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哥有些急躁。
“坐下!”
江父呵斥道。
“听殿下的安排。”
姜卿卿叹了口气,安抚道:
“我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震惊。”
“但这是既定的事实,我们不能改变它,只能改善自己的应对能力。”
“神明已经挑选好了不少挖地道的工具,我们要组织大家一起挖好藏身的地方,届时要在里面呆上最少半个月。”
大家悬着的心,因为姜卿卿的话,放下了一大半。
姜卿卿拿出了今天傅政南给的药材价格表。
解释道:
“神明给的东西,都是花钱的。”
“所以我是想动员大家,一部分的人去挖地道;另一部分的趁着如今气温还可以接受,尽快去把周边的所有药材采摘了。”
“去挣钱,拿来的银子可以与神明换取物资。”
“我们不能一直对神明有所取,而无所给予。”
二嫂拿过了姜卿卿放在桌上的几张价格表。
她对药材略有研究。
再加上那次登记愿望,她也有参与。
大致看了一下后,觉得姜卿卿所说的办法很可行。
“殿下,我来负责这次药材的采集吧?我跟几位嫂嫂和弟妹一起。”
二嫂主动揽过了任务。
三嫂也是赶紧表态:
“是啊!你们在外又是布局、又是挖地道的。这些简单的活就让我们几个来,我们来做后勤。”
“殿下放心,我们定将圩州采得寸草不生!”
四嫂娇俏地笑了笑,不就是挖草吗。
她以前在农田里干农活可麻利了。
紧张的气氛,因为她们几人的加入,变的轻松了一些。
姜卿卿直接把手中的所有价格表,递给她们。
“那就麻烦几位嫂嫂了。”
“哎――不麻烦。”
“那我们先撤了,抓紧时间动员一些只能干闲活的人。”
姜卿卿点了点头。
几位嫂嫂互相讨论着,离开了前厅。
“江二叔父,我需要你帮我把消息传给各国。”
姜卿卿定睛看着他。
她知道,江家有渠道联系到各国的探子。
江二叔父还想着推脱。
江家在各国里安插的私探,都是他在管,私探只是单纯为了收集战报。
但这在上位者眼中……
就怕……
姜卿卿故作生气道:“二叔父还不信任我?有宝贝还私藏着呢?”
二叔父瞧瞧看了江父一眼,江父点了点头。
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殿下绝非那般昏庸之人。
江二叔父“哎呀”了一声,“殿下真的是,也就仅剩的这个宝贝,都被你发现了。”
意思是包下了这个任务。
但江二叔父继续道:
“只不过殿下怎么能确保,将消息告诉了他们,他们就会相信呢?”
“会不会认为这是我们的一个阴谋?”
第84章 挖祖坟!
姜卿卿眸色微闪。
她虽说不忍看到各国尸横遍野,但有些事情不是她一个人能改变的,她也没有那么圣母不惜代价去拯救所有人。
“其他三大国消息传到就行了,不用管他们信与否。”
“至于大梁……”
姜卿卿顿了顿,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大梁十几个城池,如今都在太后管制之下,她肯定是不能亮出身份直接命令他们的。
就算下令了,估计也不会听。
“徐刺史,你有办法联系到其他各城池的官员么?”
被点到名的徐季风,尴尬地摇摇头。
“那江老呢,你这有办法吗?”
姜卿卿环视了一圈,将希翼的目光放在江父身上。
江父亦是摆了摆手。
“殿下,江家以往都是直属陛下,不曾与其他城池的官员打过交道。”
就在众人都没办法的时候,一直插不上话的黄山,不好意思地开了口。
“殿下……”
姜卿卿看他欲言又止的模样,疑惑道:“怎么了?”
黄山清了清嗓子,神情有些别扭。
“我能联系上他们,就是……需要些银子。”
黄山的话让姜卿卿眼前一亮,突然就来了希望,“你能联系上他们啊!需要多少银子,你说。”
银子什么的都不是关键,能联系上就行。
姜卿卿或许没有多想。
但同为地方官员的徐季风,脸色瞬间有些不对劲。
这说明什么?
说明其他地方的官员,总会有几位,私下收取百姓银钱,作为打点关系的必需品。
这些都是陛下明令禁止的行为。
黄山:“有事所求的话,需要……半箱十两银锭。”
说完众人倒吸一口气。
半箱十两银锭。
这还是有求于一件事。
姜卿卿也意识到了其中的弯弯绕绕,但如今事情紧急,也顾不得追究这些。
“我房中还有此前在张元府中搜取来的零碎金锭,恐怕不太够。”
“你们还有银子么?”
圩州处在战乱区,金银花不出去。
可以用粮食作为流通工具。
但其他城池不是啊!
他们如今都处在安全区,百姓安居乐业,银子还是主要的流通手段。
徐季风立马让他夫人拿来了府中,压箱底的银子。
徐夫人抱着小半箱银两,递给姜卿卿:“殿下,这些都是张元上门搜查的时候,我偷偷留下来的一些家底。”
上次中了柳旭白计谋那事后,徐夫人便很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都是躲着众人。
她觉得自己就是个罪人。
令殿下清白受损。
姜卿卿眸色微敛,接过了银两,“谢谢。”
就事论事,这次她能将家中压箱底的银子都拿出来,姜卿卿还是很感激的。
黄山和几位百姓代表,也拿了一些出来。
他们做不到像徐季风一般倾尽所有。
但还是可以拿出一些来,出一份力。
至于,江家。
早就被丞相府的人搜刮得干净,曾经底蕴丰厚的百年征战世家,如今分文不剩。
连江父脸上都带着极度的尴尬。
最后大家操着算盘,对这些零碎的银子盘算了一下。
姜卿卿叹了口气:“还差三百枚银锭。”
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为了银子发愁。
这相差的数量,还算是蛮多的。
江大哥:“这个不能讲价的吗?一人半箱也太多了。”
黄山摇摇头。
“这都是道上的行规,没人打破过。”
有些百姓代表出声道:
“要不向百姓们讨要一些?他们应该会乐意捐赠的,每人出一点。”
江二叔父:“向神明预支一些吧,我们拿药材抵债行不行?”
众人争相给出建议。
但都不是姜卿卿心中的第一选择。
姜卿卿瞧着外头的烈日,思索了几番,下定决心道:“都跟我去挖金子!朝廷在营洲地宫里,放有不少的珍宝。”
姜卿卿话一落下,众人脸上神态各异。
他们大概知道那些是什么东西了,应该是姜家自开国皇帝开始,每一代都会在不同的地点,挖置一个地宫。
作为储备金银。
这些东西是皇家即将亡国的时候,拿来留作东山再起的后手的。
数量庞大,价值无法预估。
但好像跟挖自家祖坟,没什么区别。
姜卿卿看着众人不语的模样,抿了抿嘴唇,“怎么啦?不好吗?”
那可是数以万计的宝箱啊。
里头可都是金子!
江父作为现场最敬重的长辈,被大伙儿的眼色,推着发言道:“殿下,此计恐怕……略微的不孝。”
姜卿卿:???
不孝?
不至于吧,祖辈存了这么些年,不就是拿来花的吗?
姜卿卿又是稍微纠结了一会儿。
父皇当初好像也没有说,实在是不能花。他的原话是:“若是有需要,卿卿自己去取便是了。大梁各处多得是地宫。”
光是他登基以来,就修建了不下3处小型的。
态度随意得很。
姜卿卿喝了口水,觉得众人太小气大作了。
拍桌决定道:
“挖!不过就是金子,大梁有得是。”
营洲这个地宫的规模,能算得上前三。
高温一月,到时候所有的吃食,还有物资都只能从神明那处讨要。
肯定要花很多钱。
现在不用,到时候人都死绝了,留宝藏给千年之后的人挖吗?
白白便宜了别人!
“好!挖!我要瞧瞧传说中的“国库”是什么样的。”
江大哥最爱凑这种热闹,第一个出声同意。
被江母横了一眼。
江母还想劝说着,让姜卿卿三思。
江父伸手拦住了她,摇摇头。
表忠道:“殿下,不论你做任何决定,江家都会追随你身后。只要你一声令下。”
“好!”
姜卿卿举起手中的矿泉水,“来,大家准备一下,今夜就去挖地宫!”
会议散了场。
江母看着远走的众人,不解地望着江父。
“将军,你方才为何拦我?”
江父轻叹了声。
“夫人,你没发觉殿下与先帝,或是先前的任何一任储君,都不一样吗?”
“她心怀热血、做事横冲直撞、为人率真又坦诚。但她并没有因为这些,外人眼中看似幼稚的处事风格,而犯过错。”
“相反的,她做的任何决定,都最大利益于百姓的。”
“且都顺利完成了。”
江父深深看着姜卿卿远去的背影,“有此殿下,是天下苍生的福气。”
第85章 傅政南闷骚
傅政南已经根据圩州的地形。
规划好了:哪处挖地道、哪处留来日后基建造房子、哪处用作后续预留的场地。
姜卿卿在拿到如此专业的规划图的时候,小小惊讶了一下。
“这些都是你做的呀?”
怎么什么都会呀。
“嗯。”
傅政南语调一如往常般清淡,但勾起的唇角,似乎心情还不错。
桌面上放着的,是刚才傅政南通过监控,截下来的,姜卿卿垫脚搂着他脖子的照片。
能看到他正脸。
但姜卿卿只有个背影。
VIP病房中的监控画质足够清晰。
用AI修复了下,勉强够用。
傅政南:“挖地道的大型工具我都放在规划处了,让他们小心些。”
“很危险吗?”
姜卿卿皱了皱眉。
上次江大哥使用铲车,就差点撞伤了人。
傅政南看着订单中购买的记录,想了想,又继续开口道:
“我让人来给你们做一场培训吧,那些机械使用起来,对你们还是有些难度的。”
但时间紧张。
又不能用较为原始的工具替代。
傅政南拨通了张特助的电话:“过来一趟。”
张特助火急火燎从楼下跑上来,还以为是有什么急事。
一般傅政南从来不会主动找他的。
没想到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
“帮我打印一张照片,原件发你邮箱了。”
张特助:???
什么照片?
心底安慰自己,应该是很重要的!特别重要的照片!事关商业机密,才会让他个总裁首席特助亲自打印。
“好的傅总,还有什么事吗?”
傅政南筛选着集团工程师的名单,最后挑了个资历最老的。
“让XXX等会儿过来一趟,帮我讲个课。”
张特助:“好的。”
张特助悬着颗心,回到自己的工位上。
正在猜想着,集团是有什么新动作了吗?傅氏已经很有远见的地退出房地产多年了。
最多售卖些机械。
张特助心绪忐忑地点开了傅政南发来的邮箱。
张特助觉得一定是自己昨夜小酌了几杯,出现了幻觉。
这是啥!
自家高冷的总裁,被个女的亲密地搂着脖子?
老板让打印的照片就是这个?
……
张特助看着那簪起来的黑色长发,好像猜到是谁了,摸着下巴点了点头。
原来自家老板是个闷骚的。
他还记得,当初在S国谈判桌上,陆建安问那些画是谁的,老板说:【朋友的。】
“哟哟,朋友的~”
――
圩州街道上
几位嫂嫂拿着大喇叭,正在动员那些只能干轻活的百姓,一起去采草药。
另一侧,是江家几位将军少帅,拉动健壮的劳动者,去挖地道。
姜卿卿已经把气温即将升高的消息,传给了大家。
但是为了防止人心惶惶,只是简单说着:气温会较以往的秋季,热上很多。
“报名采草药!轻松的工作,可以换粮票咧!”
大嫂拿着喇叭,在喊着。
如今圩州的百姓,都是吃集体大锅饭,所有人用劳动换取粮票,拿着票统一排队打饭。
反正只要干活就有饭吃。
听到是轻松的工作,有些上了年纪的婶婶,上前问道:
“我这种年纪的收不收啊?我也想为家里讨多点粮票。”
普通的饭菜,一份就要用一张。
若是想吃一些好的,水果蔬菜什么的,就要更多了。
在圩州百姓心中。
屯粮票就如以前屯银子般,生了执念。
总之越多越好。
三嫂看着有人过来,赶紧热情地搂着她们胳膊:“收呀收呀,现在我们很缺采药的人。工具都有,只要人来就行。”
“干一天能换几张粮票咧?”
婶婶问出了她最关心的问题。
二嫂估算了一下,今日去采的药材比较便宜,但好在容易采,量大。
42/72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