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后院的地除了开垦是由约翰帮忙完成的,后续的工作都是米娅一手包办,她甚至忍着臭味收集了马粪和鸡粪,又搭配了诸如水草木灰塘泥麦麸等其他的材料,按比例调配好后,在院子一角堆起了粪肥,虽然味道并不好闻,但这条街上到处都是各种家畜粪便的味道,空气本就不算好,一点粪肥的味道在其中并不起眼。
因为没有催熟剂,这粪肥的发酵时间无法缩短,需要好几个月才能发酵完成,不过等天气热起来以后发酵的速度会加快不少,米娅预计到了六七月份也就能用了,而且现阶段她也还用不上这些,后院的土地还算肥沃,种下去的作物又在出苗阶段,暂时不需要追肥,等到了后期需要追肥了,这些粪肥应该也就差不多能用了,而且如果粪肥没有发酵后,那先用一些草木灰塘泥之类的顶着效果也不会太差。
而且米娅也已经在着手尝试配置催熟剂需要的酵母菌种了,只要能凑齐材料,成功指日可待,再次感谢能干的金手指,不然她哪懂得这些。
玛莎他们见她把地侍弄的有模有样,就更加不会干扰她了。
忙完了地里的事情,米娅洗干净手,换下了特意在去地里前穿上的旧围裙,到店里替换玛莎,让她回房间睡个午觉。
“行,等我睡好了来换你。”
知道米娅没有午睡习惯的玛莎起身上了楼。
整个草药店里只剩下玛莎一个人,她看了看店里没有什么需要打扫的地方,就去拿上自己放东西的篮子,搬了椅子到店门外的棚子下坐着,翻出篮子里的东西,就着和煦的日光,开始做手工活。
棚子下的日光并不刺眼,正适合干用眼的工作,就是长凳坐起来不太舒服,久了还腰酸背痛的,米娅琢磨着要去找木匠定几张合适的椅子,顺便把房间里的也换了。
许是看到了她的身影,小伙伴们像是得到了信号一样,也搬了椅子过来,很快安静的店门口就响起了女孩们叽叽喳喳地声音。
“米娅,你早上怎么不在家?我来找你都没找到。”
“和玛莎妈妈出门去了,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你之前教我的针法我有点记不住,能再跟我说说吗?”
最开始的时候,米娅只是教她们做分指手套,但在大家做手套的时候,米娅自己是在做衣服的,不过大块的布料不适合在这种小伙伴聚会的门口缝制,所以她一般是在袖子帽子腰带这些小件的东西,而她的女仆帽是带荷叶边的,腰带则有刺绣,这两样都引起了其他人的好奇,尤其是刺绣,虽然这个时候也有刺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的,而且相比于她们日常所见的那些花纹,米娅绣出来的花纹更加精美细腻,就跟真的一样,就算是不懂行的人看了都会大呼“好美”,而她绣的那些花花草草更是轻易虏获了小伙伴们的心。
米娅本来也不是个吝啬的,又有意维持自己的人际关系,谁想学她都教,从来都很耐心,大家自然也越发喜欢起她来。
“对了米娅,这个是你之前说要的线团,我姐姐纺出来了,你看看可以吗?”
一个女孩拿出一个线团,其他人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和平时她们看到的用于织布缝纫的线团不同,这个线团的线很粗,几乎有她们日常用线的三四股粗。
米娅眼睛一亮,接过线团拉出线头仔细触摸了一下,这个线团是用羊毛做的,用平时纺织羊毛布料的三股羊毛线搓成一股,粗细正是最合适织衣服的程度,这线因为用的是粗羊毛混合细羊毛一起纺出来的,所以手感也很不错,并不怎么扎肉,她尝试着拉扯了一下,满意地点点头。
“对,我就是要这样的,卡丽麻烦你回去和你姐姐说一下,再帮我多纺一些线团,另外我之前和她说的更粗的那两种也麻烦她帮我再研究一下。”
米娅现在手里这团毛线用后世的标准算是中细的,而她还想要中粗和特粗的,这两种都是更适合编织防寒衣物的粗细。
卡丽的姐姐凯莉也是一位年纪轻轻就出嫁的小妇人,不过她嫁到了同一条街上的邻居家里,所以和娘家的来往一如从前,之前米娅听卡丽说起她的姐姐很擅长纺织,就特意拜托对方帮自己纺一些毛线团,准备用来织毛衣,如今这个就是对方交给她的成品了。
名为卡丽的女孩记下了米娅的要求,又问她:“那这种的线团你要多少?”
米娅掂量了一下手里这团毛线的重量,一般的线都有线轴,不过这团因为米娅提前嘱咐,所以在纺好以前就特意去掉了线轴,她手里的这团差不多就有半斤左右,差不多三团就能织一件上衣式的毛衣还有剩余。
但既然要做,米娅自然是想一次性多订一些,然后染成不同颜色的备用。
所以她说:“先帮我做五十团这种的吧。”
卡丽惊讶道:“这么多?你要用来织布吗?”
会织布的话为什么不自己纺线呢,纺线可比织布简单多了。
“不是织布,是织毛衣。”米娅摇摇头,然后弯腰拿起地上的篮子,从里面翻出两根毛线针。
“像这样。”
她抽出毛线,在毛线针上排好需要的针数,就开始织了起来。
米娅本身就是会织毛线的,虽然只是小学时在劳动实践课上学的织法,但初中高中的时候每年总是会有那么一段时间,同学里会流行起织毛线,身边的同学都这么做,一贯好人缘的米娅当然也会尝试几把,她以前还给自己的父母织过毛衣做生日礼物呢。
而缝纫技能这一块里同样有编织和钩织之类的配方,所以连带的也赋予了她相关的能力,所以她现在对织毛线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什么款式什么花样只要稍微研究一下都能做,而且系统里就有现成的工具套装,不过以防万一,她没用系统出品的这些,而是自己用木头削制了一整套毛衣针,从粗到细不同信号的都有。
米娅织得很快,她甚至不需要用眼睛看就能一针不错的织下去,很快一小块布料就在两根毛衣针之间形成了,顿时看呆了一众小伙伴。
“哇!”
“好快。”
“这是什么?米娅你怎么做到的,这样也能织布吗?”
女孩们纷纷围了过来,瞪大了眼睛去看米娅是怎么做到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织好这一小块布料的,要知道她们也是要学纺线和织布,但家里的纺织机是只有大人才能用,家长们给她们准备的练习工具织出来的布料宽度也就差不多是米娅手里这样的,但要达到她现在这种纺织速度,没有一个小时是做不到的,可米娅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织出来了,快得简直像是故事里的仙子在施展魔法一样。
不过这当然不是什么魔法,米娅一边和她们解释,一边手上一直没停过,有人说想学她也答应。
“不过我手上也没有多余的毛线和毛线针,你们得自己准备好。”
就有人接话道:“那我回去让妈妈给我纺这种粗细的线,再让爸爸削两个毛线针。”
其他人纷纷点头。
她们都仔细看过米娅的那团羊毛线,其实就是三股线编成一大股,她们不一定能纺的好,但家里常年纺线织布的大人做起来就容易了。
终于毛线针,就是两根削过的木棍看起来就简单的很,就是自己自己准备感觉都没问题。
“行,等你们都准备好东西了我就教你们。”
****
一群女孩回家去找家长求助,要“用纺布的线三股合成一股那么粗的线”“两头尖尖中间圆润削的直直的毛线针”,虽然听起来都不是难做的东西,却也搞的大人们一头雾水。
六区的奥佩特斯街上,住着的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平民,虽然达不到大富大贵,但也可以算是小富即安,而这里的家庭里,几乎每家每户的女主人们都有织布机和纺车,在这个连贵族小姐都得掌握纺线织布技术的年代,织布机和纺车可以说是只要家里有女眷,又有些资产的都会准备――当然,和贵族小姐们只要学会了就可以不用工作,家里的织机纺车基本是由女仆在使用不同,平民家中的织机纺车很多时候只有女主人才能使用。
所以女孩们想要米娅那样的毛线,也只能求妈妈们准备了。
“你要那么粗的线做什么?织布的时候偷懒吗?”
“不是不是,是米娅说要教我们织毛衣让我们自己准备工具,妈妈你就帮我纺一纺吧。”
“毛衣?”这个名称虽然陌生,但家长的脑子里还是浮现出冬季时最常穿的用羊毛制作的毛料长袍,狐疑道:“就算是做厚衣服也不需要那么粗的线吧?你自己想想那织出来的布能用吗?”
那么粗的毛线织出来的布怕是不仅缝隙大会漏风,恐怕稍微蹭破一点就要散架了吧。
“不是那种,是用两个毛衣针就能织出来的毛衣。”女孩比手画脚地给家长解释:“米娅织的可快了,她一个下午就织出来好大一片,比织布快多了,上面还有漂亮的花纹呢。”
虽然极力解释,但没有见过实物的家长还是一头雾水,最后女孩跺了跺脚“哎呀”一声:“明天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好妈妈,今天先帮我纺线好不好,不然你教我,我自己纺也可以。”
十来岁的女孩其实都是会纺线的,只是手艺还没有练出来,纺出的线没有那么匀称紧实,想起米娅手中快速成型的衣服,自然也希望自己织出来的第一件毛衣也能那么好看,而不是因为毛线纺的不好导致最后的成品也不好看。
家长还是一头雾水,但耐不住孩子的撒娇,答应了下来。
许多人家里都出现了相同的画面,只是一个晚上,大家都知道了“草药店约翰和玛莎领养的孩子会做一种新奇的衣服”但这所谓的新奇衣服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他们又想象无能,想起之前的分指手套,都觉得大概又是什么别的国家人穿的衣服吧。
也不是没有人奇怪:“她一个小孩子怎么能知道那么多东西?先是分指手套又是什么毛衣的,这些以前我听都没听过。”
这时就会有从玛莎那里听到一些关于米娅的事情的邻居不以为然道:“听说那个孩子的父亲是商人,去过很多地方,能带回来很多别的国家的新奇东西,她见识多也很正常。”
问话的人解除疑惑:“也是,就像那些波斯商人,虽然嘴脸可恶,但确实总能拿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商品。”
不过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织好一大块布的毛衣还是引来了很多人的好奇,所以第二天小伙伴们来草药店的时候,身边基本都会有大人陪着,她们都是来看米娅织毛衣的。
早就有所准备的米娅为了方便他们参观,一大早就特意坐在店门口供人观赏,不过她昨天拿到的那团毛线已经织完变成了毛衣前片,所以现在没办法对其他人展示编织手法,只能把这片毛衣料递给好奇的人们看。
毛衣前片在好奇者们手中传递,她们抚摸拉扯,感受它的温暖和弹性,也惊叹于它的结实和精美,很难想象它只是由一根毛线和两根木棍织出来的。
没有染色的羊毛线并不是纯白色的,而是有点偏灰的感觉,那是羊毛身上清洗不掉的杂色,需要经过加工漂白才能变成纯白的颜色,而现在这种自然色才是普通平民们最常穿的颜色。
本该平平无奇的颜色在被织成了立体的菱形花纹后,反而显得简单大方,而在知道这样一片衣服前片,竟然是米娅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就织好的,所有人都萌生了想要学习这种制作衣服的方法。
看看啊,只要那么点的时间就能织出她们需要好几日才能织出来的布片大小,而需要的仅仅只是一团毛线和两个木棍,不管是耗时还是耗费的材料,都比她们往日织布可要少的多。
不过也有人难免嘀咕一句:“好看是好看就是样式古怪了点,怎么只有这么短?这做的是什么?”
有个小伙伴抢答道:“是上衣,昨天米娅说过的。”
东拜不是只有长袍的,只是他们本地人不穿长袍以外的款式,可来自别的国家的商人里还是有那种穿上下分开的衣服款式的,就是比较少,而且人家的上衣多少也会盖到屁股以下差不多到大腿的位置,米娅织的这个,能到跨步就算好的。
米娅就和他们解释:“你看毛衣底下这里是不是缩了缩,这样织出来的衣服更加保暖,套在长袍里面单配毛裤穿效果更好,当然,要是喜欢长袍的款式,一样也是能织出来的。”
“我现在织的这款是需要把所有部件都织好以后再进行缝合,当然也有直接织成衣服不用缝合的款式。”
对于这些明显心动了的人,米娅热情地推销着,原因无它,如果以后只有她自己穿毛衣的话,那对于其他只穿长袍的东拜人来说就太过特立独行了,很容易为她招来非议,但要是大家一起穿的话,那就可以泯然众人,而且借着毛衣,以后她还可以顺势做出各种各样款式的衣服,实现穿衣自由。
当然,织毛衣的方法如果流传出去,能给其他那些家庭条件不好,买不起织布机,更买不起布料的人家带来冬日的温暖和一些收入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因为手里的线团只有一个,她的毛衣只织好这前片就没线了,所以这会儿邻居们上门来看也就只能看这块毛衣前片了。
但也因为只能看到这个,不少和玛莎交好的人都感觉米娅就这么直接把这门手艺教给大家,是不是不太好?
现在会一门手艺的人,哪个不是藏着掖着不让别人学了去呢?而且很多手艺人都是父传子子传孙一辈辈的传下去,家里祖上是做什么的,后代就依旧做什么,自然也就特别在意自己的手艺会不会被别人学去,就是收学徒,也不一定会尽心尽力的教,条件还十分的严苛,不仅要收学徒费,学徒学手艺期间还得给师傅当免费的仆人,就是出师以后,一定年限内都得给自己的师傅一些孝敬。
而米娅这样,直接分文不取就把可以传家的手艺拿出来教人,实在是太过大方了,反而让其他人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被热心邻居包围的玛莎听着大家的劝说,也很无奈,其实昨天她午休起来看到米娅织毛衣还说要教其他人的时候,也难免会有这个想法,但米娅很快就说服了她。
“这只是小孩子的一点兴趣爱好,又不以这生活,她自己乐意,教出去就教出去了,而且就和织布一样,家家户户都会,可做得好的总是要比做的差的能卖出更高的报酬不是?米娅自己手艺好,就算教再多的人,她也不会吃亏的。”
这话也是米娅昨天用来说服她的,既然织布是家家都会的手艺,织毛衣为什么不可以呢,而且玛莎昨天也看了米娅昨天织毛衣的样子,认真来说织法并不算难学,只要多看几遍就能学会的东西,又何必藏着掖着呢。
当然,如果好好保密,以此为生开一家作坊什么的,或许能够赚到不少钱,但他们家无权无势的,要是因此被那些官员贵族大商人盯上,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
所以像米娅这样,直接公开教学,谁想学都能来学,就不用担心会被有心人盯上了。
虽然她这个做家长的都这么说了,但附近的人都是几十年的街坊邻里,也不好意思就这么白占米娅的便宜,所以后面想来学织毛衣的人,都会带一个自己做的毛线团给米娅,当做是学习的报酬了。
19/156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