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虽然挣动得厉害,但却并未苏醒,自然是听不到林如海的呼唤的。不但如此,她一面抽搐一面却还咳出好几口血来,见此情形,林如海固然是吓得不清,代钰却更是吓得够呛。
按照系统提示,这“壹号药剂”明明是治疗用的灵药,怎么给贾敏服了之后,却居然有这么大的反应,难道说居然搞错了不成?那就真是太坑爹了。
代钰正在那里担忧气愤,却忽然见到贾敏咳出来的都是些乌黑的血块,心中立时一动,已经明白了贾敏为何会有这种反应了。
这分明就像是在“排毒”的模样,莫非贾敏这果然不是“病”,而是白天当真是有人趁乱暗中给她下毒了?
她既然都看出了这个,林如海又怎么会没看到,他心中一滞,忙吩咐家人“不必去请其他的大夫了,只将城外的张老爷请来便是。”
看着代钰盯着他的不解的眼神,林如海本不想多言,又想让人抱她出去,但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代钰却是已经直接问了出来:
“太太这可不像是生病的症候,老爷如何只去请了张老爷来?他可是比白日里那几位更厉害的大夫么?”
林如海素来待代钰这个独生女儿极好,也素来知道她极其聪慧的,故此听见她问出这么一句很不像孩子的话来,虽然有些诧异,却也并未太过大惊小怪,只重新将她又抱在怀中,叹息了一声道:
“玉儿也看出夫人这不是生病的症候来了?真乃吾与夫人之女也。”
他念叨了两句,心中本就有些激愤不已,再见到代钰盯着他的那么一副认真而探究的眼神,一时间没憋住,终究还是委婉地说了句:“这位张老爷,原来也是位太医,乃是宫里头出来的人。”
他说到这里,自觉失言,任凭代钰再怎么盯着他看,都不肯再多说了。
好在代钰也已经明白了过来,想必,这一位张老爷不是宫里头那位皇帝老爷的人便就是他的某个儿子的人了。
她家老爹这到底是卷入到什么了不得的事件里头去了啊。
能跟皇宫里头的人扯上关系的最了不得的事情,恐怕也就只有那么一件了。
这么一来,之前很多想不太清楚的事情,也渐渐明了了不少。
想不到,为了那把椅子,这些人还真是无孔不入,连巡盐御史的家里女眷都关注到了。监视也就算了,居然还下起毒手来,既然是如此,那就不要怪她不客气了。
代钰装作沉思的模样低下头去,目光却愈发变得凌厉,在这个瞬间,她已经决定等到弄清楚这事儿的来龙去脉之后,一定会好好给那个“幕后黑手”个教训了。
不过显然,目标虽然够远大,但现在她的装备还不足以让她有恃无恐地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加上她现在的年纪也实在太小,无论做什么都有些施展不开。那么,对于她甚至整个林家来说,暂时的韬光养晦是势在必行的了。
只是不知道,林如海想不想得通这其中的关窍。
想到这里,她便状似无意地说了句:“希望那张老爷能救得了太太,不然就算他再厉害,又有什么用呢。”
林如海闻言心中一震,在这个瞬间,他竟忽然觉得女儿的眼神凌厉得可怕,半点不似个幼童,有种她已经洞悉了一切的错觉。
然而仔细再看时,却见到其中都是浓浓的担心和哀伤,同个担忧母亲重病的女儿并未什么区别。
唯一的区别,大约就是这女儿太过懂事和早慧了罢。
林如海一面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顶以示安慰,一面暗自感叹自己这大约是想多了,被宫里头的那些贵人们弄的有点儿“草木皆兵”的意思了。
不过他虽然想做个“纯臣”,但显然圣人现在的力量已经不足以能护佑得住他们这些纯臣了。正如玉儿所说的那样,便是他再厉害、日后再如何显赫,若是护不住家人,“那又有什么用”?
想到这里,他觉得很有必要在做好他的“纯臣”的同时,在这皇位即将更替的几年里为自己和家人们多打算打算了。
心念转动间,两父女均已经做出了各自的决定,这个时候,那位张老爷也终于急匆匆赶到了。
因为时候已经太晚,代钰年幼的身体已经撑到了极限,就算再怎么想守着他们等候贾敏的诊断结果,也忍不住频频打起瞌睡来了。
后来的事情她已经记不清楚,再度恢复意识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晨,她已经被安置在了自己的床上。
套间外头是王嬷嬷和春纤,听到她的动静,两个人都掀帘子进来,服侍她洗漱。
看到她们两个人面带喜色,代钰心中已经有了个猜测,却还是开口问道:“太太如何了?”
春纤喜滋滋地道:“姑娘果然是先问起太太了,原本姑娘不问,我也正要回了姑娘呢。太太今儿大好了。昨儿晚上老爷请来的新大夫真是厉害,进去没多一会儿,就把太太救醒了。”
代钰点了点头,面上也带了些笑影儿。心中却暗道:这哪里是那大夫医术高,明明是姐那药的功效。不过,这样也好,自己这个“秘密武器”能不暴露就不暴露,敌人本就在暗处,那么自己这里也要好好潜伏才是。
她心念一转,却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来,便又问道:“那老爷呢?”
春纤答道:“老爷自然是欣喜的很。”
代钰看了她一眼,没说话。还是王嬷嬷成熟世故,知道代钰问的不是这种浮于表面的东西,当下开口道:“老爷欢喜得半宿没睡,拉着夫人说了好一阵子的话。今儿早晨又一大早就起来,还没上衙门就先去了书房,不知道写了一封甚么书简,封缄了递到驿馆去了。听门上小厮说,是要送到京里去的。”
对嘛,这才是她想听的话嘛。代钰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春纤有些惭愧地低了头,便随口说了句:“春纤这丫头是个好的,就是果然还是太年轻,以后嬷嬷多提点着她些,遇事儿多想想,也就是了。”
王嬷嬷和春纤恭谨地应了,这才扶着她往正房去。
不过是隔着短短的一夜,正房里的气氛就完全不一样了。昨日因着当家主母险些就没了,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满院子的人一个个也都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没什么精神。今日贾敏既然醒了,她们自然也就如同久旱逢甘霖的花儿似得全部都鲜活了起来。
打帘子的是两个二等丫鬟,远远望见代钰来,便笑着招呼:“大姑娘来了,太太刚还念叨您呢,快进去罢。”
代钰道了声谢,抬脚进了屋里,还没走到床前,就被贾敏伸手抱住了。
听着贾敏“我的儿”、“为娘险些就见不到你了”之类的话,代钰心中也很是激荡,两母女热络了好一阵子,才想起来梳洗,又摆早膳。
贾敏身子本来就不好,又经历了中毒这事儿,体力更是差了不少,初时几天都只能卧床,又过了三五日方才能够下地,但直到半个月之后,也没过那个劲儿,基本上也就无法理事,只得慢慢地指导着代钰为她代劳。
这一段时间内,代钰一直在默默地给贾敏的汤药中加料,但发现并没有太大的疗效,也就知道,这壹号药剂只是能够用来解毒救急,要调理体质,还要靠其他的型号。
好在能够救下贾敏一命,也是它的一大功劳,来日方才,其他的事情待她慢慢经营也就是了。
摆在眼前的,是怎么在这个皇位交替的关口儿“急流勇退”,不要做覆巢之下的那颗蛋才是正经。
不过这事儿她目前也是做不了主的,只有看林如海的想法。
好在她这位老爹也并不是那种不知变通的愚夫,贾敏醒来两个月之后,一日他从衙门回来,满面喜色,朝着正在喝茶闲聊的贾敏和代钰喜滋滋地道:“夫人、玉儿,快收拾收拾,咱们下月,要去江都扬州府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头痛中挣扎着爬上来更新。
还是木有留言,木有收藏。
泪奔爬走。还有一章估计会有点晚,可以明天早晨起来看。
第六章 沉浮
近来都中最大的新闻,便是原本深受圣人器重的巡盐御史林如海被贬官的事儿。
这一位林大人,说起来可是相当不简单,人家祖上可是袭过列侯的。虽则到了他这辈儿已经没了侯爵的位子,但是这一位林大人却是靠自己的本事从科举入仕,乃是圣上钦点的前科探花。
且更为难得的是,这林如海因为被圣人赏识,得了功名之后短短数年间便做到了从三品的巡盐御史,可谓是扎扎实实的中流砥柱、栋梁之才。
谁知道盛极转衰,他这好好儿的巡盐御史当着,还不到两年,便不知道怎地惹恼了圣人,忽然就被从巡盐御史的位子上撸下来,发配到了扬州府做了个知府。
虽然说扬州乃是鱼米之乡,知府也是个从四品的要员,但想想这位林大人是好端端地从巡盐御史这个从三品的肥缺上左迁下来的,整整降了两级,便知道天威难测,宦海沉浮,不过只是圣人一念之间的事儿。
偏偏此前林如海为官清廉、声誉甚佳,愈发显得此事的突如其来、不明所以。
有好事的人便暗自猜测起来,林如海这一次的被贬到底是何缘故。
很快就有有心人发现一切就是从林如海给他的独子操办百日宴开始的。据闻皇家宗室也派了人前往,倘或在那百日宴上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未可知。
一时间众人皆唏嘘不已,但因着此事并不好宣之于口,故此只有私底下暗暗议论一阵。
又因着事关皇家,林家的许多以“明哲保身”为己任的亲朋好友们也并不好表现得太过同情,甚至一向跟林如海交好的几大家族也并没有过多慰问。其中还包括荣国府的嫡次子贾政,也即是林如海嫡亲的妻舅。
这位贾老爷现挂的职位是工部的员外郎,平素本是跟林如海十分交好的。然而出了这个事儿之后,他却连写封家书隐晦地勉力几句都没有,可见对此事有多么避之不及。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要不了几年林如海的仕途变化就会狠狠地打他的脸,让他悔之不迭、再扑过来抱大腿却已经嫌晚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林家这一次是翻不了身了。普通人们尚且对此事如此在意,相关人士心内更是百转千回。
因着圣人近来身子抱恙,长成的皇子又不只一位,故此早已经分了几派、暗中较量。内中便有代圣人亲去维扬参加林家幼子百日宴的七皇子。
只不过,相较于其他兄弟的蠢蠢欲动,这一位倒仍旧是老老实实地办差,让人半点儿都看不出什么来。然而他越是如此,越是让他的其他几个兄弟摸不透深浅,反而有些“投鼠忌器”起来。
如此,都中上下都因了这事儿而闹得沸沸扬扬,偏偏林如海一家子十分低调,没有半点儿要闹腾的意思。圣人的旨意一下,林家就立马迅速地从维扬的御史府邸搬到了江都的知府衙门,连例行的借着“整装”的由头拖延的样子都没做。
虽然维扬和江都两地不过只是一江之隔,但林如海的官职到底是实打实地降了两级,寻常人家再怎么样都会有些许不平,然则林家上下却是半分不快都没有,反而是一派喜乐祥和的景象。
只因这件事的确是林家求之不得的事儿。
还是林如海专门上了一本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折子求来的。
从三品的巡盐御史之位的确是好,这可是个有钱又有权的肥缺,非圣人的心腹不能做。只要坐稳了几年,以后不愁没有更好的前程。
然而,一切的前提是“人”还在,若是弄成个“因公殉职”,就什么都白瞎了。
经过百日宴上贾敏莫名中毒险些丧命一事,林如海和贾敏都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加上他们的掌上明珠、年幼的代钰“ 状似无意”地敲了敲边鼓,林如海自请贬官这件事就这么一锤定音了。
只是代钰壳子虽然是个小童,但心里可不当真是外表这么天真烂漫。虽然林如海没有多言,但代钰猜也猜的到,那位“胸有沟壑”的圣人肯定不会就那么轻易地答应他。至于有什么交换条件,那就是后面要费心的事儿了。
总之表面上看,他们一家子是暂时退出了权利的漩涡。能够暂且在江都修生养性几年,对代钰来说,时间就已经尽够了。
更何况,借了这个由头,代钰已经先办成了几件事。
头一桩,便是精简人口。
因着到了江都之后,并没有专门的府邸给林家人入住,林家举家便只能暂住在知府衙门。
那知府衙门不过是个三进的小院子,根本装不下那许多的家仆。再加上林如海的衙门公务也比原来更加琐碎繁忙,贾敏的身子本就不好,江都虽然与最繁华的维扬隔江相望,终归是有段不远不近的距离,两人便更是以此为由减少了同城内老爷夫人太太们的交往。
更何况从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林如海这一贬官,原来同他亲密无间的同袍弟兄、以及和贾敏如胶似漆的闺中密友们一时间也自动都跟林家断了来往。这么一来,不但花销少了不少,也不必专门备着人伺弄那些花儿、果儿、茶水、点心并暖阁 、花厅了。
林家人口本就简单,这一回连原来妆样子用的那些排场都不用了,只需要留下家中实际需要的人手便已经足够,故此,真正需要的人也就很少了。
当然,如何处置多出来的那些人,也是一门学问。
幸而当时筹备御史府邸的时候因为人手不足,很多外院伺候着的都是寻的维扬当地人。既然林家要迁到江都去,那代钰索性便就立时放了他们归家,并未带到江都来。
还有些是贾敏从都中贾府带来的老人儿,代钰便扯了贾敏的幌子,说念在他们常年在外,劳苦功高,便打发他们回了都中跟家人团圆去了。
更有一部分是林家从姑苏带过来的,林如海也同意代钰给了钱帛好生把他们遣回姑苏老宅去了。
如此一来,知府衙门虽然比维扬的御史府第小了不少,但是因为精简了不少人口,倒是显得比原先还要宽敞了。
当然,对于代钰来说,心中更是松快了不少。因为只有她同贾敏知道,减少的那些人里,除了少数几个年纪大些的,当真是送回去养老之外,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各个派系派来的“钉子”。
林家虽然现在看着不显,但是到底是百年大族,兼之林如海一直受圣人器重,被清流一派推崇,若是能拉拢了林家,那于皇位的争夺上显然便增加了一大砝码。
因此众派系都想着拉拢林家,同时也怕林家被别人拉拢了去。由此一来,家里头的钉子暗桩们简直就不要太多。好在借着这一次林如海被贬的事情,趁机把大部分的脏东西都扫除掉了。
没有了那些牛鬼蛇神们来碍眼,代钰觉得一阵轻松,接下来第二件事,就是要调养一家子的身体了。
不知道是遗传还是什么原因,他们一家子的体质真是不一般的差。幸好有代钰那药剂在,每天不间断地寻找机会给全家人加料,贾敏和林如海的身体虽然没有见好,但也没有更坏。
她自己因着有意识地喝药和锻炼,算是在慢慢恢复中,勉强算是有一定的效果。这么看来,全家人里,倒是只有她的小弟,对这药剂的吸收力最让人惊叹。短短几个月里,他就由个看着活下来都费劲的小婴儿,变成了个粉嫩白胖的肉团儿,连哭的声音都比之前要响亮多了。
4/79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