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瑜松开,低声道了一句歉。
缨缨摇了摇头,她也在看四周的百姓,眼里含着同情和不忍。
这地方不大,他们就走了一会便全看完了,而每多看一眼,谢瑜的心里就越发沉重。
到最后,他甚至看见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嘴唇都冻僵了,混浊的眼神直愣愣的望着远方,不知道在想什么。
谢瑜心里不忍,正想开口让缨缨将手里的衣服给她,但缨缨总是先他一步,她打开布包,将手里的衣物盖在了老人的身上,替她遮挡风寒。
老人总算是有了一点反应,她抬头,颤颤巍巍了好久,眼神浑浊不清,轻声的道了一句谢。
缨缨摇头说了一句没事,就重新的站在了谢瑜身边。
谢瑜的手紧握成拳,他咬了咬牙,环顾四周,将这里的情景一点点的映在了眼里。
老人,女人,孩子,和一些看起来明显就是被棍棒打伤,躺在那里生死不知的青壮年,谢瑜将他们一一看过,身体僵硬了好久。
他笔直的站着,岂止是于心不忍,他还有了将李太守抽皮扒筋的心思,谢瑜咬牙,身体由于巨大的气恼甚至有些颤抖。
谢瑜出生富贵,但不代表他不知道人间疾苦,他虽然是京城里一等的纨绔子弟,但他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欺男霸女的事,而恰恰相反,这为身份尊贵的世子还有一颗古道热肠的心。
他知道人间疾苦,但这里的惨状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他没有想到,在远离天子的地方,居然会有百姓过得如此的痛苦,这样生不如死的挣扎着。
谢瑜咬牙,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一旁的缨缨察觉到了,犹豫了一下,还是扯了扯他的袖子。
谢瑜红着眼看她。
缨缨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安抚,让谢瑜的心莫名的好受了一点。
缨缨道:“世子,不要难过了,缨缨相信,您能救他们的,我们回去好好商议。“
谢瑜看着她的双眼,慢慢的点头。
缨缨见状,神色终于轻松了起来,她和谢瑜没有在这里耽搁太久就离开了。
第12章
谢瑜和缨缨没有耽搁太久就回了青玉院。
经过这一路,谢瑜的心情总算是平复了一点,等到他们两将脸上的粉擦拭干净,让脸上的表情没有破绽之后,谢瑜才打开了房门。
门口的侍卫依旧在那里守着,见到谢瑜出来,立马讨好的笑笑。
谢瑜也是一副心情很好的样子,他搂着缨缨,脸上带着餍足的笑容。
侍卫们互相挤眉弄眼,脸上出现了暧昧不明的表情,暗自羡慕谢瑜的好福气。
一行人又回到了太守府,李太守收到了谢瑜回来的消息,总算是松了口气,他可一直怕苏北门知道谢瑜去白日宣淫的事,不过幸好苏北门根本就懒得搭理谢瑜,一个下午也没有过问他,傍晚的饭桌上,苏北门也全程当谢瑜是个空气。
谢瑜对此倒是不痛不痒的,他这样的态度又惹得苏北门更加气恼,苏北门搁下筷子就回了自己的院子里,临走的时候还道了一句:“谢世子可要注意了,明早我们就出发,绝不能再耽搁。”
谢瑜耸了耸肩,点头。
李太守等到苏北门走后,才对谢瑜哈哈一笑,道:“苏大人就是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要我说,少年风流也在所难免,苏大人的确严苛了一点。”
谢瑜虽然嘴上没有符合,但那一副表情很明显的表现出他赞同离太守的话。
不过,谢瑜皱了皱眉道:“一会我还得去给苏大人道个歉,不然他回去参我一本怎么办?”
说着说着,谢瑜好像真的有些担心起来,便向李太守告辞,打算去苏大人那里。
李太守没有拦住,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看着谢瑜离开的背影,忍不住摇了摇头,这谢世子,也幸亏他是个皇亲国戚,命好,要不然当着苏北门做出了这么些荒唐的事,早就被他砍了。
现在苏北门明显还在气头上,他也敢凑上去,这不是火上浇油嘛。
……
缨缨一直在房间里等着谢瑜回来,而到了天已经完全黑了之后,谢瑜才一脸倦色的回屋。
缨缨立马从凳子上站了起来,走到谢瑜身旁,轻声道:“世子,怎么样了?”
谢瑜坐了下来,揉着眉心,嗓子有些干哑的道:“我已经和苏大人说过了。”
缨缨点头,从桌子上倒了一杯茶水递给谢瑜,温热的茶水下肚,谢瑜总算觉得舒服了一点,缨缨见他实在是疲惫,犹豫了一下,伸出手替谢瑜按揉额角。
谢瑜一怔,抬头看她。
缨缨笑了笑,道:“有谢大人和苏大人来了北城,是此地百姓的福泽,缨缨替此地的百姓谢谢大人了。”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用这样真挚感激的眼神看着谢瑜,谢瑜觉得脸热,他垂下头没说话,紧蹙的眉心渐渐松散开来。
谢瑜慢慢的闭上眼。
两人安静的相处了一会儿,缨缨又道:“那世子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
谢瑜没有睁眼,慢慢开口:“这两天,苏大人会派人去查探各县关着百姓的地点,最迟后天,就可以搜集到证据,将李太守关押起来。”
“我们的人手不够,不过幸好北城靠近边境,苏大人已经修书一封,让驻扎在边境的军队支援,前往各县将那些困着百姓的官兵扣下。”
缨缨眼里闪过了真心实意的笑容,她轻轻开口,明显的能让人听出她心情的好,缨缨道:
“多谢世子了。”
谢瑜依旧闭着眼,没有说话,但嘴角却缓缓勾起。
……
李太守已经无法想象苏北门现在有多生气了,他听到谢瑜还没有起身之后,直接气冲冲的跑到了谢瑜的院子里,甚至抽出了刀。
李太守看他的架势,连忙拦住,大声道:“苏大人冷静,谢世子可能是最近水土不服,身体有些不适,才难以起床。”
苏北门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是气的不轻,他站在院子里,手紧紧的捏着刀,手上青筋都冒了出来,他咬牙道:“水土不服个屁!”
苏北门一个文人,气的连脏话都骂出来了。
李太守见这个样子,暗中叫苦,心里也骂谢瑜的荒唐,好半天才将他劝了回去。
而等到他们走了之后,一直紧闭的房门才被打开,谢瑜一副衣衫不整的样子,懒懒的靠在门口,睡眼惺忪,守在在院子里打扫的杂役只是看了他一眼,就连忙低下了头。
缨缨也从他身后出来,让杂役提了些热水,谢瑜回到屋子里,将热气腾腾的湿帕子铺在脸上,才渐渐的恢复了精神。
他看着今日早上苏大人秘密给他的信,脸上带着笑,语气轻松的对缨缨道:“苏大人的动作比我想象的快,怕是今日晚上就是时候了。”
缨缨嗯了一声,眼里带着笑意。
情况进展的比想象中的顺利多了,这两日的闹剧,让李太守对他们的防备松懈了一点,苏北门昨日夜里就在李太守的一处宅院里找到了被他扣下的大批粮食,经过一晚上的搜寻,也找到了大部分百姓藏身的地点,只等到军队的支援,就可以将李太守和各地贪污的县令一网打尽。
缨缨替谢瑜理了理衣襟,眉眼含笑的看着他。
谢瑜也微微的勾着唇角,他忽然想到了什么,问缨缨:“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等到李太守被抓了之后,你要去哪里?”
缨缨没有想到谢瑜突然提起这个,有些怔愣。
谢瑜微垂着眼眸看她,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你一个女子在外地实在不安全,不如跟着我回京。”
谢瑜顿住,又加了一句:“回京之后,你可以找个地方好好安顿下来,平静的生活。”
缨缨低着头沉思了一会儿,忽然浅笑的看着谢瑜,她摇了摇头,道:“我不打算去京城。”
谢瑜愣住,没想到缨缨会给出这样的回答,他皱着眉开口:“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他忍不住劝缨缨:“你孤身一人,又是一个女子,实在是不安全,一直在外奔波还有可能会遇到像在北城这样的事,你……”
“我不会在外面奔波了。”缨缨没有等谢瑜把话说完,笑着打断了他,道,“我会在北城停留下来,李太守走之后,朝廷里一定会派来一个好官,不会再出现这样的状况。况且北城虽然偏僻,但这里民风朴素,是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缨缨在这里,一定也能极好的生活。”
谢瑜身体微微僵硬,过了好久,他才慢慢找回自己的声音,竭力平静道:“也是。”
等到晚上,苏北门向谢瑜使了个眼色,谢瑜就知道是时候了。
苏北门将自己的人手聚集起来,对李太守道:“本官打算连夜出发,以免有些人明早又起不来,耽误了行程。”
谢瑜只能在一旁干笑两声。
李太守向苏北门深深一拜,想要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苏北门开始的时候还笑着和李太守寒暄,不过等到他看到自己的人都来了之后,就没有再理会李太守了。
李太守还弯着腰,一直未等到苏北门的搀扶,有些诧异的抬头,就看见苏北门冷冷的看着他。
而谢瑜也站在他身旁。
李太守察觉到了不对劲,苏北门对他的表情也不如以往的温和,苏北门冷冷的道:“来人,将李忠实关押起来!”
李太守一下子被扣在地上,艰难的抬头,还想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听到站在苏北门身旁的谢瑜开口,一条条的数落他的罪状,李忠实瞳孔一缩,再加上谢瑜告诉他,那些被他关着的难民已经被放了出来,李忠实的脸色就迅速灰白起来。
他只有一个念头,他完了。
一瞬之间,北城的太守就被关了起来,与此同时一些大大小小的官吏也迅速被抓,那些被扣押的难民也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还有所谓的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年轻刺头。
百姓都欢呼雀跃,围着太守府,想要看看太守的惨状和苏大人谢大人两位青天。
他们两个巧斗谢忠实的事迹也成了这几日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此时的太守府只有苏北门,而且还有重兵把守,过往的百姓只能抱着遗憾回去。
“为什么让我把这件事隐瞒下来,明明你也是功不可没?”
谢瑜看着缨缨道。
缨缨今日乞求自己不要将是她提醒谢瑜,北城有蹊跷的事说出口,谢瑜实在想不明白。
缨缨笑道:“我想要在北城平静的生活下去,如果说了,那可就做不到了。”
提起这个,谢瑜心里有些不舒服,他的声音低沉了下来,好半天,突然开口:“你在北城人生地不熟,孤身一人,总归有些不妥当,干脆还是和我一起去京城吧。”
缨缨缓缓一笑,却还是摇头。
谢瑜的眼里闪过一丝失望,两人都是沉默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缨缨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们这是要去做什么?”
谢瑜:“开仓放粮。”
缨缨一惊:“私自开仓放粮?”
谢瑜嗯了一声,见缨缨有些不安,笑道:“没有关系的,苏大人有这样的权利,况且那里面的粮食本来就是用来赈灾的,皇上不会责备。”
缨缨这才嗯了一声,守在粮仓里的官吏看见了谢瑜,连忙一笑,向谢瑜道:“谢大人,已经准备妥当了。”
谢瑜嗯了一声,他站在缨缨前面,沉着冷静的指挥着,十几个官兵进去搬运粮食,还有一些找来的百姓架起一口口大锅,准备煮粮食。
谢瑜这个样子,倒像是换了一个人,不再是缨缨第一次见他时那副不正经的样子,完完全全的脱胎换骨,成了一个沉稳的谢大人。
缨缨不由得轻笑出声,谢瑜虽然忙着,但也没有忽视缨缨,听到身后传来的笑声,他不由得回过头,望着她。
谢瑜只见缨缨眼里带笑,她站在那里,青色的衣裙被风微微托起,发丝也轻轻飘扬,整个人温和安静。
见到谢瑜看过来,缨缨眼里的笑意更深了,谢瑜不明白为什么缨缨这样开心,他问了出口。
缨缨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柔,她没有回答,只是含笑着唤了他一声谢大人。
一瞬间,仿若心有灵犀,谢瑜就知道她为何发笑了。
谢瑜转过头,不再看她,继续指挥着,不过他的眼神也温柔起来。
谢大人。
谢瑜在心里咀嚼着这个称呼,这是缨缨第一次这样叫他,脱去了谢世子的光环,不再称呼他那个与生俱来的身份。
而是称呼这个由他自己得来的官位。
谢瑜嘴角上扬,他想,他还要继续才行,说到底这个官职不过是因为他和皇上的关系才得来的,他得真真正正的做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谢大人才行。
第13章
缨缨也没有在那里干站着,她等到锅里的粥熬好了,自己也走到一口锅的旁边。
一旁的百姓因为谢大人,对缨缨也十分有好感,见缨缨过来,他脸上迅速扬起了笑容。
缨缨温和的道:“让我也来帮忙施粥吧。”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因为缨缨美丽的面容和温和的态度而脸红,但一听到缨缨想要施粥,连忙摆手,支吾的道:“你怎么能做这些事?还是让我来。”
缨缨却端起了碗,道:“不必这么客气,我也不过是一个被谢大人救下来的女子,也是个普通百姓,将来我还会在北城住下。”
年轻的小伙子听了这个才没有那么拘束,他偷偷摸摸的看着缨缨的脸,自己黑黝黝的脸上忽然闪过红晕,他哎了一声,这才小心翼翼的拿起大勺子将白粥倒到缨缨举起的碗上。
而等到长桌上摆着十几二十个装着白粥的碗,那些听闻了谢大人派人在这里施粥的难民才聚集了起来,他们含着泪看谢瑜,谢瑜被这样的眼神看的不自在,他咳嗽了一声,让这些平民排着队领粥。
一切都顺利的进行着,没有谢瑜想象中的暴动,他看着这些百姓,才是真正的惊叹这里的确是民风纯朴。
不过也是在这时,谢瑜忽然想起了什么,眼神微微一窒。
这里的确是一个安顿下来的好地方吧。
缨缨一直在施粥,和上前来每一个接过碗的难民微笑,仿若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安抚着每一个人的心。
不过这样安静有序的过了一会儿,缨缨突然看到站在前面的人微微有些骚动,眼神发亮的看着自己身后,缨缨察觉到了,转过头看去,原来是谢瑜。
谢瑜让那个挖粥的小伙子让开,因为近距离的看到了自己崇敬的人,小伙子完全呆住了,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脸色爆红,僵硬的道:“这这这不行,您身份这么尊贵,这怎么……”
谢瑜却摇头,直接伸手拿过了小伙子手里的勺子,小伙子不敢和谢瑜争执,只有看着谢瑜把勺子拿走。
缨缨轻笑,看了看笨拙的用着大勺子的谢瑜,也将空碗递了过去,谢瑜侧头看了看缨缨,神情温柔下来,也学着刚才小伙子的样子,往这碗里舀粥。
8/35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