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暴富之返利系统——江入月【完结】

时间:2025-02-02 23:07:32  作者:江入月【完结】
  林仁东的话,正好印证了顾绾容的猜想。
  顾绾容沉默了,市博物馆“关爱贫困学生,助力健康成长”的横幅还历历在目。
  从西乡小学前往林仁东家的路途要比想象中的更近一些。
  这是,净媛的员工住房,林仁东他们一家也住在这里面。
  佟申霸和佟柚手上拎着上门做客的礼物,林仁东一蹦一跳地在前面领路。顾绾容不紧不慢地走着,目光不时打量周围社区的环境。
  道路宽敞平坦且干干净,路边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宁静祥和的气息。建筑物看上去崭新而美观,入住率颇高。
  较之西乡小学的环境,简直是天上地下。
  林仁东拿着钥匙还在开门,房门就从里边打开了,一个身材略显干瘦但精神矍铄的女人出现在顾绾容眼前。
  她满脸堆笑,热情地向顾绾容等人打招呼道:“老板,您快进来坐坐,真是不好意思,让您大老远跑一趟。我也是万万没有想到。”
  顾绾容进屋,看见客厅还坐着一男一女两个人。
  男的两条裤腿都空荡荡,女的扒着栏杆,满脸好奇地转动着脑袋,目光落在了陌生的顾绾容、佟申霸以及佟柚三人身上。
  “妈妈,坐。”林仁东书包都没放下,就扶着女人在沙发坐下,又对着男人喊了声,“爸爸。”
  四个人的关系,顾绾容瞬间就了然于心。
  患有精神疾病的妈,残疾在家看顾自己妻子的爸,上班赚钱养家的姑姑,和弱小的林仁东。
  “我这次是代表我们集团特地前来,想要了解一下您家中是否满足集团提供特殊补助的条件。”
  顾绾容开门见山地向林建梅说明了自己此次专程上门拜访的缘由。
  乾原集团,对于那些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员工一直以来都设有相应的补助政策。
  但是今天看到林仁东瘦小的身体,逃学去捡废品以贴补家用的场景时,顾绾容不禁意识到,或许自己之前所给予的那一点补助对于有些贫困家庭而言可能只是杯水车薪。
  所以,她才决定亲自登门造访,深入了解一下林建梅家的实际状况,以便能更好地评估并制定出更为有效的帮扶措施。
第199章 苦命
  在林家里边,姑姑林建梅将他们一家的苦难娓娓道来。
  林建梅本人并非是林家的亲生女儿,而是当年林家老夫妻在卖完菜归家途中偶然间发现的弃婴。看着襁褓中的女婴,老两口心生怜悯,实在不忍心她就这样冻死在草丛里,便毅然决然地带回了家,并当作亲生孩子一般悉心抚养长大。
  家里还有个哥哥,就是林仁东的爸爸——林建松。林建松比林建梅大了快十岁,自小就对妹妹关爱有加,凡事都会让着她、护着她。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兄妹俩之间的感情却十分深厚。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
  嫂嫂王夏芸心地好,一次在集市上有人问路,热心肠地去跟人指路。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善举竟成了王夏芸噩梦的开始。从此之后,王夏芸便失去了踪迹,人间蒸发一样杳无音信。
  林建松报了警,家人四处寻找打听。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整整一年过去了,案件始终毫无进展,嫂嫂依然下落不明,但林建松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某天,一条关于嫂嫂被拐卖地点的重要线索传到了林建松耳中。来不及多想,林建松独自一人匆匆踏上了开往远方的火车,直奔那个陌生的村庄而去。由于心中挂念嫂嫂的安危,他甚至连一声招呼都没来得及跟林建梅打。
  终于找到了王夏芸时,王夏芸的脖颈上套着沉重的铁锁,怀中紧紧抱着一个婴儿,痴痴傻傻地呆坐在稻草堆上,仿佛已经失去了灵魂。
  林建松怒上心头又是势单力薄,被买走王夏芸的那家人打得半死。幸好,警察及时赶到,救下了命悬一线的林建松。
  家中的两位老人年事已高,无法承受奔波劳累,只能留在村子里照顾已然精神失常的王夏芸以及尚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的林仁东。
  林建梅则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不停地在自家、医院、派出所和工厂之间来回穿梭忙碌。她不仅要照顾受伤住院的兄长,还要应对案件后续繁琐复杂的调查工作,同时还得兼顾工厂里繁忙的事务。
  尽管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但她始终咬牙坚持着,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最终案子的审判结果终于尘埃落定。拐卖王夏芸的那家人只判了三年,反而因为林建松双腿遭受重创不得不截肢,才又判了十年的刑期。
  三年时间过去,命运似乎并未放过这个饱经磨难的家庭。林家年迈的双亲相继离世,给本就深陷困境的一家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林建梅也因为身体原因生不了孩子,跟前夫离了婚。
  后来运气好入职了净媛,不仅提供住房分配,而且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都相当优厚。于是把农村里的哥哥嫂嫂一家接来一起生活,林仁东就当做自己亲生孩子养着。
  当林建梅缓缓讲述起他们一家人坎坷的经历时,她的表情出奇的平静,就好似一潭静水,波澜不惊。
  既没有像人们通常想象中的那样哭天抢地、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所遭受的种种不幸,也未曾用夸张的动作和言辞来渲染内心的痛苦。
  相反,她只是以一种极为平淡的口吻叙述着这一切,仿佛那些曾经的伤痛早已被岁月和生活磨平了棱角。
  她说:“其实啊,打从一开始我就是别人不要的小孩。要不是我的爸妈心善收留了我,将我一点点拉扯长大,还给钱让我学了一门技术,不然我现在还不一定能进净媛开叉车呢。
  所以说,我应该感到庆幸才对,庆幸哥哥嫂子都还活着,而且还有小东这个小家伙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
  顾绾容在旁边听着,憋着眼泪,但那微微颤抖的嘴唇还是出卖了她内心的翻涌。
  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专找苦命人。林家三个大人明明为人和善,偏偏命里的苦难太多,给他们安排了一条又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幸好彼此之间互相支撑。
  若不是他们一直这样乐观,恐怕如今顾绾容也见不到他们了。
  顾绾容深吸一口,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些:“你现在的工资足够你们一家四个人的开销吗?”
  说话间目光从林建松和王夏芸两人身上划过,抿抿唇,最后视线落在林仁东装废品的尼龙袋上,才继续说:“小东看着也太小了,九年义务制教育也要花不少钱啊。”
  “我可以自己挣钱!”林仁东拍拍胸膛,有些骄傲眼神却躲闪着林建松、林建梅的视线。
  顾绾容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定格在了林建松和林建梅这对兄妹身上。
  她的神情显得有些严肃,轻声问道:“你们有没有去西乡小学看过?知不知道学校里面有可能存在一些孩子会嘲笑小东穿着净媛的毛衣啊?”
  一直沉默着的林建松面色难看,西乡小学如何他怎么会不知道。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小东总是放学回家后,躲着偷偷哭泣。
  他打电话向班主任询问情况,得到的答案无非就是由于他自身的残疾以及小芸的精神疾病,那些孩子们以此为由肆意嘲笑小东。
  人性本恶,更何况是还不懂得伪装的小孩。
  然而,一想到妹妹林建梅不仅帮忙抚养小东,还为了净媛的高额补贴每天拼命加班工作,他什么都说不出口了。人要懂得感恩,不能什么事情都去麻烦建梅。
  等小东长大了,一切就都会好起来。
  顾绾容一看林建松神色突兀一变,就清楚他知道。
  “顾老板,您不知道,其实西乡小学比起我们一家人还没有被建梅接到新县来之前,住在山里时上的那个小学要好得多了……”
  林建松低沉着声说完,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一般,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只是他裤腿上晕开了的水迹,悄无声息地蔓延着他心中无法言说的悲伤。
  林建梅一声抽噎,打开了林家房内痛苦的开关,脆弱与苦楚在整个房子里无边蔓延。慌乱无助地小东,彷徨无措地拉着王夏芸的衣角,王夏芸手指互相拨弄,发出无意义的低低痴笑。
  顾绾容缓缓闭上眼睛,深深吸了口气,再睁眼时,已经做好了决定。
  “以后,集团员工上学问题,集团来解决。”
第200章 差距
  突然,王夏芸毫无预兆地闹腾起来,吵着非要品尝林仁东带回来的那些甜品。
  林建松面露难色,但还是略带歉意地朝着顾绾容笑笑,说了声“失陪”后,才领着王夏芸去餐桌那儿打开甜品盒子。
  林仁东乖乖地在林建梅身旁安静坐着,眼睛一会儿瞅瞅自己的爸爸妈妈,一会儿瞧瞧姑姑,最后将目光投向了顾绾容这边,不知道他小小的脑袋瓜里正在不停琢磨着什么。
  “老板,真是不好意思。”
  林建梅有些局促不安地坐在那里,双手不停地来回摩挲着膝盖上那块已然微微泛白的布料,脸上流露出尴尬又感激的复杂神色。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开口接着说道:“集团已经已经非常照顾我了,额外分了这三室一厅的房子,哪儿能再麻烦......”
  没等林建梅把那些感激的话语全部说完,顾绾容就打断了她,“不用再说了,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
  说完,看向林仁东,问他:“在西乡小学之前,你就读的学校是什么样子能跟我讲讲吗?”
  “嗯。”林仁东点点头,然后开始详细描绘起他记忆里那所山村小学的模样来。
  “学校里边有一块大大的菜地,校长每天都会先认真地巡视完教室,然后我们上课的时候就能看到她提着水桶,在菜地里浇水。菜地里菜都是我们要吃的,下课了我们也要跟着校长去种菜。
  教室比现在这个学校大很多,全校所有的同学都在这个教室里上课呢。当高年级上课时,我们这些低年级的小朋友们,就要乖乖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看书画画画儿。老师们就是轮流给不同年级轮流上课。
  教我们这个年级的老师会的可多了,语文、美术、音乐、体育都是他在上课。就和现在学校里的品德课老师一样,还会吹口风琴。
  哦,对了!校长老师还会摇铜铃铛,一摇我们就知道该吃午饭了。”
  在林仁东的描述里,山村里的小学同样是有趣的,大孩子小孩子一起上课学习,老师也很厉害。就连课间铃声依赖人工摇铃,也特别有意思。
  “教室里的课桌特别长,一个桌子可以坐五个人。一二三四年级的坐两边,中间是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大孩子。但是一年级还有二年级的人多一些,还会占了其他年级的位置。”
  林仁东没说高年级的学生为什么少,但顾绾容稍作一想就能能猜到个大概:不外乎是弃学、打工、进城这几条路罢了。
  “有一次,我们在上课。一条蛇从教室后门往前爬,爬到窗子上了。校长正好拎着锄头经过,一敲就把蛇给敲死了。校长说这是菜花蛇没有毒,但是好多人都害怕不敢看,只有我敢上前看,好长一根。”
  “......”
  在林仁东滔滔不绝的回忆里,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原本宁静的小区开始逐渐变得喧闹起来。顾绾容觉得时候不早了不再继续在林家待着,起身告辞。
  林建梅见状,连忙表示要亲自送她下楼,顾绾容没同意,林建梅又把林仁东推出来,叫他送送。
  就这样,林仁东陪着顾绾容从单元楼出来,顾绾容的车就停在下边。
  此时,周围已经聚集了一些带着孩子的住户,他们纷纷好奇地围过来打量着顾绾容这辆车。
  “还真的是定制版啊,这林仁东家走大运了?”在车启动后他们的猜测得到认定,纷纷惊叹得不行。
  “林仁东,你坐上可以飞的车了吗?”一个小孩好奇地问。
  “当然了,我就是坐它回来的!”林仁东的脑袋高高昂起,像极了一只骄傲的小公鸡。
  可那孩子显然不太相信,摇了摇头说道:“我不信。”
  “真的。”林仁东一下子着急了起来,他赶忙反驳。
  “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你知道它的型号吗?你还知道它卖多少钱吗?”先提问的那个小屁孩,指着顾绾容的特别定制版万磁1.0,一连三问。
  林仁东张嘴无言,他还真的不知道。早知道,就先问问顾姐姐了。
  小屁孩们笑成一团。
  大人们赶紧出声喝止,人林仁东拉着车主人的手出来的,怎么可能没坐过。有好事儿的大人还在问:“小东啊,这是你家亲戚?”
  万磁启动上路后,林仁东与其他人的交谈也渐渐被甩在身后。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是智能手机,可以触屏的。”
  “往这里一插,就可以充电了,不用把电池取下来。”
  他们的对话,让顾绾容仿佛幻视了自己的曾经。那个时候连按键手机都没有的她,被新升学认识的同学科普什么是智能手机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当时的她,与此时的林仁东,何其相似。
  出身不同、家庭背景各异、所就读的学校的差别,让明明是同龄人的两个人的见识天差地别。
  想到此处,顾绾容轻轻地叹了口气,带着淡淡的忧伤。
  下了车,回到酒店休息。
  顾绾容一进房间像往常一样顺手按下了遥控器,将房间里的电视打开,也不看就听个动静,然后一个人坐在一边的餐桌上用餐。
  “今天,我市在市博物馆展开了一年一度的‘“关爱贫困学生,助力健康成长’活动,数十名家庭困难......”
  这个时间段,是金市卫视的新闻时间,端庄大方的新闻主持人正字正腔圆地念着的新闻稿,引起了顾绾容的注意。
  顾绾容停下手中漫不经心的动作,从餐桌那儿移到电视跟前,看着电视里的画面。
  随着镜头的切换,画面转到学校。
  风景如画的学校小花园,干净整洁的林荫小道,明亮的教学大楼,还有塑胶跑道里宽阔的绿色操场,正是顾绾容印象里的校园。
  一个个打扮一新的小孩儿,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的笑容,纷纷在各自的学校里汇聚,然后乘坐上来接他们去博物馆的大巴。
  采访里,一个小朋友站在镜头前毫不怯场,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背诵着早已准备好的回答,展示着作为一名学生的勤奋好学。
第201章 会谈
  学校的环境、设施、教学的老师以及课程的设置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最终会使得就读于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产生明显的差距。
  就这样,顾绾容把自己到达金市的消息放了出去,便出席了今天的会谈。
  这次的会谈是金市一场例行的政商交流活动,众多举足轻重的人物皆应邀而至。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顾绾容此番前来锁定的目标——来自金市教育界的各路人。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