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图纸都是由郑院士那边提供的,为了尽量减少填海造陆对于生态的影*响,目前的计划只是在之前已经淹没的土地上进行填海造陆的工作,沿海被淹没的地方有许多都是繁华的都市,而这些城市地势错综复杂,如果要踏实的填满,当然需要很多准备工作。
但话又说回来,城市被淹之后大家虽然离开了但总觉得自己的家还在那里,只不过是在海水里面而已,如果真的被土填了那就彻底埋上了,也许只有子孙后代考古的时候才有可能被挖出来。
意识到这件事之后,钟黛也是心情复杂,可是这事儿跟生存比起来又实在算不了什么。
接下来的时间,钟黛开始画正式工程的图纸,这次的图纸是从他们现在的位置一直画到原本宋水港的码头位置,这一部分复杂的建筑是比较少的,多数是一些仓库和普通的办公楼。中间夹杂着一些小村落,整体的工程难度比较低。
但为了尽可能的对钟黛的能力进行保密,这样一个大型工程还是分成数个小块儿来进行的,工程队已经开始在接下来要进行填海的区域搭建棚子了。
“咱们接下来要填的部分已经在海底9米左右,而且原本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现在海底地表地质情况并不算太好。”
尽管知道钟黛根本搞不懂这些东西,不过陈璐还是尽职尽责地讲述着。
“为了节省你的精力,我们这次不要画任何矿产,直接一层层画下来,这一小块我们根本用不上太长时间就能画好。”
钟黛看着眼前这长达1公里,平均的宽度是30米的长条形工程图,认真地点着头:“好,那咱们开始吧。”
……
钟黛这边正忙着画填海造陆的图纸,而在熠国的另一边,越省农业厅的厅长姚明玉正在视察他们新建成的农业塔。
这里是政府新建成的立体农业试验区,总体面积是500亩,里面一共5个大型农业塔,种的都是水稻。
专门供应蔬菜的农业塔当然也有,但不在这片区域,蔬菜的物流运输要求比较严格,因此无论是全国哪个城市供应蔬菜的农业塔都是分开来的,而对于姚厅长来说,挑选好粮食作物的农业塔的搭建位置也非常重要。
海平面还在不断地上升,要在省内挑一个更加安全的地方。
他们种水稻的这些农业塔可是特殊定制的,适配多种品种水稻,成本上就超过常规种蔬菜的立体农业塔了。姚厅长现在隔三差五就会来看一看,尽管大家现在还没有挨饿,但粮荒的恐惧时时刻刻都压在头顶。
好在这农业塔是真管用这些机器人智能程度非常高,每天都会自己充电自己干活,出现问题了,还会有专门用来维修的机器人自己维修,简直变成了一个机器人的社会,虽然在很多时候还是离不开人力来维护,可这已经很好了。
就当姚厅长欣慰的来回转悠,看着快要长成的稻穗露出笑容时,她又一次接到了农业部崔部长的电话。
“崔部长有什么事吗?”
崔部长笑呵呵地说道:“咱们越省这边农业塔的水稻是不是已经马上收割了?”
姚厅长有些疑惑:“最少也得10天。”
崔部长说道:“现在国家这边有一批新的水稻秧苗,经过多地的种植测试,这个秧苗经过立体智能化农业种植之后,可以达到惊人的亩产万斤,也就是一亩5000公斤左右的产量,我这边会给你免费提供一些……”
崔部长的话犹如深水鱼雷一般震惊了姚厅长:“什么亩产万斤?!”
还是人类的语言吗?
崔部长于是重复了一遍:“最少的亩产量也达到了9000多斤,还是露天的试验田减产导致的,只要你放在农业塔里种,产量99%不会低于1万斤。”
如果对面不是国家农业部的部长,姚厅长几乎以为对面是哪里来的电信诈骗团伙坑自己。
她深吸一口气:“能给我们提供多少?我要多来一些,花钱也行!”
崔部长笑呵呵的:“暂时只够你种两个农业塔的,不过之后还会陆续再有,毕竟我们育苗也是要时间的。”
姚厅长马上说道:“我们可以自己育苗!”
总之先把种子捞到手再说!
崔部长道:“我们这边会帮你育好苗的,只要多等一段时间,好饭不怕晚嘛。”
最终崔部长跟姚厅长约定好了水稻秧苗的运输时间,一同出发的还有相关的技术人员帮忙设定这种新型水稻秧苗的种植程序。
而姚厅长心里则是在想,要是想办法卖卖惨,能不能多搞一些秧苗过来?
她不知道的是,很快就会有一大批刚一出生就已经超越了起跑线的不用经历育种这个阶段的秧苗出现了……
第24章
钟黛过上了一段字面意义上很是舒适的日子。
经过几天的测试,钟黛发现自己现在的精力消耗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她并不是根本不消耗精力了,而是有了仿佛真的像游戏升级一般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头一次画出的东西消耗的精力会比之前画过的东西更多,比如说钟黛昨天抽空帮农业部那边画了一批水稻秧苗,画完以后就觉得消耗的精力是不少的,这种消耗比起之前画过的种子更甚。而画完这一批以后,钟黛尝试着又画了一批,消耗的精力就少了许多了。
因此钟黛决定以后第1次画的重复性东西都少画,等下一次再多画。
另外就是画人造的东西时,越难制造消耗的精力就越大,钟黛画一集装箱种植架子消耗的精力也比不上十几块太阳能电池板消耗的精力多。而画完全自然的东西时,消耗的精力更少。
但整体来说限制还是不少的,只是钟黛个人更舒服了一些,她做不成救世主,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多创造一些东西。
不管怎么样吧现在的情况可比以前强多了,钟黛之前虽然说是8小时工作制,但其实每天最多工作个六七小时就停止了,即便如此,也是觉得有些辛苦的,因为自己空余的时间除了运动以外就是睡觉吃饭。
现在钟黛是真的能够落实比较有效率的8小时工作制了。
她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已经画完了自己的第二份地质图纸的九成。
虽然只是四五亩地的样子,但其实耗费的精力也是不小了。
虽然她现在画的地质图纸对比那些机械和建筑图纸没有那么复杂,然而毕竟工程量在那里呢。尤其是这种填海造陆的图纸没有办法用太多复制粘贴操作,因为海底的地形变幻莫测很有特色,所以大多数地方只能钟黛自己去一点点修改。
陈璐看着已经完成大半的图纸:“要不然你在地表面上画一些已经可以收割的麦子?”
钟黛愣了一下:“画麦子?”
陈璐点了点头:“对呀,反正现在可以画植物了。”
其实陈璐说的是有道理的,毕竟地面光秃秃的,其实画一些植物在那里也算增强利用率了。
不过钟黛看着眼前的图纸:“也没必要画需要收割的麦子吧?”
陈璐:?
钟黛打开另外一个绘画软件创建画布,画了一个很大的防潮塑胶桶,又在桶里一点点勾勒出一个个尚未脱壳的麦粒,像是这种粮食钟黛是不用画的过于详细的,只要把表面覆盖上,备注一下就可以了。于是半小时之后,陈璐眼睁睁地看着钟黛填海造陆的这片土地上整整齐齐码满了一个个装着小麦的塑胶桶,整体算下来起码得有2000桶。
钟黛淡然微笑:嗯,格局放开一点!
“如果弄还要收割的小麦种子还要费事去找收割机,不如直接把粮食放上去呢。”钟黛振振有词地说道。
本来钟黛还想直接换麻袋上去,但是这毕竟是海边,湿气还是比较重的,万一把麻袋里的粮食弄潮湿了,岂不是要发霉?
还是防潮塑料桶比较好!
一旁的张北宁忍不住笑,对于钟黛的格局她还是比较佩服的,毕竟是上交自己的能力时能想到去画卫星的人。
于是等略显疲惫的钟黛去补了个觉以后,傍晚时分大家来到了这个巨大的棚子下面。——说起遮挡棚子,其实想要搭一个占地五亩的大棚子根本没那么容易,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多个小棚子拼凑起来,只是这次是在海边来进行搭建,棚子的支柱要深入海底才能够支撑得住,这就很难弄了。
不过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办法绝对是比困难要多的。就比如说这一次,希望基地的工程部队不但专门考察调研了比较轻便延展性比较好的篷布,而且还因为搭建凉棚最主要的目的是遮挡,所以干脆用活动篷布——他们动用了无人机在上面提着篷布,将一面非常大的篷布变成了漂浮在半空中的阿拉丁飞毯……
一走到海边就看到了这个造型特殊的篷布,钟黛:“……”
总觉得不太牢靠的样子……
不过好在仅仅过了十几秒以后,沿着海岸线的这一块土地就已经水灵灵地成真了。工程兵们便动作迅速的拿着其他的工具到那片土地上现搭棚子来个物理遮挡,毕竟大家防的就是卫星,只要挡住了,卫星就不知道这里到底是什么时候填上的。
嗯,好机智。我大熠国果然人才济济……
钟黛一边赞叹一边打了个哈欠,努力睁了睁眼睛:“这些粮食回头是要运走的吧?”
张北宁说道:“是啊,这个回头就就近运到附近的国家粮仓。”
这里的带壳麦粒加在一起也有好几吨了,分量不少了。
“嗯,我去小睡一下。”钟黛又看了两眼以后转身回去了,叶昭跟在她身后。
陈璐一看到土地出现就跑了过去来回踩着检查,等她回来的时候,钟黛已经回去了。
“小钟也是挺不容易的……”
贺殊垂眸沉默了一会儿:“我去找一下沈大姐。”
……
钟黛做了一个梦,一个非常含糊不清的梦,但是等她挣扎着醒来时却又觉得很清晰。
她看着头顶的天花板,她现在所躺的位置正上方居然有一点喷射状的水渍,也不知道是谁在这里开饮料,居然喷到了天花板上。
钟黛翻了个身,其实她知道睡在这个房间另一边的叶昭肯定因为自己的这个翻身而醒了,只不过没有吭声而已,但钟黛现在实在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
她刚刚做了个像是闪过的场景一般的梦。
没有具体的情节也没有任何人,她就像是一抹幽魂一样,到了一个地方看到了一些琐碎的画面而已,能记得的画面寥寥无几。
比如说一个巨大的像是蘑菇一样的银色建筑,建筑的中央正上方伸出三根又长又粗的天线。
再比如说那紫色和绿色交融的诡异天空,浓郁的颜色显得天空离地面非常近,压迫感十足。
再再比如说……很多好大的培养皿——应该是叫培养皿吧?总之像是倒立竖着的针筒,针管的位置向上输送着很多气泡,至于培养皿当中……
她不记得了,或许在梦里钟黛看到了那里有什么,但现在她已经忘了。
照理说每个人都会做各种各样的梦,甚至比钟黛这个梦还要吓人,还要恐怖的梦也不是没有。
可是钟黛就是忍不住地心悸,睁开眼睛的时候,那几个场景已经被她忘得差不多,只有不再平稳的呼吸,昭示着刚刚的恐惧。
就像之前很多次一样,刚睡醒的时候梦境还记得很清晰,但稍微过了几秒,记忆就会退去。
她又翻个身,对上了叶昭的视线。
钟黛:“……”
叶昭从床上坐起来:“睡醒了?”
钟黛点了点头,也坐起来,她张开嘴巴:“我刚才做了一个噩梦。”
叶昭对于钟黛的梦还是很重视的,毕竟钟黛现在这种能力没准就跟她的大脑有关系——尽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是什么梦?”
钟黛皱起眉头,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摇头:“不记得了。”
那个梦只给钟黛留下了一种印象,然后消失不见。
叶昭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我有时候也根本记不住自己的梦,不要想太多,也许只是你的心理压力太大了。”
钟黛一想也有道理,准备回头医疗组找心理医生聊聊。
两人也没有多说就起床了——主要还是真的饿了!钟黛虽然没有如同贺殊所担心的那样,从消耗精力换为了消耗体力,但一口气睡了10个小时,这会儿也是真饿。
两人洗漱完以后就去了楼下的食堂,他们现在住的这栋大楼,食堂在1楼和2楼,不过1楼都是工程兵和其他的外围工作人员吃饭用的,钟黛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在2楼的一个小包厢开小灶。
她们一来到包厢沈大姐就从旁边的小厨房走了出来,今天居然吃的是钟黛好久没吃过的银丝面和加蟹小笼包。
这两样小吃很多地方都有,但钟黛最喜欢的还是他们朗坞市特有的做法——银丝面上加一点点雪菜,香菇切丝放在上面,连摆盘都跟他们那里一模一样。
沈大姐笑道:“快尝尝,我这也是第1次这么做,还不知道味道咋样呢。”
钟黛赶紧搅拌了一下有着清澈见底面汤的银丝面,虽然看起来清汤寡水,但味道特别鲜,配上雪菜简直可以吃两大碗。
她竖起大拇指:“您太牛了!”
沈大姐笑眯眯地说道:“我本来还没想放雪菜呢,昨天晚上小贺过来说他问了你们当地人,我这才知道的。”
钟黛顿时感动了,贺老师是个好人呐!
说曹操曹操就到,大家正在这提小贺呢,贺殊下一秒进来了,见大家都看着他,还有些疑惑。
沈大姐快手快脚的又盛了一碗银丝面给贺殊:“来。”
贺殊坐在钟黛对面:“你这么看着我干嘛?”
钟黛笑了:“小贺老师,太谢谢你了,这银丝面里的雪菜简直绝了。”
贺殊摆了摆手:“都是小事。”
钟黛可不觉得这是小事,她昨天晚上才做了噩梦,结果一大早就吃到这么好吃的银丝面,仿佛回到了老家,噩梦的阴影都被驱逐了。
“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小贺,要不然我给你画个狗头金吧,让你发一笔横财?”钟黛真诚地建议。
贺殊:“……”
第25章
10月下旬的时候,网络上各个平台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同一个热搜词:希望蔬菜。
有谁能够在末世的危险浪潮里独善其身呢?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粮食限购这件事一开始是真的引起很大恐慌的。
当你生活中一个唾手可得,偏偏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突然之间数量骤减,一开始或许还意识不到这代表了什么,毕竟家家户户还是有存粮的,但几年这样过来了,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都不像之前那样想买都买得到,粮食更是限购了,各种速食食品和预制菜倒是可以买得到,但也经常供不应求。
尽管科技一直在发展,国家还因此完善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力求不让一个人挨饿,但整体的社会氛围的确是变了不少。
18/118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