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上交神笔马良系统——睡觉能人【完结】

时间:2025-02-12 23:07:01  作者:睡觉能人【完结】
  或许是因为这载玻片实在太小了,所以出现的速度前所未有的快。
  看到这浅盘之后,大家的眼睛都亮了一下,张北宁更是用极快的速度小心地把载玻片拿了过去,她将载玻片放在了载物台上,固定了一下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观察了。
  为了这草履虫张北宁很早就把显微镜调试好了,此时无论是光亮度还是显微镜片的状态都是正好的。
  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大家现在也只能等待着张北宁的观察结果。
  然而张北宁脸上的期待表情在观察了几秒之后,渐渐冷静下来。
  她来来回回地将整个载玻片都看了个遍,然而没有发现任何轮廓。
  张北宁直起腰:“没有,浅盘上只有墨水。”
  而这边钟黛垂眸看了一下电脑上的画布,只见上面如同卡顿一样加载了一会儿,只剩下一只草履虫。
  钟黛这才难掩失望地开口道:“对,草履虫没有成功。”
  画布上的浅盘和染色墨水都正常地成真了,只剩下草履虫孤单单地留在画布上。钟黛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判断有没有成功的,显然草履虫留在了画布上。
  徐教授也是觉得有些遗憾,作为一个生物学家,她当然对生物的奥秘十分感兴趣,如果钟黛可以画出生物,那么一些已经灭绝的远古生物都可以尝试性地复活,从中探索更多的科研可能性,这对于生物学来说是非常让人期盼的事情。
  要知道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连草履虫都不能成功,其他的动物类就不要多想了。
  钟黛的能力并没有那么夸张,她不能够创造动物体……
  任部长也凑过去看了一下钟黛的电脑桌面,她点了点头:“既然连动物细胞都很难画成,那之后我们就不用耽误时间和精力去试这一方面了。”
  好在之前大家对现在这种情况也是有所猜测的,毕竟如果真的能通过一支画笔创造动物,那也太突破人类的想象了。
  尹教授见钟黛有些失落的样子倒是开口安慰了一下:“没关系,你都能画卫星了,这不要紧的。你想想,如果你真的能够画动物,万一有一点点的不标准,成了一个危险的新物种岂不是很麻烦。”
  听到这话,钟黛不由得开始想了一下,说实话她自己也无法想象那个场面……
  勉强将刚才的思路放下,钟黛将这张画布保存下来,另外开了一张画布:“那接下来画什么?”
  任部长坐回位置上:“你刚才画完草履虫有没有感觉到疲惫?”
  钟黛摇摇头:“没什么感觉。”
  她戴着的头盔正在连接着机器,而机器后面坐着的监测员也没有提出任何发现。
  任部长若有所思:“那就接着画吧……下一个要画的是一颗发芽的黄豆。”
  钟黛:“……”
  ……
  此时在距离海城几百公里远的杉省,老农民江海在对着种下不久的红薯发愁。
  事实上在杉省种红薯的时间在几年前都要5月中下旬,但如今温度上升越来越夸张,才到了3月下旬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开始栽种红薯了。
  对于沿海的民众们来说,时不时降临的暴雨使他们耕种的作物时刻面临着洪涝的威胁,而对于江海他们这样的内陆城市,干旱和高温也是十分致命的。
  现在国家对于农民有很多的扶持,江海也已经用村上的机井泵给土地浇过水了,然而快速上升的气温已经让很多红薯患上了红薯瘟病,最近大家都在给红薯喷药——其实也不只是红薯,任何作物在面对高温的时候都会有很大可能生病。
  “行了爸,你发愁它也得病,你不发愁它也得病,快别发愁了。”他的女儿江梦琳劝说着,把政府发下来的病虫药从屋子里搬出来,“你看现在镇上连药都免费发了,回头要是真的绝收,肯定也给补助的。”
  听见女儿这样说,江海心里更不是滋味了:“这话能这么说吗!”
  他今年60多岁了,也算是种了半辈子的地了,庄稼绝收或者是产量受大的影响,对于农民来说,那简直比剜心还要痛苦,跟政府发不发补助其实没有什么太必要的关系——当然,政府发补助就更好了。
  江梦琳撇撇嘴:“您还别这样说,我今天出门听说县城又要搬过来很多沿海居民了,到时候肯定要征用很多周边的农业用地,还好咱们家离县城远。”
  江海一挑眉,来了点兴趣:“又要搬人过来了?”
  他们杉省并不是完全的内陆,沿海也是有几个市的,不过因为衫省整体的海拔较高,虽然沿海也已经淹没了一些土地,但整体的状况比酥省好很多,因为整个省会中部是海拔较高的山地,到现在为止还能维持住大半个省的土地。
  而沿海比较高的几个城市,明明是经济发展最好的地方,现在却已经被海水吞没了,即便没有被海水吞没,沿海的居民也在逐渐向内陆不断地搬迁,毕竟谁也不知道海平面什么时候会突然快速地上升,大家都赌不起。
  江梦琳点头道:“毕竟今年越来越热了,冰川肯定越融化越多呀。”
  一提到天热江海就瞬间怨气十足了:“这贼老天呐!”
  ……
  蓝橙星陷入粮食危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熠国境内虽然还没有闹饥荒,但对于一个吃货大国来说,食物限购已经是很痛苦的事情了。甚至有一些人也已经落到了完全靠政府帮扶才有粮食吃的程度。
  更可怕的是,如果照环境这样恶化下去,熠国迟早有一天也会陷入其他国家那样的危险境地。
  在这种时候任部长他们第二个要做的就是看一下钟黛能不能画出植物的种子。
  他们当然可以让钟黛多画几个装满粮食的粮仓,但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连小孩子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果钟黛能够画可以发芽的植物,那事情或许会有一个更快速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毕竟画一整个粮仓的粮食只能让一部分人吃饱,可换成一整个粮仓的高产种子的话,能让许多的人不再挨饿。
  因此比起草履虫,大家更加期待这颗大豆种子……
  钟黛自己也挺期待的,而坐在旁边的贺殊已经眼疾手快地将长了一个“小尾巴”的黄豆芽放在了自己的电脑桌面上,让钟黛照着画。
  钟黛点点头,这次她没有多画什么,画布上只有一颗刚刚冒出了一点小芽的黄豆,简单地上了色后就点击保存了。
  她画完以后就默默看着电脑屏幕,毕竟如果电脑屏幕上的豆芽不见了,那就说明成功了。
  不光是钟黛,在后面的徐教授他们也都向前探着身子,大家何尝不知道脚踏实地地泡在实验室也一定能够尽快培育出更高产的种子,但问题是,即便实验室可以迅速根据目前的土地和气候环境研制出新的种子,实验室培育新的种子也需要时间,短则一两个月,长则更长时间。
  可钟黛仅需一天,甚至几小时就能画出一仓库的种子……
  因此,大家的期待简直化为了实质。
  在现场几个人的齐齐注视之下,桌面上模糊了一下,一颗刚刚发芽的大豆出现在了桌面上。
  大家顿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钟黛捡起那颗豆子,触手有些湿润,但绝对是实实在在的豆子。
  这豆子已经发芽了,不出意外,它还会继续长大,直到变成豆苗。
  这颗豆子被几个人来回看了个遍,脸上都不自觉地带上了微笑。
  能画植物就好办很多了……
第6章
  距离京市有1000多公里的酥省,黄玉华教授正坐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呆。
  她的助理以及一些专业的工作人员正在拆解整个十堰基地安装的各种器械,外面闹哄哄的,昭示着她所在的这个实验基地的落幕。
  现在其实才5月中旬,酥省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38度,无论是晴天或是雨天温度都持高不下——但这并不是酥省特点,整个星球都是这样的,温度一年比一年高,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修建地下居民区了。
  也正是因为连年上涨的高温,两极的冰川融化得越来越快,所以海平面上升的程度也很夸张,海岸线已经进一步内移了。
  事实上酥省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名存实亡了,靠着海的几个市被海水淹没大半后,国家为了保证居民的安全,后来又将接近海边的几个市的普通民众也陆续撤离。
  原本是熠国经济最强的大省之一,如今竟然只剩下四个市在正常运行,想想就令人唏嘘。
  黄教授本人现在就是在酥省的省会,然而现在她们这样的科研人员也要准备撤退了,按照现在专家的预测,大概再过一年,海平面将上升到威胁酥省省会的程度,到了那时就是大部队撤退的时间了。
  高温、气候骤变、海岸线内移……蓝橙星所有人都不得不面临着更为逼仄的生存环境。
  黄玉华是熠国农业科学院的院士,她研究的是无人农业工厂技术,自从前些年一位姓杨的农业大佬将实验室水稻生长期缩短到了不到60天,无人农业工厂技术就步入了新的阶段。
  尤其现在整个蓝橙星的这种状况,土地逐渐地减少影响最大的其实是耕种面积,毕竟人有一个吃饭的地方、上厕所的地方,再有一个睡觉的地方就能满足基本需求。
  可植物不同,哪怕是到现在为止,因为成本的关系,立体农业应用还是没有完全普及开来,人类的粮食多半来自于传统农业种植,各大农业实验室也铆足了劲儿在培育各种高产作物,当然也有黄玉华这样坚持努力突破无人立体农业实验室各种技术壁垒和成本的团队。
  成本真的是很大的一件事,一方面是各种初始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能源的成本,如果是一个小国家可能咬咬牙就全面推广现在这种层次的技术了,但对于熠国这样的大国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总而言之,尽管全国已经多了许多的无人农业工厂,但依然有大多数的农民仍在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只不过换上了国家新发的种子而已。
  所有人都知道情况不容乐观,但目前看来无计可施。
  正当黄玉华准备去实验用的农业工厂看一下拆除情况时,她接到了一个电话。
  打来电话的是他们国家农学院的梁院长,电话一通,马上就直截了当地问道:“玉华啊,你上次给我发的那个,理论上可行的全机械自动化管理自发电农业塔的图纸,你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补充?”
  黄教授先是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他说的那个详细图纸还是陨石雨之前的呢,那个其实是一种处于设想中的全自动农业塔,一旦达成了图纸上的完美条件后,整个农业塔可以自行发电,自给自足。不但如此,还能通过光线的调整大大地减少植物生长的时间,尽一切可能使其达到实验室的高标准。
  但这种农业塔成本相对比较高,无论是里面的农业机器人还是控制农业塔内光线的各种灯管,以及全自动的管理机械设备价格都比较高。
  而且还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调试才能达到完美的状态,可以说虽然理论上是可以成功的,但对于目前的熠国来说,这东西十分不划算,做得太小了根本无法切实地解决群众的用粮危机,做大了成本太高,还不如用其他的无人农业工厂模式。
  她思考了一会儿道:“没有什么补充,最多就是这几年过来了,可能发电的设备以及机械的智能化可以更好一些了。”
  梁院长又问道:“你最近是不是要准备去钏省了?”
  “对,现在已经在收拾设备了。”黄教授回答完又问道,“院长有什么事情吗?”
  梁院长有些语焉不详地说道:“现在国家派了一支团队想要把你这个农业塔给建造一下,你看看这个版权的问题……”
  黄玉华一时之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她复述了一下:“建造我的这个农业塔?”
  她有些惊讶:“这怎么可能?”要知道这个农业塔因为各方面原因确实是只处于设想的状态,光是进行调试就要花费很多的功夫,更别提高昂的成本了。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也许是因为你这个农业塔构造并不是特别复杂,也比较好理解。”
  黄玉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放弃了:“……版权方面我没什么问题,按照惯例来就可以”
  一般来说全国的农业规划是由农业部来完成的,而农业部和农业科学院的联系非常紧密,要做些什么决定也都会找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征求意见进行参考,这一次却实在有些奇怪,农业塔的设计者黄玉华本人居然是被通知才知道。
  黄玉华试探着问道:“那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梁院长又是一阵诡异的沉默,似乎连他自己对此都有些疑惑,他回答道:“现在不用你做什么,但之后建好了似乎需要你去指导一下如何使用。”
  黄玉华:?
  ……
  钟黛此时倒是在忙着继续画画,她一直在配合着任部长她们画一些不算很大很复杂,但绝对有代表性的东西。
  比如说放在旁边的小玻璃瓶,里面装着一块银白色的金属,这块金属是钟黛刚刚画出来的,是整个蓝橙星最贵的金属之一。
  对于她来说比较难的是,她觉得自己画出的这块银白色金属真的跟白银也没什么区别——这还是有专业人士指导钟黛上色呢!
  最后实在没办法,钟黛干脆就在画布上标注了一下:这是铑。
  画完以后这种人工提炼的金属自然是成功了,经过化学专家的检测,这块金属也确实是铑而不是白银或者是其他银白色金属。
  总之钟黛觉得自己这项能力还是有点用处的,起码给的备注能成真……
  研究了几十年材料学的尹教授别提多兴奋了,他拿着那一小块铑看了又看,眼角的皱纹都笑出来了。
  钟黛也蛮高兴的,尤其是当钟黛知道这种金属是全世界最昂贵的金属,一时之间觉得那么一小坨都能抵得上自己的年薪了,从价值上就很是满意。
  而现在钟黛画的东西已经更加进阶了,她目前在画的是廖院士拿出的一个图纸,这图纸是正在大力发展的锂空气电池,锂空气电池目前在实验室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不过在某些方面还不能特别融洽地使电解液与空气接触,因此能够投入实用的锂空气电池还需要不断地突破技术。
  空气电池的好处非常多,成本低、环保无污染、储存时间长、高能量高密度……如果这项技术有所突破,对于现在蓝橙星绝对是非常大的好处。
  目前钟黛画的就是处于还在设想阶段的一个图纸,现实中并不存在图纸上的这种设置的锂空气电池——当然理论上这电池是可以成功运行的。
  不过,廖教授的目的并不是想要让钟黛画出成功的锂空气电池,而是要看看钟黛是否能画出现实中还不存在,但理论上可以做出来的东西。
  其实本来徐教授是想要让钟黛花一颗理论上可以适应现在的高温以及多变气候的高产种子,但这个方案最终还是没有被采纳,因为种子想要长成发芽需要时间,显然不适合现在来画。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