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晴难得的好心肠了一下,“看在你是我表妹的份上,我给你说说吧,张虹和赵回舟之前还给我玩了个大的,去了程家把我们定亲的事说出来了。”
崔翠花震惊到不可思议:“她们怎么想的?脑壳子有包吗?”
林晴耸肩:“那谁知道呢,反正程奶奶带着我去张家走了一圈,回来后,赵回舟就要遣返回队里了。”
崔翠花有点迷茫,没太明白,又按着自己的思路走,“听那些嫂子们说,赵回舟提前归队是要升职。”
“当时肯定不是这么个意思。”林晴啧了一声,“你有委屈呢就找领导呗,反正你们去张家也方便。”
崔翠花有些犹豫,不太敢去领导家,她远远地瞧着那位领导都打怵。
“所以你就敢拿我当枪使?”林晴冷笑。
“......”
要说的都说了,林晴开始撵人,“法子我是给你出了,再好的我也想不出来,崔翠花,你收敛着点,再有这种利用我的小心思,我可就不客气了。”
小心思一被戳破,崔翠花哪里还敢待下去,夹着尾巴溜了。
人走后,林晴摸着下巴寻思,张虹是不把自己往死里坑都难受,赵回舟要升职?
就算是真有这意思,这么一传也升不成了。
.
崔翠花怎么想也不觉得去领导家诉苦是个好法子。
心里闷得不行,快恨死了张虹。
冯滔这边从关勇那听到了点风声,也有点气,张虹和赵回舟真不愧是两口子,明明是他们害人,反过头还成苦主了?
崔翠花是打秋风不识好歹的穷亲戚,那他老冯是啥?
可给恶心坏了。
再看赵回舟更不顺眼了。
赵回舟还一肚子气呢,最近明显感觉同事阴阳他,偏却摸不准路数,再碰上冯滔的冷脸,两股火一撞,正好炸开。
从两句口角之争演变成大打出手。
打冯滔跟崔翠花回了老家后仍旧好好的过日子那天起,赵回舟就知道,他跟冯滔算是种仇了。
打起来专门下黑手
都是窝火的心,越打越激烈,就打到了教员那,赵回舟一口咬定是冯滔先惹得他。
冯滔破口大骂:“你放屁。”
一个是领导的女婿,一个是凭自己本事摸爬滚打熬上出来的。
天平该向着哪一端呢......
上面还没定论呢,下面已经有了定论。
冯滔怕是要倒霉了,说不好直接退伍了,没准连转业的机会都没有。
崔翠花一听,急了,也不觉得领导可怕了,拽着冯滔去了张家。
两口子坐在沙发上,对着张峰石直言:领导你说怎么办吧?
张峰石:......
崔翠花没什么见识,一股脑的把最近的事全倒了出来。
你闺女大鱼大肉的请同事家属吃饭,为的就是往我和林晴身上泼脏水,领导你觉得这事对吗?
现在整个家属区谁不说你们仗着权势欺负人,领导,我就想知道,是不是我们挨着您女婿打,受着您女儿欺负还要领个罚?
真是这样,还请领导网开一面,好歹让我们有个转业的机会吧。
就说冯滔,身上光枪伤都多少了,不该这么绝情吧......
张峰石震撼中带着一点懵。
什么叫他们大鱼大肉的吃着?
还有谁说的赵回舟要升职?
这都哪跟哪。
陈茵差点笑出来,张虹可真是,猪脑子吗?
十八道硬菜?
她真敢啊……
第163章 送礼?
一顿酒席十八道硬菜是真给张峰石伤到了。
大家都在苦哈哈的过日子,而你们家大鱼大肉的,合理吗?
张峰石自己都觉得不合理,他请客都不敢这么干。
当然他也不是那种只听一面之词的人,还特地让下面的警务员核实了一下。
结果不核实可能还舒服些。
这才知道大家已经开始说他们张家天天吃山珍海味,凡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应有尽有。
连他们家用的盘子都是银子做的。
这像话?
张峰石差点心梗,倒在沙发上缓了好一阵才觉得心脏不那么梗了。
之后直接打电话安排赵回舟归队,并且归队后就转业。
必须立刻——马上!
那边一听还有什么不明白,赵回舟完蛋了。
至于冯滔和赵回舟打架这事就算是日常切磋吧,口头教育教育就是了。
其实就算赵回舟转业,以张峰石的地位,让他回到沈市,一样的有政途。
奈何张虹这回算是点到了火药上,陈茵陈女士怎么可能不在这个时候推波助澜呢。
“按理说,小虹这个行事作风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是最好,可正是因为在眼皮子底下,反而灯下黑,一不留神就让她借了势做些不好的事。”
“你和我又忙,顾及不到恐酿大祸。让她们两口子在小地方磨炼一下也好,左右小的地方出不了大岔子。”
张峰石听着有道理,默认了。
陈茵在心里冷笑,人都厌了,再一走远还能剩下什么?
拔了牙的老虎,不足为惧了。
张虹,休想再害她的女儿。
一个母亲可以为了自己的孩子不择手段。
而张虹不明白这个道理,连羽毛都没长起的时候就试图伤害老虎的崽子,只会被老虎一掌拍死。
张虹还在发展事业呢,一盆凉水突然兜下来,打了个措手不及。
她一脸懵逼,恼火地问赵回舟:“你没事跟冯滔打什么架?”
赵回舟烦躁地揉着眉心,也后悔,不解只是跟冯滔打了几拳,怎么就让张峰石如此大发雷霆。
这分明是要撵他们走。
压下心中的羞愤,扭头对张虹说:“小虹,现在不是说谁对谁错的时候,你去咱爸那看看事情还有没有缓。”
这种情况下回去,转业又能得到什么好职位。
张虹冷着脸,没有反驳,她是要去娘家走一趟。
即便是赵回舟归队,她却可以留在沈市的不是吗。
张峰石看着女儿,都不知道她怎么好意思提出这种要求。
冷冷地道:“他都转业了,你还怎么住家属院?”
张虹闹了个大红脸,又气愤张峰石讥讽她。
他这么大的一个领导,给女儿安排个住处还安排不了吗?
张峰石一眼就看出张虹的心思,没由来的生出烦闷:“你要是嫌那边苦可以不去,你们直接回乡种田吧。”
这意思是连转业都没有了。
张虹一滞,再一次心寒:“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女儿?”
这句话她早就想问了。
同样是女儿,为什么他给予张芷柔的都是最好的,而对她就像是打发一个要饭似的随意敷衍一下。
“你还要我怎样?”张峰石都无奈地说出未来的歌词了。
怎样?张虹气得发笑,这话怎么听上去他还觉得他对她挺好的?
根本一点都不好!
再次环顾着客厅得每一处角落,曾经摔碎的东西又补了回来。
这个家依旧透着庄重沉稳,每一处都透着雅致。
生活在这里面的人还是那么的温馨幸福,就像是在寒冷的冬日里,唯独这间房子里有温暖,而她是被拒之门外的可怜虫。
明明欠她的,她们却半点不觉得。
呵。
张虹麻木着脸,高傲的仰起头,她不允许自己如丧家之犬一般离开沈市。
所以,没张家再一次传来了乒乓的声音。
小陈警务员站在门口叹气。
这位姑奶奶砸完是解气了,他却要提着心做事了。
生活难啊——
领导也难啊!
张家的事,林晴是不知道了,更不知道张虹这一波骚操作加速了赵回舟的转业进度。
此时,岳家院子里来了位不速之客,程洛的舅母。
林晴都快把这位给忘了。
先把人请进了屋。
洛家舅母依旧是那副鼻孔看人的傲慢样,就这个表情也不像是来送祝福的。
该讲的礼貌要讲,这是气度。
林晴把人迎进屋倒水沏茶,然后坐下来静等对方阐述来意。
洛家舅母不言一字,林晴就浅浅地喝着茶,有意思了,这是她家,她又不急着走。
有能耐就撑到明天的月亮爬上来呗。
洛家舅母看林晴很是自在地喝茶,撑不住了,问道:“这就是你们林家的待客之道吗?”
林晴疑惑:“阿姨是觉得这茶不好喝?”
洛家舅母一噎:“你只倒了茶,却不问问我的来意吗?”
林晴哦了一声:“不知阿姨来访有何要事?”
这话很把人当回事了吧?
可那副似笑非笑,表面很敬重的表情让洛家舅母一闷。
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你和程洛不合适。”
啧,林晴悄悄翻了个白眼,拿起茶缸子继续喝茶。
合不合适的,证都领了。
再来说这个干什么,想恶心人?
对林晴来说,恶心不到的。
她心大。
洛家舅母看林晴无所谓的样子也知道再说什么都没用,直接地从包里拿出一个紫檀漆金雕刻木盒放到桌子上。
随后又放到桌子上一个红包,“我和程洛的姥姥虽然不看好你们,但却尊重小洛的选择,这是他外婆送你们的新婚礼,而红包是我和他舅舅的心意。”
说完,优雅地起身走了。
林晴跟在后面懒洋洋地送人,俩人彼此都懒得寒暄,人一走,徐嫂子凑了过来:“谁啊,看着不太友好呢。”
“就是不友好呀,上来就说我和程洛不合适。”林晴啧道。
“这人咋这样呢,这么没礼貌呢。”徐嫂子同仇敌忾地道,“当初我和你徐哥在一起,他那边的亲戚也是这样,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好像我嫁的人是她似的。”
说到这,徐嫂子的心境又被拉回了当年,气地继续叨叨:“哼,现在一个个见了我,又是热脸又是迎合的,可不是当初那种恶心嘴脸了。”
“小晴啊,你还年轻不懂这里面的厉害,嫂子告诉你啊,这种人,不用搭理,等你日子过稳了,你男人一条心向着你,你们家越走越高的时候,当初挖苦你,嘲笑你的人转头又来巴结你。”
“且等着瞧呢。”
“就说今年我们回老家,那些人的嘴脸,哎哟......反正,你别因为这个生气,更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跟程洛别扭。”
“我没生气啊......”林晴打开红包抽出一沓子纸...不是,大团圆,心不在焉地说。
徐嫂子看到钱不吱声了。
“......”
第164章 不稀罕
六十年代,程家舅舅和舅妈随了二百块钱的礼。
这还是看不上林晴的情况下。
林晴都在想,看得上,他们不得随个五百、一千的。
老程亏了。
至于洛家外婆给的东西,林晴没当着徐嫂子面打开,跟徐嫂子蛐蛐了一会儿,心情特别的敞亮。
等回了屋,她才打开古拙的小方匣,是一对龙凤佩。
玉质润泽通透,蛮不错的。
把紫檀匣子阖上,林晴手指轻敲,最后拿着东西抱着小家去了程家。
程奶奶特别喜欢小家,林晴每次带过去,老太太都抱着小家,心肝宝儿的叫,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重孙子呢。
其实老太太是看到瘦小的孩子,想起战乱时期,生下的娃多半都是这,能养大都是有大福气的。
老太太是心疼了。
林晴把洛家舅妈带来的玉佩和红包拿出来,顺便把当时的情景描述了一下。
程奶奶叹道:“要是觉得膈应,我帮你还回去。”
林晴对程奶奶乖巧一笑:“会不会太麻烦奶奶了呀?”
程奶奶觑了她一眼:“跟我你还讲这些虚的。”
林晴这人不是不爱财,只是有些财她不喜欢。
就像上一世,她宁可去捡破烂糊口也不会去亲爹亲妈那哭求他们给她生活费。
说不上骨气不骨气,求了,得到了那点生活费,却一辈子时不时的回忆这一幕,会成为一生的坎。
太磨心。
不像她现在,一想到小小的自己是如何跟老头老太太抢纸盒子的,那意气风发,灵活的样子,还是有点乐趣在里面的。
而且于爷爷是她生命中的一道光,想起来会心窝发暖。
这就很好。
所以,她不想要这对玉佩以及这二百块钱。
别再以后看到二百块钱就想一次洛家舅母,那多有意思,感情她嫁给洛家舅母了。
这时,二婶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妈,你看谁来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点梦幻了。
来的是一位一看就久在高位之上的妇人,气场特别的足。
这人就是程洛那在京城中的干妈。
刘干妈远道而来好似是参加程洛的婚礼,其实另有目的。
林晴还是后面从程洛这边了解到了一些消息,就是那伙拐骗团伙中疑似有刘家丢失的女儿的消息。
也是许多年后,刘家找到女儿后,林晴才知道,这伙拐骗犯在战乱的时候也没消停,卖妇女儿童更加猖獗。
好在刘家的女儿命好,被一对没有孩子的体面人家给买走了,后来战乱动荡,举家搬迁海外去了。
六十年,海外不是说去就去的,线索到了这就断了,但涉及刘家的地位,程洛也不能跟林晴讲太多。
而这个难能可贵的线索的最开始因素里,有林晴的加入,刘干妈看到林晴自然很喜欢。
听到洛家不喜欢林晴,甚至还明面上摆出这副膈应人的态度,刘干妈干脆携着程奶奶一起去洛家。
她本身和程洛的母亲就是手帕交,洛家是要走一圈的。
但时至今日的地位,再次来到洛家,就不一样了。
据说当刘干妈给林晴撑腰的时候,洛家舅舅和舅母气弱的屁都不敢放一个,连洛家姥姥也是笑着应和:“小晴这孩子挺好的,我也很喜欢的。”
刘干妈氤氲地笑着:“这么热心肠又有胆谋的孩子不好找,小洛有福气,我家老刘也说了,以后有机会,是一定要提携的。”
得,洛家是一声不敢吱了。
程奶奶通达了,临走前扔下玉佩和红包,就这点东西还摆个架子呢,咱们压根不稀罕的。
高贵个啥呢。
程奶奶那天走得特别潇洒。
79/94 首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