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上交神笔马良系统——睡觉能人【完结】

时间:2025-02-12 23:07:01  作者:睡觉能人【完结】
  无论是钟黛一直以来绘画的这么多于国于民很有用的东西,还是上次她毫不犹豫就上交的那个黄金盆都有非常高的价值,那么涨涨工资也是无可厚非的。
  不仅如此,钟黛现在的户口也在希望基地了,而且保密的级别非常高。可以说在她忙着画各种东西的时候,已经被非常周密地保护起来了。
  而这次开会,新加入工作组的几个最近紧急赶来的专家也参加了。他们对于钟黛能画的东西提出了更多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有许多想法。
  比如说全球的非常知名的物理学家吴昀清院士,大家都叫他吴老,此时他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我认为可以让小钟加入到咱们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中。”
  钟黛:“……”啊?
  再比如说地质资源学专家郑愿新院士,她提出的想法就淳朴很多:“我认为小钟这种能力现在最实用的是填海造陆,光是咱们第九基地现在被海水淹没的地区就已经涉及了36个国家,被彻底吞没的国家已经到达了6个,还有像是涡国这样被吞没大半的,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了。”
  这种情况下,哪怕熠国的整体面积不小,目前还能撑得住,但随着海水逐渐蔓延,迟早有一天会出大问题。
  从内陆运泥土沙石过来填海造陆显然无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泥土都是有数量的,而填海造路需要用到的绝不在少数,这样根本就不现实。
  但是现在有了钟黛这能力,一切都不一样了,钟黛哪怕只画出一粒土,那都是蓝橙星现在没有的,是多出来的。郑院士隶属于国家地质科学研究所,她非常清楚现在国家土地上面临的危机,因此一听说有这样一种能力,马上就想到了这个。
  不过因为时间紧凑,还没有开始进行具体的规划,毕竟填海造陆这种事情还是要跟各个部门来协调的。
  钟黛这次倒是若有所思,不过还是没有说话。
  接下来则是已经见识过钟黛能力的黄玉华教授,她面容严肃:“既然小钟现在已经能够画出高产种子,最起码在蔬菜这方面她画出的种子产量远超我们已有的种子,而且种子也并不难画,我们就应该先把这方面解决。”
  她环顾了一下四周,看着众人认真地说:“大家,无论如何,现在对于全国乃至整个第九基地、全球来说,粮食危机绝对是最亟待解决的事情。”
  任部长倒是也同意黄教授的说法:“能源问题和土地问题当然也很重要,但这两项都需要非常精密的筹备,不要忘了,理论上不可行,没有具体图纸的东西钟黛是画不出来的。”
  这阵子他们确实是从各部门收集了一些机械或建筑图纸,但其实这些东西说要自己建也不是建不出来,钟黛的能力当然是要用在更为紧急需要的地方。
  目前几位专家给出的建议虽然都是长远的,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事情。但实际上真正能马上接上农业塔的工作进行绘画的还真只有黄教授的建议——那就是各种各样的高产种子。
  全国的农用土地现在都已经栽种上东西了,但有了这种最新科技的农业塔之后,一个经常在耕种中被忽略的地方就可以利用起来了。
  ——沙漠。
  黄教授道:“其实我们早已经开始研究建在沙漠里的立体农业工厂,毕竟沙漠无论是光照条件还是热能条件都非常好,而且用温室做立体种植,只需要在温室里搞一套冷凝机制就可以解决水循环的问题,甚至也能模拟落雨,我们现在已经试种成功了快速繁殖水稻了。”
  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她微微笑了笑:“所以说,只要小钟能够画出更为高产的种子,沙漠也会成为粮食基地。”
  黄教授没有说明的是,试种沙漠水稻成功以后,其实他们早已经在那里建造了更多的农业工厂用来培育水稻,这种水稻生长周期短,只需要70天就可以收获,而且沙漠里光和热都非常的富裕,他们也掌握了能够从空气中抽取二氧化碳来给水稻施碳肥的技术……
  其实科技早已经在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角落发展得越来越快,钟黛觉得如果自己不是有幸进入了这样一个能够长见识的基地,可能也会忽略掉这些事情。
  ……总而言之,这场会开到最后最终得出的结果就是,在钟黛完成农业塔相关的绘画任务以后就开始正式进行各种高产种子的绘画了。
  天气越来越热,全国各地的农民已经肉眼可见的着急了起来,哪怕现在距离收获还有一段时间,但未来一段时间的粮食危机已经近在咫尺了……
  ……
  “哎哟今天的生菜真便宜,给我来两颗。”
  “哎好,这生菜都是我一大早从希望农业塔那进的呢!”
  “这儿还有韭菜和毛白菜,来点儿吗?”
  听着不绝于耳的推销声,常思雅跟妈妈牵着手走在菜市场里,最近粮食的价格虽然有所上涨,但相比于之前其实根本没涨几毛,如果不是限购的话,大家真的恨不得囤个几百斤放在家里,而现在一个人一个月最多只能凭借全国通网的购粮卡买50斤米/面,多了根本就不卖。
  比较让人安心的是各种方便类食品、零食还是可以尽情买的,但这些东西都是有保质期的,买的时候要考虑清楚。
  常思雅手里拿着她的购粮卡,她作为10周岁以及10周岁以下的小孩子,每个月最多就买35斤。
  现在全球可能也就熠国政府这么大方了,就连第九基地的其他国家也根本不会给民众这么大量的粮食购买资格。一个成年人一天对于米面的需求都在半斤到一斤之间,一个月50斤绝对满足全国绝大多数人的需求,而那些特别能吃的大胃王可以凭借社区或村庄证明每月多买10斤。
  全球灾变之后一段时间几乎整个星球都掀起了囤货的高潮,当时大家出门都必须戴好口罩,否则很有可能染上无法治愈的新型呼吸病,既然不出门,那家里就要准备好吃的东西。
  而后来海岸线开始上移,粮食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尽管国家限购的粮食斤数是绝对够大家吃的,但人都是会居安思危的,总觉得家里只存了将将够接下来几个月吃的粮食很没有安全感。
  而对于餐饮类的店铺,各种原材料也会根据他们日常的客流量进行相关的限购,总之浪费粮食或者是恶意囤积都是可耻的,严重了还会引来警察。
  常思雅和妈妈买完米面以后就回家了,他们现在住在鹤市政府给新来人口安排的安置房,这安置房是在郊区,屋子里有一种刚刷完漆的味道,好在这种漆并不是那种含甲醛的有害漆,否则住在这房子里是真的要中毒了。
  母女俩也没有管今天加班的孩子爸爸,径直在厨房里开始做饭,常思雅慢吞吞地洗着菜,她洗的生菜上贴着标签:希望蔬菜。
  据说只要是比他们还要偏的郊区生产出来的蔬菜都会贴上这个标志,因为那是一座高高的农业塔的名字,收获蔬菜水果的也都是机器人,所以像是未来产物。
  她其实觉得很神奇,他们平时吃的好吃的蔬菜有很多都来自那里,那里的菜怎么就那么多呢?从常思雅家的窗户向外看,可以看到那座孤零零立在郊区的农业塔。
  ——很快就不是孤零零了,因为最近已经有不少集装箱被运了过来,已经突破千万人员大关的鹤市开始建第2个农业塔了。
  像鹤市这样的人口稠密的地区都在想方设法挤出空间来建造农业塔,他们建造农业塔的目的自然是解决已经非常严峻的居民蔬菜供应问题。
  而在距离这里千里之远的地方,熠国姜省,临近沙漠的地方也已经被围了起来作为工地。
  这块占地20000余亩的庞大土地也是用来建造农业塔的。
  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农业塔是专门种水稻小麦的。
  放了两天假期后,钟黛来了这里。
  黄教授拍着她的肩膀:“辛苦了小钟,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了,现在就连最北端的乌龙省夏季温度都已经到40度了。”
  “国家的存粮也是有限的,我们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
第13章 【修文】
  钟黛满头大汗地看着眼前的四层小楼,这里是位于熠国姜省的水稻种植基地的员工宿舍。
  员工宿舍旁边还有一个矮一点,但面积非常大的小楼,楼层有三层,这就是科研人员们培育温室沙漠水稻的实验室,推开门就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已经由绿转黄,马上就可以收割的水稻了。
  这会儿是白天,姜省的气温高达46度,室外根本不能停留的时间过长,因此钟黛只是看了一眼外面的场景就赶紧走进了室内。
  这次来到姜省是需要住一段时间的,最起码是要等这里的农业基地全部建成,而且能够正常产出才会离开。
  负责来接他们的国宝级农业学专家谈芸显然对钟黛很是好奇,走着的时候总是自然又大方地看着她,看得钟黛怪不好意思的。
  好在谈教授并没有让钟黛太过不自在,她表示会和黄教授先行交流,然后再告诉钟黛接下来她需要准备画些什么,在他们确定好新的温室基地具体图纸之前,钟黛可以安心地在这里画全国农业塔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整个熠国乃至第九基地海拔最高的省份之一,从人口上说,这里可比京市要清静多了,钟黛感受着中央空调吹在脸上的冷风,点点头。
  现在全国这么多农业塔都已经在建造中了,钟黛还是想尽量多创造一些价值,毕竟如果让他们自己造的话,一座农业塔的成本在十亿到二十亿亿之间,与之相比,钟黛之前画的那个黄金盆简直是浪费时间。
  钟黛来到了谈教授给他们安排在1楼的小工作间,给张北宁、贺殊他们也都一起画了雪糕,几人吃着雪糕看着外头的烈日。
  沈大姐还煮了酸梅汤给大家喝——是的,为了防止钟黛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身体不舒服,所以现在钟黛无论去哪儿都是要自备伙食,由沈大姐给她开小灶做饭。
  沈大姐是一个性格,非常直爽做事也非常麻利的人,别看外表有些大大咧咧,但非常懂得分寸,钟黛很喜欢她。
  这不沈大姐把东西送来以后就离开工作间了,丝毫没有留下来的意思。
  不一会儿,有两个负责安装设备的工作人员也进来了,他们将从希望基地带来的电脑安装上,钟黛坐下来。
  “嗯,在画能亩产万斤的水稻种子之前,我先来画两火车皮的种植机器人吧。”
  ……
  众所周知,蔬菜的生长是需要时间的,农业塔的建造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在这个时候,其实能够吃上农业塔所种出的蔬菜的还是只有鹤市居民。
  今天,江梦琳带着父亲江海来鹤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江海曾经短暂地得过新型呼吸病,但因为发现得及时,所以很快被控制住了。
  然而虽然康复,现在他还是要经常来复查确定情况,否则一旦耽误病情,可不是闹着玩的。
  两人用了一点时间把提前预约好的胸部ct扫描好,又去找医生看了看情况,随后就坐着地铁来到了鹤市最大的超市。
  他们县城里虽然也有超市,但来都来了,还不如逛一下再回去。
  然后他们就发现市区的超市里生菜居然只卖3.99一斤。
  要知道现在全国的菜价都是经过各地统筹的,除了物价极低的一些地区以外,其他人口多一点的地方菜价都差不多,他们村上的生菜是6块5一斤,县里的超市是5.99一斤。
  ——这样的价格已经维持很长时间了,哪怕是在冬天也差不多,当然他们住在村里,很多菜都是自己种的,因此不会花太多钱来买菜。
  但自己不买也要了解菜价,尤其是江梦琳这样偶尔也会摘一筐菜去菜市场外面摆摊卖的人。
  父女俩看着这嫩生生的生菜,显然这生菜是刚摘下不久的没准就是今天一大早摘了的,货架上堆了一堆,有不少人都买了一颗两颗的。
  没有贪便宜的囤很多,说明这个价格在这个超市并不是促销才有的。
  父女俩对视一眼继续往里走,这回可看到促销的东西了——他们眼前出现了一个黄色的促销牌,上头写着:今日采摘希望西红柿特价5元/500g,每人限购3斤,会员限购4斤。
  这促销牌后面摆着一整条货柜的红色番茄,一个个水灵灵的,有很多大爷大妈正挤在前面,往购物袋里挑。
  后面也有不少排队的人正在催促前面的人快点挑,大家还算是比较有素质的,可能是怕番茄滚到地上摔烂了,不过看那样子也非常急,有不少人逮着空就从里面掏出一两个番茄,放进自己的购物袋里。
  这种热火朝天的场面其实在蓝橙星灾变以后并不罕见,毕竟很多时候蔬菜都是限量供应,要买就得靠抢。
  但这会儿江海父女俩却完全不觉得这场面有什么问题,因为这番茄实在太便宜了!
  江梦琳喃喃道:“5块钱一斤,这不会是人造番茄吧?”
  不怪她这么吃惊,番茄的生长周期并不算短,哪怕是在大棚里也最少要70天才能收获,如果是在春、秋、冬三个季节用温室种番茄的话,时间只会更加拉长。
  在土地变得十分珍贵之后,番茄的种植空间也被压缩了所以这种蔬菜无法抑制地开始快速涨价,一斤番茄最便宜的时候也要10元,贵了的话会涨到13~15元——这还是政府控价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农业局物价局控价,这个价格只会更夸张。
  要知道现在猪肉的价格也仅仅是13元一斤而已,番茄比肉可贵。
  江梦琳看着那些红彤彤的番茄,没忍住往前凑了凑:“咱们也买几斤吧?”他们家里并没有种番茄,毕竟今年的天气从4月份起就开始诡异的高温。
  番茄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0~28度,超过这个温度就会非常麻烦,哪怕种了也很可能绝收,所以干脆就不种了,选了一些更耐热的蔬菜来耕种。
  听到女儿的提议后,江海忙不迭点头:“咱俩一人买三斤。”
  他们当然没有市里的超市会员,所以排队排了一段时间后,一人挑了三斤番茄。
  两人之后又排队买了几斤豆橛子(长豆角),还别说,人家超市卖的菜都挺新鲜挺好的,完全没有长途运输带来的那种蔫儿吧。
  而且促销的菜全部取名为希望。
  两人一开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找了卖菜的营业员询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些蔬菜都是无人管理的农业塔种出来的,这些蔬菜从播种到灌溉、施肥、收获都是由农业塔里的机器人负责的。
  营业员感叹道:“这都是国家为了给市民吃上安心菜才花了大价钱建的,今天这番茄是收获的第1波,之前我们也只有油菜、生菜、菠菜这些。”
  希望农业塔产出的蔬菜最大特点就是成本非常低,真正的成本其实只有一些水费以及保养设备的费用,农业塔内一切都是自给自足的,连种子都是从京市那边运过来的,电视上都播了——这些种子专门用于农业塔有奇效。
  江梦琳此时倒真的觉得自己是乡下人进城了,她平时倒是打听着一些县里的消息,但对于市里的消息总觉得对自己太远了,竟然一直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农业塔存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