了解透了,见刘彻赞同刘据的建议,他出声道:“西羌是游牧民族,而湟中又地处高原,若是我们大汉派兵驻扎西羌的话,将士们的粮食要怎么解决?”
  虽然卫不疑现在并不知道刘彻如果要派兵驻扎西羌的话,会派多少的士兵,但是粗略一算,少说也肯定有几千人的,多的话甚至上万人,这么多人驻扎在西羌的话,总不可能靠中原长期运输粮食给他们吧?
  倒也不是给不起,而是如今大汉的运输能力有限,一两次还好,长此以往的话这对大汉而言肯定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偏偏他们还不能不送,要不然驻扎在西羌的将士们得怎么办?
  卫不疑说,“便是屯田只怕也解决不了驻军将士们的粮食问题。”
  “到时候我们可以派人到西羌兴修水利,教羌人种植五谷,让他们发展畜牧。”小九说,“西羌地处湟中,跟我们中原相比肯定是较为落后的,但是羌人本就是游牧民族,善于畜牧,到时候让他们与中原互通有无,一来二往的,自然能够在他们和中原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用贸易手段制衡西羌部落。”
  “其实羌人与汉人除了生活习惯不一样之外,大家都是普通人,大部分都希望能够过上安稳日子的,只要稳住大部分的羌人,那么即便他们内部仍然有野心不死的羌人,他们也如同苍蝇的翅膀一样,扇不起多大的风浪。”
  在小九说完之后,张安世才接着道:“除此之外,为了防止西羌内部再次统一起来,我们可以将他们各分支打乱,再将部分羌人迁移到北地郡,让他们与汉人一块生活。”
  羌人和汉人之间在此之前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所以张安世这么建议并不担心将部分羌人迁移到北地郡之后,会和当地的汉人发生无法调节的冲突和矛盾。
  刘彻听完这些小辈们各自发表了自己的建议之后,突然发现大汉的未来是不必愁了,因为他们这帮才十几岁的孩子不仅能发现问题,而且还能解决问题。
  “你们的建议都很不错。”至于细节当然是还需要再完善了,比如说派多少人去西羌驻军,又比如说派谁去兴修水利,教羌人种植五谷,以及将部分羌人迁至北地郡之后要如何安置他们等等。
  但是不管怎么样,小九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地就把管理西羌的框架给搭起来了。
  刘彻道,“到时候可以置护羌校尉,靠镇压、拉拢和分化的手段压制西羌诸部。”
  这护羌校尉就和刘彻在元狩四年设置的护乌桓校尉差不多,不同的是当年刘彻设置护乌桓校尉的时候,目的是为了让乌桓从此不再和匈奴交通,而刘彻现在有意在西羌设置护羌校尉,目的当然是为了镇压西羌,预防他们的部落叛乱了。
  刘彻看了卫青一眼,然后道,“卫伉此次平定西羌,立下大功,原本应该班师回朝,接受封赏才对的,只是西羌虽然平定了,但是后续的管理问题才刚刚开始,仲卿,我有意让卫伉继续留在西羌,配合李息解决西羌的管理问题。”
  虽然刘彻没有明说,但是卫青也听得出来,卫伉要是继续留在西羌的话,那么少说也得在那儿待上个两三年,长的话说不定是五六年,甚至七八年。
  毕竟管理西羌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想要让西羌如同东羌一样彻底地融入大汉,被中原同化,别说是刘彻这一代人了,说不定就连刘据那一代人都没办法做到。
  一切都只能够靠持之以恒的坚持。
  当然了,卫伉不至于得等到西羌彻底融入大汉,被中原同化之后才能够回长安,但是至少也得跟李息他们一块将刘彻下达的政策在西羌推广和实施起来,初见成效了才能回长安,否则的话只怕卫伉自己也不好意思回来了。
  卫青从来不干涉刘彻的决定,这次也一样,他说:“陛下决定就好,臣没有异议。”
  于是卫伉在西羌一待就从元鼎六年待到了元封四年,是的,刘彻又又又换年号了,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元封四年的秋天,卫伉终于带兵从西羌回来了。
  抵达长安的时候,卫伉能够明显地感受到长安的变化,尤其是长安城内的地面,卫伉也不知道铺上了一层什么东西,只觉得它灰扑扑中带着一点黑,但是却意外的平坦和干净,卫伉用脚感受了一些,只觉得它十分的坚硬。
  这样的地面不适合跑马,因为太硬,也太滑了,容易伤到马儿的蹄子,但是却很适合人在上面行走,他甚至已经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是下雨天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的话,肯定不会再发生像以前那样,身子没有被雨淋湿,靴子却沾了一脚泥的情况了。
  卫伉很好奇:“这地面铺的是什么?”
  “是水泥。”回答卫伉的是卫登,自从得知卫伉终于要回来长安之后,高兴的人有不少,但是最高兴的大概就是卫登了,天天掰着手指算日子,恨不得时间咻的一下就来到他大兄抵达长安的这一天。
  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了卫伉抵达长安的这一天,卫登要不是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儿了,他都恨不得猴到卫伉的身上,就跟小时候一样。
  不过卫登虽然顾及着颜面,没有做什么失态的事情,但是一见到卫伉,他就直接“粘”在了他的左边——因为右边已经被小九占据了——见卫伉对水泥地好奇,他立马为他介绍道,“这是小九让人捣鼓出来的,陛下见好使,就让人给城内的大街小巷都铺了起来。”
  听说这水泥能被捣鼓出来又和小九有关,卫伉忍不住转头看向自己右边的小姑娘……不对,应该是大姑娘了,卫伉笑道:“小九你的小脑瓜子怎么能那么好使呢?”
  卫伉这么夸小九,倒也不仅仅只是因为水泥而已,也因为在他留在西羌的第一年,他就收到了小九让人给他送来的、一种名叫“芸薹”的种子。
  除了种子之外,还有厚厚的一本教人如何种植芸薹、如何收割芸薹、以及如何食用芸薹和如何利用芸薹榨油的书。
  卫伉并不知道芸薹是什么,但是得知芸薹能食用,而且还能够榨油之后,他立马感觉如获至宝。
  虽然小九已经在信中说了,这些芸薹都是通过西域那边传入大汉的,在此之前大汉并没有人种植过芸薹,所以不确定卫伉如果让人种植芸薹的话能不能成功,但是基于对小九的信任,卫伉还是二 话不说就带人照着小九教的办法开始种植芸薹了。
  芸薹的种植方式并不难,而且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所以即便卫伉他们毫无经验,但是第一年他们仍然种活了芸薹,只是产量不太理想而已,但是卫伉没有气馁,带人继续种植。
  通过总结经验和及时调整,如今西羌种植的芸薹产量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逐渐成为西羌百姓的收入来源之一了。
  “没办法。”小九一本正经地道,“天生聪明难自弃。”
  小九这话一出,别说是卫伉他们了,就连最小的霍嬗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阿姊羞羞脸。”
  历史上的霍嬗在十岁那年就夭折了,然而他现在已经是个十四岁的小少年了,不仅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好好的。
  小九有理由怀疑是因为元鼎元年那一年霍嬗没有跟刘彻一块去泰山封禅所以才逃过一劫的,不过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也好,霍嬗能够避开他的死劫那都是一件好事。
  这样她阿兄也不必年纪轻轻就经历丧子之痛。
  懂事之后霍嬗就知道了小九不是自己的阿姊,而是自己的表姑母,但是因为打小就已经喊习惯了,再加上和小九的岁数才相差两岁,所以他对她的称呼始终没变。
  小九也亦然。
  毕竟以姐弟相称也好,以姑侄相称也罢,这都不影响小九和霍嬗之间的关系。
  小九压根没有不好意思,冲着霍嬗扬了扬下巴:“你就说我聪不聪明吧。”
  霍嬗……嗯,霍嬗弟弟无话可说,因为他阿姊确实是超聪明的。
  不过今天当之无愧的主角是卫伉,所以很快的,小九他们的注意力又回到了卫伉的身上。
  虽然通过书信,小九他们也大概知道卫伉这几年在西羌待得挺不错的,但是书信中的只言片语没办法满足小九他们的好奇心,所以难得见到卫伉了,大家都忍不住七嘴八舌地问起了卫伉这几年在西羌的日子。
  和其他人不一样,卫登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大兄,你这次回来长安之后还会再回西羌吗?”
  不怪卫登会这么问,因为他也好,卫不疑也罢,两人都和卫伉这位兄长的感情很深厚。
  都说长兄为父,这话放在卫伉的身上很合适,虽然他们兄弟三人都不是同一个阿娘生的,但是哥仨的感情却打小就好,尤其是卫登和卫伉还差着好几岁,所以很小的时候卫伉就格外照顾这个最小的弟弟。
  小的时候他们一块长大,往前数十几年他们都没有怎么分开过,结果因为卫伉要上战场,他们兄弟三人一分开就足足分开了四年多的时间。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卫登当然希望卫伉之后都留在长安了。
  “这个得看陛下的意思。”卫伉虽然舍不得至亲,也舍不得长安,但是西羌那儿他也舍不下,“不过就算要回西羌的话,最早应该那也是明年的事情了。”
  不,最早应该是后年的事情才对。
  卫伉或许以为刘彻这次召他回来长安是因为管理西羌初见成效,但是小九很清楚,刘彻是因为卫青所以才将卫伉从西羌召回来的。
  因为现在已经是元封四年了,而历史上的卫青是在元封五年去世的,因为历史并没有记载卫青去世的具体时间,所以小九知道,明年一整年卫伉都得待在长安,直到卫青平安度过他的死劫。
  小九看了一眼一无所知的卫伉三兄弟,最后什么也没有说。
  ……
  进宫之后,卫伉当然要去未央宫拜见刘彻了,但是小九并没有跟卫伉他们同行,而是准备绕道去椒房殿见卫子夫,跟卫伉分开前她说:“大兄,你去西羌这么久了,阿娘也好几年没有见到你了,待会儿你见完我爹之后,记得来椒房殿见见我阿娘,我阿娘好像有事要跟你说。”
  卫伉好奇问道:“姑母有什么事要跟我说?”
  “不知道啊。”小九十分诚实地摇摇头。
  “那我拜见完陛下之后再去拜见姑母。”卫伉笑道,“正好我也好几年没见到姑母了,怪想她的。”
  小九笑了:“大兄你放心,这话我帮你转达给我阿娘。 ”
  小九说到做到,去到椒房殿之后就跟卫子夫复述了卫伉的话,卫子夫一听也忍不住笑了:“没想到你大兄去了一趟西羌回来,居然都学会油嘴滑舌了?”
  换做是从前的卫伉,怎么会说这样的话?
  小九说:“大概是菜籽油吃多了吧。”
  毕竟芸薹就是油菜花嘛。
  卫子夫完全没想到小九会想到这上面去,笑着看了她一眼,然后摇摇头。
  小九见状,好奇问道:“阿娘,你摇头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卫子夫说,“当然是笑话你没开窍的意思了。”
  小九:“……???”
  这又是什么意思?
  刚刚当着卫伉他们的面吹嘘自己天生聪明难自弃的小九这会儿被自己亲娘的一个摇头,一句话给整懵了。
  卫子夫说:“你大兄今年多大了?”
  小九掰着手指算了一下:“应该是二十二岁了吧?”
  “你爹在这个年纪都已经有你阿姊了。”卫子夫说,“所以你大兄变得油嘴滑舌了,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有喜欢的姑娘了?”
  有喜欢的姑娘就会变得油嘴滑舌吗?
  小九的脑子闪过这个疑问,不过很快地就被她抛之脑后了,因为比起这个,她对卫子夫的猜测更好奇:“阿娘,那待会儿你可得好好地拷问拷问一下大兄。”
  卫子夫被逗笑了:“不用你说我也会。”
  小九一听,脑瓜子终于聪明起来了:“所以阿娘你让大兄见完爹之后就来见你,就是为了问这个?”
  “不是。”卫子夫说,“伉儿也不小了,现在也已经建功立业了,也是时候该把娶妻生子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这件事本来该由你平阳姑母操办的,但是你也知道,她不是你大兄的亲娘,她担心你大兄对着她不好说实话,所以托我帮忙问问你大兄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平阳公主作为卫伉的继母,对他虽然不说视若亲子,但是也没想过坏他姻缘,所以得知卫伉要回长安,她就特意托了卫子夫帮忙。
  卫子夫道,“不过现在看来还得再问问他在西羌有没有遇上喜欢的姑娘了。”
  “哦,我懂了。”小九笑嘻嘻道,“催婚嘛。”
  “别笑。”卫子夫看了小九一眼道,“马上就轮到你了。”
  小九:“……???”
第90章 这是因为喜欢吗?
  090
  小九是元狩元年出生的, 按照公元纪年法来算的话,那是公元前122年,而现在是元封四年, 公元前107年, 所以算起来小九已经十六岁了。
  这个年纪放在大汉已经不算小,可以嫁人生子了。
  但是因为小九是卫子夫和刘彻夫妻两人最小的一个孩子,再加上小九虽然长大了不少,但是依然还带着几分孩子气,所以哪怕过了大汉的法定婚假年纪, 卫子夫和刘彻两人也没有急着让小九嫁人。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