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刚才看到陈叶电脑上的那个电子地图,脑袋里嗡嗡嗡地只有一串问号……这是他们搞地质的专业地图吗?她怎么从来没见过?不对,那玩意儿应该是地图吧?
她怀疑了一切,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了……
算了算了,等陈大向导思考完的!
后来陈叶又开始啪嗒啪嗒地打字,不时地喝了两口咖啡,又继续啪嗒啪嗒………等到杨桐都百无聊赖到开始玩手指甲的时候,他敲下最后一个字,然后把文件保存,给杨桐发过来一个word文档。
杨桐正欣喜呢,“做好啦!”乐观地跟他说了句话后,点开那个文档,然后,瞠目又结舌。
陈叶把东西写得很细,真的很细。
迎面而来的第一个计划是体质强化安排。
他写道:考虑到本次徒步跨越距离大,持续时间长,所处海拔高,需进行为期一周的体能训练,以完成在高海拔地区的拍摄和地质工作。
首先,耐力训练。
一、中长跑:需进行3次中长跑训练,每次距离不少于5公里。请杨桐同学不要沮丧颓唐,这有助于提高你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二、爬山:在第四天时进行一次爬山训练,逐渐提高爬升的海拔。也请杨桐同学不要望而却步,在那天我们可能只安排这一项训练,毕竟这有助于适应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环境,实在重要。
才看到这,杨桐的腿就开始莫名地软了,好好好,她就只当是陈叶细心,不然换成其他人其他情况,她一定会觉得那人在公报私仇!!!
她咬咬牙,继续往下看。
其次,力量训练。
一、下肢力量训练:在你爬山时下肢承受的压力较大,因此应加强下肢肌肉的力量训练。我会在健身房对你进行单双腿蹲起、箭步蹲、蛙跳等练习,彼时也会借用健身器材对你进行针对性训练。
二、 核心力量训练:核心肌群的力量对于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练习可以来加强核心肌群,这个是每天训练的必需内容,请杨桐同学务必坚持下去。
再次,心肺功能训练。
一、有氧运动:每天训练都慢跑二十分钟,再加上3次室外长跑训练,能有效提高你的心肺功能,增加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数量,从而提高摄氧量。
二、深呼吸练习: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稀薄,呼吸变得更为重要。可通过练习缓慢的、深沉的腹部呼吸来提高肺压,增加血氧含量。(其实我知道深呼吸你肯定会,但我为了全面还是把它加上了,所以请不要觉得我话多,杨桐同学。)
看到这杨桐的确没忍住笑了下,那些专业术语她确实看不懂,但也无法不对陈叶的细致叹服。
她有些“受宠若惊”:“你大可以不用写这么细,直接把计划告诉我就行,反正是我求你带我进去的,我也没理由不听你的安排啊。”
她说完喝了口那个养生茶,瞬时一股暖流从口腔而下,温暖了整个身体。
这茶,好像是挺润喉。她鬼使神差地想到。
陈叶到没觉得写细了有什么,“你忘记你第一次见我那副场景了?我可不敢直接让你跟着我吃苦,得先跟你商量着来啊。”
杨桐又有点羞赧,她是有些脾气冲,这她是不否认的。
不过此时能心平气和地谈起这事,她自己也是没想到的,毕竟除了父母和书琪,这破脾气要不是她有时刻意收敛,是没几个人愿意忍受的。
用这种方式来调节,的确是他陈叶的风格。
她思绪慢慢转回来了后,又继续往下看。
最后,负重训练。
可体现为负重爬山或爬楼梯,选择不超过身体体重四分之一的重量进行负重训练,这有助于适应徒步时的负重。
请杨桐同学注意,负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一开始就背负过重的重量导致受伤,像你第一次爬山那样背过多东西是不可取的。
杨桐这就不解了,“那我上次带的东西都是我必须带的啊,这回我们待的时间更长,肯定还会带帐篷什么的,肯定就更重了啊……”
陈叶像是早知道她有这一问一样,很自如地回答她:“你上次有些东西不专业,等训练完我带你去专卖店买,体量都会轻很多。”
他又抿了嘴咖啡,随后继续:“至于我们的设备,这是没办法的,都很重,尽量带些最有用的吧,然后训练一周下来,应该能适应这个强度了。”
第21章
对视 杨桐点头应下了,反……
杨桐点头应下了, 反正她没经验,那就全听陈叶安排得了。
他静静地说道:“考虑到你工作的特殊性,在山里的时间我安排得没有那么具体, 六七八天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或许也不止, 我们控制在第五天的时候去往祁连山国家长期科研基地, 可以休整一下, 获得一点食品补给和医疗帮助, 然后根据情况再决定是继续拍还是下山。”
陈叶在工作上一直都保持着谨慎态度, 力求全面,杨桐还是第一次看他一次性说这么多话, 而且还不带停的, 内心不禁感叹, 在专业面前确实无性格, 少言的人也不再惜字如金, 闹腾的人也会展现沉稳的那一面。
她愈发觉得自己当时还好没签那个什么大勇, 脾气不太好不说,就陈叶说的那个什么科研基地, 要不是他搞科研,他俩能随便进吗,肯定是不能的。
果然抱对人的大腿很重要啊!
杨桐继续往下看,她发现陈叶这次换了一条路线。
上次从白泉门开始步行, 这次应该是换了个方向,先从大峡谷进去, 最后再朝白泉门那边下山,刚好在松木滩村拍摄视频,顺便在村民那歇歇脚。
陈叶是这样写的:以祁连山大峡谷为本次徒步之行的起点, 可欣赏峡谷内的奇特地貌和地质奇观。
地质奇观。
啧啧啧,这肯定是陈叶要工作的地方。
杨桐心里明镜似的,不过也好,虽然自己想拍的不是地貌,但也可以趁此机会看看他是怎么工作的,看他会不会拿个铁锤敲山壁……
好了好了扯远了,杨桐把注意力拉回来,又继续往下看。
陈叶还写道:沿着大峡谷徒步路线往上,前往环心山区域,此区域景色宜人、气候凉爽,野生动植物众多。
环心山地区是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如雪豹、狼、赤狐、藏野驴、藏原羚等。其中,雪豹作为祁连山的旗舰物种,是摄影爱好者的重点拍摄对象。
杨桐:哇塞哇塞,这不正合我意!
她越看越激动。
写道:根据红外相机监测数据,雪豹等野生动物在夜间和清晨活动较为频繁,因此这些时段是拍摄的好机会。
由于雪豹等野生动物较为敏感且难以接近,建议使用长焦镜头进行远距离拍摄,并保持安静,避免惊扰动物。
杨桐看了看对面那个一脸适然喝着咖啡的人,怎么看怎么顺眼,她忍不住开口:“你怎么这么全面,连用哪种相机都给我考虑进去了。”
陈叶一脸诚实:“网上有人这么分享,感觉有用,我就给你搬过来了。”
杨桐欣慰地点点头:“有用,虽然这些我都有些许了解,不过你也有心啦!”
说完自己就又盯着电脑屏幕看了,没注意到对面那个人的耳根又渐渐发红起来。
陈叶发现自己现在是越来越禁不起夸赞了,不然为什么杨桐随口一句“有心”他就感觉心跳漏了一拍。
工作成果被肯定又不是一次两次的事,可能只是施予肯定的人不同罢了。
想到这里,他无意识地笑了起来,嘴角扬起一个很温柔很好看的弧度,是他少有的不显锋利的时候。
杨桐很快把剩下的几句注意事项看完,并把这篇文档保存下来后,看到了陈叶正盯着咖啡无所事事。
无所事事就算了,这人,竟然在笑。
她和他相处几天,很少看到陈叶笑。哪怕昨晚的陈叶分外柔和,但也没有这样长久地笑过。
她默数了十来秒,发现陈叶保持着那个姿势那个笑容,一动不动。
太惊人了。
她没忍住拿手在他面前挥了挥,陈叶这才缓过神来,看着眼前的杨桐。
一时间双目交汇,杨桐眼底的好奇尽显在陈叶眼前。
“你盯着我干什么?”
陈叶先发制人,那眼神仿佛像一张大网,极具侵略性,活生生地想要把杨桐那点小好奇给笼罩住。
杨桐喉咙不自然地酸涩起来,她悄悄咽了一下,慢慢地在陈叶的直给中败下阵来。
要想打败一个人的直接,就必须再以直接还击他。杨桐在他赤裸裸的眼神中躲闪了几下,又低下头缓了缓,渐渐重塑起自信,再次迎上他的目光回答他:“看你笑得太好看了,就盯着了呗。”
她敏锐的察觉到陈叶的眼波里闪烁了几分,内心渐爽,果然自己的策略还是有用的。
可没想到,陈叶接下来的话让她很快乱了阵脚。
他说:“所以你是觉得我长得好看?”
他又继续:“和那些西装男相比呢?和你见过的那些男明星相比呢?”
“杨导要不要看看我能不能当你的男主演呢?”
陈叶每说一句,杨桐的头就越往下低一分。不是,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会反撩了,说话带着一股子酸气,像那些小年轻一般的好胜,还提到那个西装男……
不是,好丢人啊……
论长相和身材,陈叶都是吊打杨桐那个前任的,更不用说做事情的责任感和细腻度了。
陈叶明摆着就是和她算账来了,果然还是暗地里怪她那天急匆匆走了……
不过吧,尽管陈叶话里话外都带着些阴阳,但其实杨桐心里还挺爽的。
“好了,补偿你好吧,晚上请你喝酒去。”她揉了揉垂下来的长发,把它们一把拨在后边去,再次对上陈叶的目光,并极力把话说得自然些,表现出一种“好啦好啦哄哄你就是了”的理所当然感。
陈叶眉头一皱,即刻驳了她的想法:“你感冒发烧才好,今天说不定还得吃药,喝什么酒。”
杨桐丧了一下。
她是一个爱酒人士,属于晚上睡觉前都要喝两口红酒的人,并美其名曰“美容养颜酒”。来这里这么多天正经没喝点什么酒,甚至连啤酒也没有喝到,生怕喝了以后第二天误事。
心想反正陈叶说了这几天不着急进山,那去喝点小酒应该也没什么,没想到对方却以感冒还没好把她给拒绝了。
她的小失落都表现在脸上了,有一种不得不听话的无可奈何感。
陈叶也不想扫了兴,于是另辟蹊径:“请我吃下午饭吧,这次我不和你抢着结账。”谁叫她上次一声不响地就去和小西装吃饭,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和他吃的才对。
杨桐眼皮耷拉着点点头。
无所谓啦,反正陈叶有理,来找她算账的,他想干嘛就干嘛吧。
*
剩下的几个小时里他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但更多的都是关于工作事宜,杨桐脑洞实在太大,问了陈叶好多稀奇古怪的问题。
譬如:“科研基地是不是和电视里的那种基地一样高级”、“咱们一次性得走多久才能走到一处落脚点”、“我们怎么搭帐篷,在哪搭帐篷”、“要是晚上有动物来撕咬帐篷怎么办”、“ 她拍摄雪豹的时候被发现了怎么办,雪豹会不会来抓她……”等等一系列问题。
当然她不是一次性问这么多的,起初只是随口问了一个,发现陈叶很认真地解答了她的困惑之后,她就一个接一个地问上瘾了。
主要陈叶也都能答上,还不嫌她烦,因为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要给她讲的。
他还愁该怎么开口,感觉直接引入知识不太好,像突然上课了一样,他不喜欢这种感觉。
没想到杨桐的求知欲自己上来了。
他平心而论,像杨桐这样她问什么就解释什么反而更好,免得他自己无序地讲还容易讲不到点子上,因为不知道杨桐到底知道些什么,又对那些东西有认知盲区。
于是到最后他俩直接快开成了一堂问答课,专讲野外生存常识与技巧,还顺带传授了一波动物习性知识。
杨桐感觉自己脑子越听越灵光,都快长出分部了。她突然觉得就算把自己扔山上也绝对能活着走出来,说不定还不会把自己饿着。
他俩一直聊到下午,到了饭点两人收拾好东西就直接去吃饭了。毕竟说话也是体力活,更何况他们一直在说,所以急需摄入食物补充能量。
陈叶直接带她出了店门直奔商场三楼,那一层全是吃饭的地儿。
当然饭店还是陈叶挑的,菜也是他点的。
主要杨桐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陈叶把菜单递给她她也不知道点些什么。
以前她出去吃饭不知道去哪,都是去提前刷视频看别人探店后推荐的店,反正她自己没头绪,别人说好吃她就去。
当然也有博主恰烂饭,导致杨桐随意吃饭的结果像开盲盒一样,有时候是佳肴佳品,的确值得好评,但也有让她闻着味儿就想吐的情况……
所以跟着陈叶吃饭还是挺省心的,她打心底这么觉得。并且陈叶点的菜都很好吃,相处几天下来,她心里多多少少都觉得陈叶在美食上是有些造诣的。
15/40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